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韓小英 第2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重回我爸的籃球時代、清穿之順治的寵后日常、鶯鶯傳、妖妃預(yù)備役的年代日常、天才學(xué)霸穿成豪門后媽、我在娛樂圈靠武力值爆紅、女官難撩、穿越后我成了萬魔之母、翻車翻成白月光、祂的伊甸園
知青點就是一座尋常的,土坯圍成的農(nóng)家院,三間磚坯結(jié)構(gòu)的平房,中間是廚房間飯廳,兩邊是住人的臥室。 男左女右。屋里皆是南北兩鋪大炕,每一鋪炕都有三米長,兩米寬,一起能睡五六個人。 韓小英看著這樣的知青點還有幾分親切,畢竟前世在這里住了三年多呢,肖蘭這個人她也記得,前世最后一批回城的,一直沒有嫁人。 南炕已經(jīng)有三個人了,還能再加一個,北炕兩個人,閑著的地方比較寬,不過大家都在睡午覺,她們進來都沒人醒,有可能是醒了,也沒人吱聲。 肖蘭把炕上的東西收拾了一下,低聲道:“你們挨著她們把行李鋪上吧,有什么事一會兒再說。”她得抓緊時間歇個晌,一會兒要上工了。 “我睡這邊。”譚雅婷把行李搶先放到南炕的炕尾。 周文靜撇撇嘴,指著北炕問道:“小英你睡哪兒,這處炕席破了個大洞?!?/br> “我就睡這兒吧?!辈痪涂幌屏?,找張報紙鋪上就行了,再不濟,以后換張席子,也花不了多少錢。 炕席破洞的地方靠近炕尾,有洗臉盆那么大,離炕沿很近,不過這個位置還不錯,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的。 見韓小英拿舊報紙鋪到炕上,譚雅婷哼了一聲,扭過身繼續(xù)收拾行李,不搭理她們。 韓小英打水先把炕席擦了擦,等風(fēng)吹干了,再鋪上被褥。 沒有柜子,每鋪炕稍倒是放著幾口箱子,應(yīng)該是知青們自己找木匠打的。靠西墻擺著張長條桌子,上面放茶缸暖瓶,下面放臉盆。 行李袋子只能先放在腳下,韓小英的東西不多,除了一套鋪蓋就是一只裝衣物的手提袋,還有就是放著臉盆飯盒的網(wǎng)兜,加上她隨身背著的軍綠色的書包,錢票什么她身上只放了一點兒,其余都在前世的家里收著,沒拿出來。 她準(zhǔn)備也打個箱子,最好能安個鎖頭,不過這事兒不著急,過幾天再打也行。 她平時都是不聲不響的,存在感很低,給人感覺很老實。 在田家養(yǎng)了一個多月,她個子沒長多高,體重沒稱過,但絕對比以前胖了,臉上也不是最開始的黑不溜秋的,雖然也沒白多少,但勉強能看了。 可是對比起家里條件好的譚雅婷,她簡直是又瘦又小看起來像個孩子似的。 肖蘭見著她收拾差不多了,躺在炕上就忍不住問道:“韓小英你多大了?” “我十五了?!表n小英笑著回道。 “才十五你就下鄉(xiāng),家里舍得嗎?”知青點現(xiàn)在數(shù)韓小英最小了。 “沒辦法,下鄉(xiāng)有指標(biāo)。”韓小英無奈的說道。 能留在城里,誰也不想下鄉(xiāng)。 肖蘭嘆了一聲,道:“你這么小下鄉(xiāng)以后有你苦頭吃,不過只要你肯干,吃飯還是不成問題的?!彼齽倎淼臅r候就是什么都不懂,后來一點點鍛煉出來的。 她是村里頭一批知青,下鄉(xiāng)有四年多了,已經(jīng)習(xí)慣了鄉(xiāng)下的生活。回城她根本不敢奢望,她家孩子多,家里即使能弄到工作指標(biāo)也輪不到她。 她只能在鄉(xiāng)下慢慢熬著。 韓小英她們收拾完沒多一會兒,上工的鐘聲敲響,知青們陸續(xù)起來了,新老知青相互認(rèn)識過后,就匆忙的上工去了。 韓小英他們今天新來的,也到村部集合。 大隊長劉清福,今年四十三四,平頭國字臉,當(dāng)大隊長六年多了。 他自我介紹完后沒有馬上給他們安排上工,而是讓他們先去孫會計那兒簽字,領(lǐng)村里補貼給他們的糧食。 男知青每人每月三十斤,女知青每月二十四斤,肖蘭帶著他們把糧食用板車推回來后,稍稍解釋了一下。 “咱們的口糧都是有定數(shù)的,要在一起搭伙?!彼徽f擔(dān)心有人心里存了疑慮。 “二十四斤,應(yīng)該夠我吃了?!表n小英飯量小,一天八兩糧食確實夠她吃了。 肖蘭笑了笑,“你們也別覺得委屈,我們這些老知青口糧可能沒你們多,可柴火鹽醋鍋碗這些都是我們出?!?/br> 韓小英點點頭,道:“不委屈,點長你是個公正的?!毙ぬm人很不錯,她前世就知道。 周文靜也不懂這些,問道:“不能一點細(xì)糧都沒有吧,以后咱們要天天吃這些?”大隊長給的只有玉米跟高粱,還是沒加工過的。 “當(dāng)然不能,等夏收分了麥子咱們就有細(xì)糧了。”這兩個女知青還是比較好說話的,譚雅婷人就有些嬌氣傲慢,但也不是斤斤計較的人。 京城來的兩個男知青話比較少,肖蘭說什么都認(rèn)真聽著,馬衛(wèi)國低著頭,不知在想什么,好像也沒什么意見。 肖蘭頓時松了口氣,沒意見就好,不然老知青新知青攪在一起可有的磨合了。 第24章 上工了 放好糧食, 肖蘭去上工了。 大隊長給他們新來的知青半天時間休整,明天再上工。 韓小英跟周文靜端著盆,打算去村北的小河邊把換下來的衣服洗了。 譚雅婷猶豫了一下, 還是跟上去了,她不想一個人呆在屋里。 她第一次到鄉(xiāng)下來, 處處都不習(xí)慣。韓小英卻恰恰相反, 兩個月前她還在這村子里生活,雖然那是二十幾年以后,但是現(xiàn)在的宋家堡,每一個地方, 她都無比熟悉。 就比如從南向北流淌的那條小河,平時洗個衣服刷個簍子什么的, 村里人都習(xí)慣到河邊來。 而飲用水,村里有兩口公共水井的, 可以去挑水用。 河水不深,但水清見底,偶爾還能看見在水里游來游去的小魚。河邊這會兒只有幾個小姑娘在洗衣服。 見她們?nèi)齻€陌生人過來,原本在嘰嘰喳喳說話的小姑娘們立馬不吱聲了, 齊刷刷的看著她們。 這些孩子韓小英都認(rèn)識,不過現(xiàn)在也只能裝作不認(rèn)識, 她到了河邊, 找了一處水清的地方, 蹲到石頭上就開始洗衣服。 一旁的周文靜跟譚雅婷也有樣學(xué)樣的。 她們都是第一次用河水洗衣服。 “噯, 你們是新來的知青嗎?”一個聲音清脆的小姑娘看著她們問道。 是大隊長家的老閨女劉金枝,韓小英剛才一眼就認(rèn)出她來了。 “是啊, 我們是今天剛來的知青, 我叫周文靜, 她叫韓小英,這個是譚雅婷?!敝芪撵o嘴快,一一介紹道。 劉金枝現(xiàn)在只有十四歲,還是個小黃毛丫頭,也不太會隱藏心里情緒。 韓小英,周文靜看著還好,普普通通的不出彩,譚雅婷無論是打扮還是長相都比較惹眼,劉金枝就一直盯著她看。 譚雅婷腳上穿著皮鞋,來河邊她也不怕沾水。 感覺到劉金枝的打量,譚雅婷高傲得睨了她一眼,沒說話,只當(dāng)她是個沒見識的小村姑,一直盯著自己看。 “你怎么穿皮鞋來洗衣服?。俊眲⒔鹬π闹笨诳斓?,她想說什么說什么。 “我沒來得及換,那個小meimei你叫什么名字?”譚雅婷在洗上午穿過的裙子,她在家很少洗衣服,動作看起來有些笨拙。 韓小英停下手上的動作,側(cè)著臉看著旁邊的劉金枝,原來這姑娘從小就這么耿直,連人家穿什么鞋洗衣服都要說,這不關(guān)她什么事吧?有些愛多管閑事兒。 可劉金枝卻還不自知,驕傲的回道:“我叫劉金枝,我爸是大隊長?!?/br> 平時村里的孩子們都眾星捧月一般,圍著她打轉(zhuǎn)轉(zhuǎn),沒看這會兒其他孩子都不吱聲,這是以她為首呢。 譚雅婷聽后眼神閃了閃,笑道:“你名字可真好聽?!?/br> “我爸給我起的,譚知青你是打哪個地方來的。”劉金枝一臉的好奇。 “我是從申城來的。”整個知青點只有她一個人是申城的,她家也最遠。 “申城一定很大很漂亮吧?”她去過縣城,申城只聽人說過,好像比京城還要遠,聽說那里還有大海。 “還行吧,也沒多大,金枝你們今天放假嗎?怎么沒上學(xué)?”譚雅婷在打濕的裙子上涂上肥皂,然后就胡亂的搓起來。 “我學(xué)習(xí)不好,沒考上初中,已經(jīng)不上學(xué)了?!彼ツ昃筒簧蠈W(xué)了。 村里很多像她這么大的孩子都不上學(xué)了,回家掙工分。 譚雅婷愕然了半天,才點點頭。 韓小英扭頭對上的是同樣一臉震驚的周文靜,這些小姑娘看著不過十二三歲,竟然都不上學(xué)了。 宋家堡大隊相對是比較落后的,有一所小學(xué),只是村里讀到小學(xué)畢業(yè)的孩子不多,能考上初中的更是寥寥無幾,劉金枝是她自己不想上,家里也沒勉強她。 她年紀(jì)小也不能上工,只好在家里洗衣服做飯干點兒家務(wù)活,等過幾年到年齡了就找人相看,然后嫁出去,面朝黑土背朝天,渾渾噩噩的就是一輩子。 韓小英低嘆了一聲,即使二十年后,能考上大學(xué)走出宋家堡的孩子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 一時間都不說話了,韓小英她們洗完衣服回到知青點晾好,然后回屋睡了一覺,路上顛簸了兩三天太乏了。 晚飯是肖蘭回來做的,玉米野菜糊糊,下飯的是一碗蘿卜咸菜,并沒有因為有新知青到來而改善伙食。 “咱們就吃這個嗎?”周文靜抱著飯盒皺起眉頭,她家里條件是一般,可對著野菜糊糊還是有些難以下咽。 “現(xiàn)在青黃不接的,能有野菜糊糊吃就不錯了?!毙ぬm說道。 現(xiàn)在菜園子里能吃的也就菠菜或者韭菜蔥之類的,可就這幾樣也不是誰家都有的,知青點就只有菠菜,沒有蔥韭菜,可菠菜根本供不上吃。 譚雅婷撇撇嘴回屋了,她帶了不少好吃的來,還大方的拿出一節(jié)香腸,肖蘭給切了,每人分上薄薄的兩片。 老知青們看見香腸一個個都兩眼冒光,他們好長時間沒見過葷腥了,饞得口水要流出來了。 韓小英也拿出了一包熏豆腐干,周文靜是自家做的剁椒辣醬。 鄭家和拿出一盒rou罐頭,李明偉貢獻出一瓶豆腐乳,只有馬衛(wèi)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掏出一瓶蘿卜咸菜。 大家也沒挑剔,咸菜也是寶貝,知青點的咸菜壇子早見底兒了。 不過在坐的這心里都有一桿秤,誰小氣誰大方,或者說誰家里條件好,誰家條件一般,一目了然。 “今兒個咱們可是借新來的知青光,開葷了?!弊陧n小英左邊,梳著大辮子的柳玉潔笑著打趣道。 “行了,開開葷就行了,豆腐乳跟rou罐頭我收起來,留著以后慢慢吃?!毙ぬm說著把這兩樣趕緊收起來了,不然一會兒沒了。 她是點長,知青點這十幾人,吃喝拉撒的什么都得上心,不然就亂套了。 跟她同批的知青只有廖俊杰,其他人都找關(guān)系回城或者嫁人了,男知青有什么事兒就由廖俊杰負(fù)責(zé)。 吃完飯沒多久天就黑了。 大家上了一天工都累了,輪番洗漱完,早早的上炕躺下了。 窗外,皎潔的月光穿過老舊的格子窗,照進屋里來,影影綽綽映在墻上,屋里有些昏暗。 韓小英躺到炕上,耳邊聽著蛐蛐吱吱吱的叫聲,沒一會兒就沉沉的睡了過去。 第二天上工,大隊長劉清福略說了幾句,就把新來的知青分散到了各個生產(chǎn)小隊。 宋家堡大隊一共有七個生產(chǎn)小隊,韓小英被分到二隊跟肖蘭一組。周文靜去了三隊,譚雅婷去的是七隊。 大隊長見韓小英長得實在太小了,還特意叮囑肖蘭:“肖知青你照顧她一下,千萬別出什么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