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當名師 第52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科舉文男主的嫡兄、貧家子的科舉路、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zhí)大佬/給偏執(zhí)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tǒng)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
佘玲抿了抿嘴唇,如果不是周氏一族只有周子耑一直被捧著最好拿捏,她真不會選周子耑,她原本的目標是南方周氏一族的子弟,可惜留在南方的子弟不回北方! 周子耑夫妻各有心思,周子耑被佘玲捧的沖動來了南方,現在知道天外有天有些打擊他的信心。 楊兮可不知道周子耑夫妻各懷心思,她正選著喜歡的首飾,她選了不少首飾,有給周苒母女的母子款首飾,有給皇后華美的首飾,除去自己喜歡的首飾,還買了一些年輕女子喜歡的頭面,等著日后兒媳婦進門送給兒媳。 劉氏看到也沒多想,她正斟酌哪些首飾能當陪嫁。 (本章完) 第八百四十章 藥商 翠玉樓掌柜喜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公主買的越多能帶的貨就越多,他已經算好準備多少存貨了。 劉氏一口氣買了三套頭面,還買了好幾對的鐲子和玉佩,最后實在選不出適合陪嫁的首飾,劉氏才收了手。 楊兮詢問,“你不為自己挑一些?” 劉氏搖頭,“唐家世代積累了許多珍貴首飾,我更喜歡帶古韻的首飾?!?/br> 新款的首飾美是美,并不是她的心頭好。 楊兮早就發(fā)現劉氏的首飾都是老式經典款,默算了下劉氏佩戴過的首飾,她心里暗暗咋舌唐家底蘊深厚。 楊兮也有不少古董首飾,只是她不喜歡佩戴,全部小心的收藏起來,這些首飾她用于傳家。 兩人付了銀票出翠玉樓,她們又去了皮草鋪子,別看現在沒到冬日,皮草鋪子依舊火爆,全因遷都的日子傳開了。 自從朝廷拍賣一些產業(yè)后,楊曦軒不壓著各家族北上,這些日子各家族已經陸陸續(xù)續(xù)北上,打的旗號處理購買的產業(yè),誰都知道是遮羞布罷了,這些家族真正的目的是去北方爭奪利益。 往年皮草生意只有秋冬是旺季,今年全年都是旺季,多少皮草運過來都能賣出去。 容州和尞州每個月都會運一批皮草,都是從草原篩選過的頂級皮草。 唐家世代居南方,劉氏摸著順滑的皮毛,“我只去過北方一次,回來就再也不想去了,北方的冬日太冷了?!?/br> 楊兮是北方人,“我喜歡北方的冷,別看我來南方多年依舊不適應南方的冷冬。” 劉氏將看好的皮草交給伙計,“唐家也隨大流去了北方,我們唐家在京城有產業(yè),也不知道秋日能不能重建完?!?/br> 楊兮說起了公主府,“公主府和定國公府都建了玻璃暖棚,你也可以在府上建暖棚,這樣冬日也能看到花草了?!?/br> 劉氏笑著點頭,她不喜歡北方的寒冷,也不喜歡北方冬日萬物凋零,她喜歡花草喜歡生命氣息。 楊兮清楚劉氏不喜歡北方也要北上,唐家想進皇家學院,那么唐惠譽這個族長必須坐鎮(zhèn)京城,只有族長親自鑄造根基,唐家才能放心后輩留在京城。 這是劉氏夫妻的責任,兩口子想回祖籍養(yǎng)老有的等了。 楊兮回到公主府,程錦才說在翠玉樓外見到了周子耑,“我已經派人跟上了他們?!?/br> 楊兮只關心佘家的消息了,對于周子耑夫妻沒繼續(xù)關注過,“他們來了膠州府城?” 程錦派去的人已經回來,“兩人在北區(qū)大雜院租了一間房,兩人來膠州多日,這些日子一直在城內閑逛,這次來玉華街是為了當東西?!?/br> 兩人站的位置在當鋪附近,很好猜小夫妻的目的。 楊兮一言難盡了,“周子耑再怎么也中了舉人。” 雖然現在舉人福利沒前朝好了,但是有功名在身,周鈺教導過周子耑清楚他有可取之處,否則周氏一族又不是真的眼瞎。 當然也有周鈺教導過的原因在,所以周子耑才占據了更多的資源。 程錦清了清嗓子,“膠州府城有小都城之稱,城內并不缺人才?!?/br> 楊兮沉默了,城內的學子十分的卷,今年又是統(tǒng)一科舉,南方學子卷的更厲害了,楊曦軒建立學子學籍存檔案后,學子們真是方方面面的卷! 舉例向報紙投文章,只要文章被朝廷掌控的報紙刊登,學籍上會記錄一筆,楊兮聽皇后說每日投文章的學子特別多,為此李永和提了好幾個審核的官吏。 楊兮回神詢問佘家的情況,“有沒有什么新的情況?” 程錦搖頭,“目前只能確認佘玲娘家是徐家長房的一支?!?/br> 楊兮嗤笑一聲,“徐家藏的真夠深,這是將整個徐家拆分了。” 有的是迷糊他們的障眼法,有的是真隱藏的后路。 不過,楊兮一點都不急,他們遠在南方消息不便利,等遷都回京城后,他們有時間慢慢的查。 楊兮示意程錦下去休息,她想到了公爹,公爹的祖墳前一定要有徐家懺悔。 周鈺回來楊兮說了周子耑,周鈺冷漠臉,“哼,周氏一族南方子嗣不回祖籍,祖籍的族人只能矮個子里拔高個,算了不提他們了?!?/br> 他又不是周家族長,族長處理不了還有周錚。 周鈺更關心長子到哪里了,“曦軒也是明知道子恒在相看,竟然還讓子恒做他的眼睛暗訪?!?/br> 楊兮,“因為在曦軒的心里這門親事基本成了?!?/br> 這不得不說曦軒足夠了解子恒,對子恒的心思和喜好了如指掌。 周鈺擔心兒子,“暗訪危險。” 北方快速發(fā)展勢必會讓一些人膨脹,朝廷沒遷都回京城重心在南,哪怕管控北方也有漏洞。 這兩年逃到南方的百姓陸續(xù)回北地,真真是什么人都有。 楊兮已經習慣了,“你兒子危險事情做的夠多了?!?/br> 所以真不差暗訪這個差事,她已經很淡定了。 兩口子談論的子恒,子恒一出京城就改變了裝束,他有過假扮商賈的經驗,所以裝扮的熟門熟路,子恒準備一路做生意。 死士用處顯現了出來,他們模樣普通存在感低,仔細打扮過后誰也看不出護衛(wèi)的身份。 焦護衛(wèi)等人裝成鏢行的鏢師,沒辦法,焦護衛(wèi)等人身上的煞氣太重了。 子恒回南時裝了不少東北的藥材,現在各地缺藥材,藥商最受歡迎了。 雖然暗訪趕路也不慢,晚上會在野外和村子休息,因為臨近京城朝廷政策傳達的不錯。 子恒并沒有發(fā)現什么問題,又過了三日,子恒眼看著要到亳州境內。 這日隊伍找到一處山村借宿,子恒一進村子就看向村口的大樹,他的眼神好一眼看到樹干上的痕跡。 子恒沒上前查看,等村子的里正過來,子恒說起了借宿的事。 里正十分的富態(tài),他掃向拿刀的壯漢,子恒解釋道:“我是南方的藥商,這些是我請的鏢師,你可稱為李東家?!?/br> 里正吸了吸鼻子聞到了濃重的藥材味道,抬頭看了看要下雨的天空,里正沉思了好一會才道:“村子里還有幾處破舊的空院子,李東家隨老夫來。” (本章完) 第八百四十一章 賄賂 子恒一行沉默的看著眼前院子,村子里能有什么好院子,里正臉上很尷尬卻不再開口。 子恒轉過頭看向有人居住的院子,有人住的至少有個棚頂遮風避雨,眼前的院子連個棚頂都沒了。 里正退后了兩步,“李東家,我還有事先回了。” 焦護衛(wèi)等里正走遠才開口,“世子這個村子有問題?!?/br> 說完看向破舊的院子一言難盡,這可是從未有過的待遇,以往借宿的村子,里正也會選院子補貼百姓,這個村子的里正恨不得他們立刻滾蛋。 子恒十分的敏銳,他能感覺到有人盯著他們,“先將院子收拾下?!?/br> 這眼看著要下雨了,至少搭出個能避雨的棚頂,還好附近有堆積的干草。 焦護衛(wèi)等人手工不錯,一群人編草簾子在大雨來臨前用草簾子封了屋頂,棚頂又釘上了帳篷防雨,臨時的棚頂防雨效果還挺好。 夜幕降臨后,外面的大雨沒停,子恒對著乙七點頭,乙七一身黑衣融入了夜色中。 子恒用木棍撥動著火堆,爹娘加急信告訴他相看了唐家,結果舅舅也來了加急信,舅舅讓他親自看看北方各州的恢復情況,還說已經知會了唐家。 子恒回想著唐家的資料,舅舅還將第一次相看的趣事說了,他的嘴角忍不住上翹,十分高興唐小姐崇拜娘親,而且能讓娘喜歡的姑娘一定差不了。 乙七帶著一個男孩回來,男孩身上都是傷,因為淋了雨冷的直打顫。 焦護衛(wèi)找出干凈的衣服給男孩換上,寬大的衣服好像裙擺一般,男孩縮在衣服里警惕著子恒一行人。 子恒聽到了咕嚕嚕的聲音,示意焦護衛(wèi)給孩子盛米粥。 男孩遲疑一會才接了碗,因為饑餓吃的狼吞虎咽。 子恒打量著男孩,男孩眉宇間帶了戾氣,明明因為傷口疼的直哆嗦,男孩眉頭都沒皺一下,他的眼底帶了興趣。 焦護衛(wèi)見男孩吃飽又不吭聲了,有些氣笑了,“小子,你就不說些什么?” 男孩抿了抿嘴,“謝謝。” 子恒挑了挑眉頭,“你在村子里不見了,很快就會有人找過來,你打算一直閉口不言又或者等死嗎?” 男孩依舊沉默,好一會才沙啞著嗓子,“能送我去府城嗎?” 子恒挑眉,“也許不用去府城,我就可以幫你?!?/br> 男孩眼底滿是懷疑,他剛才進來看到了馬車上都是貨物,這是一個商隊,“你會惹上麻煩?!?/br> 子恒樂了,這孩子還挺心善,“我不怕麻煩?!?/br> 他現在的身份只有他找麻煩的份,還真沒有幾個人能找他的麻煩。 男孩瞪大眼睛,可能是火光太溫暖,男孩眼睛有些濕潤了,“我爹才是考取里正的人,現在的里正與縣官勾結,我爹不服被里正的族人失手打死了。” 子恒聽著男孩抽噎說話,男孩一家是遷移過來的百姓,男孩的父親是傷了胳膊的退役兵,因在兵營認字才參加里正選取,本地的家族不服氣才有了后面的事。 至于為何沒將男孩滅口,因為男孩的父親是退役兵,府城每隔一段時間會詢問遷過來的退役兵情況。 一家三口沒了府城一定會查,朝廷有詳細的退役兵戶籍,戶籍內有素描的畫像,這個村子的里正想李代桃僵都不行,加之退役兵又涉及傷殘的補貼,所以查的特別嚴。 男孩父母死亡需要銷戶,村子的里正不想被查,必須要由男孩親自出面銷戶。 子恒示意焦護衛(wèi)給男孩上傷藥,男孩也是塊硬骨頭,哪怕傷痕累累也不屈服。 焦護衛(wèi)也沒避開男孩開口,“這才多久官員就與當地家族勾結在了一起?!?/br> 子恒箭男孩看過來,他也沒避諱,“建國后大力發(fā)展北方,接連兩年免了稅收,當地的一些家族緩了氣,加上從南方回來的百姓,讓一些地方家族快速的膨脹了起來,人一旦起了貪念就會想要更多。” 里正的改革對鄉(xiāng)紳等家族并不友好,本地的家族本就排斥外來戶,在利益面前家族內部十分的團結,這些家族一心想恢復以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