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238節(jié)
“該死,又是紐約?”奧爾巴赫早該想到的,“這次他們終于得逞了!” 路易從奧爾巴赫的辦公室離開之前,他從主教那得到了一個禮物。 一盒古巴雪茄。 這是奧爾巴赫最喜歡的東西之一,他每天要抽好幾根。 “如果你不抽,就找個懂行的幫你收起來,如果保存得好,可以放好幾年?!眾W爾巴赫說。 “謝謝?!?/br> 路易拿起雪茄盒,說:“再見,里德。” 他走到辦公室外,簡·沃爾克已經(jīng)知道結(jié)果,他給了路易一個擁抱。 路易走到自己的辦公室,將鑰匙放在桌上,來到外面的時候,他遇見了k.c·瓊斯。 “你真的不再考慮一下嗎?”k.c問。 路易搖頭道:“剩下的就交給你了?!?/br> 路易感覺自己就像是帶獨立團打完縣城的李云龍跟刑副團長交代后事:“現(xiàn)在可是兵強馬壯??!” k.c不確定他能否駕馭這支球隊。 “路,我覺得我做不到?!眐.c說。 “想想湖人隊吧,如果他們知道我要走,巴斯和萊利會高興到把肚子拍爛,他們會很小看你,這是你的機會?!甭芬椎?,“再沒什么比來自對手的輕視更好的戰(zhàn)機了。” 正當路易要走的時候,k.c最后問了他:“當初我們第一次見面,真的只是巧合嗎?” “當然不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巧合?” 路易大笑著遠去。 意識到自己被路易玩弄于股掌之中的k.c,氣得笑出來。 路易很愜意,就像所有走向完美的電影結(jié)局,他打開雪茄盒,切開一根雪茄,點燃,想像個贏家一樣。 結(jié)果,他被狠狠地嗆到了。 雪茄是不過肺的,他被嗆得眼角流淚,干咳不止,恨不得把五臟六腑都給咳出來。 第三卷 奔騰年代(1984-1988) 第二百七十七章 焦頭爛額 1984年,nba派遣使團造訪中國,與籃協(xié)會面。 路易是代表團的十人之一。 這并不是nba第一次與中國產(chǎn)生聯(lián)系,早在1979年,當年的冠軍華盛頓子彈隊便去過中國,并打了幾場友誼賽。 路易坐上代表團的飛機時,心里并沒有表面上那么輕松。 nba此行的代表是斯特恩的助手,哈佛法學院畢業(yè)的加西亞·林恩。 林恩看出了路易的焦慮:“你不是中國人嗎,怎么也會緊張?” “唉,我也不知道我現(xiàn)在算不算中國人。” “怎么說?” “心理上,我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身份證卻不是這么寫的。我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附屬地公民。” 說起這個,林恩來了點興致。 “最近中國不是一直在和英國商討香港回歸的問題嗎?或許要不了多久你就可以當個真正的中國人了。” “確實如此。” 此番回中國,他的第一個目的是幫助代表團促成與中國籃協(xié)的合作,第二個目的,則是利用他在美國積蓄的資本,成立一家類似于東莞籃校那樣的學校。 如果聯(lián)盟辦公室沒有邀請他加入代表團,他不會有這個想法。 現(xiàn)在,不同了。 他有足夠的資本,也有這個能力,更有名望。 而且,他百分之一萬肯定中國籃壇從來沒有利用好他們的人口優(yōu)勢(當然,足球在這方面更加慘不忍睹)。 現(xiàn)在是個非常好的時期,50-60年生人開始進入生育期,中國迎來嬰兒潮,自1980年以來,平均每年至少有2000萬個嬰兒降生。 然后呢,80年代全國各地有多少體校?答案是不足50所。 雖然他們往往能挑選到那些“rou眼可見”的天賦,但晚發(fā)育的人非常之多,這些人如果沒有在合適的年紀得到專業(yè)的訓練,就基本不可能再成為職業(yè)球員,天賦自然就荒廢了。 路易希望同時引入東莞籃校的選拔機制加上bj隊在2017年推出的雛鷹留學機制。 將最好的年輕球員送到美國,在最激烈的環(huán)境下成長進步,挖掘出那些一度被荒廢的苗子,或許,中國能多出幾個nba球員也說不定。 所以,他的目標就是建立一所籃球?qū)W校,選擇合適的人展開工作,再投入大量資金。 從飛機落地的那一刻起,路易就在為這件事奔波。 他得知外國人是不能在中國直接創(chuàng)辦學校的,必須找中國籍的合伙人,所以他很快就打上了廣告。 來電的人很多,基本都是騙子。 路易每天光是忙這件事就分去了大部分的精力。 到達中國的第二天,他連喘口氣休息的時間都沒,便和林恩他們一起來到了中國籃協(xié)的辦公大樓。 此次雙方主要就明年nba邀請中國隊到美國打友誼賽之事商談。 nba希望有實時直播,這樣做,可以增加nba在中國的知名度,順便也讓中國隊和世界上最好的球隊交手。 這對雙方都是有利的,但籃協(xié)在行程上有疑問,而且他們沒有那么多的經(jīng)費。 期間,路易開了個口。 “一旦中國隊落地美國,所有的經(jīng)費都可以由聯(lián)盟承擔,這次邀請是我們發(fā)出的,這也是我們的應盡之儀?!?/br> 路易用一嘴基本沒口音的中文驚呆了籃協(xié)的諸位。 “路先生,據(jù)我們所知,你從小在美國長大,怎么中文說得這么好?”籃協(xié)的談判代表好奇地問。 路易笑道:“無論我在哪里長大,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在哪兒。” 這是路易第一次在談判中開口,但不會是最后一次。 原先他只是代表團里的一張臉,來充門面的。 nba想向中國和世界展示“優(yōu)秀的華裔在nba也能取得成功,我們是一個有包容性的職業(yè)聯(lián)賽”。 現(xiàn)在,他成了林恩的助理,提出了許多對中國隊有利的事情。 比如,他提出讓中國隊和與他們打友誼賽的nba球隊一起訓練,同吃同住,感受一下世界最頂級聯(lián)賽的訓練氛圍和設施。 路易的提議,有的被采納了,有的沒有,但他很積極,搞定了許多林恩弄不清楚的東亞式委婉暗示。 只花了七天的時間,雙方就達成一致。 剩下的時間,代表團將在籃協(xié)的邀請下游山玩水。 路易則開始做他的正事。 他找到了一個合伙人,是個姓劉的藝人,喜歡運動,尤其熱愛籃球,他聽過路易的事跡,聽到他想在國內(nèi)建籃球?qū)W校,需要合伙人便親自趕來與他見面。 路易幾乎拿出了他目前所有的現(xiàn)金,接近80萬美元。 按1984年的匯率,1美元換算成人民幣是2.3元。 別小看這數(shù)字,1984年的1元人民幣,算算通貨膨脹,到幾十年后,大概是40元左右的購買力。 劉姓藝人是負責幫路易忙的,所以沒要他多出錢,只是把學校掛在他的名下,路易持95%的股權(quán)。 接下來就是圈地,動土,施工,各種燒錢的干活。 路易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考察他需要的工作人員,他需要一些務實的,愛好體育的,真心想為中國籃球做事的人。 來報名的大學生居多,他們很多缺少相關(guān)的能力,路易只能優(yōu)中選優(yōu)。 但感覺,還是差了點。 前前后后他忙了二十幾天,只搭起來一個草臺班子,雖然很簡陋,但基礎算是有了。 接下來就等學校建成,尋找合適的教練團隊,再動用他的影響力做宣傳,順利的話,明年或者后年便可開學。 這之后還有很多要忙的。 忙了這么些天,路易毫無成就感,他找的那些人并不是專業(yè)的,他們有熱心但無技能,一年之內(nèi)能學會多少呢?他所做的這些事,最終是否有意義? 他不知道,但是,既然給了他機會,他總要去做。 又有幾個人知道當他看見日本的八村塁和渡邊雄太在nba站穩(wěn)腳跟,國內(nèi)最有天賦的幾個還在cba菜雞互啄,他有多酸呢? 有些東西,一味地學國外是不行的。 可是在籃球這塊,就是要想辦法把好苗子投到美國借雞生蛋。 在可見的未來50年以內(nèi),都不可能有哪個國家的籃球水準超過籃球之國。 路易希望他的學校能挖掘出盡可能多的苗子,所以,他需要優(yōu)秀的球探。 nba的代表團已經(jīng)回去快一周了,路易還待在這兒,他感覺有很多事要忙。 在學校建成之前找到一批高素質(zhì)的球探,他們需要周轉(zhuǎn)全國尋找合適的苗子。 如果沒有球探,光靠學校的招牌,有多少家長會把孩子送過來呢? 光是想到以后的事,路易的頭皮就要裂開了。 在他離開中國之前,中國男籃邀請他看了一場熱身賽。 他看到了許多在他穿越前已然成為國內(nèi)籃壇大佬年輕時的樣子。 其中有個人,讓他過目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