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清穿之娘娘萬福/清穿之皇后千千歲在線閱讀 - 清穿之娘娘萬福/清穿之皇后千千歲 第203節(jié)

清穿之娘娘萬福/清穿之皇后千千歲 第203節(jié)

    皇太后還沒有邁出幾步,慈寧宮便迎來了侍衛(wèi)的包圍。

    “你們這是要造反嗎?”皇太后被這些侍衛(wèi)氣得渾身發(fā)抖,恨不得將他們五馬分尸。

    為首的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冷著臉道:“還望太后娘娘留在慈寧宮內(nèi)?!?/br>
    “你、你們。”氣急攻心,皇太后雙眼一閉便暈倒過去了。

    侍衛(wèi)們?nèi)园鼑诖葘帉m外,神色肅廖。

    ……

    三日后,乾清宮內(nèi),玄燁奉順治遺詔,即位于乾清宮,改元康熙。

    李沐留在坤寧宮里,神色沉默,她仍在想皇帝臨終前對她說的話。

    說他已經(jīng)為她打點好一切了,不必擔心玄燁繼位之后的事,說他們下輩子再做夫妻。

    李沐挺想說不光是這輩子,下輩子都不做夫妻了。

    只是皇帝臨終之言,她便順著他吧,讓他高興一次也無妨。

    李沐將自己收拾好,先帝喪禮未畢,她作為先帝皇后,還得處理諸多事情,容不得她有更多恍惚。

    但沒等她出宮,便聽到一陣陣恭維聲。

    李沐抬頭,便見佟氏被一眾宮妃包圍住了,宮妃們有說不盡的好話,而佟氏眼底的得意不曾掩下。

    眾所周知,從明朝起,便有了兩宮太后——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

    母后皇太后為新帝嫡母,圣母皇太后為新帝生母。

    而大清入主中原后,便仿明制,順治帝將生母莊妃封為圣母皇太后,如今玄燁繼位,他的生母佟氏哪怕是個再低微不過的格格身份,也會一躍成為地位尊貴的圣母皇太后。

    因此佟氏身邊一下子就來了許多宮妃恭維,當然,佟氏等人察覺到李沐的到來后,就立馬低下頭來,她們知道,哪怕皇帝將來會將他的生母佟氏封為圣母皇太后,皇后還是母后皇太后,地位在圣母皇太后之上,沒人敢在這個時候越矩。

    佟氏低著頭,等皇后過去以后扯了扯嘴角。

    新帝是她親兒,即便皇后待玄燁如何親和,都越不過她和玄燁的母子情深,她生了這么個出息的兒子,將來皇后不得對她感激之極。

    佟氏現(xiàn)在心里已經(jīng)生了狂妄,只待自己正式被兒子封為圣母皇太后的那天,等那天到來,她身份就不比皇后差多少了,而且,有兒子的她,不需要在依仗皇后了,在某種意義上,她的地位更甚過皇后。

    李沐沒理會佟氏背地里的心思,先帝在臨終前將自己的安排都跟她說了,她對接下來發(fā)生的一切心知肚明,并不覺得佟氏能得意到哪里去。

    而且說起血緣關(guān)系,原身是努爾哈赤曾外孫女,安親王岳樂的外甥女,嚴格來說,原身即便不嫁進愛新覺羅氏,也跟愛新覺羅氏有著解不開的親緣關(guān)系。

    她現(xiàn)在唯一要在意的便是新帝繼位了,新帝繼位要擺平的事情著實很多。

    一日都閑不得。

    第265章

    不久后,在李沐將后宮諸事打點妥貼后,新帝那邊在朝臣的輔佐下,終于將一切事情擼順了,包括該安排的官位,提攜的官員,以及明了朝中事態(tài)發(fā)展。

    此后便正式昭告天下尊嫡母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太后,并無母后皇太后和生母皇太后的區(qū)分,而皇帝生母僅被封為皇太妃罷了。

    當宮里妃子得知此事時,都震驚了,為何先帝生母就能被封為圣母皇太后,而輪到佟氏這里就變成皇太妃的身份了,佟氏生下皇帝,按道理來說,皇帝不應該偏心到這種程度吧。

    很快,她們便知悉緣由了,先帝生母謀害過先帝性命的事情被揭穿了,先帝臨終前決定要廢了生母布木布泰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將其降為皇太妃,并且立下旨意,今后大清不仿明制設立兩宮皇太后了。

    也就是說,今后只有新帝嫡母、先帝皇后方可為皇太后,而新帝生母、先帝宮妃為皇太妃,斷然沒有兩宮皇太后的說法了。

    佟氏得知自己僅被封為皇太妃之后,眼睛都透出血絲了,“哀家怎么會是皇太妃,哀家不應該是皇太后嗎?”

    她怎么都不能接受自己一朝地位驟升,然后又一瞬間跌落原形的模樣,哪怕只是讓她體會一下皇太后的滋味就沒了也好啊。

    她之前還高興自己靠生下一個好兒子能在死后跟先帝寢在同一個陵墓,跟地位尊貴的皇后身份齊平,此后不再有她是低微的格格身份,而皇后始終是她高不可攀的中宮之主身份的區(qū)別了。

    “可您再怎么說都是尊貴的皇太妃了。”身邊奴才勸她冷靜下來,皇后是先帝嫡妻,被封為皇太后是理所當然的事,而且明眼人都知道新帝的皇位是靠皇太后得到的,新帝生母在這期間能做什么?

    什么都不能做。

    既然這樣,有一個皇太妃的身份不就足夠了嗎,而且皇太妃雖不如皇太后尊貴,但比起其他太妃已經(jīng)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就這樣,主子還不能滿足嗎?其他太妃哪怕是在先帝生前做到再高的妃位,也不如主子這個皇太妃的身份貴重啊。

    奴才實在不能理解皇太妃的想法,而且先帝生母都被降為皇太妃了,即便如今先帝生母被新帝尊為太皇太妃,也是‘皇太妃’的身份,主子應該接受自己身份了。

    倘若福全阿哥面容無瑕疵,或是先帝熬過天花之癥,跟皇太后感情轉(zhuǎn)好生下一個嫡子,這皇位也輪不到玄燁阿哥繼承啊。

    佟氏身邊的奴才不能理解這事,而原本等著歡欣鼓舞成為皇帝母家、皇太后娘家的佟家也一下子愣住了。

    這皇太后和皇太妃的區(qū)別大著了,即便新帝不是皇太后所出,在別人眼里,新帝要比自己生母更孝敬千倍百倍自己的嫡母才行,更何況新帝嫡母將新帝撫養(yǎng)長大,在天下人眼中,這已經(jīng)是親得不能再親的母子關(guān)系了。

    “哀家不能接受,哀家不能接受!”佟氏氣得渾身發(fā)抖,“皇帝在那兒,哀家要找他。”

    “太妃找朕有何事?”一道聲音響起。

    佟氏自然認得出那是自己兒子的聲音,只是她不能接受,不可置信道:“你叫哀家太妃?”

    ……

    李沐被封為皇太后后,自然得移居慈寧宮。

    原先的慈寧宮宮主太皇太妃已經(jīng)遷移它處了,李沐去看她,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陷入癲狂了,半點都不能接受自己成為了太皇太妃的事實,說即便是新帝繼位,也應該將她封為太皇太后才對。

    是這個道理沒錯,畢竟先帝嫡母孝端文皇后已去,哪怕按照明代以前的禮制,只要皇帝嫡母沒了,皇帝生母應該由皇太妃的身份晉為皇太后,太皇太妃現(xiàn)在應該為太皇太后,但誰叫她做得太絕了,皇帝非但仿明代以前的禮制,還將這事做絕了。

    從今往后,無論是先帝嫡妻是死是活,皇帝生母都是皇太妃的身份,一日為妾終生為妾。

    這是順治帝想到的能避免自己生母繼續(xù)把握政權(quán)、把握下一代帝王的最佳手段,當然,這里面有沒有私心就不為人知了。

    反正順治帝降自己生母位份的理由格外充分,就是為了防止外戚干政,也防止生母謀害親子的事情再度發(fā)生。

    李沐心情平和,太皇太妃謀求那么多年的權(quán)力到頭來只是一場空,那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母慈子孝,這樣皇帝能活久點,太皇太妃能坐上太皇太后的高位,相互成全不是嗎。

    只可惜母子相殘到最后都沒了好去處,也不知該說聲可惜,還說活該。

    李沐轉(zhuǎn)身離去,她只是來看看太皇太妃罷了,她并不憐憫這人,害了那么多條無辜的性命。

    新帝繼位了,她還打算讓新帝將那幾個被無辜殘害的宮妃追封,雖說著不能讓那幾個宮妃生前的痛楚被抹掉,但至少可以讓她們的家族受到些許安撫。

    就當是她能替那些暴斃的妃子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吧。

    ……

    “朕亦可叫太妃為母妃。”玄燁平淡道。

    “哀家是你母后啊。”佟氏指了指自己,“哀家連正大光明成為你母后的資格都沒有了?”

    “朕只有一個母后,你是朕母妃?!毙罱^不改口,這是規(guī)矩,也是他心之所向,皇額娘助他順利即位,皇額娘兩次為他冒著生命危險,但額娘什么都做不了,也不會為他做這些事。

    他心里明白哪怕是生母也不會將他視作最重要的存在,只有嫡母才會如此,“朕是因為朕為皇阿瑪兒子才成為皇帝的,并非是因為母妃,朕還因為母后才成為皇帝的,也絕非因為母妃。”

    他將這話說得明白,佟氏卻不能接受,“你果真不愧是哀家養(yǎng)的好兒子啊,哀家養(yǎng)的好兒子?。 ?/br>
    玄燁皺著眉頭糾正,“朕是皇額娘養(yǎng)大的,并不完全是額娘養(yǎng)大的。”

    佟氏被這話嗆著了,平復心情后狠狠瞪了一眼兒子,轉(zhuǎn)身離去。

    她現(xiàn)在確實是因為兒子才撈得現(xiàn)在的地位的,倘若只靠她自己,她是絕對不能坐上皇太妃的身份,這不是尋常太妃的身份,而是皇帝生母才有的皇太妃身份。

    捫心自問,她這么多年下來是真的沒有感激過皇太后嗎,確實,沒有皇太后就沒有她親兒子為帝的可能,可讓她拱手將兒子讓人,她不樂意。

    但兒子已經(jīng)將一顆心落在皇太后那里了,她能怎么辦,她還能跟兒子一刀兩斷嗎,她不接受,因此她只能暫時接受這事了,等日后、等日后或許她還有熬過皇太后的一天,哪怕皇太后生前死后都一直壓在她頭上,她至少活得比皇太后長,兒子遲早只有她一個額娘。

    總算看著母妃心平氣和走人了,玄燁留在慈寧宮里等著皇額娘的歸來。

    他找皇額娘有要事商量,初為帝王,皇阿瑪安排了好多帝師教導他政務,但是有關(guān)宗親上的事,饒是再多帝師都教不得他,他只能過來找皇額娘商量了。

    不多一會兒,皇額娘便回來了。

    玄燁眼睛一亮,“給皇額娘請安?!崩钽迮牧伺乃X袋,“起來吧?!?/br>
    ……

    輔佐帝王的感覺很是平常,就跟以往李沐教導二個阿哥格格時的感覺差不多。

    閑暇時候,李沐就將將來會生出九子奪嫡的宮妃找出來,了解其家族事跡。

    李沐沒想著讓這些人嫁給除了皇帝以外的人,九子奪嫡關(guān)鍵從來不在皇子生母上,而是在皇帝身上,沒有這些阿哥生母,還有別的阿哥生母,與其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弄蝴蝶,不如讓那九子沒了心思奪嫡。

    李沐特地將一些查到的早婚早育會導致孩子夭折的事例放在皇帝面前,皇帝確實很聽勸,眼睛眨都不眨直接將好些送到自己跟前的宮女給退回去。

    其中有很大部分都是皇太妃送來給皇帝的,佟氏見自己兒子油鹽不吃,她氣得渾身發(fā)抖,很想出氣,但她也只是鍋里橫的性子,不會對對自己忍耐性不強的兒子和從來都不將她當成一回事的皇太后發(fā)脾氣。

    她除了對一些恭維她的太妃出氣,也不能怎么樣了,她還盼著自己能活過皇太后,但是幾年下來,或許是心里憋得慌,又或許不能掌權(quán)只能跟一些太妃發(fā)泄怨氣的緣故,明明都為皇太妃的身份了,她自始至終都沒得一日真正的快活,心里哀嘆自己命運多舛。

    明明當宮妃時都活得痛痛快快的,但是變成皇太妃身份時,她僅僅活了四年就病逝了,在臨死前她求皇帝將她追封為皇后,若不為皇后,她死不瞑目。

    皇帝哀慟不已,但是沒答應生母的請求,皇阿瑪不允許他追封自己生母,也不允許自己多出一個皇后,皇帝是孝順的孩子,盡管在這事上對不住自己的生母,可禮法為上,太皇太妃謀害皇帝這事影響太過,連皇室宗親和天下人都默認以嫡為尊這事,不再強求將皇帝生母追封為皇后。

    因此到最后,佟氏也只得了一個皇太妃的身份便離世了。

    李沐在皇帝身旁安慰他,心里卻在想,大抵接下來的時日,太皇太妃的日子不是太好過了。

    哪怕佟氏在皇帝心里形象如何變化,佟氏始終都是皇帝生母,古人都生死看得不重也看得重,臨死之言一定要達成的,不然死后都會不安生。

    皇帝沒法實現(xiàn)自己生母的遺愿,心里一定悲憤不已,但他一定不會怨恨上給了自己皇位的皇阿瑪,也不會怨恨幫了他這么多次的皇額娘,畢竟這事又不是李沐自個兒倡導的。

    皇帝只會恨上一切的因果——太皇太妃。

    若是沒有太皇太妃謀害先帝的事情發(fā)生,皇帝生母從一開始就能被封為皇太后,在死后也能被追封為皇后,不至于懷恨離去。

    果不其然,在不久后,皇帝就甚少過去主動給太皇太妃請安了,即便請安,也是攜帶著其他兄弟姐妹前去的,壓根沒有給太皇太妃培養(yǎng)感情的機會,久而久之,太皇太妃的處境竟和那些太妃們的處境相差不大了。

    原本在康熙四年時,康熙就得成婚了,但是有李沐的告誡在先,在加上生母皇太妃的離世,康熙將婚事往后推,打算再過二年便成婚。

    哪怕如今的四大輔臣各自離心,還有些妄想獨掌大權(quán),讓君權(quán)旁落,有李沐的輔佐,皇帝始終都心態(tài)穩(wěn)定,等到康熙七年時,李沐準備給他相看皇后人選。

    在康熙四年時本來有資格成為康熙皇后的赫舍里氏,因為其祖父索尼的離世,赫舍里一族沒了四大輔臣之首,便沒了為后族的資格,但為了安撫赫舍里氏一族,康熙將其家族女兒赫舍里氏納進宮為妃。

    因此選為后的是原先跟鰲拜不清不楚的四大輔臣之一的遏必隆的親女鈕祜祿氏,李沐選定她為后并非是隨心而定,而是在原身記憶中,這鈕祜祿氏很懂世事變化,她應該明白皇家選她為后的意義,不光是因為她身份符合為后,還有讓她將鈕祜祿一族、將她阿瑪勸回初心的意思。

    帝后成婚后,皇后果然很明白李沐和皇帝的意思,讓她阿瑪直接跟鰲拜斷了關(guān)系不再往來,至此,四大輔臣沒了一個,又獨善其身一個,剩下兩個不用管,畢竟一個是鰲拜,另一個是蘇克薩哈,前者代表反賊,后者代表墻頭草,確實不用多加理會。

    在帝后成婚后,已經(jīng)是康熙八年了,皇帝在這一年里擺平了鰲拜等逆臣,此事解決了,彼時皇帝應該有子嗣了,李沐也不阻止皇帝往后宮里添宮妃了,于是什么馬佳氏、烏拉那拉氏、烏雅氏,還有張氏、董氏等等都成為皇帝庶妃。

    鈕祜祿一族自然盼著皇后生下皇上嫡長子,只是頭一個生下阿哥的是庶妃烏拉那拉氏,第二個生下阿哥的是正妃赫舍里氏,此后是生下皇長女的張氏和生下皇次女的董氏,皇后始終都沒開懷。

    但皇后并不心慌自己沒有誕下嫡子,有皇太后為先例,只有嫡妻才能為皇太后,皇帝生母再能耐也只能為皇太妃罷了,在死后也不能追封為皇后。

    她是皇后,她怕什么。

    怕的應該是那些后宮妃子罷了,她們可是有爭皇帝生母的可能,她就算不爭也能成為皇太后,當然,她得活到那個年歲才行,不然豈不是便宜了其他后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