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7
書迷正在閱讀:我只想靠臉吃飯、怕被你寵壞、為藝術(shù)而獻(xiàn)身、表哥嫌我太妖艷/大婊哥、快穿之一旬一生、陛下,別污了你的眼、我和面具先生訂婚了、東宮寵妻日常、[綜英美]扛把子薇拉、緋聞33天
己已經(jīng)沒有什么關(guān)系了。 黃子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日乾清宮內(nèi)無其他外人時,他在御前提醒道:“皇上可還記得當(dāng)初在東角門時,與微臣商議之事?” “朕當(dāng)然記得,可此一時,彼一時?!敝煸蕿纱诡^喪氣道。 “皇上,當(dāng)日之事子澄一直銘記于心,不敢懈怠?!?/br> “那些藩王畢竟都是朕的叔父,朕剛登基,也不好太過激進(jìn),撤藩之事暫且擱置吧。”他本就厭倦勾心斗角的事,更何況如今也沒了初時的動力。 見他無精打采的樣子,黃子澄畢竟陪伴他多年,知曉心結(jié)所在,便繼續(xù)問道:“那郡主,皇上也放棄了嗎?” 朱允炆嘆了口氣,回道:“她心里根本就沒有朕,更何況她有先皇遺詔,朕也是無可奈何。” 黃子澄知道自己的主子受了挫,如今斗志全無,于是思忖了片刻,輕聲道:“皇上,自古美女配英雄,燕王素來在諸王中驍勇,郡主對他愛慕也是人之常情。倘若他一無所有,郡主是否還會繼續(xù)對他傾心呢?” 見朱允炆終于抬首直視他了,黃子澄抓準(zhǔn)時機(jī)繼續(xù)道:“皇上,如今您才是大明的天子,是這天下的主人。郡主她現(xiàn)在是還不了解眼前的情況,只要她仍留在京城,假以時日,待皇上撤藩后,孰優(yōu)孰劣不言自明。子澄相信,只要皇上您振作起來,郡主她會對您另眼相看的?!?/br> 聽了這些,朱允炆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黃卿家,你覺得朕還能贏得她的心?” “皇上,您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萬事萬物皆歸您所有,更不用說是區(qū)區(qū)一小女子?!?/br> “不不不,”朱允炆搖搖頭,“青兒她不是普通女子?!?/br> 黃子澄進(jìn)一步道:“皇上,子澄的意思是,青鸞郡主國色天香,自是由皇上您這樣的天子才能與她匹配。任他朱棣再厲害,畢竟還是螢燭之光,豈能與您這樣的日月爭光輝?” 朱允炆不言語,陷入了沉思。良久,他開口道:“黃卿家?!?/br> “臣在?!?/br> “派人去北平,盯著燕王?!?/br> “臣遵旨?!敝镜靡鉂M的黃子澄帶著旨意昂首闊步出了乾清宮。 建文元年,朝廷削藩的行動拉開了序幕。但在削藩的部署上,齊泰與黃子澄也有不同的意見。齊泰以為,擒賊擒王,燕王勢力最盛,首當(dāng)其沖應(yīng)先將他去除;可黃子澄認(rèn)為對朱棣的行動應(yīng)該采取包圍之勢,先去其羽翼,將他孤立,最后再慢慢對付他。在一番爭執(zhí)之后,朱允炆還是采納了黃子澄的建議。于是第一個替罪羔羊就是周王朱橚,因為他是燕王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日若朱棣得勢,朱橚必定追隨。 于是朝廷就派已世襲承爵的曹國公李景隆執(zhí)行此項任務(wù)。李景隆以邊關(guān)告急的名義調(diào)集大軍北上,卻在途經(jīng)開封的時候率兵直擊周王府,將王府上下全都抓獲并帶往了京城。建文帝將他的五叔,周王朱橚,貶為庶人,發(fā)配至了云南邊疆。而后有人告發(fā)代王朱桂貪虐殘暴,魚rou大同府的百姓,于是朝廷就下旨將其遷至蜀地關(guān)押。接著又有人告發(fā)岷王朱楩有不法事,至于是什么不法之事,朝廷也沒有說明,只管派人逮捕了岷王,并將其貶為庶民……一時間,藩王們皆是人人自危,就怕朝廷這把火往自己身上燒。 孝陵內(nèi),馬和一路小跑從外面快步進(jìn)入清音閣中,焦急道:“郡主,不好了,出事了?!?/br> 正埋首聚精會神抄寫經(jīng)書的康青鸞抬首問道:“出什么事了?” “湘王薨了?!?/br> 康青鸞驚得睜大了雙眼。 “什么!十二弟?怎么會這樣?” 馬和憤然道:“還不是朝廷削藩所致。” 康青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問道:“皇上先前采取的措施是貶為庶人,發(fā)配邊疆,這回怎么鬧出人命來了?” “有人告發(fā)湘王私印大明寶鈔,朝廷就派兵前去捉拿,湘王不愿受辱于人,就自焚了……”馬和將自己打聽到的消息告訴了她。 “十二弟!”康青鸞紅了眼眶,她雖與湘王朱柏交往不多,可知他年紀(jì)輕輕就薨了,心中悲痛不已。接著她想起了心中更為牽掛的,問道:“那北平呢,可打聽到什么消息沒?” 見她焦急,馬和忙回復(fù)道:“郡主放心,朝廷暫時還未對王爺采取什么行動。畢竟王爺這么多年在北平早已建立起了自己的勢力,他們還是有所顧忌的。” 康青鸞搖搖頭,憂心忡忡道:“他的實力越強(qiáng)就越是被他們針對,之所以還未有所行動恐怕是在試探王爺?shù)姆磻?yīng)。也許接下來會有更大的舉動對付北平也不一定?!?/br> “郡主,您別太擔(dān)心,王爺智謀過人,必定會有應(yīng)對之策的?!鄙弮喊参康?。 康青鸞知道朱棣足智多謀,膽識過人,可是他畢竟只是一地的藩王,若與整個朝廷對抗,實力相差太過懸殊,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能躲過這一劫。 沒幾個月,朝廷就將一眾藩王處置的差不多了,接下去就該輪到燕王朱棣了。眼看下月就是朱元璋的周年忌,朝廷傳旨至北平要求燕王進(jìn)京祭拜先皇,朱棣深知這是朱允炆設(shè)下的圈套,于是稱病沒有去往京城。 燕王府內(nèi),朱棣將朝廷的圣旨遞給道衍、袁珙二人查看。 “本王此次稱病拒絕上京不過是權(quán)宜罷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王爺,那建文小子欺人太甚,您何必去受他那份閑氣。依貧道之見,干脆就反了吧,您才是真龍?zhí)熳樱竺餍枰赡鷣頁軄y反正?!痹钤谝慌脏洁洁爨斓?。 朱棣示意他少安毋躁,回道:“目前時機(jī)尚未成熟,朝廷去了本王的護(hù)衛(wèi)軍,現(xiàn)在只剩下王府那些府兵了。況且咱們手上的兵器也還欠缺不少,若此時與建文朝對抗,無疑是以卵擊石。所以我們現(xiàn)在必須要沉住氣,盡量拖延時間,好做籌備。何況青兒還在他們手上,萬一她有什么不測……” 道衍深知朱棣的顧慮,康青鸞的安危是他們最在意的,于是他開口道:“既然王爺稱病不進(jìn)京,那干脆就病得更徹底一些吧?!?/br> 轉(zhuǎn)眼間朱元璋的忌日到了,朱允炆帶著朝臣前來孝陵祭奠。 “郡主,皇上來了?!鄙弮合蛘诖蟮顑?nèi)點香燭的康青鸞輕聲低語。 很快一眾侍衛(wèi)魚貫而入,分列兩側(cè),接著身著龍袍的朱允炆邁著有力的步伐進(jìn)入大殿。 “參見皇上。”康青鸞低首向他行禮。 這是她離宮后,朱允炆第一次見她,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眼前人,所有的思念都赤,裸裸地寫在了臉上。努力抑制著自己心中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