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107節(jié)
溫潤坐在馬車?yán)?,也不耐熱,扇子就沒停下來。 “該死的林家,什么時候來鬧不行?非得大夏天的過來,這昨天剛下了雨,今天熱的能曬死人。”溫潤抱怨:“都三伏天了?!?/br> 跟蒸桑拿的溫度一樣,熱死了。 翠花嬸子拿了個蒲扇,也給溫潤扇風(fēng),知道東家不是怪她,只是單純的不耐熱,不由得道:“咱們這會子走,已經(jīng)是涼快的了,到了縣城那才叫熱呢,下午更熱,不過想必下午咱們就在陰涼處納涼了,再忍一忍。” “好吧?!睖貪櫸宋亲?,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夏天就不是出門的好時候?!?/br> 溫潤寧愿頂風(fēng)冒雪,也不想頭上的是烈日驕陽。 因?yàn)槭窍奶烀矗瑴貪櫟倪@輛馬車的棚子也是有改裝的,春秋和冬日,都是蒙的油布,防風(fēng)防雨,還能有一點(diǎn)保暖的作用。 但是夏日就不一樣了,車棚子上蒙的就不是油氈布了,而是清油布,前后不再是木板,而是掛的湘竹簾子,就連車窗上,都是蒙的輕紗,讓車子能有一點(diǎn)小小的過堂風(fēng),不會覺得悶熱。 相應(yīng)的,外面的人,也有可能透過一些縫隙,看到里頭兩個人在干什么。 這也是為什么,溫潤敢讓翠花嬸子上馬車的原因,這么一個四處漏風(fēng),通氣良好的車廂里,一男一女能干什么? 何況一個青年才俊,一個半老徐娘了。 就是馬三兒來來回回的走了好幾趟,老是往車廂里看,看的趕馬車的劉三兒莫名其妙:“馬三兒,你看啥呢?” “沒,我就是想看看,舉人老爺出行,有啥不同?還要人給他打扇子?”他看到劉氏給人用蒲扇扇風(fēng)了。 第108章 王大志家死人了 這又不是有隔音板,這么大的聲音,溫潤都聽到了。 翠花嬸子聽了就笑出聲:“我給自己東家打個扇子怎么了?東家最不耐熱,在家的時候,很少見到夏日里東家出門的,怕熱,怕蚊蟲叮咬,更怕出一身的汗,每日里都要曬水沖涼的!” 家里頭有五十多個大澡盆子,每天都要倒?jié)M水,放在太陽底下曬,一般學(xué)生們上午在上學(xué),中午會在私塾吃一頓午飯,然后沖涼,有臟衣服的還得自己把臟衣服洗干凈了,曬干的時候,學(xué)生們就午睡,然后起來,穿上干凈的衣服,收拾書本回家去。 家里的一些活兒,學(xué)生們都要干,有的孩子出門去打豬草,背著背簍拎著割草的刀片,一邊走,一邊大聲地背誦課本,這樣的場景,比比皆是。 小一點(diǎn)的還會在放雞鴨鵝等等家禽的時候,一邊撿柴火,一邊背誦《九九乘法表》呢。 這是這么久,溫潤給孩子們養(yǎng)成的習(xí)慣。 午休,養(yǎng)足精神,下午勞作,但是不能忘了上午教的東西。 如今唯一能全天候上課的只有老王家的兩個孩子,以及隔壁楊家的三個。 不過這幾日還加了兩個,一個是村長家的大孫子張嶺,一個是劉家的劉大力。 算一算,只有王家哥倆兒,楊木、張嶺與劉大力,有希望最快考個秀才回來,其他的還要學(xué)呢。 “那也不能讓你給他打扇子啊?他不是有折扇嗎?”馬三兒還挺為劉氏抱不平的:“你又不是他奴婢?!?/br> 嚴(yán)格來說,劉氏是自由之身,只不過是在王家做工而已,溫潤當(dāng)時也是仔細(xì)考慮過的,按照這個時候的一些習(xí)慣和規(guī)定,老媽子自己在東家那里當(dāng)牛做馬都可以,可是老媽子的孩子,因?yàn)槔蠇屪硬皇琴u身的奴婢,故而也不是奴籍,只要老媽子的丈夫是個良民,那孩子依然能讀書科舉。 從父,不從母,這就是古代的cao蛋規(guī)矩。 看一個人的出身,從來不看母親,只看父親。 除非你媽是公主,那就另當(dāng)別論了。 但是公主的兒子,也要從父姓的啦。 “我只是太熱了而已,大家快點(diǎn)趕路,到了縣城,我請大家伙兒喝冰鎮(zhèn)綠豆湯。”溫潤樂了:“翠花嬸子也不要給我扇風(fēng)了,我頭發(fā)沒亂吧?” 他早上起來就洗了澡,還有頭發(fā),夏天頭發(fā)干得快,陳強(qiáng)家的特意給他重新梳了個頭發(fā)。 其實(shí)來了這里這么久,溫潤一直對自己的長發(fā)沒轍兒。 以前多是楊大嬸給他梳理頭發(fā),后來有了陳強(qiáng)家的跟翠花嬸子,就交給她們倆打理了,不過洗頭發(fā)什么的,還是溫潤自己來,陳旭也會梳頭發(fā),但是他還小,手藝不如他母親陳強(qiáng)家的好。 如今溫潤的頭發(fā)就是一個發(fā)髻,上頭用綢緞纏了兩圈,以一根白玉頭簪固定住,綢緞帶子自然下垂到腰際以下,即不會讓頭發(fā)散下來,讓人不舒服,又有緞帶飄逸,不會顯得突兀。 一身豆綠色的輕紗外罩,翠綠色的錦緞薄衫,溫潤這一身打扮,不說風(fēng)流倜儻,但也絕對文質(zhì)彬彬,不辱沒他舉人老爺?shù)纳矸荨?/br> 而且料子好啊,這個時候的東西都是最純粹的自然材料做成的,想找個滌綸的你都找不到,像是第二層皮膚一樣貼在身上。 絕對的夏日衣衫不二之選。 “沒有,好著呢?!贝浠▼鹱釉娇丛綕M意:“東家就是好,有那個,文質(zhì)彬彬的氣質(zhì)?!?/br> 夸的很誠懇,溫潤臉都紅了。 人家倆人沒事兒,馬三兒還能說什么? 所幸他們走得早,也走得快,想趁著涼快趕緊趕路,不然太陽上來了,別說人了,牲口都熱的受不了。 他們終于在午時之前就到了縣城,溫潤目測,大概是九點(diǎn)多吧? 到了縣城就直奔縣衙而去。 可是到了縣衙才知道,縣令大人出門去了,沒說去哪兒,反正就是沒在縣衙里,說很快就會回來,但是回來的時候也不確定,大概是今晚,或者是明早。 沒辦法,溫潤只好帶著人去了客棧。 馬三兒他們是要回縣衙報道的,還得回執(zhí)命令,畢竟他現(xiàn)在是正兒八經(jīng)的衙役了。 就是走的時候,這老小子流連的很。 看的溫潤莫名其妙。 不過天氣要熱起來了,溫潤急需找個地方避開這燥熱的暑氣。 他們中午是去的鴻升酒樓吃的飯,張大哥去另外一個鋪?zhàn)硬橘~去了,沒在酒樓里,這會兒的掌柜的,是以前的大伙計(jì),現(xiàn)在對溫潤也依然熱情的很。 安排最好的一個雅間,因?yàn)檫@次有女眷在,人也多一些,故而溫潤就選了雅間。 “上菜,清爽一點(diǎn)的,吃過了我們好回客棧去?!睖貪檱W啦啦的扇風(fēng):“再來一份冰鎮(zhèn)酸梅湯?!?/br> “好的,好的,這就安排去?!闭乒竦挠H自來點(diǎn)的菜,不一會兒就拎了個甜白瓷的甕過來,甕身上還有水珠滑落:“這是冰鎮(zhèn)酸梅湯,先喝一點(diǎn),去去暑氣?!?/br> “好?!?/br> 眾人趕緊分了一下這冰鎮(zhèn)酸梅湯。 溫潤喝了一大口,舒坦了。 飯菜的確是清淡,白米飯,搭配的就是茭白毛豆,rou絲黃花,清蒸白魚,鮮炸藕合,搭配鮮蝦雞蛋湯,沒什么油水,卻很清淡下飯。 天氣熱的溫潤都沒什么胃口,吃過了飯就回去客棧。 午睡了一會兒,下午暑氣太大,也沒出門,客棧的小二送來了井水灞涼的果子給他們,啃了兩個,還是覺得無聊,溫潤不由得坐在窗前,看著外頭發(fā)呆。 他所在的地方,是在客棧臨街的一處窗戶那邊,街上因?yàn)樘珶岬年P(guān)系,也沒什么人,就連擺攤的都很少。 且多數(shù)人都熱的蔫蔫的,也沒什么活力。 不過這街道上,倒是有一隊(duì)一隊(duì)的白役,跟著正經(jīng)的衙役巡邏,這么一會的功夫,都過去兩隊(duì)人馬了。 有這樣的人巡邏街道,街面上的混混啊,無賴啊,二流子的都不見了。 也是,一旦被抓到了,這幫人可不會跟他們客氣。 看來多招收人手,還是有用的,起碼治安情況不錯,溫潤記得進(jìn)城的時候,城門口還有二十幾個人守著,雖然不收什么入城費(fèi),可來來往往的人,看到這幫官府的差役,也會下意識的瑟縮,如果是壞人,心里有鬼,肯定會害怕! 起碼震懾效果不錯,進(jìn)出城門的人都急匆匆的,不敢起刺兒。 在窗戶那里一趴,其實(shí)就是在發(fā)呆,直著眼睛,發(fā)呆了半天,最后才回到自己的房間。 晚上是酒樓將飯菜送來的,不過這次不那么清淡,有一道老醋花生,很是開胃。 更有一道鹽焗雞,味道也很好。 吃過了晚飯,溫潤只在客棧里溜達(dá)了一下,就沖了個涼,這個時候衙門來了人,是馬三兒。 “縣令大人回來了,明日辰時初,在衙門二堂審理此事?!瘪R三兒看了看溫潤:“請明日辰時之前,到達(dá)縣衙。” “哦,好,知道了?!睖貪櫨褪屈c(diǎn)點(diǎn)頭而已。 馬三兒又跟他說了點(diǎn)內(nèi)幕消息:“小的回去派人打聽了一下,林家為何急匆匆的要找劉氏回去。” “哦?”溫潤端茶的手一頓,喝了一口茶,沒有真的“端茶送客”:“是為什么?” “劉氏不聽一下嗎?”馬三兒看了看門口。 “我在?!苯Y(jié)果翠花嬸子就在溫潤身后的屏風(fēng)那里:“你說吧?!?/br> 這房間里只有一個主位,自然是溫潤坐著的,馬三兒在下首坐著。 溫潤身后是一面屏風(fēng),從門口這里看,只能看到那扇繡著桃花林的屏風(fēng),其實(shí)屏風(fēng)后面還有一個小空間,就是給女眷們準(zhǔn)備的,而且后頭就是門,門外就是客棧內(nèi)院。 這個院子將客棧一分為二,后頭是一個一個的小院子,適合拖家?guī)Э诘淖 ?/br> 前頭都是客房,一間一間的,適合人少的時候入住。 溫潤選擇在這里見馬三兒,也是趕巧,翠花嬸子給他送的茶水,客棧里可沒有好茶,綠豆湯倒是有,可不能總喝綠豆湯啊。 剛上來送茶,這馬三兒就來了,要不然馬三兒也不會喝到茶,他那杯茶水,本來是溫潤給自己準(zhǔn)備的。 結(jié)果便宜了他,幸好他帶來的消息還不錯。 “你在啊?”馬三兒嚇了一跳,這屏風(fēng)后頭要是不出聲,他都看不出來后頭有人。 “翠花嬸子在,你就說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溫潤沒那個閑心跟馬三兒這樣的人打漣漣,干脆的叫他說個清楚明白。 “王家二伯你知道吧?”他提了個,讓溫潤意外的人。 “他們家不是搬走了嗎?”溫潤可是聽說了,他們家被前任縣令給收拾的,差點(diǎn)就弄死了,結(jié)果前任縣令要下死手的時候,上頭來了命令,得,這縣令就走了,不過王家二伯他們一家子也沒好過,從縣城里搬了出去,還賣了房子還賭場的債務(wù)。 兒子胳膊也沒保住。 “他們搬去了樹林場那里,王家二伯還是做個小買賣,又買了一些田地,讓他家兒子去種,可缺了一只手,種地很費(fèi)勁,卻不得不干活,王大志倒是個狠人,對自己兒子下死手的管了,再不管,可真要不得了!” “后來流寇來襲,都知道樹林場那里有錢,所以去那里的流寇最多,足足二百多個人?。∪际歉F兇極惡之輩……。”馬三兒說的很嚴(yán)重的樣子。 “等等,你等等!”溫潤舉起手來,問他:“流寇一共有多少人?。吭趺创筌妵?,跑出來這么多?我們那地方,夠偏僻的了,還跑來三五十個,樹林場我沒去過,但是那里跑去二百多?” 這是流寇該有的數(shù)量嗎?古代不是現(xiàn)代,人口少,且一些地方地廣人稀。 流寇要是上了三五百個,那豈不是成了匪患?再說這三五百個人,啥都不干,就靠打家劫舍他們吃得飽嗎? 何況這些是跑出來的漏網(wǎng)之魚,這得多少漏網(wǎng)之魚啊? 多少賊寇被抓捕,多少兵丁抓捕???怎么這么多漏網(wǎng)的??? “聽說這些賊寇有萬多人,被圍在山上的時候,還裹挾了一些山民和野人,不然大軍也不會為了這么長時間,大軍圍捕的時候,其實(shí)他們就是一抓就溜,山路多啊,他們順著山路跑的快,大軍能抓的都抓了,可跑出來的也不少,還有一些人來過永寧縣,知道這里是個下縣,人口少,防備薄弱,幸好縣令大人提前招收了不少人馬,這才護(hù)住了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