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7
蹊蹺事情湊在一起,北陌上對父親的反常舉動和言語又有種意料之中的感覺似的。 只是,這一系列的反常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好好考慮我說的申請出國的事,你去休息吧?!备赣H揮揮手,想讓交談就此打住。 但北陌上卻并不想再被動得一無所知,他故意再次問了剛才問母親的那個問題:“爸,咱們家那個玉朱雀,可以再給我看一下嗎?” 北思源一聽兒子的問題,立即比北太太反應(yīng)更加激烈,幾乎是怒氣沖沖地說,“你怎么想起看那個的?這件事無非是小時候開玩笑給你講的故事,不要再想著這些了。” 北陌上不放棄繼續(xù)說:“可是,爸,我小時候確實(shí)見過……” “我說了去休息吧,我今天很累了?!?/br> 北陌上轉(zhuǎn)頭就走,嘴角冷笑,心想,果然和這個玉朱雀有關(guān)。 回到自己房間,北陌上開始試圖整理一下線索,想串聯(lián)起來找到真相——父親和神秘客人在找什么人,找的還不止一個人,有的找到了,有的沒有找到。這幾個人好像非常重要,甚至都動用了和北家私交很深的律師事務(wù)所的調(diào)查員。 還有這個略帶神秘感的玉朱雀,是和他的家族傳說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這個傳說是關(guān)于明朝末年的亡國皇帝……那個兵荒馬亂,絕望的讓人窒息的年代。 北陌上沉思著走到一排書柜前,書柜里滿滿的都是各種版本各種語言的歷史書籍,他的目光停留在明史上,手指輕輕觸碰著書,試想著那段也許和自己有關(guān)的悲壯歷史—— 北陌上在小的時候就聽父親講起過這段家族傳說,四個皇族后人在戰(zhàn)亂之中從皇宮的四個門逃走,相傳他們北家正是當(dāng)初從紫禁城北門逃出的那一支明朝宗室之后,所以就姓了北。 至于他們北家這一支具體是皇族中誰的后人已經(jīng)是無從知曉了,也是因?yàn)楫?dāng)初謹(jǐn)遵——始終隱姓埋名只以方向?yàn)樾詹辉龠^問前事這一條最后的皇帝旨意,所以世世代代對前事也謹(jǐn)慎地絕口不提以至于徹底無人知曉也無從考證,再后來隨著時間久遠(yuǎn)甚至后代們也漸漸開始打趣,覺得這些傳說無非是祖輩想和皇族攀親戚胡亂編出來這個故事,大概是后來意識到這種攀親戚的行為愚蠢又危險,所以為了自身安全趕緊閉口不提了。 說是胡亂編出來的故事,但是玉朱雀卻又是真實(shí)存在的,在北陌上少年時候,父親北思源就曾經(jīng)拿出來那只和家族傳聞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玉朱雀給對歷史有著濃厚興趣的北陌上看過,那只玉朱雀是一塊小巧通透的翠玉,通體碧綠,潤得似乎能滴出水來,翠玉上面陽刻著一個栩栩如生的朱雀神獸,拴著玉朱雀的是一條五彩絲線編制的繩子。 另外,關(guān)于這個玉朱雀,還有一點(diǎn)是北陌上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就是白天在校園里,池小荷突然提起最近她經(jīng)常夢到一個身穿盔甲的武將遞給她一塊玉朱雀,關(guān)于他們的家族傳聞,他非??隙ó?dāng)時并沒有對池小荷講起玉朱雀這個細(xì)節(jié),然而這又并不是池小荷能編造出來的……那么真的是她夢到的嗎?一切真的是巧合嗎?還有最近家里這一系列不尋常的事情,律師事務(wù)所派來的調(diào)查員、幾個神秘的訪客、父親和母親最近的態(tài)度,這一切都是什么征兆呢? 這樣思來想去的,不久便讓北陌上困意襲來朦朧睡去,伴著那夜風(fēng)雨交加雷聲大作,他在夢中似乎聽到一個又一個的悶雷滾滾而來由遠(yuǎn)及近,好像炮火連天,又好似千軍萬馬。 然而真正的炮火連天兵臨城下的年代的人們,又多么希望這一切只是一場夢,多么希望那只是非常普通的一個悶雷滾滾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啊! 恍恍惚惚的夢境中,北陌上覺得自己仿佛一個看客,看到那個遙遠(yuǎn)的年代的崇禎在王承恩的攙扶下站在煤山的山頂,天還沒有完全亮,初春的清晨還是異常寒峭,主仆二人都有些瑟瑟發(fā)抖,寒風(fēng)吹得他們的發(fā)梢還有身上寬大的袍子都凌亂地飄揚(yáng),束手無策地看著已經(jīng)到紫禁城門的炮火,無比凄涼。 北陌上能看到崇禎悲傷的神情,似乎一剎那之間還能體會到崇禎內(nèi)心的痛徹心扉的感覺…… 崇禎凄涼地望著朱氏江山就這樣一寸一寸地在自己手中被賊寇蠶食,他是必定要殉國的,但是死后又有何面目見朱家列祖列宗……想到這里他心如絞痛。 他又想到自己十幾年的努力付之東流,清除閹黨、嚴(yán)懲貪官、節(jié)儉自律、堅(jiān)拒美色、禮待文官、重用武將、對抗賊寇、抵御外敵,然而……然而怎樣努力也是無力回天,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無力感…… 無力回天這四個字,再沒有誰比他更有體會了。 “不知賊寇會不會善待朕的子民?!毕氲竭@里崇禎不由得又是一絲苦笑,歷來都是成王敗寇,現(xiàn)如今的他還有什么資格稱呼李自成等人為賊寇呢? 如今雖然國破但山河仍在,只是這山河馬上就不再姓朱,天亮之后這江山就要改姓李了。 雖然江山易主,那么久只希望戰(zhàn)亂終止,百姓能安居樂業(yè)從此不再受戰(zhàn)亂困擾吧…… 也希望逃難的皇子和宗室之后能得皇天庇佑,如果說改朝換代是順應(yīng)天道無法逆轉(zhuǎn),那么只希望他們從此隱姓埋名,深藏身份,懂得自保,做個普通人已經(jīng)是幸福,延續(xù)一點(diǎn)血脈下去足矣。 想到這些崇禎長嘆一聲,寫下血書求李自成等人能夠善待百姓,之后飲恨上吊自盡。 而一直跟隨著的太監(jiān)王承恩也是早已下定決心既然相隨便是生死相隨,所以也絕不肯離去,侍奉崇禎自盡之后痛哭一場,顫顫巍巍地在不遠(yuǎn)處選了一棵略矮于主人上吊槐樹的一棵樹,從容自盡隨崇禎而去。 這天是公元1644年初春,三月十九,甲申之變之日。 第116章 第一個失蹤 北陌上大汗淋漓地醒來,感覺燒似乎是退掉了,不舒服的感覺也消失了大半,只是感覺很累。又是一晚紛亂的夢境。 他看看窗外陽光明媚,鳥語花香,這種俗世的熱鬧,讓人心安。 這時北太太和池小荷的臉一起出現(xiàn)在他眼前,更加心安。 “我餓了?!彼舱f了句讓她們心安的話,然后看著兩個女人歡天喜地地一路小跑出去收拾吃的東西。 飯廳里,北太太喜氣洋洋地往桌子上端上一盤又一盤吃的,嘴里嘮叨著:“幾天沒吃東西了,還是先喝粥,脾胃不好先不要吃寒涼的,別吃水果啦,吃面食吧,面食對胃好……” 池小荷笑瞇瞇地托著腮看他吃東西,北陌上卻一邊喝粥一邊問:“池小荷,你怎么還在這兒?” “怎么說話呢……”北太太嗔怪兒子。 “怎么說話呢!”池小荷也跟著在一旁狐假虎威。 “人家姑娘一直在一旁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