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娘娘萬福/清穿之皇后千千歲 第21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萬人迷女配被男主盯上了[快穿]、太子暗戀太子妃、我被忽悠考科舉、別問我誰是迪斯科[八零]、我捧紅了頂級流量[穿書]、主角HE后我連夜跑路[快穿]、穿成農家子靠植物系統(tǒng)飛升首輔、我媽才是穿越主角、咸魚的她每次都能達成BE(快穿)、重生后我不要做選擇題
皇帝對她不錯,盡管沒讓自己為后,只是以皇貴妃之身掌握宮權,但李沐還是領了這份情,沒再搞出類似于絕育這種刺激皇上的事。 純貴妃被追封為純惠皇貴妃。 在純貴妃沒了以后,皇上搞事的心思停不下來了。 在純惠皇貴妃病逝后的半年后,皇帝下旨將三阿哥永璋過繼給宗室大臣,也就是他皇阿瑪排行第十二的兄弟和碩履親王為嗣子。 這震驚了不少臣子,畢竟皇上就那三個阿哥,還將其中一個阿哥過繼出去,哪怕皇帝如今有了太子,也不能這般肆意妄為了。 有些大臣想勸說皇上收回旨意,但皇帝圣旨已下,哪能想收就收,而且皇帝已經立了太子,他們想勸皇帝不過繼子嗣也找不出理由,只得眼睜睜看著皇帝將三阿哥過繼出去。 再之后,那些大臣們發(fā)現(xiàn)皇上的目光總是隱隱落在大阿哥身上,噔時有不少人打起哆嗦了,皇上該不會是想將他長子過繼出去吧,這談何荒唐! 好些臣子已經想好怎么阻止皇帝了,好在皇帝只是目光經常落在大阿哥身上,沒有什么實質的舉動,大臣們緩緩松下一顆心。 皇上子嗣就那么幾個,經不起折騰啊。 …… 李沐得知皇帝將三阿哥過繼出去,心里搖了搖頭,心道皇上還是覺得自己子嗣過多了,不然怎么會做出這種舉動,好在永珹現(xiàn)在被封太子了,她不用擔心皇帝覺得自己子孫后代沒有問題,沖動之下將永珹過繼出去了。 李沐點了點桌面,心平氣和。 皇帝現(xiàn)在想折騰就折騰吧,反正只有兩三個兒子了,看他怎么折騰。 再過幾年,皇帝就是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了,到時候潛邸舊人們都去得差不多了,就連李沐也會離去,不會有人陪同他到老。 在乾隆三十二年,這一年里,皇帝到圓明園避暑,誰料想九州清晏殿突然起火了。 李沐蹙著眉頭看著火勢猛漲的畫面,心道難不成蝴蝶掉的東西還能重現(xiàn)? 在原定發(fā)展中,這塊地方是在乾隆二十八年起火的,皇帝被困在九州清晏殿處,最終被五阿哥永琪救出火場的,但可能是五阿哥永琪被她蝴蝶掉的緣故,再加上皇后前幾年身體不好,皇帝在這一年里沒有去圓明園消暑,留在身子不好的皇后身邊,自然沒有遭遇火災。 如今在乾隆三十二年圓明園起火了,上天大抵是覺得皇帝必須被大火嚇一場吧,但是嚇皇帝也就算了,為何將她們幾個無辜的妃子也一塊算上,老天爺看走眼了,她們這些妃子還有那些無辜的奴才可別被這場火災影響啊。 李沐皺著眉頭跟在皇帝身邊,她身后還有幾個潛邸舊人。 之所以她們這些妃子都聚在一起,完全是因為皇帝想要回憶往昔了,她們這些妃子不配合不行,在皇帝身邊聽皇帝說起一些老早之前發(fā)生的事,然后在大火起來時,就不得已跟皇帝一起被困在此處了。 李沐心里嘆了又嘆,讓自己忍耐皇帝的作死,面上鎮(zhèn)定,打算親自試探出路。 她知道自己這種舉動很不符合常理,畢竟在這種危險的時候,用奴才探路才是正確的做法,但她力氣大,這些年被祥瑞之氣庇佑,身形面容跟選秀的秀女相差不大,她有如此能耐,何必讓那些奴才來探路。 他們跟她完全不一樣,他們僅有一條性命。 乾隆則完全怔住了,他看見皇貴妃不顧性命,就為了讓他能逃出去,竟一個人大著膽子,撐著羸弱的身子護在他前面。 身邊的妃子只有皇貴妃有此膽量沖在所有人前面,他反應過來后連忙道:“還不快護住皇貴妃,咳咳要是皇貴妃出事,朕拿你們是問?!?/br> 李沐將幾根燃著烈火的木頭用力踢開,用沾了水的帕子捂在口鼻前,哪怕臉上被汗水黑煙弄得臟亂極了,在彼時的皇帝和后妃們心里,身形無比高大。 永珹等人發(fā)現(xiàn)皇上皇貴妃都被困在火場里,剎那間臉色發(fā)白,恨不得以身相替。 “皇阿瑪皇額娘都在里面,你們還不快救人。” “是,太子爺!”侍衛(wèi)奴才們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火勢猛烈,讓他們一下子撲滅火,將人救出來未免有些難為人。 永珹沒耐心等他們將火撲滅,打算自個兒沖進去將皇阿瑪皇額娘救出來,其他人都能出問題,唯獨他們倆不能有事。 只是很快,在場的人都傻眼了,他們看到皇貴妃一介弱女子居然冒著猛火出來了,身后還跟著皇帝和嫻貴妃等人。 皇貴妃在出來后下一刻便暈過去了,永珹嚇得膽子都沒了,還沒來得及叫一聲皇額娘,卻見皇阿瑪像是死了妻子一樣悲切的喊著皇額娘的小名,永珹又愣住了,還是身邊的嫡福晉反應快,連忙叫太醫(yī)過來,這才免了皇帝將暈倒的皇貴妃傷勢搖重了。 …… 李沐醒來時其實是不太愿意見到任何人的。 哪怕是身邊的心腹奴才。 不是覺得從火場里突圍很丟臉,她能救人,丟臉什么,自豪都來不及了。 她只是覺得待會要配合皇帝上演情深意切的戲碼很丟臉,非常丟臉,不是一般的丟臉。 她從來都沒想過要在皇帝面前擔當英雄救美中的英雄角色,她沒想過為救皇上一命不顧自己性命,更沒想過皇上會因此覺得她對他是愛在心口難說。 皇帝真的沒察覺到她這幾十年來對他不冷不淡的神色嗎,皇帝這些年下來不是早就習慣了她這副神色嗎,怎么現(xiàn)在會以為她將情意都藏在心里了。 李沐想到奴才滿是歡喜的對她說皇上在她暈倒之后的震怒以及叫著她小名的行徑,她巴不得立馬消失在所有人面前,她想讓皇上別誤會下去了,她從頭到尾關心的只有那些妃子和奴才們,皇帝不在她關心的范圍內。 而且要不是因為皇帝,這些宮妃也不至于圍困在火場里。 李沐心里嘆了又嘆,心道丟臉就丟臉吧,至少在皇帝心里,她這是救了他一命,今后她和永珹母子倆的地位更不可能被動搖了。 不久,得知皇貴妃終于醒來的妃子們正想進去看看皇貴妃身子如何了,卻見皇帝和皇太子兩人虎視眈眈。 便忍讓一步,讓皇帝和皇……不,只有皇帝一人,皇太子也被皇帝攔在身后了。 乾隆迫不及待進去,見愛妃已經恢復原來冷淡艷麗的容貌了,心里又是感懷又是蠢蠢欲動的,他以前以為愛妃只是想借助他生下一個孩子罷了,在有了永珹之后,愛妃就對他不管不問,任憑后宮妃子爭寵都對他無動于衷。 他過往是真的以為愛妃有了永珹就心滿意足,就對他不管不問了。 誰料想患難見真情啊,在關鍵時候,也只有愛妃撐起羸弱的身子為救他不顧性命了。 乾隆心知在那個時候,嫻貴妃愉妃等人都被嚇得膽子都沒了,跟在他身后不知所措,唯獨愛妃反應及時,趁著火勢不大時便大膽突圍,將他救出來。 這份情他會永遠記在心里的。 他緊緊握住李沐的手,李沐這下連忽視他都忽視不得了。 她轉過頭來,似是不太想跟皇帝說話,但又覺得這樣干晾著皇帝不太好,嘴唇動了動,想說些話,但什么話都說不出來了。 第275章 所幸皇帝這次有點良心,顧及到她剛醒來身體不好,所以才簡短說了幾句話就出去了。 李沐緩緩松了一口氣,揉了揉眉心,叫身邊的奴才都出去后才蒙上被子繼續(xù)睡覺,她現(xiàn)在就指望那些人識相,別圍在她床前,誰來她都不理,哪怕是原身親生的兒子也一樣。 乾隆退出去以后讓宮妃們都散去了。 皇太子也被他勒令出去。 乾隆負手而立,這年頭,當個貼心的皇帝都不是件易事了,他看出愛妃并不想跟他說話,以此類推,其他宮妃和子嗣自然不能待在愛妃床前了。 以愛妃生性內斂的性子,能鼓起勇氣救他已經是不易事,他又何必強迫愛妃做些她不想做的事。 乾隆十分體貼的替李沐拒了接下來幾天過來探望的人。 李沐也當作這件事沒有發(fā)生過。 在身體徹底好轉后,李沐開始學了些修身養(yǎng)性的功夫,以前她只是借口自己平日里時時注意身體,這些年容貌身段才沒有多少變化,現(xiàn)在她是真正覺得自己要學這個了。 不然她不保證她每每看到皇帝出現(xiàn)在她面前,她不會被氣吐血。 也不知皇帝是不是誤會頗深,才以為她這冷淡的性情是針對所有人的,包括宮妃也包括子嗣,因此,哪怕她經常對著他板起臉,他也不當作一回事。 李沐有時候真想告訴他,是他自己誤會了。 但是想想,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她跟皇帝計較什么呢,計較太多不利于自己身心。 于是,李沐干脆自己閉宮不出了。 基本上只在啟祥宮處理宮務,遇見去慈寧宮請安的時候,都是快快去了又回。 而對于皇帝的翻牌子,她直接裝病,讓內務府撤下綠頭牌。 她就等著永珹登基,若不是怕這中間出什么意外,她還會跟皇帝耗這么長時間? …… 乾隆二十二年,嫻貴妃那拉氏病重。 李沐心道跟皇帝耗時間的人又少了一個。 終究是陪伴自己多年的潛邸老人,前面去世的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慧賢皇貴妃高氏和純惠皇貴妃蘇氏都被追封為皇貴妃了,哪怕嫻貴妃在世期間不曾得寵過,皇帝還是有考慮將她追封為皇貴妃。 至于謚號,便是‘嫻恂’二字,‘嫻’為恬靜一意,‘恂’為合乎常理的,皇帝心里對嫻貴妃的印象僅為此,對其沒有任何寵愛,只是念在嫻貴妃這么多年的陪伴以及在潛邸時就以側福晉之身進府的情分。 李沐想道,皇帝還是好好感懷這些宮妃吧,哪怕是彼此間沒有多少感情的。 因為自始至終能隨皇帝長久活下去的只有舊時的潛邸海格格和陳格格,也就是如今的愉妃海佳氏和婉嬪陳氏,就連兒女也不能長伴。 不知是不是應了李沐心里想的這話,在乾隆二十五年時,大阿哥永璜病逝。 被皇帝追封為和碩定親王,其嫡長子錦德繼承爵位,皇帝為了以示自己寬容,錦德在繼承爵位后,不必往下降一級,仍為和碩定親王,在其之后的下一代才為多羅定郡王。 乾隆二十年仿佛是道分水嶺,在生者和死者之間劃開一道長長的溝壑。 見大阿哥永璜沒了以后,二阿哥永璋又被過繼出去了,李沐徹底放下一顆心,畢竟皇上再造妖也沒有門道了。 她給永珹調養(yǎng)多年身子,料想這個兒子能熬過皇帝為帝了,要不然,永珹的嫡長子也可為嫡長孫的,畢竟皇帝選無可選了,富察一族也不會眼睜睜看著皇位旁落的。 李沐非常平和的在外營造出自己病重之事。 趁著永珹出宮辦差時,也趁著皇帝北巡時。 皇貴妃病重的消息傳到父子兩人耳中時,永珹趕緊趕回宮里。 而乾隆也馬不停蹄往京城折返。 但宮內之人傳來的消息著實是太過駭人,仿佛皇貴妃下一刻就要沒了似的,皇帝暴怒,卻無可奈何。 他低聲吩咐道:“命禮部準備封后大典吧。” 吳書來驚訝,皇上是想要沖喜嗎?也不知道皇貴妃的身子撐不撐得住。 在皇貴妃病重時將其冊封為后,固然有不少宗室臣子心存反對之意,但皇貴妃為太子之母,還病重到人下一刻就沒了的程度,宗室臣子也不敢反對了。 左右皇貴妃也只是為后一段時日,就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 皇帝封后,李沐是想不到這點的,畢竟原身出身著實低,為漢軍旗包衣出身,她就沒有聽說過漢軍旗包衣在世期間能為皇后的,不過皇帝大抵想著沖喜一意吧,再加上原身現(xiàn)在為太子生母,哪怕她這些年來對皇帝態(tài)度著實冷待,在外人眼中的救了皇帝一命后,也仍舊對皇帝不聞不問、甚少關心。 皇帝還是念舊情將原身封后了。 她大可現(xiàn)在病好以此真正成為后宮之主,但是沒必要。 在禮部昭告天下冊封皇后的旨意不久后,就連真正的封后大典都沒進行,新后就病逝了。 比圣祖爺時期的第二任皇后佟佳氏當皇后的時日還少。 圣祖爺同樣在皇貴妃病重之時才將其封為皇后,但這皇后之位,孝懿仁皇后只當了一日半。 如今在后世人眼中,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比孝懿仁皇后為后的時辰少了不止一星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