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
收音機,后來唐朗搞來了一張收音機票和一百多塊錢讓鄒茜玲自己去買了一臺。每天特定時間收聽俄語廣播。有個電臺是教俄語基礎發(fā)音的,他們每天都得聽。 一年多來,不敢說發(fā)音怎么樣,但是俄語書面考試肯定是沒問題的,俄語大字典五個人都啃過一遍。 真是很勤奮在學習,并沒有說是高考過就放松或者仗著自己從后世而來而看輕這次考試以及與他們同一時間考試的考生。每個年代都有天才都有學霸,從后世來的除了見識可能要廣一些,在智商上基本談不上碾壓,很多人都是很優(yōu)秀的,這一點無從否定。 而且這個時候大學的錄取率還很低,可選擇的學校也沒有后世多,更別提今年還有許多在大躍*s時候匆忙辦的不合格的院校被取消了,高考的競爭就更大了。因而他們這一年多來都沒敢放松,真是全身心在備考,感覺又回到了從前高三似的,甚至比那還要認真。 不過在考試的時候都不緊張,他們不是那種考試會緊張的性格,平時準備得充分了,上了考場絕對是淡定的。 因為報考的是理科,所以他們要考七科,就是在數(shù)理化的基礎上加一科政治,這年代的政治是必考的,不分文理。報考文科的同學就只需要考六科。 而顧一輝是土木工程,他在考完試后還得要加試,主要考繪制圖紙方面。這個難不倒他,土木工程的哪個不會畫圖,就算是后世計算機那么發(fā)達能網(wǎng)絡建模了,還是要手繪工程圖紙練習的。 三天的考試一眨眼就過去,鄒茜玲幾個沒有跟隨校長回去,而是在旅店續(xù)訂了一天,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便去逛省百貨,省大學等地。 蕭念白也跟著留了下來,這一年半的相處雖說沒讓他們的關(guān)系親如一家人,但是比起穿越前已經(jīng)好很多了,最起碼紀燕珊也不會見到他就產(chǎn)生逆反心理。 逛街也不純粹是為了買東西,而是太久沒有出過遠門,想透透氣而已,回去之后還得秋收呢,可不得先放松下心情。 不過礙于各種票證,許多東西都只能看不能買,幾個人最后吃了頓國營飯店,也沒買什么什么回去。 回去之后沒幾天就秋收了。 今年開春種的水稻數(shù)量更少了,還是番薯土豆這些耐旱又比較高產(chǎn)的種的多,除了原先那些旱地,開荒出來的地也種了許多,秋收起來還是要費一番力氣。 但沒人會計較這會兒浪費的力氣,大家都卯足了勁來應對秋收,把糧食一顆顆歸入倉庫,看守得比眼珠子還要緊,畢竟這可是事關(guān)一年的口糧啊。 而且去年秋收還聽說有流民盜匪搶奪糧食,可不得更小心著,村里聽到消息都自行組建了村民兵隊,每晚都得輪流巡邏倉庫。白天秋收時候也不放松,沒法勞動的老人小孩就在村口里坐著玩耍,一看見外人就通報,勘察嚴厲的很,生怕混進盜賊進來。 公社的民兵組織也很重視流民躥匪情況,每到秋收前后巡邏都比平日嚴格,這樣雖然麻煩了些,但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躥匪的侵入。 鄒茜玲對這些躥匪的感官很是復雜,他們這些人中大部分是沒得吃了才走上這犯罪道路,當然不排除本身就是餓匪的,可這樣的人畢竟在少數(shù),建國后國家對盜匪的打擊是很嚴厲的。但是在同情他們的時候又覺得他們行為可惡,搶占了他人的糧食不說,有些還傷人甚至殺人,這行為實在是令人氣憤。 不過這情況也不會持續(xù)多久了,旱災馬上就要結(jié)束,屆時國家方面也會出臺新的政策來恢復秩序,安定社會。鄒茜玲記得在他們那個世界,旱災結(jié)束之后國家出臺了許多相關(guān)的政策,歸還了農(nóng)民的自留地不說,還鼓勵農(nóng)民積極發(fā)展副業(yè),大食堂是完全結(jié)束了。 這個平行世界國家的領導人會不會也出臺相應政策鄒茜玲還不知道,但是就從她給他們預警之后他們一系列應對旱災的動作就可以推斷出絕大部分人還是希望這個國家好的,想必相應的應對政策也不會少。 這個不是她能左右的問題,目前來說下坎山村沒有餓死一個人,沒有一個人吃觀音土,這就是很好的結(jié)果了。 秋收完畢后,放榜的日期也差不多了。鄒茜玲幾個安安心心地待在下坎山里等成績,現(xiàn)在不比后世能直接上網(wǎng)查,著急也沒用,該放榜時自然放榜。 在這期間農(nóng)忙過后的婦人們才有心情跟他們八卦這成績的事,問他們結(jié)果出來沒?能不能考中? 大部分是好奇,畢竟下坎山村很久沒有人去高考過了。也有那么一兩個是說酸話的,說這么久沒消息沒準是沒過,讓他們還是踏實種地,別想那么多有的沒的,大學可不是那么好考,哪是他們能夠到的。 說這酸話的除了本身刻薄,那就是跟他們有過過節(jié)的,比如那位嘴角有顆大黑痣的嬸子就是因為梁曉雪沒有教她的女兒行醫(yī)本事所以心懷不滿很久了,時不時都要刺激他們幾句,但是又不敢太過分,村長周大平照顧他們不說,村里大部分人也對他們接納包容,而且人總是要生病的,生病還得找到梁曉雪頭上,因此不敢得罪死他們,就偶爾說幾句話刺激刺激。 鄒茜玲他們也不跟她計較,多說無益,反正成績下來了一切就見分曉了,掰扯那么多無用的干啥?本來就不是同一道的人。 不過考不上大學的言論還是在大多數(shù)人之間流傳的,就是周紅嬸子都安慰他們考不中不要緊,能有高中文憑很不錯了,也是很厲害的。 這樣的言論直到八月二十五號公社校長帶著人敲鑼打鼓找上門來時才消失。 他們?nèi)伎贾辛恕?/br> 第72章 鄒茜玲總分全省第一, 蕭念白全省第二, 紀燕珊第三, 梁曉雪第五, 張思樂第八,顧一輝第九。他們六個把全省前十幾乎包圓了! 而且還全都是黑馬! 怎么說呢?以前的高考省狀元一般都是全省最好中學出來的, 他們往往都有參加競賽, 在競賽中獲獎嶄露頭角, 而且省里的好高中就那么幾所,每年再把各個尖子生成績過一遍, 高考狀元一般就在那幾個尖子生身上差不離的。 而鄒茜玲幾個基本沒有參加過各種什么數(shù)學競賽物理競賽的,一來是他們很忙,二來公社高中基本沒有參加這種大型比賽的名額, 所以才造成他們一直處于悶頭學習,然后高考一鳴驚人狀態(tài)。 真的是一鳴驚人了,全省前十包圓了六個,不是競賽場上的冠軍不說, 還是在遠山公社這樣一個山窩窩里出來的,真是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鏡。 公社校長高興不說,縣長也很高興, 這是多么光榮的事情???他們這個小縣城竟然能出一個省狀元, 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出了省狀元不說, 還有五個也在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