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牽制襲擾
書迷正在閱讀: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hidden love(現言女尊 重生1V1 HE)、仙驕/被渣重生后我在修仙界內卷成第一、穿回廢土開修仙雜貨鋪、我在廢土開荒種田、我的閨房通仙界、喑聲萃鱷、窩囊男人
城內,城外,隔著一道城門。 李欽載率軍走出城門的時候,不知為何,覺得肩上有一種沉重的壓力,好像剛剛那一刻,自己莫名擔起了千斤重擔。 那些義無反顧轉身回城的百姓,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仍在腦海里浮現。 李欽載只能暗暗祈求蘇定方,路上千萬不要出什么意外,一定要按時趕到邊境,否則不僅自己撐得辛苦,百姓們也危險。 鄯州離邊境只有百十里路程,出城之后,李欽載很快便進入了吐谷渾境內。 剛踏入吐谷渾,斥候便來報,祿東贊從吐蕃再次增兵入吐谷渾,大約三萬兵馬,并且在青海湖附近集結三萬大軍,正在打探李欽載所部的行蹤。 顯然,李欽載前段日子的轉戰(zhàn)游擊戰(zhàn)術,殲滅了不少小股吐蕃軍,已將祿東贊惹怒了,于是改變了戰(zhàn)術,集結優(yōu)勢兵力,要將李欽載徹底殲滅在吐谷渾境內。 李欽載有點撓頭。 這可不好辦了,麾下撐死了五千多兵馬,怎么跟三萬吐蕃軍打? 轉戰(zhàn)游擊的戰(zhàn)術也行不通了,祿東贊不是庸碌之輩,他既然已看穿了李欽載的戰(zhàn)術,就不會再上當。 可以說,吐蕃軍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不會再輕易分兵,而是數萬大軍同時行動,李欽載的襲擾之策恐難生效。 但祿東贊不知道的是,李欽載在鄯州城補充了一千多桿三眼銃,以及充足的彈藥。 如今的李欽載麾下,總計兩千桿三眼銃,和三千多騎兵。 算算日子,裴行儉的一萬安西軍也快進入吐谷渾了。 祿東贊的優(yōu)勢兵力已聚集,李欽載和裴行儉一東一西也漸漸形成了夾擊之勢。 戰(zhàn)略已成形,但在戰(zhàn)術上,卻必須分外小心,一旦祿東贊察覺不對,立馬跳出李欽載為他布下的局,前期的布置就功虧一簣了。 “兩千三眼銃列中陣,三千余騎兵從左右側翼包抄過去,中陣推進,側翼穿插,打死祿東贊個狗雜碎!”孫從東惡狠狠地道。 李欽載嘁了一聲:“打仗要都像你這么痛快,個個都是當世名將了。” 孫從東訕訕一笑。 李欽載瞥向宋金圖。 宋金圖仍是沉默寡言的樣子,接收到領導的目光后,似乎也沒打算張嘴說點什么,像一頭剛拉了半天磨的悶驢。 李欽載只好嘆了口氣。 軍隊里面沒有亂七八糟的聲音,行止進退皆由主帥一言而決,下面的人無條件執(zhí)行,這樣挺好的。 但是當主帥想聽一點麾下有用的建議,也就別奢望了。 此時才感覺到身邊有個幕僚多么重要。 離開駱賓王的第n天,想他。 良久,宋金圖終于憋出了一句:“不能正面與吐蕃軍相抗?!?/br> 李欽載和孫從東都望向他,目光嘉許中帶著期待。 “然后呢?”李欽載忍不住問道。 “然后沒了,李縣伯說咋辦,末將就咋辦?!彼谓饒D推卸責任的嘴臉分外誠懇。 好吧,唯一的一句話,勉強不算廢話。 孫從東忍不住道:“多說幾句,還想不想逛青樓了?” 宋金圖認真地道:“我聽李縣伯的?!?/br> 李欽載嘆了口氣,倆貨都指望不上。 “在裴行儉的一萬安西軍到來之前,我們要將吐蕃軍牽制在吐谷渾北部,所以……”李欽載咬了咬牙,道:“我們還是要用襲擾戰(zhàn)術,不過不能正面相抗,只能以咱們輕騎兵的優(yōu)勢,牽著吐蕃軍的鼻子跑。” 孫從東低聲道:“李縣伯,咱們有五千余兵馬,其中還有兩千桿三眼銃,吐蕃軍追擊的兵馬若在一萬以下,我們能吞下。” 李欽載搖頭:“祿東贊既然看穿了我們的襲擾戰(zhàn)術,就不會分兵追擊,一旦遇襲,定是全軍出動,三萬吐蕃軍對我們來說,沒有必勝的把握,正面相抗傷亡太大。” “更何況,聽說祿東贊又從吐蕃調集了三萬大軍入吐谷渾,以他的謀算,說不定會反過來給我們設個局?!?/br> “我們這支兵馬已成了祿東贊的心腹大患,他一定會想盡辦法殲滅我們的?!?/br> 孫從東道:“李縣伯說繼續(xù)襲擾,我們如何襲擾?” 李欽載沉吟片刻,道:“祿東贊不敢分兵,我敢。五千兵馬分成三個部分,分別從吐蕃大營的東北南三面,對大營外圍的吐蕃軍發(fā)起進攻,一旦吐蕃大軍出營追擊,我們便四散而逃?!?/br> “我們分三個方向跑,看祿東贊究竟選擇哪個方向追擊,無論吐蕃軍分不分兵,我們三個方向最后都要選個地方集結起來?!?/br> “若吐蕃軍分兵了,那么選其之一殲之,若他不分兵,我們便牽著吐蕃軍繞圈子,直到他們放棄追擊。” “如此反復幾次,吐蕃軍必疲而怠,漸漸會堅守大營不出,等過幾日裴行儉和蘇定方的大軍到來,吐蕃軍被我們釘死在吐谷渾北部青海湖附近,三軍會師而剿,我們的戰(zhàn)略目的就達到了。” 久不出聲的宋金圖突然道:“若吐蕃新增入境的三萬大軍從吐谷渾南部突然向我大唐邊城發(fā)起進攻,該怎么辦?” 李欽載一滯,嘆道:“這是我最擔心的,也是無解的,我們畢竟只有五千余眾,與吐蕃軍周旋游擊已經很吃力了,實在無力守護邊城……” 咬了咬牙,李欽載道:“如果真到了那一步,咱們只能豁出去了?!?/br> 抬頭望向蒼涼的荒原,李欽載騎在馬背上,挺直了腰。 千秋基業(yè),百年太平,付此一戰(zhàn)。 怕嗎? 怕,但,大丈夫有所必為。 第二天,李欽載所部五千兵馬被吐蕃斥候探到了行蹤。 祿東贊點齊兩萬兵馬出營追擊,李欽載向北而遁,兩支兵馬一前一后跑了二百余里,日落時分,吐蕃軍擔心前有伏擊,于是下令回撤。 第三天,李欽載率部再次靠近位于青海湖附近的吐蕃大營。 祿東贊點兵追擊,又是一次你追我跑,追到祁連山下,吐蕃軍再次無功而返。 如此反復多次,吐蕃軍人疲馬乏,而李欽載所部也漸露疲態(tài)。 李欽載在等吐蕃軍分兵的機會,而祿東贊顯然不容易上當。 兩軍僵持之時,斥候從南面帶來了一個壞消息。 新增的三萬吐蕃大軍進入吐谷渾后,奉祿東贊之命向東開拔,目的地是大唐的鄯州,做出了進攻姿態(tài)。 顯然,祿東贊已有了進攻大唐城池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