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十字軍東征番(8)
書迷正在閱讀:全世界只有我正常、神詭世界,我有特殊悟性、地球人實在太兇猛了、開局簽到圣人果位、某人的男友、小美人懷崽后被豪門霸總寵上天、歲歲歡愉、春風不講理、頭發(fā)不保!談戀愛老遭罪了、酒與北戴河
五個月過去,時間來到了崇禎27年(1654)的五月。 在海軍方面,已經(jīng)在索馬里以及馬達加斯加島上建立起了兩個殖民據(jù)點,由于大明已經(jīng)點出了水泥科技,所以建立海外殖民據(jù)點時可以采用鋼筋混凝結(jié)構(gòu)的建筑群,因而時間成本可以極大的縮短。 要不然的話,如果仍舊采用土石筑城,少說也得幾年。 而如果為了搶時間采用木頭結(jié)構(gòu)的話,又容易遭襲擊,像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尼德蘭的殖民據(jù)點可沒少遭受當?shù)赝林用竦囊u擊。 比如說祖魯戰(zhàn)爭,50名英軍屠殺5000祖魯人的那次,起因就是祖魯人襲擊了英軍建在當?shù)氐囊粋€殖民據(jù)點,殺死了幾個英國人,然后英軍報復。 崇禎對大明人力資源的重視前所未有,自然不希望明軍遭受意外。 所以建在外海的殖民據(jù)點必須有完善健全的防御設(shè)施,其中包括高大的城墻。 除了完善的設(shè)施,崇禎還在每個殖民據(jù)點留了一個步兵團的駐軍,確保安全。 有了一個步兵團,再輔以完善的城防,再加上重機槍,就是遭受十萬人以上的土著軍隊的攻擊也是安全無虞。 建好了索馬里的摩加迪沙據(jù)點以及馬達加斯加的蘇亞雷茲據(jù)點后,崇禎就率領(lǐng)大明海軍三大艦隊以及陸軍第4師前往南非開普敦,并在五月下旬到達開普敦,然后一次進攻就摧毀了尼德蘭人剛剛修建沒多久的開普敦據(jù)點。 接著,明軍就以尼德蘭人的據(jù)點為基礎(chǔ)修建自家據(jù)點。 在修建據(jù)點的同時,崇禎還把這個據(jù)點命名為海角城。 對了,索馬里的摩加迪沙現(xiàn)在不叫摩加迪沙,叫鄭芝龍城。 崇禎之所以這么做,為了紀念剛剛病逝的海軍之父鄭芝龍。 還有馬達加斯加的蘇亞雷茲城,也被崇禎改名成了鄭和城,原因當然是為了紀念大明海軍的始祖,名將鄭和。 總之,海軍方面正在按計劃有條不紊的推進。 不出現(xiàn)意外的話,今年下半年就能到摩洛哥。 然后到明年年初,就能向羅馬發(fā)起跨海攻擊。 …… 然后在陸軍方面,六個本土鎮(zhèn)臺以及十個海外鎮(zhèn)臺已經(jīng)整頓完成,被整頓下來的十萬鎮(zhèn)兵也已經(jīng)發(fā)到了尹犁,并且被編入了龍騎兵軍團。 龍騎兵軍團也成了大明唯一的機動作戰(zhàn)兵團。 龍騎兵軍團下轄兩個騎兵軍,每個騎兵軍下轄四個騎兵師。 朱慈炯和李巖趕到尹犁之后,花了足足兩個月的時間,才終于完成對整個龍騎兵軍團的整編工作,部隊也形成了戰(zhàn)斗力。 恰好在這個時候,土爾扈特人送來一個消息。 來自伏爾加河的哥薩克騎兵,已經(jīng)殺進了吉爾吉斯大草原。 朱慈炯與李巖等人商議過后,便立刻率領(lǐng)騎兵第1軍,緊急馳援游牧在哈薩克草原的土爾扈特部,李巖則率領(lǐng)騎兵第2軍主力前往撒馬爾罕,先與原本就駐守在那里的另外兩個騎兵師匯合,然后迎擊來自波斯高原的薩維法帝國軍隊。 是的,波斯高原的薩維法帝國已經(jīng)提前發(fā)起東征。 薩維法帝國皇帝阿巴斯二世雖然年輕,野心卻不小。 趁著帝國首相剛死,朝中沒有任何肘掣的天賜良機,阿巴斯二世幾乎動員了薩維法帝國所有能夠動員的常備軍,總共8萬常備軍外加12萬輔兵及民夫,大舉東征。 而且阿巴斯二世耍了個花招,表面上放出風聲要打撒馬爾罕,其實卻將東征的矛頭對準了坎大哈,阿巴斯二世這是想要效彷先祖,拿下坎大哈,接著從開爾伯山口殺進印度,從蒙古人的手中奪回富饒的恒河平原。 沒錯,阿巴斯的真正目標其實是印度。 所謂的某某軍東征,不過就是個借口。 不過,阿巴斯二世的這一手還真管用。 由于阿拉伯人的情報工作做得不到位,致使朱慈炯、李巖都出現(xiàn)了誤判,認為奧斯曼和薩維法組成的某某聯(lián)軍的目標是撒爾馬罕,所以李巖帶著騎兵第2軍進駐了撒馬爾罕,坎大哈和開爾伯山口這邊卻門戶洞開。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問題其實也不大。 因為從坎大哈到開爾伯山口,這一帶都是布哈拉汗國及浩罕汗國的故地,這一片幾乎已經(jīng)被朱慈炯殺成了白地,根本沒剩幾個人。 所以薩維法軍真從這個方向進軍的話,其后勤補給將會面臨空前的挑戰(zhàn),這相當于明軍采取了堅壁清野的策略,只是這三千多里的后勤補給線,就能拖垮薩維法軍。 而且就算薩維法軍克服了重重的困難,終于過了開爾伯山口,打到了白沙瓦城下,也會遭到莫臥兒帝國守軍的迎頭痛擊。 莫臥兒帝國現(xiàn)在可是大明朝的藩屬國。 莫臥兒軍打明軍肯定打不過,但跟打薩維法軍至少是五五開。 所以,阿巴斯二世的小心思,對于某教某某軍來說有害無益,反而給了李巖所部各個擊破的機會。 …… 總之,中亞戰(zhàn)場還風平浪靜。 但是哈薩克草原的大戰(zhàn)卻已經(jīng)正式拉開序幕。 朱慈炯親自率領(lǐng)的斥候騎兵,在哈薩克草原的邊緣地帶遭遇了哥薩克騎兵的一支偵察小隊,一場小規(guī)模的遭遇戰(zhàn)爆發(fā)了。 此時,跟在朱慈炯身邊的親兵隊長是周培公。 周培公說道:“定王,敵人數(shù)量是我們的數(shù)倍,要不然先撤?” “撤?為什么要撤,不過是我們的數(shù)倍而已?!敝齑染紖s絲毫不懼,哂然道,“這么點人還不夠我們?nèi)揽p的呢?!?/br> 周培公有些為難道:“可是……” “沒有什么可是?!敝齑染即驍嗨?,“傳我命令,拉開橫隊迎上去?!?/br> 周培公沒有辦法,只能下令展開隊形,很快,一百多斥候騎兵就左右展開,形成了一個巨大正面,然后催動戰(zhàn)馬迎向前方的哥薩克騎兵。 對面的哥薩克騎兵見狀也同樣展開騎兵隊形,形成一個更加寬的騎兵橫隊,而且前后有三個橫隊,然后挎著馬刀,端著長矛緩緩逼過來。 少數(shù)哥薩克騎兵的肩背上還挎著一支火繩槍。 西方世界的騎兵已經(jīng)普遍裝備火繩槍,像瑞典王國以及法蘭西王國的騎兵,火繩槍更是徹底取代了騎兵用的長矛,騎兵的制式裝備變成了馬刀加火繩槍。 但是哥薩克騎兵更加青睞長矛加馬刀,所以火繩槍數(shù)量很少。 只有進入西伯利亞以及遠東的哥薩克騎兵裝備了大量火繩槍。 所以,哥薩克騎兵是一支傳統(tǒng)的冷兵器騎兵,跟明軍騎兵之間存在著代差,而且是足足兩個代差,不在一個位面。 周培公也不是擔心打不過哥薩克騎兵。 而只是單純的擔心朱慈炯的安全而已。 畢竟刀槍無眼,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但是朱慈炯渾不在意,他的字典里沒有怕字。 很快,兩支騎兵之間的距離就縮短到一千米。 對于騎兵來說,最完美的沖鋒距離是一百步,也就是160米。 如果是輕騎兵,沖鋒的距離可以適當加長些,但也不能太遠。 所以哥薩克騎兵并沒有急著發(fā)起沖鋒,明軍自然更不會沖鋒。 在進入到五百米之后,明軍騎兵甚至停下來,然后周培公一聲令下,馬背上的百多個明軍騎兵便紛紛舉起了步槍,清一色都是狙擊步槍。 明軍給斥候兵配備的步槍都是加裝了瞄準鏡的新式狙擊步槍。 朱慈炯也舉起他的狙擊步槍,通過瞄準鏡鎖定對面一個騎兵。 看到明軍騎兵舉起手中步槍,對面的哥薩克騎兵非但不害怕,反而發(fā)出了肆無忌憚的嘲笑聲,這些無知的哥薩克騎兵把明軍手中的步槍當成了滑膛火槍。 滑膛火槍的精度極低,超過50米命中率就基本沒有辦法看了。 現(xiàn)在雙方相隔五百米,明軍的步槍連他們胯下的戰(zhàn)馬都打不中。 嘲笑聲中,哥薩克騎兵繼續(xù)拉開橫隊,向著明軍騎兵緩緩逼近。 轉(zhuǎn)眼之間,雙方相距已經(jīng)不足四百米,朱慈炯便果斷扣下扳機。 只聽“呯”的一聲響,對面四百米外,一個哥薩克騎兵應聲落馬。 這個距離,對于朱慈炯這個特級射手來說,就是白給,閉著眼睛都能打中。 朱慈炯的槍聲就是命令,下一刻,列隊的一百多個明軍斥候騎兵紛紛開火。 密集的槍聲響過,對面的哥薩克騎兵頃刻間倒下一排,前排的一百五十多個哥薩克瞬間去了三分之二,上帝! 哥薩克騎兵瞬間被打懵。 明軍的火槍竟然這么準? 朱慈炯和百余明軍斥候騎兵卻以最快的速度拉栓退殼,緊接著又推彈入膛,然后舉起步槍又瞄準第二排哥薩克騎兵。 又是一陣密集的槍聲響過。 第二排哥薩克騎兵也倒下大半。 這下,幸存的哥薩克騎兵終于反應過來了。 不過這些哥薩克騎兵確實悍勇,都這樣了居然還不跑,反而直接發(fā)動沖鋒,催動戰(zhàn)馬向著明軍沖過來,顯然是想殺到明軍的跟前近戰(zhàn)。 不幸的是,明軍根本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栓動步槍的射速對于騎兵來說也是致命的。 【新書開頭已經(jīng)通過主編的審核,目前正以每天半章的速度攢稿中,題材仍是明末,切入時間點是1621年的渾河血戰(zhàn)后,另外由于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目前正喝中藥進行調(diào)理,等身體恢復些許后就開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