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言情小說 - 八福晉生活錄在線閱讀 - 第六十九回 我可記著爺說的話了

第六十九回 我可記著爺說的話了

    兩個常往貝勒府跑的弟弟成了婚,而且小夫妻之間如膠似漆,晼晚也替他們高興,尤其她與那天仙化人的九弟妹格外投緣,沒少叫胤禟吃醋,想起來都覺得有趣。

    時間也得過快,胤禟、胤?的婚禮陸續(xù)cao辦完,也快到年關(guān)了。

    但還沒等到過年,卻是等來了晼晚的瑪法安親王岳樂追降郡王、削謚的消息。

    岳樂是太祖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子,生母為阿巴泰的嫡福晉納喇氏。順治三年,岳樂便跟隨肅親王豪格征討盤踞四川的張獻(xiàn)忠,他作戰(zhàn)英勇,頗具謀略,直接就是斬殺了張獻(xiàn)忠,勝利而歸。順治六年,以軍功封為多羅貝勒,八年二月襲郡王,賜號安。岳樂頗受順治帝的信任,曾管理工部,任議政大臣,掌宗人府事。十四年晉封親王。

    岳樂與那些保守的先輩不同,他是改革派的代表,全力支持順治的一系列改革,大膽啟用漢人,推行緩解和漢族矛盾等等措施;停止圈地,使百姓能正常從事生產(chǎn)活動。

    這一系列措施對百姓生活有利,也穩(wěn)定了大清統(tǒng)治,但順治帝迫于壓力,在彌留之際頒布罪己詔,全盤否定以前的改革,并任命保守派為顧命大臣。

    順治帝去世后,孝莊和也和眾顧命大臣達(dá)成了協(xié)議,不讓王公貝勒干政,岳樂也沒了用武之地,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郁郁不得志。

    直到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亂期間,因王公子弟多年輕且不習(xí)戰(zhàn),唯岳樂老成持重,富有軍事經(jīng)驗,是皇族中難得的帥材。才被封為定遠(yuǎn)平寇大將軍,率軍隊討伐吳三桂。那時岳樂已經(jīng)是五旬的老將,而當(dāng)時的吳三桂和耿精忠兩路人馬,分別攻打江西之地,情勢是十分的危機(jī)。

    但是岳樂很沉著,他冷靜的分析了戰(zhàn)況,認(rèn)為應(yīng)該先攻打湖南,如果和吳三桂正面交戰(zhàn)的話,即使是取得勝利,但是得到的地方也不一定會保住,應(yīng)該攻打他們的后方,切斷吳三桂和耿精忠的聯(lián)系,然后再逐個擊破。

    果不其然,岳樂征戰(zhàn)湖南,攻下了長沙。同時,兩廣、福建、浙江、四川等省相繼平定,大清勝利已成定局。

    康熙帝非常的開心,當(dāng)時特地頒布詔書,還親自到盧溝橋南二十里之外來迎接凱旋的岳樂,還為岳樂親題了一首詩,“大開冊府紀(jì)元功,伐罪安民將略雄。佇見天潢蒙上賞,明光高宴賦彤弓。”以示表彰。只是除了這些虛名之外,康熙就沒有什么嘉獎的了。

    而且在岳樂班師回朝之后,就立刻把他手上的軍隊交付給侄子彰泰了,岳樂也沒有任何的升遷,還是掌管宗人府事項。

    說起這宗人府,乃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務(wù)的機(jī)構(gòu),專管皇室內(nèi)部諸事,如管轄銀庫,掌頒發(fā)宗室贍養(yǎng)銀、賞恤銀,登記黃冊、紅冊,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從一些職能上來說和刑部某些功能相像,但刑部是用來管理普通犯人,而宗人府用來管理皇族犯人。要是皇族犯了罪,是由宗人府審理,不會交給刑部。

    岳樂長期執(zhí)掌宗人府事務(wù),為完備皇族管理制度,編修譜牒,做了大量工作。

    之后,康熙二十七年,蒙古準(zhǔn)噶爾部首領(lǐng)噶爾丹與外蒙古喀爾喀部構(gòu)釁興兵,康熙帝這才又把他派出去征戰(zhàn)。岳樂與簡親王雅布受命各帶兵丁五百人遠(yuǎn)赴內(nèi)蒙古蘇尼特部駐防。

    這個時候的岳樂已經(jīng)是六十五歲的高齡,麾下只有區(qū)區(qū)五百兵丁,遠(yuǎn)赴塞外高原,風(fēng)餐露宿不說,與當(dāng)初佩帶大將軍印,統(tǒng)帥千軍萬馬,鳴號拜纛,皇帝親自送行的威風(fēng)來,未免落魄,簡直有些流放的味道。

    但是他還是去了,而且再一次凱旋歸來,只是從草原撤還京師,不久即因病去世。但是康熙對這樣一個平定三藩之亂,又平叛準(zhǔn)格爾叛亂的大將軍王,除了給了一個“和”的謚號之外,并沒有其他任何的表示。

    如今時隔多年,反而要給他削爵、削謚。理由是他掌管宗人府事項時,處事不公。

    康熙三年,和碩禮烈親王代善子孫貝勒諾尼,被他姑母告發(fā)侍祖母不孝,告到了岳樂面前,岳樂判定諾尼有罪,那時候律法對皇族處置很嚴(yán),依律法處置,諾尼被革爵降為庶人。

    事隔多年,諾尼的曾孫開始喊冤,控告到康熙面前,隨后議定已故安親王岳樂管理宗人府理宜從公審事乃聽信畢喇什之妻縣主之言、徇情將貝勒諾尼母子枉法擬罪殊屬不合。因此岳樂被削謚,追革親王。不無悲哀。

    說岳樂偏信諾尼姑母之言,可如今相干人等都已去世,根本無從查證,怎么就能查出來是誤判的,難道不也是康熙偏信一人之言。要真的有冤,這么多年也不見他們喊冤,諾尼早已去世,安親王也去世了十幾年,現(xiàn)在來喊冤,這當(dāng)中真的沒有貓膩?

    退一萬步說,諾尼真的是被誣告,安親王誤判,可這清官難斷家務(wù)事,皇族諸項瑣事,誰能確保萬無一失,皇帝難道就沒有判過冤案?

    皇帝判錯案,會因此失去皇位嗎?答案自然是不可能的。便是親王因錯判了一樁家庭糾紛案而被削爵削謚,也是前所未聞。

    講白了,無非就是找個由頭發(fā)作罷了。

    安親王并非是徇私枉法,只是依法行事。本就是朝廷對待王公貴族十分苛刻,王公貪污三百兩即判死刑。晼晚的阿瑪明尚便是因詐賭孫五福二千余兩而被判斬監(jiān)侯。

    安親王也只能秉公執(zhí)法。女婿死后不久,女兒也郁郁而終??蓱z的晼晚成為孤兒,岳樂憐惜她,親自接入王府撫養(yǎng)。

    說他處事不公,實在是無稽之談,要真的處事不公,他能不放過自己的女婿,無故聽信什么縣主讒言,故意將諾尼革爵降為庶人?于他又有什么好處?

    知道自己瑪法受了冤屈,晼晚卻無處去為他伸冤,因為這是皇帝的意思。

    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要你的命,你都不能有二話,更別說現(xiàn)在只是削個謚奪個爵罷了。

    晼晚覺得悲哀。

    胤禩神情嚴(yán)肅地道:“你放心,我以后一定為你討回公道,可好?”

    這樣的話,這樣的氣勢,晼晚詫異地看了胤禩一眼,他的野心,她一直也知道,可他從來沒在她面前這樣吐露過。

    晼晚覺得兩個之間關(guān)系又進(jìn)了一步,多少也有點高興。

    “好啊,我可記著爺說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