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我親爹是當朝首輔在線閱讀 - 我親爹是當朝首輔 第166節(jié)

我親爹是當朝首輔 第166節(jié)

    只見扉頁赫然寫著:“臣平江知府趙淳謹奏:臣聞帝王之治天下,當正心修身,以為臣民之表率,然陛下踐祚以來,常前后背馳,自為矛盾,是非不明,以至官僚因循,頹靡不振之漸……”

    剛剛還在幸災樂禍的皇帝,一下子笑不出來了,這份奏疏……居然是罵他的。

    皇帝一怒之下,險些撕了手里的劄子。

    “陛下不可!”陳公公攔住了他:“奏疏正本不得損毀。”

    “太過分了?!被实蹖⑴陌付?,氣的在御書房內踱來踱去:“把朕說的如此不堪!建國一百多年,朝綱不振,官僚因循,難道是朕一個人的錯?”

    列祖列宗多少也要擔點責任吧,尤其是他那個求長生的爹。

    “陛下息怒,當然不是陛下一個人的錯?!标惞钢割^三份奏疏,勸道:“您看,他都罵了?!?/br>
    皇帝白他一眼:“你可真會寬慰人?!?/br>
    “去內閣傳旨,將這個趙淳……”皇帝說著,話音戛然而止。

    因言降罪嗎?不是他的風格,當年言官把他欺負到那個境地,他也只是聽了懷安的建議,戲弄了他們一番了事。

    皇帝靈光一閃:“沈懷安最近在做什么?”

    陳公公道:“回陛下,沈公子入學了,在國子監(jiān)坐監(jiān)呢?!?/br>
    ……

    國子監(jiān)三天一次背書,不但要熟記文詞,還要通曉義理,懷安正坐在廣業(yè)堂臨時抱佛腳呢。

    身旁的張郃戳戳他:“《大誥》一百字背完了嗎?”

    “沒有?!睉寻矒u頭道:“昨天前天都請假了?!?/br>
    “哎,誰不是呢,該今天請假的,日子算錯了。”張郃嘆道:“等著挨訓吧。”

    兩人正交頭接耳,監(jiān)丞在門口喊道:“沈懷安?!?/br>
    懷安一驚,不是吧,這么小的聲音都聽得見……

    他硬著頭皮起身出去,只見監(jiān)丞身邊還立著一隊太監(jiān),對他說:“沈監(jiān)生,陛下急召?!?/br>
    懷安不敢怠慢,回堂中向周博士告假,在幾個狐朋狗友羨慕的目光下,迅速逃離了廣業(yè)堂。

    懷安一走進御書房,先對皇帝表示感激:“陛下,您可真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陳公公朝他使眼色,皇帝正郁悶呢,可千萬別惹得龍顏震怒。

    只見皇帝癱在御座上,仰頭望著房梁,正盯著梁上的福壽祥云紋發(fā)呆,聞言收回目光:“此話怎講?。俊?/br>
    “劉公公再晚點來,臣就要被周博士罰了?!睉寻驳溃骸白阋姳菹律駲C妙算,料事如神?!?/br>
    皇帝臉上終于有了點笑意,甚至暗自感嘆,要是滿朝文武都像懷安這樣說話,他的日子該何其舒心啊。

    懷安又問:“不知陛下急召臣來有何吩咐?”

    皇帝想起趙淳,又重新開始生氣,命陳公公將趙淳的三份奏疏遞給了他。

    懷安一份一份看過去,看到第三份,臉都嚇白了。

    好家伙,趙伯伯瘋了嗎!連上三道奏疏,把能罵的都罵了,不能罵的也都罵了,主打一個雨露均沾。

    他放下奏疏,一本正經(jīng)的強調:“陛下,臣跟這個趙淳沒有任何關系?!?/br>
    抓同黨的時候不要算上我!

    “誰問你這個了?!被实郯琢怂谎?,屏退左右,低聲道:“快給朕拿個主意,如何才能出了這口惡氣!”

    懷安愣了愣:“陛下,趙知府遠在地方,不了解陛下,妄下判斷了,陛下只需用行動告訴他,您不是是非不辨,忠jian不明的昏君,只怕他夜里醒來,都會慚愧的扇自己一記耳光呢?!?/br>
    皇帝聽到這個答案,沉默良久,雖然不夠解氣,但足夠欣慰。

    “懷安也長大了。”他嘆道。

    懷安如今已長起了身量,在外處事像個大人似的,唯獨在這些看他長大的長輩們面前,不自覺的幼稚一些。

    他聞言向皇帝施了一禮:“陛下,趙知府曾任安江知縣,是臣的父母官。那年臣尚且年幼,依然記得知縣老爺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官。即便他言語有所偏狹,看在他一心為了朝廷和百姓,陛下就不要與他計較了?!?/br>
    皇帝苦笑:“他說來倒是輕巧,眼下朝中乏人,鄭閣老一旦致仕,誰來統(tǒng)領內閣?”

    懷安心里吶喊:我爹呀,我爹那個老五可以越級當首輔的,我不是很介意。

    不過這話只能在心里說一下,他倒是不介意,前面三位會罵街。

    懷安故作發(fā)愁,嘆口氣道:“臣也不知道,要是姚師傅在就好了?!?/br>
    皇帝忽然抬眸,姚濱,他許久沒聽過這個名字了。

    第169章

    說完這句話, 懷安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氣,又跟皇帝扯了幾句閑話,蹭了頓御膳, 陪太子騎了兩圈馬,直到申時才離開宮禁。

    沈聿今天下衙早,懷安先向他匯報了皇帝召見的經(jīng)過。他話音帶著點得意,原以為老爹會震驚趙伯伯的三份奏疏。

    沈聿果然一臉意外:“你小子, 居然沒出餿主意?”

    懷安:……

    “君子有所為與所不為,我也是講原則的?!睉寻舱J真道。

    沈聿欣慰極了:“好好好,你接著說?!?/br>
    懷安接著道:“陛下?lián)泥嶉w老致仕, 內閣無人主事。”

    “你是怎么說的?”沈聿問。

    “按您說的, 不管陛下問什么, 就提一句姚師傅。”懷安道。

    沈聿點點頭。

    “爹, 我沒說錯話吧?”懷安問。

    “沒有,說得很好?!鄙蝽驳?。

    懷安一臉狡黠,伸出一只手來:“給錢給錢, 辛苦費?!?/br>
    沈聿只是淺笑一下, 從衣襟里摸出一張紙:“辛苦費不急,咱們先分析一下你這個月的考勤。”

    懷安笑容盡失,撒腿就跑, 被老爹抓住脖領又拎了回去——內心極度崩潰, 都已經(jīng)這么大了,依然沒辦法逃出老爹的手掌心。

    “今天原本該背多少書?”沈聿問。

    “《大誥》一百字, 本經(jīng)一百字, 《四書》一百字?!睉寻怖蠈嵒卮稹?/br>
    “拿書來, 就在這兒背,我看著你背。”沈聿道。

    懷安垂頭喪氣, 拖拖拉拉的去找書,一邊絮絮叨叨:“別人十年寒窗苦讀是為了當官,我都已經(jīng)當官了,我在皇帝面前都能說得上話了,為什么還要苦讀……”

    “再多啰嗦一句,就多加一百字?!鄙蝽驳裳鄣?。

    懷安捂著嘴躲到書架后面。

    片刻露出一個腦袋:“爹,鄭閣老真的會致仕嗎?”

    “那要看鄭閣老的意思。”沈聿道。

    老師苦熬半生,終于登頂首輔,一品柱國,天下文官之首,有戀棧之心可以理解,可是謝彥開落寞回京,趙淳突然“發(fā)瘋”,眼看事態(tài)越鬧越大,這個時候急流勇退,也未嘗不是保存晚節(jié)的最優(yōu)解。

    鄭閣老真的該退了。撇開國事政見,單論私宜,沈聿都不愿看著自己的老師身敗名裂,晚節(jié)不保。

    書架后頭又露出一個腦袋:“爹,姚閣老要是真的回來,是排在您前面還是后面,這對我來說很重要?!?/br>
    “……”

    沈聿拼上半世修為,才忍住了脫下一只鞋朝他扔過去的沖動。

    有些念頭一旦產生,就揮之不去,懷安當日提起了姚師傅,離開宮禁,陳公公又恰如其分的提了幾句姚濱的好處,皇帝這才念起姚濱的鐵腕手段。

    朝廷財政剛有起色,該是趁熱打鐵推行新政的時候,此時起復姚濱確實是很好的選擇。

    皇帝召集內閣閣臣到御書房議事,結果是袁閣老閃爍其詞兩頭不得罪,張閣老表示內閣不能沒有鄭閣老,曾閣老實事求是保持中立,沈閣老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fā)。

    “沈師傅。”皇帝叫道:“沈師傅?”

    “陛下?!鄙蝽卜路饎偦剡^神。

    “你怎么看?”皇帝問。

    “臣……臣一想起恩師為國cao勞半生,由強變衰,由黑發(fā)變白首,落下一身疾病,就心痛不已。”沈聿說著,竟真紅了眼眶:“早在兩年前,鄭閣老因病請辭,臣去探望老師,師母就親手做了一道莼菜鱸魚羹。莼鱸之思,恩師早有去意,是放心不下國事才硬撐了兩年?!?/br>
    袁、張、曾三人齊刷刷的看向沈聿。

    皇帝也沈聿的私交不必說,看到沈師傅如此難受,他心里也不是滋味:“沈師傅,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你不要太難過?!?/br>
    皇帝這樣說,沈聿卻格外難過,垂眸盯著腳尖,滿面哀思。

    三人都愣住了,鄭閣老怎么了?要開席???

    “朕知道鄭閣老半生cao勞。”皇帝道:“你放心,朕會給足閣老體面,讓他衣錦榮歸,頤養(yǎng)天年的?!?/br>
    張瓚聞言,動動嘴,剛準備說什么。

    “張閣老也不必再說了?!被实鄞笫忠粨]:“這是朕應該做的,不用謝恩了?!?/br>
    張瓚:……

    神特么不用謝恩了!

    沈聿不陰不陽的表態(tài)了,皇帝又給定了調子,曾繁和袁燮自然沒有二話,轉而規(guī)劃起鄭遷離開內閣后的工作安排。

    張瓚一臉郁氣的回到值房,長子奇怪的問他:“父親為什么阻攔鄭閣老致仕呢?袁閣老做了首輔,您就是次輔了呀?!?/br>
    袁燮那樣脾氣,做個吉祥物還不錯,到時候實權落在張瓚手里,與實際執(zhí)掌內閣有什么區(qū)別?

    何況袁燮老眼昏花,天天嚷著要告老還鄉(xiāng),能在首輔之位上待幾年都不好說。

    要是懷安聽到他這么說,一定會笑他幼稚,作為一個小閣老預備役,業(yè)務能力這么差。

    一個公司里天天嚷著要辭職的員工才是最穩(wěn)定的,袁閣老都喊了兩年了,月月滿勤,風雨無阻。

    鄭閣老在位,張瓚可以在他的庇護下混到致仕,鄭閣老不在,朝政驟然失衡,皇帝有動了起復姚濱的心思,他作為老鄭的頭號擁躉還能安穩(wě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