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陽鳥 第11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偏執(zhí)大妖的傀儡娃娃、羊入虎口(現(xiàn)百abo)、戀愛腦、流亡地羅曼史、愛犬、卑賤的枝葉、【半人馬】同種族人外觀察記錄、酒色(1v3 NPH)、小怪胎嘎嘎征服異能界、luanlun記事
黎湘沒有回答,只是擰著眉心盯著郗望的背影。 直到郗望走出門口,黎湘再也壓抑不住那種惡心,沖進(jìn)洗手間。 可她趴在水池邊,卻什么都吐不出來。 就在剛才那個瞬間,她似乎“看”到了郗望被那個變態(tài)控制洗腦的場景。 郗望叫他哥哥,服從他的一切安排,違背自己的意志,給自己洗腦,讓自己接受這種畸形關(guān)系,讓自己愛上它。 就像一些按理說患有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受害者,以及那些被pua的人,他們的精神被控制了,不只是來自加害者,有一部分也來自“自我強迫”。 我侮辱你,是為了你好。 我控制你,也是為了你好。 這樣的對待方式,冠上“哥哥”這樣溫馨的稱謂,令黎湘覺得,連“jiejie”兩個字都臟了。 在郗望的認(rèn)知里,是否“哥哥”和“jiejie”是一樣的——起碼不是世俗中那種溫暖的存在。 黎湘虛脫的撐住水池,緩了好一會兒,看向鏡子里那張蒼白、不近人情的臉。 她已經(jīng)完全找不到“郗晨”的影子了,即便輪廓還有相似之處,骨子里的氣質(zhì)已經(jīng)完全消磨,它們太脆弱了,經(jīng)不起被時間和欲望的沖洗。 她不止一次試圖找回些什么。 但她的理智又告訴她,既不能當(dāng)飯吃,遇事了也擋不住任何洪水猛獸,那種累贅的東西找回來做什么呢? 她又對自己說,大概是用來證明自己還是個人吧。 黑暗中似乎有聲音在笑,證明給誰看,誰會在乎你是不是,你自己在意嗎? …… 這樣靜立許久,黎湘終于呼出口氣。 回到房間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筆記本,登錄許久沒有上去過的fession網(wǎng)站,并在后臺留言:“能不能把你來林新的起因跟我說說,為什么你會想到查尸骨的下落?” 手機在這時響起。 黎湘拿起來看了眼,是靳瑄的郵件。 靳瑄還在微信上說:“你這兩天活動很頻繁啊。我已經(jīng)跟我的私家偵探說了,以后兩天給我一次反饋?!?/br> 點開郵件一看,照片雖然不多,但內(nèi)容確實豐富。 她的保姆車出入劇組,去往郊區(qū),又去了度假村,照片里還拍到靳尋的車。 黎湘粗略地看了第一遍,回復(fù)靳瑄:“我今天是去見靳尋了,事先沒有約好,是他突然過來,好像是有什么事情要處理,你知道是什么事么?” 靳瑄:“我怎么會知道,他的行蹤就跟鬼一樣。哎,不過他最近表現(xiàn)是有點奇怪,我猜啊,多半和靳疏要回來了有關(guān)?!?/br> 說到這,靳瑄又發(fā)來幾個小表情,雖然是文字對話,卻透著揶揄:“他有沒有跟你說?。颗?,我也是剛知道的?!?/br> 黎湘回道:“我知道這件事,但不是他說的?!?/br> 靳瑄并不好奇黎湘消息的來源,只沉浸在自己的趣味里:“靳疏在東南亞可是立了大功的,聽說那邊的關(guān)系都吃透了,真是不敢相信,那么亂的地方,他去的時候屁都沒有。是不是有一種回來復(fù)仇的感覺啊,‘我失去的一切終有一天我要拿回來’。哈哈哈,也難怪靳尋緊張?!?/br> 黎湘被這話逗笑了,沒有立刻回應(yīng),只是一邊笑一邊看著照片。 直到笑容從她臉上逐漸消失,按鼠標(biāo)的手也停了下來。 幾秒的停頓,又往回按。 照片里,鏡頭跟著她的車一路去往郊區(qū),到了郊區(qū)卻只是遠(yuǎn)遠(yuǎn)地抓了幾張,并沒有拉近鏡頭的畫面。 而且拍攝角度雖然帶到辛念和周淮的車,卻沒有拍到車牌號,只能看出來楊雋下車,辛念上車,以及楊雋和周淮站在一起時的模糊畫面。 這不合理,也不像是出自手法熟練的私家偵探。 不說現(xiàn)在的相機技術(shù)和長焦鏡頭多么發(fā)達(dá),就說狗仔和私家偵探的職業(yè)病好了,按快門是條件反射動作,不會只按一下,拍下來的照片就跟鏡頭膠片一樣,連續(xù)連貫且重復(fù)性非常高。 哪怕只是一秒鐘的動作,也能被快門“分解”出十幾個瞬間。 另外,私家偵探提供照片都以清晰為準(zhǔn),不清楚的很難作為證據(jù),花錢買指向模糊的照片毫無意義。 也就是說這些照片是不合格的,只不過靳瑄沒當(dāng)回事,因她本來就不打算利用這些照片做文章,也沒看出來這里面的文章,她只是用來交功課而已。 黎湘瞇了瞇眼,托著腮回顧了一些事,隨即從電腦中翻出之前的跟拍。 先前她問過靳瑄,怎么她讓人跟辛念,還拍到許多許煒、江秋、趙正翀的照片。 靳瑄的回答是:“有幾個是辛念圈子里的人,我覺得沒必要浪費時間,但那個私家偵探閑得慌,非要自己發(fā)揮?!?/br> 這件事只是個小插曲,之前黎湘并未往心里去,如今卻越想越不對。 什么私家偵探這么閑,給的錢再多也沒必要額外給自己加工作量,多跟三個人也不會拿更多的報酬,而且這不是一兩個私家偵探能負(fù)荷的工作,起碼要有一組人。 不止如此,她這樣快速翻了一遍,就已經(jīng)看出一些人為篩選的痕跡。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聞錚是做私家偵探的,周淮是聞錚的同事,因此才走到辛念身邊。 春城那個中餐館表面上是經(jīng)營餐飲,卻也是聞錚、周淮工作的“大本營”。 照片里凡是關(guān)系到聞錚、周淮的照片,一律模糊處理。但他們并不在靳瑄的關(guān)心范圍,靳瑄不會在意。 如果只是模糊一張兩張還可以說是不小心,每一張都這樣處理就太奇怪了。 要么,是靳瑄聘請的私家偵探和他們認(rèn)識,看在同行的份上放了一馬,要么,靳瑄聘請的私家偵探,就是他們這組人。 正想到這,fession網(wǎng)站上突然彈出一個框,她的登錄被踢下線了。 黎湘將剛才的思路甩開,耐著性子等了十分鐘,這才再次登錄。 果然,后臺多了一大段留言。 作者有話說: 紅包繼續(xù) 第94章 消失的meimei 后臺是辛念的回復(fù)。 “我心里一直有個懷疑, 十二年前周長生和張大豐咽氣的時候,咱們?nèi)齻€都不在現(xiàn)場。靳尋的人去處理,兩人是否真的沒了呼吸, 為什么不搶救一下周長生, 這是個問號。但這些年我從沒想過舊事重提,人死了就當(dāng)翻篇了,之所以想到追查尸骨, 是因為林新的人口失蹤案, 我在跟蹤報道, 在這里聽到一點風(fēng)聲。有個線人提到十二年前的夜陽天,說是他認(rèn)識的熟人透露, 夜陽天老板是被人害死的, 尸體就埋在郊區(qū),聽說扔到坑里的時候還有氣息。這話不像是編出來的,只有當(dāng)年參與處理尸體的人才會知道。于是我就想, 既然張大豐當(dāng)時沒有死透, 那么周長生呢?當(dāng)初咱們是為了掩蓋真相才商量去找靳尋, 但這十幾年過得都是什么日子?是, 咱們有錢了,也過上了那時候夢想中的生活,但是……我知道我這是不知足,不甘心, 有錢了還想要自由,想要心安理得。難道你就沒想過嗎, 你打算被他控制一輩子, 直到哪天他像是對待張大豐周長生一樣對待你?” 辛念發(fā)完這段話就下線了, 她連錯別字都沒心情找, 就坐在桌前盯著逐漸變暗的屏幕,看著屏幕上映出的自己的輪廓。 這段日子她失常失眠,有時候天亮才有困意,有時候會因為夢到聞錚而驚醒,頭說疼就疼,吃藥都沒用。 其實她到現(xiàn)在都無法完全接受聞錚的死,他走的太突然,就在她面前,最后他還告訴她“沒事,等會兒我就出來”。 自母親去世后,辛念就以為自己這輩子不用再面對這種生離死別,聞錚的死卻給她當(dāng)頭一棒。 聞錚剛走那幾天,辛念還沒有緩過神兒,聞錚在春城的“家人”就來了林新。 說是家人,其實就是聞錚工作的那個中餐館的同事,有兩個人辛念見過,后面還跟了一個年輕男人,那兩人以及周淮都叫他“崎哥”。 辛念怔怔地望著眼前這個比自己大不了一兩歲的崎哥,聽著他面無表情地詢問聞錚的死因——他要的是來龍去脈。 辛念腦子嗡嗡的,狀態(tài)奇差,一時也顧不得遮掩,將事情和盤托出。 但當(dāng)時她能想起來的事情呈碎片狀,東一塊西一塊很混亂,她有些語無倫次,也顧不得前后邏輯和語序。 她看到他們都露出震驚、疑惑的表情,知道是自己語焉不詳,便試圖解釋清楚。 她說了很多廢話,還有八桿子打不著的事,根本融合不到邏輯鏈里,需要做減法,但那個崎哥還是從這些雜言雜語中提煉出幾條重點。 崎哥:“你認(rèn)為動手的人和春城靳家有關(guān),對么?” 辛念點頭:“我很肯定?!?/br> 崎哥繼續(xù)梳理:“那個黎湘,也認(rèn)定靳尋會對你們出手,所以在你們離開前一晚,跑來警告。” 辛念回憶道:“她的意思是,我們走得太匆忙會引起懷疑,以靳尋的性格寧可錯殺也不會放過。但我當(dāng)時沒有聽她的?!?/br> 那一刻的辛念無比后悔,也是這些年來第一次認(rèn)同黎湘。 曾經(jīng)她以為那只是黎湘控制她的手段,黎湘就是紙老虎,她最喜歡撂狠話了,但有一次成真嗎? 崎哥又問:“來林新以后,你們一直在找十二年前參與過處理尸體的那些人,想知道尸骨埋在哪里?!?/br> 辛念:“我們找到一些線索,也找到一個當(dāng)事人,但他不承認(rèn),還失蹤了。我想是我們打草驚蛇了,才會引來殺身之禍。” 崎哥思考了片刻,沒有給她任何分析或結(jié)論,但辛念看得出來他是有想法的,而且因為她的描述正在逐漸成型。 可與此同時,她還有另外一種感覺,這個崎哥的想法和她的認(rèn)知有一些出入,他接收她的看法和角度,卻不盡信,他應(yīng)該知道一些她不知道的事,角度應(yīng)該更寬,她的描述對他來說只是一些散碎的拼圖。 怎么說呢,辛念覺得自己看不透這個人,他看上去很年輕,卻有著與自己年齡完全不符的閱歷。 他的經(jīng)歷一定是超出常人的曲折,就像他名字里那個“崎”字一樣。 辛念試圖追問崎哥一些看法,但崎哥只字不言,還問她是否要繼續(xù)留在林新調(diào)查,同時提出另一種建議,說如果她想回春城生活,或是去其他地方重新開始,他都會幫忙。 辛念相信他能做到,但她拒絕了,她要留下來找出真相,就算自己也死了,也得死得明明白白。 崎哥離開之前,周淮說自己也要留下。 辛念很意外,她和他并不熟,而且就她所知,周淮和聞錚也沒有深交那個程度。 崎哥卻沒有絲毫驚訝,還囑咐周淮多小心。 最后辛念追上崎哥,她有很多問題,卻又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崎哥似乎看穿了她的想法,只給她一句話:“這件事不會就這么算了,聞錚的事一定要有個說法。” 這話就像吃了定心丸,盡管崎哥沒有立下任何保證,辛念卻有了底氣,知道她并非一個人。 有權(quán)有勢的人在遇到普通人難以招架的“人禍”時,他們隨便一個電話,一個交代,就能把事情解決,有的是人鞍前馬后。 權(quán)勢的傾斜太不公平。 但反過來,一個普通人遇到天塌下來一樣的事,叫天天不靈的時候,是否也會幻想有一個這樣的人物從天而降,三言兩語就把事情辦了? 這大概就是人追逐權(quán)力的意義。 辛念還記得母親最后一次住院期間,她們親眼看到一家人登門來鬧,因事情太大還驚動媒體,但最后還是被壓了下去。 后來問清楚情況才知道,是當(dāng)事人曾經(jīng)在這家醫(yī)院做過手術(shù),隔了幾年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器官,懷疑是被這家醫(yī)院偷了。 這事嚇了辛念母親一跳,她以前也做過外科手術(shù),還擔(dān)憂地問辛念,她會不會也被偷了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