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fā)明 第149節(jié)
董仲舒忽然問道:“那蔣友仁也是一位傳教士?” 公孫弘點點頭,旋即明白了自己這位同僚兼老友想要說什么: “可他也宣揚日心說!” “他們之間的年代似乎差了一兩百年。董仲舒略一思索, 所以應(yīng)該是在這一兩百年間,教會發(fā)生了一些改變,甚至變得可以接受日心說。 這讓他看到了希望。 既然人家的那教會都能改變自己,所以在幾百年后依然還有忠心 的傳教士為其服務(wù),最重要的就是他們能吸納這些先進的思想為他所用。 那么儒學(xué)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或許也能長久。 但董仲舒沒有想清楚的是,等到了那一天,儒學(xué)還真的是儒學(xué)嗎? … 【和日心說一樣,渾天說的提出也觸動到了后世那些腐儒們的利益,這是同一個道理。他們沒辦法做到像楊雄這樣,就事論事,哪一派有理就站哪一派?!?/br> 【但真理不會被掩蓋,當(dāng)一切都大白于天下的時候,他們就只能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br> 【可悲又可嘆!】 【好在,咱們的天文學(xué)家們都是站渾天說的,落下閎、張衡、沈括、郭守敬等,都能科學(xué)的認識到渾天說的進步性。尤其是到了清朝,風(fēng)氣那么保守的清朝,女天文學(xué)家王貞儀還能頂著壓力,認為天圓地圓,宣揚哥白尼的日心說。】 【在那個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王貞儀寫了《地圓論》之后,有很多士子十分不服,前來與之論道。 有士子問道: “假如地真的如同你所說是圓的,那為什么我們放眼望過去卻不能發(fā)現(xiàn)拱弧,而是一眼平川? 王貞儀回答道: “那自然是因為地體太過巨大。即使我們能瞭望到百里之外,也不能看清楚地球是圓的。這也正是我們的目光所局限的地方。 有士子冷笑一聲:如果地球是圓的,那為何我們站在其上的人并不是傾斜的?如果地球是圓的,那站在我們腳下那一面的人,為什么不會摔倒? 王貞儀不假思索的道: “對于這個宇宙空間來說,任何地方的人頭頂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就像是我們腳下那一面的人,或許也覺得我們在他們的腳下那一面也會摔倒,但我們摔倒了沒?沒有。自然,他們也不會摔倒。 士子們的刁鉆提問都被王貞儀——的駁回了。 最后有人甚至憤而摔袖離場: 伶牙俐齒,果然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不錯,婦人女子,當(dāng)以cao持家中酒食縫紉為重,而不應(yīng)該cao管握牘,吟弄文史翰墨! 而這些辯駁不過就氣急敗壞的士子,遠遠稱不上英雄。 ·… … 的確是這樣啊,每個人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憑什么你是正的,我就要是歪的?我還覺得你是歪的,我是正的呢。 天幕下的百姓們也探討起了這個問題。有人卻不能茍同:“這是詭辯!” 沈括凝神思考很久:“可是地球真的是圓的,既然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沒有飄起來,那……或許是有一種力量讓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安然的站立在地面上。 他無意識的在紙張上記錄:那么,這種力量作何解釋? 清朝。 “我記得!”王貞儀的母親含笑的看著自己的女兒,想起這一段來, “當(dāng)時你可沒少被那些男人罵。 那段時間她憂心忡忡,連覺都睡不好。 出去走親訪友,也常有人在旁邊譏諷,覺得他們養(yǎng)出這個女兒來實在是丟人。 要不是實在撐著一口氣,又有丈夫安慰,她都得急出病來。 現(xiàn)在想一想,實在是覺得揚眉吐氣。我女兒寫的詩真是好! 王母問女兒: “要不咱們家明日宴客?請些親朋好友們來家里坐坐?”王貞儀啼笑皆非:您喜歡就好。 她娘為了她這些年也沒過過幾天舒心日子,若是能讓她高興高興,隨便她折騰好了。那些人的想法其實也不在她的關(guān)心范圍之內(nèi)。 王貞儀看向仙畫,心里浮現(xiàn)出一個念頭:到底是為什么,地球是圓的,但是人卻不會跌倒或是浮在空中呢? 她自己的回答是用了邏輯上和空間上的概念,但客觀上的原因,王貞儀覺得肯定另有玄妙,而且在后世這應(yīng)該不再是一個高深的問題。 好想知道! 【當(dāng)然了,渾天說也不是沒有缺陷。它本質(zhì)上還在地心說的范圍,而且沒有如蓋天說的《周髀算經(jīng)》一樣的權(quán)威性著作。張衡雖然后來寫了《渾儀圖注》,但更多的偏向于渾天儀的使用經(jīng)驗之類。在理論指導(dǎo)上還差了那么一點點?!?/br> 【或許,這也是渾天一直都沒能全力壓制蓋天的原因之一吧?!?/br> 【既然提到了儒學(xué)對天文宇宙觀的影響,那就順便說一嘴在西方神學(xué)對天文的影響?!?/br> 【《圣經(jīng)》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因此教會將其視為神之言,不容悖逆?!?/br> 【1327年,意大利的天文學(xué)家切科·達斯科里被燒死,因為他試圖論證地球是個球形,并且想通過查看星象來判定基督的誕生?!?/br> 【1519年,探險家麥哲倫開始率領(lǐng)自己的船隊進行了環(huán)球航行。】 麥哲倫對友人道: “如果地球不是圓的,為何當(dāng)船只從遠洋返港的時候,總是先冒出桅桿,隨后才是船身? 友人無法解釋這個現(xiàn)象,憋了半天只是說: “你這個只是猜測,完全沒有證據(jù)?!?/br> “證據(jù)?”麥哲倫沉思了一下,隨即高興的說:“我有方法,我要安排一場環(huán)球旅行。眾所周知,現(xiàn)在去印度必須要往東走,那我決定往西走。 如果地球是圓的,那必然往西走也能達到印度。 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船隊真的從港口出發(fā)了,他們的方向和地圖上的印度截然相反。 但麥哲倫覺得他們最終還是會到達印度的。 當(dāng)船隊繞過南美洲的時候,船員們跪下來祈求上蒼的保佑,他們覺得自己的船只即將駛向盡頭的深淵。 但是航行了一段時間后,太平洋和遙遠的大陸真的出現(xiàn)在了他們的面前。 麥哲倫興奮極了,他揮舞著自己的帽子: 你們看,我們果真到達了印度!地球真的是圓的!4 東漢。 鄧綏問張衡: “太史令又寫新書了?本宮怎么還沒看到?” 張衡忙道: 太后,那《渾儀圖注》微臣還只是隱隱有個想法,還未付諸于行動。等日后寫好一定送來給太后過目。 鄧綏點頭:本宮期待太史令的大作。張衡謙遜的笑了笑。 他其實不善交際,也不善鉆營。若是換了個人,被太后叫到殿內(nèi)一起看仙畫,少不得要多奉迎幾句,多討幾句歡心。但張衡就一直很專注的在看仙畫,求知若渴,直接無視了在一旁的鄧綏和班昭。 比如他現(xiàn)在就在想,自己目前思考的《渾儀圖注》好像的確是偏渾天儀的使用,或許得要改一改更好, 不對! 還寫 什么渾儀圖注啊,當(dāng)然是根據(jù)仙畫所講,直接全部推翻現(xiàn)在的理論啊!張衡一想到這里,立刻興奮起來,只覺得要做的事情還好多。 這時候,鄧綏又道:“太史令,若本宮的學(xué)宮建立后,或許太史令可以去給學(xué)子們講一講天文,說不得也教出幾位像是那王貞儀一般的能干女子來。 鄧綏有些遺憾。 她這輩子是不可能再成為這樣的女天文學(xué)家了,但她希望東漢也能出幾位這樣的女子。 張衡一愣,天文可從來不是學(xué)堂內(nèi)要教的東西。 那么這是? 他就算是再書呆,也能意識得到這是要重視天文學(xué)了,立刻應(yīng)承下來。 領(lǐng)太后旨意,微臣必將竭盡全力。 明朝。 朱棣見朱元璋的情緒還是懨懨的,趁機挑起了新的話題:父皇,聽聞南方的寶船已經(jīng)鋪了龍骨,再過兩三年就可以下海,不若到時候讓人也去做一次這環(huán)球航行? 正好也看看這世界到底有多大。 朱元璋精神振奮了一些: “這提議好。你手下那太監(jiān),叫鄭和的可還在?” 朱棣愣了一下,苦笑:父皇,他現(xiàn)在還叫馬和,才二十二歲。 朱元璋:……倒是沒想到這一茬。 “那就只能另尋他人了?!?/br> 【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海經(jīng)歷證明了地球就是圓的?!?/br> 【這個時候哥白尼其實已經(jīng)提出了日心說,但他在教會的壓迫下不敢發(fā)表。直到自己快死的時候,1543年,他才選擇把《天體的運行》這本書出版。】 翻開《天體的運行》,在序言里可以看到哥白尼自己寫道: 在漫長的歲月里,我曾經(jīng)遲疑不決。 能夠看出他當(dāng)時的糾結(jié)與忐忑之心。 當(dāng)他察覺到了生命正在離自己而去的時候,他覺得或許是時候了。 哥白尼用顫顫巍巍的手摸了摸自己剛收到的樣書封面,當(dāng)天晚上就與世長辭。 【在《日心說》里面,哥白尼認為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圍繞著地球轉(zhuǎn)的,還計算出了恒星年的時間,計算出了月球到地球的半徑,其結(jié)果都非常 精準(zhǔn)?!?/br> 【在他之后,宣揚《日心說》的布魯諾被燒死?!?/br> 【up主覺得如果不是麥哲倫死在了航行半路上,哥白尼熬到了人生最后一刻才出版《天體的運行》,這倆也肯定都是被燒死的命?!?/br> 【從這一點來看,當(dāng)時的東西方屬于五十步笑百步,二哥也別笑大哥?!?/br> 儒生們的臉都黑了,竟然將他們與那燒死人的勞什子教會相提并論,簡直欺人太甚!不過他們怎么想,其他人可不管。仙畫的調(diào)侃自嘲,讓人群中響起了一些輕微的笑聲。 但天幕下觀看的百姓中不乏有聰明的,立刻有人反應(yīng)了過來:“可是他們后來的天文學(xué)很先進!比我們還要先進很多…… 似乎都是從那幾百年開始的。那幾百年到底發(fā)生了些什么? 【我們現(xiàn)在當(dāng)然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而我們同屬于一個叫太陽系的星系。而太陽系又屬于銀河星系?!?/br> 【太陽系的九大行星都圍繞著太陽轉(zhuǎn)動?!?/br> 【哦對了,冥王星已經(jīng)被無情的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降級成了矮行星?,F(xiàn)在太陽系也就剩下八大行星了?!?/br> 所有人的視線都跟隨著天幕向上升。 跳出了地球,來到了宇宙之中,看到了圍繞著太陽而轉(zhuǎn)的行星們。他們看到太陽占據(jù)永恒中心的位置。 它也是太陽系里面最大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 水星離得最近,其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木星巨大的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也給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在海王星的軌道外側(cè),還漂浮著有著巨量小行星的柯伊伯帶。 有小孩子天真的問: “阿耶,這么多星球,那是不是每一個星球上都有像我們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