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辣媽颯爆了 第69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基建從美食游戲開始、穿越獸人的世界被強攻 (nph)、賈貴妃日常、從荒野求生節(jié)目開始、不只一夜情(高H、年下、腹黑受)、環(huán)流、刑偵:窺夜、末日樂園、娶了碰瓷夫郎后真香、玩具戀人(gb)
那幾十個無良農民家里條件一般,吃了他們的大棚蔬菜中毒之人高達三百多百人。 其中重癥患者全都是兒童,一共有幾十個,其他的都是輕癥患者。 這幾十個重癥兒童,幾乎全都是吃西紅柿炒蛋而中毒的。 西紅柿炒蛋酸酸甜甜,許多小朋友都愛吃。 讓那幾十個無良農民賠付這么多人的醫(yī)藥費,他們根本就拿不出來。 最后還是媒體報道了這件事,呼吁社會為那幾十名兒童捐款。 林麥天天看報紙,自然也看到了這則新聞。 她挺佩服那幾十個無良農民,狗膽包天,居然敢在大棚蔬菜上噴灑農藥。 現(xiàn)在好了,出事了,光賠醫(yī)藥費就傾家蕩產了,還得蹲大牢。 不過這一切全都是他們咎由自取,哪怕被判槍斃林麥也不會同情他們。 她只會同情那些躺在重癥病房的小朋友。 他們何錯之有,只是想吃一盤番茄炒蛋而已,卻沒想到讓自己生命垂危。 那些小朋友雖然中了毒,引起了急性腎衰竭,可是通過血透洗腎是可以解毒的,并且恢復健康。 但是要及時治療,越早治療后遺癥越少。 否則轉成慢性腎衰竭,就危險了。 林麥毫不猶豫地以總公司的名義,給每個重癥兒童捐獻了五千塊錢。 雖然重癥兒童有幾十個,每人五千塊,加起來也有好幾十萬。 哪怕對土豪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可是對林麥而言,卻算不得什么。 她前段時間在港股上撈的錢都不少,拿出九牛一毛幫助這些小朋友毫無壓力。 可是那些小朋友的家長卻感激不已,恨不能要給她下跪,不過被她攔下了。 她救那些小朋友,又不是為了沽名釣譽,只是有實力罷了。 林麥一口氣包了所有重癥兒童的醫(yī)藥費,各個媒體紛紛前來采訪。 林麥可不想每家媒體她都接受采訪,她沒那么多時間浪費在采訪上,她還要配合政府一起保證京城市民的供應。 因此只接受了中央臺視臺的采訪。 她沒有過多地渲染自己的善舉有多么偉大。 只著重推銷了一下自己的萬通集團,然后說了一句話,富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從社會上賺了錢,總要回饋一點給社會。 當天晚上,中央臺就播出了采訪林麥的節(jié)目。 她所說的“回饋社會”,讓不少學子心中有了震撼,默默在小本子上記下這四個大字,考作文時十有八九是會考到的。 一時間,林麥的美名傳遍了整個京城。 雖然政府在傾盡全力解決雪災中的京城市民的民生,但是因為大雪封路,再加上工作效率低這一特色,而使京城供應仍舊不足。 如果像后幾十年那樣,進行問責和追責制度,看誰工作敢慢吞吞,京城供應不足的現(xiàn)象早就解決了。 只能說,這個時代官僚主義還是很嚴重的。 林麥因此絲毫不敢松懈,安排各路人馬源源不斷地從全國各地運各種農產品以及必需品到京城。 正月初十那天,塔娜媽從蘇國邊境買的十噸奶粉以及牛羊rou啥的終于抵達了石家莊。 又由石家莊通過卡車運到了京城,總算大大緩解了京城奶粉短缺的問題。 一晃又過去了兩天,大雪一點沒有要停的意思。 工人們早就已經結束了春節(jié)假期正常上班了。 他們每天清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馬路和廠里的積雪。 雪一直在下,只靠環(huán)衛(wèi)工是清理不過來的,需要工廠職工和市民們全都出一把力。 可即便幾乎全民行動,路上的積雪還是很多。 特別是有些積雪在馬路上形成了冰層,行人走在上面特別容易摔跤。 就在今天上午,就有好幾個老爺子老太太在來福多多的路上被摔進了醫(yī)院。 其中還有一個拄著拐棍的年輕人,被摔得當場暈了過去。 被路人和交警送到了最近的友和醫(yī)院,一檢查,摔出了顱內出血。 如果不立即開刀,要么性命不保,要么變成植物人。 情況緊急,許多檢查來不及做,只能憑經驗給傷者開顱做手術,這就需要經驗豐富的外科大夫上。 醫(yī)院領導指定了方卓然。 方卓然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把那個年輕人從鬼門關給拉了回來。 這件事在老百姓當中傳得沸沸揚揚,兩天后,有人將此事爆料到了媒體那里。 京城電視臺和好幾家報紙的記者前去醫(yī)院采訪。 方卓然查房時,碰見那個殘疾小伙一把年紀的奶奶坐在他病床前老淚縱橫。 一問之下,方才得知,殘疾小伙家境貧寒,交不上住院費。 奶奶怕醫(yī)院斷她孫子的藥,因此痛哭。 于是查完房后,把醫(yī)藥費給小伙子交了。 特意返回病房,悄悄告訴那個老奶奶和殘疾小伙,讓他們不要再擔心醫(yī)藥費,他已經替他們交了。 祖孫倆感激的話都說不利索。 方卓然正要離開時,一群記者涌了進來。 其中一個年輕的記者一進來就采訪殘疾小伙。 問他腿部有殘疾,為什么還要選擇在大雪天去福多多菜場購物。 方卓然用看傻子的目光瞥了一眼那個記者,如今的記者是不是腦子有什么毛病,提這么弱智的問題? 他十分無語地離開。 殘疾小伙也覺得那個記者提的問題實在沒有水平。 但他還是老老實實地回答:“家里的糧食沒有了,蔬菜也沒有了。 我想去福多多菜場買一袋面粉,和幾顆大白菜回來?!?/br> 那個記者又問:“你家附近沒有國營糧油店和國營菜場嗎,要舍近求遠,跑這么遠來買糧油和大白菜? 國營菜場和國營糧油店x的東西可全都是計劃價格,不比福多多菜場的糧油和大白菜貴?!?/br> 同病房的幾個病人家屬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插嘴道: “雖然國營糧油店的糧油,和國營菜場的大白菜跟福多多菜場的糧油和大白菜一個價。 可國營糧油店的糧食是陳的,國營菜場的大白菜是蔫兒的。 人家福多多菜場的糧油全都是新米新面新油,大白菜全都是新鮮的。 換做正常人,誰都會選擇去福多多菜場買糧油和大白菜。” 那個年輕的記者聽出那幾個病人家屬在內涵她不是個正常人,有些不自在。 她眼珠轉了轉,繼續(xù)采訪那個殘疾小伙:“你家住的地方不是有一家惠民菜場嗎。 賣的糧油雖然是陳的,但價格比國營糧油店和福多多的都便宜。 蔬菜聽說是從京城近郊進的貨源,也很新鮮,價格也比福多多的便宜。 你怎么不去惠民菜場買糧油和大白菜?” 她的一番話,立刻遭到了同病房所有家屬一片噓聲。 一個家屬一臉不屑,翻著白眼懟道:“惠民菜場是看見政府出面穩(wěn)定物價,才降價的。 之前政府沒出面時,她家東西賣得可貴了,簡直跟打劫似的。 哪怕現(xiàn)在惠民菜場東西賣得再便宜,我都不會去她家購物的,印象太壞了!” 除了那個小記者,其他記者都好奇地問:“他們的東西賣得有多貴?” 這些記者只知道惠民菜場賣過含有農藥的大棚蔬菜,卻不知道他們賣過高價菜,職業(yè)素養(yǎng)讓他們覺得有新聞可挖。 那些病人家屬七嘴八舌地告訴了他們,當時惠民菜場糧油和不少農產品的價格。 那些記者全都瞠目結舌:“惠民菜場怎么可能賣得這么貴,又怎么敢賣得這么貴。 這是哄抬價格,叫上頭知道了,是會吃牢飯的,這……不會是真的吧?!?/br> 那些病人家屬集體翻白眼:“你們不信,自己去調查,就知道我們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br> 一個病人家屬冷笑道:“惠民菜場之前賣壞掉的魚和rou賣給消費者,吃病了一大群人。 后來又賣含有農藥的大棚蔬菜,又吃病了一大群人。 這種黑良心的菜場,還有啥事是他們干不出來的,發(fā)災難錢,賣高價也就不足為奇了?!?/br> 八零年代,消息不暢通。 很多消息,如果沒有人反映到媒體,媒體也不一定知道。 那個病人家屬提到的有關惠民菜場賣壞掉的食物給消費者的黑料,在場的那些記者恰好就不知道。 從醫(yī)院出來,那些記者就要結伴去調查惠民那些他們不知道的黑料是否屬實。 唯獨那個年輕的小記者說她人不舒服,就不一起去調查了,獨自一人走了。 第757章 舍車保帥 那個年輕的記者不是別人,是蘇玉瑩的遠房表妹童清揚。 她剛才采訪時,特意把話題往惠民菜場上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