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看門人,敲鐘人】
然而中年漢子卻哈哈一笑,突然道:“天氣太熱啦,大伯帶你們下河洗洗澡,等到洗的涼爽了,咱們就渡河去往渤海城,從今往后的一輩子,咱們爺四個一起去過好日子?!?/br> 三個小孩瞬間被轉移注意力,歡歡喜喜大叫道:“好啊好啊,洗澡涼快嘍……” 漢子小心翼翼領著他們下河,蹲在河水之中撲騰著水花。 此時越來越多的百姓到達,幾乎不約而同的撲到河中弄水,涼爽襲來,嬉戲打鬧,洗去一身跋涉艱辛,心頭仿佛升起一輪明月。 “大伯大伯!” 三個孩子突然又開口發(fā)問,嘰嘰喳喳道:“您的軍餉都花光了,咱們到了渤海還能過上好日子嗎?” 中年漢子哈哈大笑,聲音在河邊傳出去老遠,他聲音太過洪亮開懷,頓時引的無數(shù)百姓好奇看來。 只聽漢子滿是堅定道:“放心吧,渤海餓不死人,渤海城正在新建,到處都缺干活的人,大伯我別的沒有,就是有兩膀子好力氣,等到把你們帶去之后,大伯我立馬找個活計先干著……” “會不會很難找?”三個孩子之中,大娃略略已經(jīng)有點懂事,小孩子明顯窮苦怕了,語氣忍不住變得擔憂起來,弱弱道:“這次有好多好多的人,渤海城能有這么多活計嗎?” 童言無忌,然而卻帶著對生活的擔憂,小小孩童,問出的卻是所有百姓心聲。 這段河畔之處,忽然鴉雀無聲。 剛剛還在嬉笑打鬧的百姓們,這時忽然面色倉皇蒼白起來,他們只想著到了渤海能過上好日子,卻沒有想過渤海城能不能容納如此多的人。 幾萬人拖家?guī)Э?,總不可能一直靠著救濟吧?/br> 倘若找不到活計,如何能夠生活下去? 中年漢子明顯一愣,他忽然也有些擔心起來。 他隱隱約約想起來,渤海國似乎并不缺人,單單是那些靺鞨蠻子,就有幾百萬臣服而來,又有山東河北兩次征發(fā)民夫,前前后后加起來也有一百萬,另外還有高句麗解救歸來之人,幾乎都成了渤海國的子民。 還有還有,據(jù)說草原突厥也是渤海國主的親戚,那些突厥人早已嘗到了甜頭,渤海國主去哪他們跟去哪。 這樣一想,渤海國真的不缺人手。 中年漢子心里發(fā)顫,臉色不知不覺變得蒼白起來。 倘若他找不到活計,如何養(yǎng)育三個嗷嗷待哺的小侄子? 他淪落遼東三十載,歸來之時父母已經(jīng)不在,就連兄弟和弟媳也都cao勞累死,唯獨留下三個血脈賣身大戶為奴…… 他花光了渤海國主的賞賜,好不容易贖回了三個侄子,他這輩子不準備娶親,就想把三個侄子撫育成人…… 可是,如果找不到活計怎么辦? 也就在這個時候,猛聽不遠處忽然傳來一個聲音,淡淡道:“你要找活干么?不如讓我給你介紹一個!” 聲音平平淡淡,似乎帶著悠然,中年漢子先是一怔,陡然臉上迸發(fā)強烈驚喜,他幾乎是脫口而出,無比顫聲道:“國…國主!” 但聽水流嘩啦,上游隱隱游過來幾道身影,其中一個青年伸手擦了一把臉上水珠,笑呵呵看著他道:“自身為奴三十載,猶記故鄉(xiāng)難忘懷。脫身之日曾有笑,又因子侄棄盡財。你這樣的漢子,骨子里有著忠厚,你能把自己的侄子當做親孩子對待,想必對于其他窮苦孩子也能真心看顧,恰好本國主需要這么一批人,似乎你很合適某一個職位。” 說話之人,正是李云。 噗通! 中年漢子想都不想,整個人直接在河水中就跪倒下去。 這漢子一臉激動,激動中似乎又帶著羞愧,道:“國主,小人又見到您了!” “我記得你!” 李云呵呵一笑,看著他道:“一年之前,我攻打高句麗新丸城,那時你是淪落遼東的民夫,卻敢奪了一把大刀英勇作戰(zhàn),你砍死了兩個高句麗兵丁,本國主賜給你二十貫銅錢,對否?” 漢子只是在水里不斷磕頭,突然眼淚磅礴,哽咽道:“若是沒有您的出現(xiàn),小人這輩子只是個奴隸,可是,我卻逃離了渤海城……” 李云并不接這個話茬,反而目光看向三個畏畏縮縮的小伢子,忽然語帶深意道:“贖回三個小孩,應該花不了幾個錢,從渤?;氐疥P隴,盤纏只需五六貫,以你吃苦耐勞的堅韌,估計連五六貫也花不掉,但是剛才三個小孩卻說你把錢財花光了……” 李云說到這里停了一停,隨即又道:“本國主在這里斗膽猜測一下,你應該是把錢財花在了別的地方,比如,回歸故土,舉目皆鄰,你見到曾經(jīng)的鄉(xiāng)親窮困潦倒,所以把自己的錢財都贈了他們,對否?” 漢子垂著腦袋,吶吶道:“他們照顧過小人爹娘,我畢竟離家三十多年!” 李云點了點頭,道:“二十貫錢,答謝鄉(xiāng)親三十年的照顧,不算多……” 漢子‘嗯’了一聲,老老實實道:“小人也覺得不算多?!?/br> 李云再次呵呵一笑,忽然不再和他說話,反而轉過頭來看向后邊,悠哉悠哉道:“二大爺您饞不饞?” 這話問的無頭無腦,哪知后面水中卻有回答傳來,卻原來是李世民光著上身游水,周圍還跟著幾個大唐重臣,但聽皇帝語氣嚴肅,鄭重道:“此百姓,很不錯,心性忠厚,懂得感恩,就算不曾讀書,也有差事可以用。” “看您,饞了吧!”李云哈哈一笑,突然故意裝作得意道:“可惜,我先遇到的,這個屬下,我先使用。” 李世民看了漢子一眼,笑著遙遙頭道:“朕不和你搶?!?/br> 說完慢悠悠游向別的地方,嚇得所過之處百姓連連撲騰。 李云目送皇帝身影,隨即把目光又轉了回來,此時中年漢子還跪在水中,那三個小娃娃則是小心翼翼躲在漢子身后。 李云輕輕嘆了一口,道:“你這種忠厚性格,本來該有大用,但是本國主卻覺得小用也是正事,有個職位肯定很適合你去做?!?/br> 中年漢子毫不遲疑,大聲道:“國主便是讓我去死也可以?!?/br> 他壓根不問李云讓他干什么。 他不問,李云卻自顧自解答,悠悠道:“本國主有個想法,我要在渤海建立一千所蒙童小學,但凡適齡兒童,皆要入學讀書,你沒有能力教書,但你可以去做別的!” 說著微微一停,緊跟著又道:“一千所小學,需要一千個看門敲鐘的人,這個看門敲鐘的職位很小,但卻是小孩子入學之時看到的第一個人,并且孩子們放學回家之時,最后離別的也是看門人,所以在我認為,這職位很是重要。看門敲鐘者,亦為良師也,看顧的是孩子童年,敲鐘敲的催發(fā)奮進……” 中年漢子聽不懂這些大道理,但他聽懂了李云讓他干什么?但見這漢子好不遲疑拜下去,滿臉堅定道:“國主放心,小人這輩子保證看好門,敲好鐘?!?/br> 李云目光看向他身后三個孩子,輕聲道:“俸祿,月一貫。” 俸祿? 月一貫? 這是極其厚重的待遇,甚至能比得上大唐五品官員。 但是中年漢子并沒有太過重視待遇,反而對李云用的詞匯有些震驚,但見他一臉愕然抬頭,下意識道:“俸祿?小人怎么配領俸祿?” 領俸祿的人得是官員才行。 哪知李云悠悠一笑,意味深長道:“誰說看門敲鐘不是官了?” 中年漢子楞在水中。 等他再次推辭之時,卻見李云已經(jīng)游水而去,似乎奔去的方向正是皇帝那邊,中年漢子自然不敢追游上去。 他只能滿臉感激的攬住自己三個侄子。 …… 李世民目光悠然看著李云游水回來,突然淡淡問道:“安撫完了?” 不等李云回答,皇帝突然輕輕嘆息一聲,道:“身為諸侯,自折身份,此舉固然有損威嚴,但也不失為一計良策,畢竟,幾萬百姓都在擔心生計問題,你能親自安撫一個中年漢子,可以讓百姓們感覺到安心。” 李云卻輕輕搖了搖頭,輕輕道:“陛下您錯了,臣這不是刻意安撫……” 他用了陛下和臣的稱呼,沒有喊李世民二大爺。 皇帝頓時臉色鄭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