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16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快住手,這根本不是豪門女配!、穿越不易,鼠鼠嘆氣、首輔寵妻手札、典妻為嫡、為妾、吾之兄長,苗疆大巫、腹黑太子偽裝日常、娘娘出身賤奴,上位手段很毒、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我在全時空直播打喪尸
他們村子現(xiàn)在各家苧麻確實不算多,之前都想著搓麻繩,備那么多干嘛。現(xiàn)在想想,以前村子守著‘金山銀山’,卻完全都給浪費了??! 而且縣太爺描繪的前景也太美妙了吧。 到時候他們村的布,在江縣各個村子賣出去,那得賺多少錢吶! 張慶和村民們合計后,一咬牙,這個生意,他們干了! 哪有不投資的生意呢,只有前面先投錢出去,后面才能見到回頭錢吶。好在一個村子集資出錢,各家分一分,也不算多。 因此這天過后,整個縣前村都行動起來。 他們去木匠鋪定了一批撥錘子,以及兩臺織布機。等織布機送來以后,一臺讓吳四娘用,另一臺讓其余村子里的女人跟著她學習。 春天溫度回暖,風輕盈盈的,冬日的寒冷徹底消退。 縣前村在村口搭了個棚子,吳四娘和一群村子里的女人,在棚子底下一邊笑著聊天,一邊紡紗。等紗紡好了,幾個女人再用紗來織布。梭子織布雖然效率不高,但相比于之前,已經好太多太多了! 男人們則是或蹲著,或坐著,默默用拔錘子捻麻線。 這時候,已經到了農忙的季節(jié),該去地里拔草了。 大家互相體諒,誰家地里有活兒就先去忙,忙完了趕緊回來換班。有時候實在忙不開,那就等傍晚下了田,飯都來不及吃,先去棚區(qū)里再忙活一陣。 紡車吱吱呀呀開始工作。 日頭西落,傍晚的時候,整個世界都被浸染上燦爛的輝芒。人們忙著手里的活兒,在心里喜滋滋憧憬著,等織出來布以后,賣出去,家里賺到錢了,也能蓋磚瓦房嘞! 心里想著這些美事兒,干活的時候都利落,嘴里更是不停歇的說鬧。 連一些平時話少的漢子,都難得參與進來,聊聊李家村在蓋新房,聊聊那波新進來的流民安頓好了沒,聊聊到時候大江村的磚瓦暢銷,還是他們縣前村的布賣得好。 一片熱鬧聲中。 就見吳四娘站起來,激動道:“好了!第一批布織出來了!” 哎呦我的娘! 這一嗓子,讓周圍所有的熱鬧聲都停下,然后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圍過來看新鮮。 那紡紗機織出來的紗,粗細均勻走線扎實,沒有一點瑕疵。因此織出來的布,質量也是極好的。 雖然這種麻布本身質地粗劣,但對于縣前村的人來說,已經是足夠大的大驚喜了! “這布摸著可真軟和?!?/br> “四娘真厲害啊。” “比我在商鋪街店里買的布都好?!?/br> “咱們村這次肯定能賺大錢!” 吳四娘被夸得臉色通紅,可看著眼前的一匹布,她同樣興奮到難以自持。 趁著這段時間,再多織一些,就能拿去賣了。 他們村也能賺大錢咯! - 縣前村的人在織布,李家村和大江村的人在忙著燒磚,另一邊,百余位和鄉(xiāng)紳們辭工的佃戶,則是把荒地開墾了出來。 這群佃戶和大江村不同,他們是有自己的房子,而且有少量耕地的。 所以辭工的時候,也很有底氣。 這些人,屬于各個村子里比較窮苦的村民,所以才會選擇做佃戶。 現(xiàn)在開荒,當然不能像是先前大江村那樣,一整塊地好幾百畝連在一起,所以只能分開,在各個村子開荒。 這就導致縣衙工作量加重,孫成負責這個事兒,最近忙的腳不沾地。 而胡銘,則是接過了【家禽養(yǎng)殖】推廣的工作。 去年從涼州購買的那批活雞鴨,后面陳庚年用它們培育出了一些小雞和小鴨出來。鴨子目前對于江縣來說還是個新奇玩意兒,但養(yǎng)雞算是比較容易的。 只要做好公雞母雞的交/配事宜,一般都能收獲到能孵化出雞仔的雞蛋。 江縣現(xiàn)在人人家里都有小菜園,菜園是最容易生蟲子的地方。 用來養(yǎng)雞最合適不過。 想來再過段時間,家家戶戶雞鴨成群的情況就會出現(xiàn)了。 不僅如此,這一個月里,縣衙又新招了二十位差役,以及三位打掃清潔工,和兩個后廚幫工。 這下,縣衙的人手終于充裕了,以后再辦差事,就不至于手忙腳亂。 佃戶們在開荒,江縣一些人家在養(yǎng)雞鴨,陳庚年也沒有閑著。 他謊稱自己過年的時候認識了一些胡商,并從胡商手里買來了一批棉花、大豆的種子。這兩樣種子,一樣各一千斤,他讓系統(tǒng)把種子放在距離江縣不遠處的官道上,然后再讓物流廠的員工過去,將種子帶回來。 雖然奇怪為什么去拉種子的時候,那群胡商提前走了,但物流廠的人還是將種子給帶了回來。 時間一晃來到四月初。 佃戶們參考先前大江村開荒的辦法,先用曲轅犁耕地,然后再蓄起田埂積累雨水,將田地里的鹽洗了出去,拌好淤泥,又施加了一次堆肥,足足晾曬了大半個月,確保這些田地能真正肥沃起來。 他們本來是預計,等六月份的時候種植小麥的。 但縣太爺卻給佃戶們帶來一個更大的驚喜——聽說縣太爺在胡商那里買到了新的農作物種子,大豆和棉花。這兩樣農作物,一年只能種植一次,四月種,八月收,雖然一年只能種一茬,但賺到的錢,能比兩茬糧食都要再多一點。 佃戶們聞言驚呆了。 于是大家現(xiàn)在都眼巴巴盼著縣太爺過來,聽他講一講這棉花和大豆具體是什么東西。 - 棉花大豆的事情,暫時還沒有在縣區(qū)里流傳開。 因為大江村的磚瓦,和縣前村的布,先一步開始售賣了! 最開始售賣的,是大江村。 田大山這人穩(wěn)重,還有主見,磚瓦窯開窯的當天,他就讓村子里出了兩架板車,用牲口拉著紅磚瓦,去各個村子叫賣。 “一文錢五塊!質量絕對好的紅磚瓦,有要蓋磚瓦房的嗎?可以選擇我們村的磚瓦?!?/br> 這么多年了,除了縣衙的商鋪街,村子里大家都自給自足,太久沒有這種走家串戶做買賣的事情了。 田大山拉著牛車,牛車上放著磚瓦,和同村幾個人,一個個村子走過,引來人們各種議論湊熱鬧。 讓大江村人激動的是,這個辦法真的有用,那天一共有三戶人家買了磚瓦,打算蓋新房! 消息傳回來以后,人們都高興壞了。 剛開窯第一天就買了三戶人家,他們這絕對是屬于開門紅??! 相比于大江村,縣前村的人就靦腆許多。 做生意就是這樣子,第一步還挺難跨出去的,尤其是主動喊著叫賣,完全張不開口嘛,怪難為情的。 張慶學著大江村,也拉了一輛車,車上放著布匹,還坐著一個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爺子,以及吳四娘。 可這倆平時把村子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的男人,這種時候完全張不開嘴。 到最后吳四娘急了,路過一個村子村口,大聲喊道:“賣布嘞!便宜又實惠的布料,走過路過都來瞧瞧!” 這一嗓子,果真把村口一些人都給吸引了過來。 布這種生活必需品,肯定比磚更受歡迎啊。 人們圍上來看熱鬧,還有人問吳四娘,他們村是不是也跟大江村一樣,在做生意。 吳四娘一開始還拘謹呢。 后來也豁出去了,問什么答什么:“對對,我們縣前村,江縣最東邊那個村子!現(xiàn)在就是做點小生意,但是你們放心,我們村的布,質量好,價格也實惠,你看這質量,你上手摸一摸。妹子,買點回去給孩子做件新衣裳吧,咱自己家做的布,絕對放心使!” 哎呦,你還別說,這布確實便宜,質量也好。 吳四娘等人帶了兩匹布出來,當天回去的時候就賣完了! 他們帶著錢回去,縣前村的人高興的合不攏嘴。 這做生意,可真賺錢吶! 而隨著磚瓦、布在縣區(qū)內流通,江縣人的心思也都跟著活絡起來。 “縣前村那布,確實便宜又實惠,趁著現(xiàn)在還有清閑時間,給家里人做件衣服?!?/br> “大江村的磚瓦也很實惠,我跟男人合計著,要不一咬牙,把磚瓦房蓋起來?!?/br> “咱們村是不是也琢磨著該做個什么生意呢?人家能賺錢,咱也一樣可以!” 日子在變好,人們要么在賺錢,要么享受到更好的便利。 這要擱在以前,哪敢想喲!趁著這么好的時候,抓緊點努努力,把家里條件搞上去,別的不說,就那磚瓦房,誰不眼饞? 新的一年,定個新的目標,蓋個新房子吧! 而也是從這個年初開始,江縣的經濟徹底開始起步發(fā)展,甚至出現(xiàn)一個村子集體富裕起來的傳奇事件。 只要抓住機遇,都能脫貧致富! 第76章 076 ◎種植棉花大豆,焦慮的鄉(xiāng)紳老爺,發(fā)現(xiàn)煤礦!◎ 早晨。 陳庚年起床洗漱后, 去食堂吃飯。 “縣太爺早!” “縣太爺!” 路上,有瞧見他的差役趕忙緊張問好。 衙門先前招了一撥差役,大概有二十人, 最近裴寶來在帶著他們‘實習’。 陳庚年笑著擺擺手,示意他們不必拘謹:“怎么樣,在衙門待得還算習慣吧?” 那能不習慣?簡直太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