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 第399節(jié)
無嫡立長。 孝昌帝和周王都是嫡子,雖有次序之別,但這無關(guān)緊要,廣文一朝,她已經(jīng)掌握了執(zhí)政大權(quán),有一言立帝的能力。 這也是為何,朝野上下?lián)乃龔U掉孝昌帝的原因。 “周王失了帝位,所以為娘倍加疼惜于他……” 李太后螓首微搖。 幾番話語落下,孝昌帝終于動容,跪在李太后鳳袍之下哭泣不斷,哀悔過往。 少傾,天子印璽易位。 “快,速速趕往周王府邸,將這天子印璽遞給周王?!?/br> “再令禁軍將軍閻汝儉護(hù)送周王。” “讓周王逃回藩地。” 李太后走出紫薇殿后,立即叫來心腹,吩咐道。 神京一日而陷,她此先被孝昌帝軟禁在宮中,怎么可能提前得知消息讓周王先逃…… 剛才說的,只是騙騙孝昌帝的話罷了。 …… …… 一個時辰后。 周王淪為了階下囚,被許王麾下大將常豐率兵壓到了徐行和皇族三王所在的道觀。 “王爺,周王攜帶天子印璽想要偷跑出城,被禁軍閻將軍檢舉……” 常豐半跪道。 說話間,他一掃庭院的四人,心中大為震驚,已經(jīng)成勢的皇族三王在看向院中的那個年輕書生時,竟面帶恭敬之色。 一點(diǎn)也不像是他印象中的王爺。 “周王?” 徐行聞言,訝然了一下。 他先看了一眼身穿明光甲的常豐,然后這才將目光落到了與常豐一同跪在地上、頭戴木枷的周王。 “晏道長,救小王一命。小王……小王……” 周王跪地哭泣。 他沒想到李太后給他安排的親信,在護(hù)送他出城的時候,竟直接背叛了他,連一刻猶豫也沒有。 好端端的, 他就成了階下囚。 皇族三王聽到此言,也是詫異。 許王看到徐行對這件事感興趣,也不馬虎,即刻咳嗽一聲,目光看向大將常豐,問起了事情的原委。 半刻鐘后。 經(jīng)常豐的解釋,眾人才知道,周王被捕,是李太后還想著拼死一搏的緣故…… “周王不必驚慌,我三人是你的皇叔……看在先帝的面子上,也會饒你一命……” 睿王找常豐要來鑰匙,親自為周王解下木伽和鐐銬,笑道。 “謝?;适??!?/br> 周王雖吃驚這三個皇叔今日怎么這么好說話了,但也不敢質(zhì)問,低聲道了一句謝后,就默默的站在了一旁,不做聲響。 半日后。 天色大亮。 徐行隨皇族三王一同前往神京皇宮,來到了紫薇殿,并高居上座,坐在了龍椅上。 殿下,李太后和孝昌帝看到這一幕,驚駭不已,不過懾于修士之威,不敢多嘴。 “不孝后輩,看到太祖皇帝,還不趕緊施禮……” 皇族三王帶著自己的世子、庶子也來到了殿上,對每人屁股踹了一下,低聲道。 這時,孝昌帝、周王,以及李太后才知道了徐行的真正身份。 “見……見過太祖爺爺?!?/br> “是我……不孝,該死,竟然想著動孝章皇后的墓……” 孝昌帝嚇得半死,跪地道。 他這時才明白自己犯下了一個什么驚天大錯。 “哀家,妾身……” 李太后亦是一樣,想起自己在徐行面前的放肆,就有些無地自容。 “看來我徐氏……仙運(yùn)仍是不佳,爾等子嗣,僅有四人才有一些修行資質(zhì)……” 徐行并未理睬孝昌帝、李太后的求饒,他神識一掃在場徐氏子孫的根骨,搖了搖頭,說道。 北荒風(fēng)氣不同于東凰州南部,仙凡并未永隔,而是互有交融。 如鶴喆國,長公主烏妙就是星隕派的圣女,余下的一些皇族也多有修行資質(zhì),加入了北荒各派。 以他的實(shí)力,在北荒開辟幾個小國并不難,難的是,離了他的保護(hù),這些小國能否繼續(xù)活下來。 “算了,到了北荒,多與他國皇族通婚就是。” 徐行暗忖道。 徐氏皇族如此不濟(jì),與他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趙蕓娘懷徐璋的時候,他的資質(zhì)和普通人差不了多少…… 所以后世子孫,一點(diǎn)沒繼承到他現(xiàn)在的仙體道骨。 接下來。 徐行一甩大袖,將這些藩王的子孫扔到了他的火云遁上,隨他一同升空。 一些皇族和藩王的親信部將,也被他帶離。 很快,紫薇殿內(nèi),只剩下了李太后、孝昌帝、周王等十?dāng)?shù)個贊同遷墳的徐氏皇族了。 “今后鳳溪國,就仍由景嘉帝一脈執(zhí)政,孝昌帝可,周王亦可……” 不久,殿內(nèi)傳出了一道無所查詢的縹緲之音。 話音落下。 龍椅上又多了一個黃布包裹。 “是天子印璽……” 孝昌帝見此,匆忙登上臺階,來到龍椅附近,將這黃布包裹塞到了懷里。 第257章、徐某之意,借掌教道印一用 藩王被太祖皇帝帶走。 王府的世子、子嗣,及麾下的部將也一道離開。 那么,這神京,這皇位,只要天子印璽在,那么還是屬于他的,誰也搶不走。 “皇兒……” “聽為娘的話,天子印璽給為娘……現(xiàn)在百官和萬民都認(rèn)為天子失德……只有你弟弟周王繼位,你才能繼續(xù)保住富貴……” 李太后看到孝昌帝搶先一步拿走天子印璽,臉色微變。 若昨日她哄騙孝昌帝的事情暴露,這個親政的少帝對她還會有幾分孺慕之情,就未嘗可知了。 “周王是你弟弟,素有賢名……繼位后也會對你好的,你體弱多病,去景順宮別宮調(diào)養(yǎng)一段時間……” “禪位賢皇太弟,也是美事一樁,值得天下稱贊?!?/br> 李太后循循善誘道。 她說的也不全然是假話。 此時盡管藩王及其麾下部將被太祖皇帝“升仙”帶走,但孝昌帝失德,致使神京淪喪也是板上釘釘?shù)氖隆?/br> 此外,孝昌帝親政也才數(shù)月。 沒有一點(diǎn)政績。 扶持孝昌帝再登帝位,朝堂百官可不見得會再次擁護(hù),即使百官擁護(hù),各地的藩王、地方官說不定就會如三王一樣,起兵復(fù)叛了…… 桓氏一黨,僅數(shù)月,可無法全部清除。 “周王……” 孝昌帝聞言,目光看向殿下的周王,捧起天子印璽的雙手瞬間微顫了起來。 …… …… 離開鳳溪國。 徐行將帶走的凡人,交到了崇真觀的首座——九重道人俞不舟的手上。 大批量運(yùn)載人力的空間靈寶并不好找,無一不是珍貴奇玩之物,舉州難尋。 至于靈獸袋之類也不可取。 先不說其內(nèi)部空間狹小,單是在靈獸腦海中刻下奴印這件事運(yùn)用到凡人、修士身上,就為正道所不容。 只有宗派存有的大型飛舟,才能助徐行一臂之力,將這些凡人大批量運(yùn)到北荒。 “徐師叔托付不舟如此重任,不舟絕不慢待,必親力親為,護(hù)送徐氏后人去往北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