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父母快穿后躺贏了 第18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病秧子穿成倒霉昏君后、這個北宋有點怪、被讀心后我寵冠后宮、八十年代高嫁小保姆、相敬如賓第六年、作精白富美在七零被兵哥哥寵麻了、穿進賽博游戲后逆襲成神、與藍有關(guān)的一切、糾纏[先婚后愛]
肯定是因為這輩子沒了依靠,只能靠自己,他才重新拾書苦讀。早知道還不如不針對繼母, 讓李家繼續(xù)咸魚下去呢。 至于對付李家, 反正已經(jīng)安排了人勾.引李家女眷, 聽說小有成果, 顧秀也不急著再謀劃李家。 何況她如今和三皇子妃斗的熱火朝天, 也不允許她分心別處。 至于勾.引李家女眷小有成果, 卻是‘張家’合伙騙背后金主的。 前文提到顧秀手下找的演員, 三個男人人品具是很差的那種, 不然也不會接受改換身份勾.引良家婦女的任務(wù)。 花錢找這種沒品的男人做事, 就不能指望對方能老實完成任務(wù)。 何況李家警惕, 他們也不可能完成任務(wù)。 眼看金主交代的任務(wù)遲遲沒有進度, ‘張家’眾人新生惶恐。 有人供吃用,給錢花, 只需要勾.引女人,這日子多輕松。眾人都恐金主責(zé)怪他們辦事不力, 三個男人一合計干脆撒個謊試探一下。 恰好那時候顧秀在忙出嫁的事, 奶娘等人對張家疏于管理,竟讓他們糊弄過去了, 還打賞了銀子。 這下可好, 知道金主好糊弄, 三個男人都生出了自己的心思。 ‘張父’掉頭就將金主安排的婆子弄上了床,做起了真夫妻,還打起‘女兒’的主意。 所幸張姐兒不傻,知道這里的三個男人都不是好東西,也看不上這個老男人,便拿將張家是假的透露給李家人魚死網(wǎng)破威脅,這才保住了清白。 ‘張二’喜歡男人,而‘張大’生的書生義氣,正是他喜歡的類型,整日糾纏不休。 嚇的‘張大’不敢在院子里多待,每天在外面溜達,不到睡覺時不回來。 ‘張家’自此變成一盤散沙,各過個的,再也沒人將攻略李家當(dāng)成第一目標。要不是怕搬出去會被金主察覺到問題,大家早就各自回家了。 這段時間,方婉也瞧出李家家風(fēng)不正,人品不行的事了,提點了李二姐幾句,讓她注意點不要和張家男人接觸。 在李建豐回來的第四天,李家辦了幾桌酒席,邀請了親戚和鄰居來喝酒。 那天定國公帶著李姑姑一起親自到場的,穿金戴銀,身邊小廝婆子神情肅穆,一瞧就非常人。 鄰居們相互打聽,才從做牙婆的張王氏那知道,這是國公爺和國公夫人。 在場眾人基本都是平民百姓,小商人,何曾接觸過國公級別的貴族,不由拘束起來。 ‘張家’人這才知道李家和定國公府是很親密的親戚關(guān)系,往來也很緊密,并非流于表面。 何況李建豐中舉,地位轉(zhuǎn)變,張大本就是書生,自是知道其中厲害,不由心生退意。 對付之前的李家,背后金主都要拐彎抹角,如今李建豐成舉人,肯定更要隱秘。 他只是想賺點錢,可不想到時候被人當(dāng)棋子,添了命進去。 是夜,‘張大’翻來覆去睡不著,既為李家的背景心動,又怕日后暴露沒了命。 利益動人心,最終‘張大’還是決定嘗試一下成為李家的女婿。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他開始接送‘meimei’張姐兒上下學(xué),本想借此和李二姐同路搭上話。 李二姐早得了方婉警告,加上她身上又有婚約,哪敢和‘張大’多接觸。 只要張大出現(xiàn),李二姐就急忙和張姐兒拉開距離,甚至為此遠離了張姐兒。 ‘張大'見此便改為在半路吹笛吟詩,賣弄風(fēng).sao。 李二姐避之不及,可又沒別的路走,只好將張大sao擾自己一事告訴給了方婉。 方婉聞言挑眉,讓二姐放心,她會處理的。 第二日張大站在路邊吹笛,直接被同巷子里的劉婆子潑了糞,指著張大的鼻子罵他和老子一樣到處勾搭女人。 ‘張大’在叫罵中狼狽跑回家。 之后只要張大想接近李二姐,劉婆子不管三七二一上去就潑糞,叫張大氣餒不已。 張大知道這劉婆子肯定是李家人指使的,是他自己先不懷好意,后又沒有證據(jù)證明是李家指使,只能吃了這個虧。 既然達不成目的,意味著以后會被金主收拾,爆出去李家也不會放過自己。 ‘張大’果決收拾包袱跑路。 至于為啥沒想勾搭李嬋,實在是李嬋太宅了。 方婉每日還會帶孩子去鄰居家串門呢,李嬋則宅在屋里,實則宅在空間里研究四書五經(jīng)八股文。一心幫老爹考舉人、進士,只偶爾被方婉拉出去放放風(fēng)。 索性這時候本就講究大家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她不出門也沒人議論。 ‘張父’猜到張大跑路可能是被李家的背景嚇的,不以為意,反正他不打算勾.引李家人,只當(dāng)鄰居,李家人知道又能怎樣。 至于張婆子、張姐兒、張二有賣身契在顧秀手里,不敢跑,叫他們跑也不知道往哪里跑, 四人很有默契的隱瞞了張大逃跑一事,有人問怎么不見張大,’張家’便說是送他去外地讀書了。 至于金主到時候問起怎么說,‘張父’看‘張二’這個男相公不爽,打算將鍋甩到‘張二’身上,就說是因為他老sao擾‘張大’,張大受不了才跑的。 。。。。。 雖說辭了族學(xué)的事,那也要等有人來接手再走。 李建豐接下來的日子還是照常去族學(xué)上課。 比起之前,學(xué)生們對他畏懼和尊敬又多了三分,李建豐對學(xué)生的態(tài)度依舊。 新來的先生姓唐,年紀近五十,個子不高,人微胖,留著山羊胡,臉上常含笑,是個很和氣的人。 上午李建豐講課,唐先生旁聽,熟悉一下節(jié)奏;下午唐先生講課,李建豐旁聽。 原本李建豐還擔(dān)心唐先生和善,管不住調(diào)皮的學(xué)生,聽唐先生講課,生動有趣,并不死板,就放下心來了。 下值后李建豐請新來的唐先生和另一個老師一起去吃飯,順便請兩人照顧一下他的兒子李定才。 兩人自是滿口應(yīng)下。 解決了族學(xué)的事,李建豐便直接去了‘三山’書院上學(xué)。 三山書院位于城南京郊,三面是山坡,大儒張賢在此地收徒解惑二十余年,名氣傳播后越辦越大。 二十年間,出了不少秀才,每界科舉都有學(xué)子中舉,三五年便有中進士的,共有師生七百余人,是上京知名學(xué)院之一。 若非李定才底子太差,李建豐都想將李定才也轉(zhuǎn)進來了。 可惜這里秀才想進去都要經(jīng)過一番考核,李建豐也是仗著自己是新進舉人才免試入學(xué)。 當(dāng)然,學(xué)費還是照樣要交的,一年五十兩,對舉人和有錢人家不算貴,對平民百姓來說就不是一般貴了。 李建豐進去讀書考核的第一個月,就考了個倒數(shù)第一,被講師訓(xùn)的跟孫子一樣,說還不如一些秀才做的,在舉人里更是不入流。 若非舞弊是大案,加之李建豐又沒有背景,眾人都得懷疑他怎么中舉的了。 什么,李建豐有定國公府的關(guān)系?定國公府在文人面前算個屁,都是吃老本的武將,怎么可能賄賂到考官。 就算這樣,也有人說李建豐來自窮鄉(xiāng)僻壤,沒啥有本事的文人才讓他撿漏成舉人了。 仿佛隨便一個人去了祁縣,便也能中舉一樣。 李建豐知道自己底子沒打好,知道自己的舉之位怎么得來的,也不與他們爭論,做人低調(diào)。 事后學(xué)習(xí)越發(fā)用心,直接住進了書院,拿出懸梁刺股的勁頭,熬夜苦讀,查看資料,一個月才回家一趟,第二天一早就往書院去。 過年回家也不過是每日看書,將往來能推的都推了。 方婉很心疼丈夫,所幸有空間在,一家人不論在哪里都能隨時見面聯(lián)系。 她便時常在空間做了豐盛的飯菜給父女倆吃。 比起其他人熬夜苦讀只能用昏黃的燭光,李建豐坐在亮堂的電燈下苦讀,還有各種資料可以隨意取用,條件可好多了。 如此努力,每月考核的成績是rou眼可見的一步步上升,不過半年已然成為班級前十,進步顯著叫講師很是欣慰。 也讓眾人對他改觀,認可了許多。 不過那卻是半年后的事了,在李建豐入學(xué)的第二個月,新年到了。 這是李家在上京過的第一個年,也是李家生活發(fā)生翻天地覆變化的一年,這個年過的很熱鬧。 方婉采購了不少物資,給兒女添置了新衣裳,新首飾,豐厚的壓歲錢;給下人發(fā)了一個月的工資作為壓歲錢,一人一身新襖子。 來拜年的孩子們糖果,蜜餞,面果子糕點一人一把。 新年那天,李建豐和方婉手牽手站在門口看李嬋帶姐妹和男娃搶著放煙花,不禁相視一笑,心里是暖暖的幸福。 看著女兒平安喜樂,一家人一步步走向美好,就是他們堅持的動力。 是夜,李府的煙花一簇接一簇,炮聲不停響起,附近的人家也都走出房間欣賞這燦爛的煙火。 不少人心頭感嘆,讀書就是好,李家發(fā)達咯。 他們的發(fā)達不是指金錢上,而是指地位上和精神上。 他們或許有比李家還有錢的,但沒人敢像李家這樣面對大官依舊挺直背,昂頭挺胸,更不敢這般煙花放個不停,甚至放到大半夜。 大魏是禁煙花炮竹的,只是如今管理松弛,不怎么管了,但是萬一惹眼了讓衙役看到,勒索點錢財花花也是有的。 唯獨李家放的再多,只要不引起失火,就不會有人過問。 作者有話說: 煙花鞭炮容易引發(fā)火災(zāi),小朋友不要學(xué)女主一家。 第158章 ◎24◎ 新年過后, 李建豐早早回了書院讀書,家里的事都交給了方婉,一心苦讀。 李二姐今年七月出嫁, 一些大件的家具還沒準備。 方婉打算有空讓李建豐回老家一趟,將李家的老宅買回來,順便托當(dāng)?shù)啬窘炒蛟旒揖?,等李二姐成親時,直接從老宅出嫁。 至于李二姐的婆家, 李建豐和方婉都不太喜歡, 但是古代退親吧, 影響雙方名聲, 尤其是對女方的影響更大。 索性李家今非昔比, 宋家依舊是小門小戶, 諒宋家不敢明目張膽的欺負李二姐。 若是敢欺負, 他們夫妻兩可不是那種女兒出嫁就萬事不管了的人, 肯定會找上門給女兒撐腰。 宋家子也是讀書人, 只是讀書天賦同李定才一樣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