分卷閱讀49
口。 陳軒朗暗道不好,綠瑩瑩的匕首明顯是淬了毒的,難道要讓這娃為自己搭上一條命,不由的聲嘶力竭的喊了幾聲“找大夫……” 人群一陣慌亂,陳軒朗上前接住劉三,輕聲呼喊著。 劉三睜開了眼,云淡風(fēng)輕的從懷里掏出一塊鐵板,鐵板是秋月做烤燒餅的爐子時突發(fā)奇想,高價買來兩塊據(jù)說是玄鐵的鐵片給他縫到衣服里的。 陳軒朗一愣反覺得自己有些大題小做了,一拳捶在劉三胸口,捶的劉三差點(diǎn)吐血。 “輕點(diǎn),輕點(diǎn),可別沒被敵人打傷反被自己人打壞” 陳軒朗忍不住罵道:“滑頭” 眾兵將趁亂將王遠(yuǎn)等人拘了起來。 一場仗沒有打多長時間,可以說是兵不血刃,收押了幾人,打掃了戰(zhàn)場,浩浩蕩蕩的回城去。 城里城外百姓一陣歡呼。 第48章 劉三尋寶 劉三功不可沒,這人只要加以培養(yǎng),會是難得的將才,陳軒朗多次露出要劉三入伍的想法,都被劉三拒絕了。 劉三卻道向他求個情,陳軒朗爽快的道:“有何事你竟管道來”。 劉三便將秋月為了救他上京散播消息說了出來。 此事并不難查詢,不說別的,西關(guān)黑臉的大漢不多,秋月的字又那么獨(dú)特,與其讓人查出來,還不如自己說出來。 陳軒朗一愣怒道:“竟有這事,你去將秋月叫來”。 秋月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站在堂下,陳軒朗道:“秋月,你這小小年紀(jì)就將本官耍的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你可知罪?” 秋月跪在地上道:“民女知罪”,尊嚴(yán)什么的都沒命重要不是嗎。 陳軒朗頗有些無奈的看著秋月,秋月和劉三后背被汗浸濕。 “鑒于你知錯能改,本官便準(zhǔn)你待罪立功,就將通盛酒樓撥給你家,此次的慶功宴就有你家來承辦” 秋月和劉三愣了愣,樂的跳了起來。 陳軒朗私下跟田秀才說道:“我和您老一見如故,有些話還是得跟您老人家說說,秋月和劉三兩個孩子聰慧機(jī)敏,若好好培養(yǎng),假以時日必定了不得,只是秋月這孩子涉世未深,做事莽撞,此次的事情說小了是擔(dān)心她那小夫婿所為,說大了就是亂政,幸虧燕背山真有前朝余孽,若是沒有,老人家可想過后果?攪亂的可不只西關(guān)這團(tuán)混水” 田秀才凝神深思半晌,行一禮道:“老朽受教了,以后定當(dāng)嚴(yán)加管教,還望大人施以援手,多加遮掩” 陳軒朗給了田秀才一個安撫的表情“我和這倆孩子投緣,此事你放心,我再不會讓它起波瀾”。 秋月cao辦的慶功宴,代表的是西關(guān)縣人對陳大人和馬大人的感激之情,到時不光是官府的那些個大人到場,還有本地的鄉(xiāng)紳百姓,以及在山上立功的那些兄弟,通盛酒樓歸了她家,自然要好好打理起來,這一宴做的好了,不光是感謝陳大人,也是自家酒樓的第一響。 秋月想給酒樓改個名字,劉三也同意,幾人絞盡腦汁的想了一夜,最后決定還是請陳大人賜個名字。 陳軒朗倒也豪爽,執(zhí)筆蘸墨,“緣來酒樓”幾個大字現(xiàn)于眼底,字體渾圓生動,眾人叫好,陳軒朗喚隨從將他的私印拿來,蓋上印來。 酒樓里沒被土匪禍害,一直照常營業(yè),至于掙的錢哪去了那就沒人知道,孫大慶的那個姑夫?qū)俑丫茦桥薪o劉三不服,寫了狀紙上告,反被馬大人判了個通匪之罪。 酒樓里的東西也需要置辦,伙計(jì)、廚子都不需要另請,知道換了東家,一個個都巴了上來。 劉三狠狠的訓(xùn)戒了一番道:“我看中的是能力大小,不是誰會巴結(jié)就可以,我沒有打算換人,你們大家都給我收緊尾巴好好干,做的好了,年底我給大家包個大大的紅包,做的不好的,還有那存了歪心眼兒的,趁早走人,只當(dāng)我跟原來的東家一樣不管事兒,那就想錯了,我劉三廟小,留不住心思大的人,愿意好好干的人就留下,不愿意好好干的就走” 酒樓原先的風(fēng)氣不是很好,除了孫大慶姑侄這樣偷盜的兩個人以外,其他伙計(jì)也是歪風(fēng)不正,能閑著就不肯搭手做事,各成一派,猶如一盤散沙。 劉三原先在酒樓外邊巴望,早看透了這些人,酒樓馬上要辦宴席,人手現(xiàn)找不可能,這些人雖然閑散,但沒有偷盜的毛病,好好敲打敲打還是能用的,先用著試試,不行以后再換。 秋月照本地的風(fēng)俗宴請,準(zhǔn)備上八碟子八大碗,酒樓里的大師傅本就是南方來的,跟秋月的好多想法不謀而合,秋月嗜辣,每天伺候陳軒朗的飲食,陳軒朗的口味也偏重。 秋月提議要上幾個硬菜大菜,坐席的大多是男人,西關(guān)遭了災(zāi),縣上的人和山上下來的人肚子里都沒什么油水,最好是火腿、排骨、紅燒rou這些rou菜多做些。 大師傅出了份菜單,八碟子有醬牛rou、油炸花生米、雞絲粉條、蔥爆rou絲、糖醋里脊……,八大碗有醬燒火腿、粉蒸排骨、紅燒rou、紅燒雞塊、扣rou、……。 秋月看了菜單,心想這大師傅比他還實(shí)誠,這菜里除了一個油炸花生米,其他全是rou菜,油炸花生米還是喝酒的必備菜。 本地人口味偏咸,“排骨也不用做成粉蒸的了,加足了辣子花椒一鍋燉出來就行。” 宴席所需要的食材量甚大,劉三和黑二跑了一趟府城才置辦全,秋月在布莊里邊坐了二十身伙計(jì)的衣服,一水的靛藍(lán)色布衫加白色細(xì)棉布手巾。 陳軒朗坐在二樓的大廳里,樓上樓下一水的紅色桌布,看著很是喜慶,整整一百桌,陳軒朗邀田秀才等人坐下,滿意的點(diǎn)點(diǎn)頭,等菜式上來他就更滿意了。 二十個跑堂伙計(jì)身著新衣,肩上搭著白毛巾,一溜的從廚房端菜出來,井井有條,席數(shù)雖多也不見分毫的慌亂,堂后五個大師傅同時cao作著十個爐子,忙的熱火朝天。 陳軒朗舉起杯道:“此次能夠剿滅燕背山上的土匪,多賴各位大人、各位鄉(xiāng)紳、各位兄弟的相助,我敬上大家一杯,以謝大家的相助之宜?!?/br> 樓上樓下眾人紛紛拿起酒杯站起身來。 田秀才道:“大人實(shí)在是客氣,是我等應(yīng)該感謝圣上、感謝大人,若不是圣上和大人,我等還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大人此舉,剿滅了燕背山上的土匪,也給我們西關(guān)縣及附近的幾個縣帶來安寧,我等在此跪拜皇恩?!?/br> 眾人放下酒杯紛紛跪倒叩拜,齊呼“皇恩浩蕩”,秋月在后堂也被這種氣氛感染。 陳軒朗帶頭動了筷子,眾人才紛紛的拿起筷子,推杯換盞好不熱鬧,齊呼菜做的實(shí)誠,直到很多年后,還有老人能憶起在緣來酒樓吃的這頓飯。 陳軒朗向馬大人交代了山上下來的那些人的安置問題,押了王遠(yuǎn)等人犯要回京,劉三、秋月、田秀才幾人來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