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歸黃金年代 第47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之炮灰首富早夭的小女兒回來了、人間喜劇、暗戀對象給我看病、穿成反派男配的小跟班、漂亮受氣包嫁入豪門后、春日顛倒、游戲失敗后淪為boss們的性奴(粗口羞辱)、拯救綠帽男影帝(出軌 1v1)、兼職(1v1 sc)、掌門要力挽狂瀾(重生NPH)
不得不承認,世紀盛華這個模式導致世紀盛華的房價在很短時間內(nèi)上漲了不少幅度不算,還造就了世紀盛華在整個鵬城包括珠三角地區(qū)莫大的名聲。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和香江的半山別墅一樣,那邊的房子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買的,如果只有錢沒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你依舊買不到,世紀盛華就是靠著這個模式造就了在內(nèi)地房地產(chǎn)行業(yè)中獨一無二的品牌。 這兩年,鵬城周邊的房地產(chǎn)已經(jīng)對外開放了,進入鵬城的地產(chǎn)公司也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樓盤不斷興起,一些模仿世紀盛華的別墅區(qū)也不罕見。 但世紀盛華是復制不了的,這個品牌是唯一的。哪怕有其他房地產(chǎn)公司所建造的別墅區(qū)有著不少有錢人購入,可是最終這些地方都成了看似不錯但檔次卻不高的地方,因為那些房地產(chǎn)公司僅僅只學了盛華的皮毛,沒有學到精髓,再加上對于戶主審核的不規(guī)范和后期的把關不嚴格,導致不少先賺到錢的小工廠業(yè)主購入房產(chǎn)后把這些房產(chǎn)全當成了藏嬌的金屋。 久而久之,住在這里的業(yè)主大多都成了年輕漂亮的女子,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出入小車,但在許多真正的富豪眼里,這種地方的地位自然就看不上眼了,再之后這種地方又被人起了一個實在不怎么樣的稱呼——“二奶村”,從而淪落為圈子里人人皆知的笑話。 這一次江東的開發(fā),宋援朝是勢在必行。 在和秦正國等人達成共識后,宋援朝就和李大琪通了個電話,和他在電話里討論了這個決定。 雖然李大琪對江東的開發(fā)也不是太看好,不過他依舊還是表態(tài)支持了宋援朝的決定,就這樣宋援朝聯(lián)系在香江的徐慧,讓她馬上在盛華地產(chǎn)的基礎上組建滬海盛華地產(chǎn)公司,并且聯(lián)系香江著名的設計公司,做好對江東開發(fā)的大樓設計方案。 今年年初,江東開發(fā)的調(diào)子正式定了下來,目前市里對江東開發(fā)的力度很大,也歡迎有實力的公司參與江東的開發(fā)。 有了這個前提,宋援朝很容易就以盛華地產(chǎn)的名義在陸家嘴拿下了一塊地,這塊地位于陸家嘴的核心區(qū)域,和明珠塔和三件套在比鄰,商業(yè)價值巨大。 拿地的費用出乎意料地便宜,畢竟現(xiàn)在的江東看好的人根本沒幾個,再加上市里對江東開發(fā)的迫切采取了一系列的優(yōu)惠政策,此外羅陽等人在其中的幫助也不小,所以在確定下來這件事后,僅僅不到半個月就搞定了地的問題。 除了拿了這塊地外,宋援朝順勢又談下了位于第八區(qū)往西南,中山路外以南的一塊地,這塊地靠近田林,但比田林更接近中山路,如今這邊還是一片農(nóng)田和原始的村落,宋援朝花了些代價直接把這塊地拿到了手,準備在這里建造一個小區(qū)。 這個小區(qū),算是盛華滬海公司真正的地產(chǎn)置業(yè)小區(qū),和江東的商業(yè)大樓有著區(qū)別。之所以確定這個方案,關鍵是因為宋援朝準備對他以前所在的弄堂進行改造,改造的同時把這個新建小區(qū)部分樓盤作為安置,其余部分作為商業(yè)房對外出售。 第911章 股市 江東的那塊地拿下來速度很快,不過中山路以南的那片地目前還到不了手,現(xiàn)在只是初步的談下來而已,因為目前農(nóng)田和當?shù)卮迓涞拇嬖?,需要地方上做一些安置工作,真正到手最早也是明年夏天的時候了。 此外,就是宋援朝原本住的弄堂那邊的事了,為此宋援朝已經(jīng)通過關系和那邊區(qū)里進行了談判,提出了對這個區(qū)域的改造方案。 相比拿兩塊地,老弄堂的改造難度就大了不少,畢竟這里是市中心,許多人在這里住了兩代甚至三代人了,一下子離開原來所住的地方,從心理上有些難以接受,而且一下子從市區(qū)搬到第八區(qū)西南方向,還是中山路外圍向南的區(qū)域,有些人也很難接受。 但宋援朝要對這個區(qū)域進行改造是許多年前就有的想法,何況他這個項目的投入并沒有考慮在商業(yè)上的過多利益,相反宋援朝是想以老弄堂那邊的老建筑改造既保留原汁原味的樣貌,同時也通過改造的手段解決這里臟亂差的環(huán)境,從而建造一個別具一格的舊滬海風格的小區(qū)。 說白了,這有些類似于后世的新天地模式,但卻以住宅區(qū)而不是商業(yè)開發(fā)為主。 此外,對于那些老街坊鄰居,宋援朝也沒有想借這個機會把他們?nèi)口s走的想法,反而更希望大部分街坊鄰居能夠繼續(xù)留在原處,和以前一樣生活。 當然了,改造的基礎上,是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的,就算宋援朝希望一些老街坊鄰居留下來,可也是有條件的。 比如以后改造完的石庫門房,會恢復到最初的一幢一戶的格局,而現(xiàn)在這里一幢住著好幾戶人家呢,自然是不可能滿足。 愿意留下來的,可以花一筆錢補齊改造差價,從而獲得擁有整幢樓房的產(chǎn)權(quán)。而掏不出這筆錢的,宋朝援也不會虧待他們,以后可以搬遷到新樓盤那邊去,獲得比原來住房面積大了許多的新房子,從而改善居住條件。 這個方案是宋援朝綜合考慮后確定下來的,說句實話采取這個方案在里弄改造這個項目上不僅不賺錢,還會有一定的虧損,虧損的部分會由新小區(qū)多余的商品房來進行商業(yè)cao作上的彌補,從整體來說兩個項目是同時進行的,最終的獲利并不多。 但這么做宋援朝認為是值得的,何況現(xiàn)在滬海的房地產(chǎn)剛剛開始,房子的價格也不貴,拿地成本和建造成本都很低,根本不是數(shù)十年后高昂的拆遷費用能相比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哪怕目前來看項目不賺錢,但長遠來計算宋援朝依舊是獲利,而且是獲利異常豐厚。宋援朝也不是jian商,更不會把老街坊鄰居當剝削對象,他這個方案說實在的非常優(yōu)厚,甚至優(yōu)厚到了地方協(xié)調(diào)的同志有些不理解的程度,不過宋援朝也沒多解釋,直接讓剛剛成立的滬海地產(chǎn)公司的人按照他的要求去處理就行,至于其他的什么都沒說。 11月26日,滬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第二個月,也就是12月19日,滬海證券交易所開始交易,標志國內(nèi)在改革開放后股票市場的重開。 比滬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稍晚的還有鵬城證券交易所,鵬城證券交易所是12月1日成立的,這個事件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后的大事件。 幾十年過去了,國內(nèi)知道并了解股票市場的那些老人早就步入晚年,大部分普通人根本不了解什么叫股票交易,更不懂得股票究竟是什么東西。 交易所第一天開盤,上市的股票一共有八個,這八個股票后來也被稱為“老八股”。 這一天是周三,上午股票開盤,首個交易日的開盤指數(shù)是96.05點,下午收盤以最高99.98點收盤,全天的成交金額為49.5萬元。 這天,宋朝援特意去了一趟證券公司,在那邊開了戶,作為歷史的參與者,宋朝援見證了滬海股票市場的開業(yè)和競價,并饒有興趣的直接參與了一把。 由于這是國內(nèi)股票市場的恢復開業(yè),許多工作就連證券公司的人都在摸索過程中,一切都很簡陋,競價和成交大多都是靠著手工和電話進行溝通的,然后再把競價直接寫在黑板上進行公開。 這種cao作模式倒和香江一些電視劇早期的股票市場有些類似,比如香江著名的電視劇《大時代》里就有這樣的情節(jié),穿著馬甲的交易員肩膀夾著電話,飛快地填寫單子并大喊著和其他席位交易員進行股票競價,整個現(xiàn)場幾乎如同拍賣行一般熱鬧非凡。 這種情況,宋援朝也是第一次見到,前世的時候宋援朝也玩過股票,但這是1992年的時候了,1992年元旦后,國家發(fā)行了第一批股票認購證,一張認購證的價格是30元,這個價格可不低,而且按照認購證的中簽規(guī)則,一旦沒有中簽,這30元等于是打了水漂。 要知道1992年的時候,宋朝援的工資才僅僅120元,加上獎金也就150元左右。 30元一張認購證,宋援朝一個月不吃不喝也只能買五張而已,那時候宋援朝有天下班恰好路過銀行去取錢,看見一個年齡不小的大媽在銀行門口哭天哭地地抹眼淚,周圍還圍觀了一大群人。 上前一問,原來是這個大媽前兩天來銀行存錢,也不知道是因為銀行里的同志沒和她說清楚呢,又或者是因為推銷認購證有任務,大媽稀里糊涂地把原本要存進銀行的六百元買了二十張認購證。 回到家后沒幾天,當子女休息天去探望大媽時候才知道這個事,得知之后就埋怨起大媽來,告訴她這個認購證究竟是怎么回事,知道情況后的大媽頓時就慌了神,連忙跑到銀行來退認購證,可已經(jīng)賣出去的認購證銀行哪里肯退?這不大媽眼見著自己的錢就這樣成了一堆“廢紙”,不由得就坐在銀行那邊哭邊罵了起來。 宋援朝聽了大媽的遭遇,對于銀行的工作人員很是不滿,當即幫著大媽和對方交涉,可銀行那邊非但不退錢給大媽,還說了些陰陽怪氣的怪話,氣得宋援朝肺都要做炸了。 尤其是銀行一個工作人員冷言風語說既然宋援朝這么好心,那么為什么不自己去幫大媽呢?反正他們銀行賣出去的認購證退是絕對不可能退的,如果宋援朝真心要幫,直接把大媽的認購證買下來得了,這樣不就兩全其美了么? 再說了,這個認購證是國家發(fā)的,誰說就會虧了的?說不定買下來就賺錢了呢。宋援朝買了,既做了好事又賺了錢,何樂不為呢? 這些話旁觀的人群都表示是胡說八道,有這樣的好事你們銀行都人為什么不自己買?非得忽悠大媽去買?現(xiàn)在說這些,純粹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忽悠人家年輕人好心呢。 宋援朝也是氣憤的很,但看著大媽一頭白發(fā),無奈又憔悴的模樣,宋朝援心里突然想到了自己過世的父母。 那時候,宋朝援剛離婚不久,自己單身一個人住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平時也沒什么開銷,被銀行的人這么一挑唆,宋援朝頭腦一熱就拿出存折當場取了錢,從大媽手里買下了這二十張認購證。 大媽拿著錢對宋援朝千恩萬謝,銀行的工作人員卻和看傻子一樣看著宋援朝,而圍觀的人群中大多數(shù)覺得宋援朝這個年輕人實在是太沖動了,幫人是沒錯,可也不能把自己搭進去呀!六百元呢,這可是普通人小半年的工資,就這么花出去了實在是可惜了。 做了這個事后,宋援朝也沒放在心里,回到家就把這些認購證丟在了抽屜了,時間一久差一點就忘了這個事。 兩個月后,3月2日認購證開始搖號,第一次搖號中簽率是10.3%,這時候宋援朝看了報紙才想起這個事,找出那些認購證查了查,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中了兩個號,然后就帶著認購證特意去了證券交易所詢問購買股票的事宜。 誰想到了證券交易所,宋援朝才知道兩個多月前無人問津的認購證居然成了香饃饃,因為認購證的購買率實在太低,后來宣布調(diào)整了搖號中簽的比例,而且不是一次搖號就完事,而是可以搖四次號,中簽率也逐步上升。 現(xiàn)在,一張已經(jīng)中簽的認購證已經(jīng)從最初的30元漲到了3000多元,甚至有人愿意出4000元購買。如果誰手上有連號認購證,價格還能談,最高可以達到近5000元一張。 聽到這個消息宋援朝是驚得目瞪口呆,這樣算下來自己手里的二十張認購證如果按照4000元左右的價格來計算的話,不就是足足八萬元么?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字,要知道1992年的時候,市區(qū)的房價才多少錢?八萬元的價格,可以在市區(qū)買一套非常不錯的房子了。 因為這個事,讓宋援朝對股票起了一定的興趣,他沒有馬上把手里的認購證給賣了,而是去了證券公司打聽了股票究竟是怎么交易的。 了解情況后,宋朝援拿出了積蓄用中簽的認購證購買了原始股,后來幾個月里,他手上的認購證陸續(xù)中簽,直到8月10最后一次搖號結(jié)束,他手里的認購證中簽率達到了90%,除去因為資金不足賣掉了幾張外,其余都購買了原始股。 接著兩年里,宋援朝靠著手里的原始股賺了不少錢,哪怕那時候正好經(jīng)歷了1992年的股市大跌,可原始股依舊是獲利豐厚的。等到1993年左右,股市開始漸漸回暖,宋援朝手里的股票價值就更高了。 那時候,宋援朝每天上班還拿著摩托羅拉中文機看股市呢,包里經(jīng)常放著一本關于cao作股票的書籍,至于證券報什么的,更是每期都買,電視打開就找尋著股評節(jié)目,津津有味地研究什么股市走勢呀,k線圖呀之類的玩意,甚至弄了個本子在家里記錄自己購買的股票每天開盤收盤價,畫著走勢圖研究分析這些股票究竟是打開了上漲通道還是即將要下跌…… 那段時候,宋朝援幾乎和著了魔一樣,和同事聊天三句不離股票,開口閉口也全是股票術語,仿佛化身股票專家那樣頭頭是道。可惜的是,賺錢的好日子不長,虧損的日子更久,理論研究的再好也是白搭,宋朝援未來幾年里在股市的戰(zhàn)績慘淡到實在是拿不出手。 反正一句話,買啥跌啥,賣啥漲啥,不買不跌,一賣就漲…… 到1996年左右,宋援朝前前后后一算,把當年通過購買認購證和原始股賺的那些錢已經(jīng)虧的差不多了,甚至還往里面貼了不少,這個結(jié)果讓宋援朝灰心喪氣,一氣之下把手里的股票全部拋光,再也不碰這個玩意了。 第912章 回南都 回想這些往事,宋援朝就覺得有些好笑,不過當年和他類同的人比比皆是,他只是其實之一而已。 股市開盤第一天,宋援朝給自己開了個戶,往戶頭里存了點錢,順手買了幾百股電真空和豫園商城。 對于剛剛開始的股市,宋援朝并沒有什么想法,他今天來只是見證歷史,并且緬懷曾經(jīng)記憶中的往事罷了。何況目前的股市整個盤子小的很,開市第一天總成交額連五十萬都不到,這么小的盤子假如宋援朝真的想玩的話,隨便丟個幾百萬進去就能直接cao縱股市了。 事實情況也是如此,股市開市之后不久,股票就開始穩(wěn)步上升,尤其是當許多聰明人突然發(fā)現(xiàn)股市居然能賺錢的時候,進入股市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那時候,一些先富起來的人,又或者初步搞明白了股市是怎么玩的投機者們,就開始利用資金在股市里掀風作浪起來,而那時候整個股市的盤子并不大,雖然除去老八股外,陸陸續(xù)續(xù)還有其他公司的股票上市,日成交額也不斷上升,但相比后世數(shù)以千億計的盤子相比,目前的盤子簡直小的可憐。 這也是股市之初許多“大戶”手里有著幾十上百萬資金就能cao縱以一個或者幾個股票的原因。但隨著股市的逐步完善,再加上股市整體的盤子越來越大,這樣的可能性就開始越小了起來。 在經(jīng)歷了長達一年半的上漲后,1992年5月,滬海股市從1429點高位開始暴跌,這是股市開市以來的第一次暴跌,從而以事實告訴大家“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而這次暴跌持續(xù)了半年時間,最低谷跌到了386點,跌幅達到72%,從而使得許多投機者的財富一夜成空,不少前不久還手拿大哥大,揮金如土的大戶們被徹底打落塵埃,一切煙消云散。 股市開市的當天晚上,宋朝援就離開了滬海去了金陵,把昨天剛剛購入的股票拋到了腦后。 這小半年來,南都的情況比當初好轉(zhuǎn)了許多,隨著南都的改制初步完成,現(xiàn)在的南都已經(jīng)不再是之前的國企了,雖然名義上是一家有國資參股的民營企業(yè),但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南都和司特現(xiàn)在是一個老板,也就是說通過南都的改制,宋援朝已經(jīng)把南都和司特這兩家公司真正并入了他的盛華系內(nèi)。 通過資金的注入和體制的改變,再加上管理、生產(chǎn)、銷售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措施,南都漸漸從之前的泥潭中走了出來。 雖然目前南都背負的三角債依舊不少,不過這個債務數(shù)額已經(jīng)在宋援朝采取的措施下已經(jīng)逐步改變,再加上國家對三角債的情況也有了相當重視,等到清理三角債工作組成立后,在政策推動下解決這個問題已不再是難題了。 至于產(chǎn)品方面,南都把之前改變的配方全部恢復到了原來的配方,并且通過一系列的促銷手段在市場上挽回了一定聲譽,雖然配方的恢復導致生產(chǎn)成本上升,不過因為企業(yè)內(nèi)部管理逐漸走向健康化,再加上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嚴格控制,反而最終的利潤并沒有下降,而市場也開始再一次接受了南都的產(chǎn)品。 臨近年底,宋援朝在金陵有許多事要辦,除去南都的工作外,還有司特方面的工作。 他現(xiàn)在不僅擔任南都的董事長,還再一次擔任了司特的董事長職務。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宋援朝必須要在年底處理完這兩家公司的事務,并且安排好明年的發(fā)展方向。 這次去金陵宋援朝坐的依舊是火車,滬寧高速目前還沒開建,不過這條高速下個月就要開始建了,等到1996年的時候,這條高速公路就會建成通車,到時候從滬海去金陵坐車走高速就方便的多。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國內(nèi)鐵路還沒有提速之前,動車和高鐵僅僅只是設想的時候,從滬海到金陵這條高速公路是最快也是最方便的。但現(xiàn)在,因為高速公路還沒影子呢,所以宋援朝大部分時間在滬海和金陵來往坐的依舊是火車,雖然時間長了些,但不那么勞累。 在火車上睡了一晚,抵達金陵火車站是第二天一早。 出了火車站,小七已經(jīng)在出口處等著自己了,見到宋援朝出站連忙上前迎來,順手幫宋援朝接過行李。 “宋董,是先回家還是去公司?” “直接去公司吧,我在火車上睡了一晚用不著休息?!彼卧苯诱f道。 小七帶著宋援朝上了車,開著車直接朝著南都方向而去,半個多小時后車到了南都廠門口,看著熟悉的廠門卻換了廠牌的南都,宋援朝一時間想起了自己當年剛剛來金陵,到這里報道的往事。 門衛(wèi)室還是老樣子,但原本保衛(wèi)科的人員已經(jīng)和以前不一樣了,南都改制后對許多科室包括車間都進行了調(diào)整,陸續(xù)調(diào)整了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干部職工,保衛(wèi)科同樣也是如此,之前的保衛(wèi)科長已經(jīng)給打發(fā)走了,跟著以前南都的幾個領導被安排到了其他企業(yè)。 保衛(wèi)科內(nèi)部有幾個靠著裙帶關系上來的保衛(wèi)人員,考核通過的繼續(xù)留下來,沒通過的全部安排到了其他部門工作,比如車間,比如后勤等等,如果不想干的也沒關系,自己能找到門路的主動提出調(diào)動南都一律放行,又或者直接退到有關部門,由有關部門協(xié)調(diào)安排到其他國有企業(yè)。 目前,南都的保衛(wèi)科工作是由岳山負責,岳山之前原本就是從南都的保衛(wèi)科出來的,后來宋援朝去一分廠負責工作,為此找到當初的書記江大海,向他索要了三個人,這三個人分別是實驗室的陶桃、車間的佘亮和保衛(wèi)科的岳山。 可以說,岳山算是宋援朝在金陵的老班底之一了,在南都改制之前,岳山已經(jīng)擔任了司特公司安保部部長的職務,南都改制之后,宋朝援拿下了南都,為了盡快改變南都內(nèi)部的問題,就找了岳山談話,提出讓岳山兼任南都保衛(wèi)科科長一職。 岳山二話不說就點頭同意,在岳山看來,他能有今天都是宋援朝的原因,如果沒有宋朝援他依舊是南都的一個小小保衛(wèi)科干事呢,哪里會有現(xiàn)在的職位和高收入? 做人要感恩,現(xiàn)在宋援朝要整頓南都,他岳山怎么可能袖手旁觀?何況岳山本就是從南都出來的,對于南都的情況相當了解,保衛(wèi)科的工作非常重要,宋援朝來征求他的意見,這表示在宋援朝心里有他岳山這個人,怎么可能拒接呢? 就這樣,岳山直接走馬上任,回到南都擔任了保衛(wèi)科科長的職務,不過他在司特的安保部部長職務并沒撤銷,只是工作重心從司特轉(zhuǎn)移到了南都這邊,司特那邊的工作由他的副手來臨時接手。 “宋董!”遠遠見到掛著熟悉車牌的車駛來,正在門衛(wèi)室檢查工作的岳山連忙讓人打開廠門,同時快步迎了上去。 宋援朝降下玻璃窗,沖著岳山微笑點頭,說了一聲辛苦了。岳山笑呵呵地說干工作不辛苦,這時候廠門已經(jīng)完全打開了,宋朝援和岳山又聊了兩句,這才示意小七把車開進去。 車子進了廠門,直接停在了原本廠辦大樓門口,打開車門宋援朝下了車。 抬頭看了看這幢并不高的廠辦大樓,宋朝援邁步走了進去,很快就到了三樓的董事長辦公室。 說是董事長辦公室,實際上就是最早江大海的書記辦公室,后來江大海離開南都后,這個辦公室先后是兩任一把手的辦公所在。 辦公室里的整體格局還是原來的樣子,但里面裝飾有了不少改變,畢竟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江大海離開南都后,新來的書記對這個辦公室裝修過一遍,后來的又裝修過一遍,而宋朝援拿下南都后就再也沒裝修過,只是對里面的陳列稍稍做了調(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