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602節(jié)
劉三兒最高興了:“快回家吧,家里提前七八天就開始打掃衛(wèi)生,新?lián)Q的涼席,被褥和竹夫人,哦,還有一些食材,都是新鮮的,回家,回家。” “劉三哥,這些年辛苦了?!蓖醅B拉著他的胳膊,跟他一起往回走。 這些年,都是劉三哥在老家這里支撐著,他們家的宅院和田地,都是他在派人種植和打掃維護,每年的收益也都給他們存著,糧食也是一年一替換。 家里的糧倉,一直都是有新的存糧,雖然沒有再擴建什么的,但是能守住就行,這是他們老王家的“祖產(chǎn)”啦。 到了蓮花私塾,溫潤頓時眼睛更大了。 第576章 蓮花坳的變化 以前溫潤給蓮花私塾蓋得房子,不太大呢。 足夠村里孩子們上學(xué)用的了。 現(xiàn)在么,它已經(jīng)有了前后院之分不說,還有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區(qū)分。 前頭的廣場還在,以前稀稀拉拉的站著的都是學(xué)生,現(xiàn)在可倒好,站滿了人不說,還分了好幾排。 有二三十歲的讀書人,一看裝素,大概是舉人吧?跟溫潤的學(xué)位差不多。 有十幾歲的少年人,穿著青衿,應(yīng)該是一群秀才,年紀(jì)輕呀! 還有幾歲的小孩兒,一個個穿著童生裝束,這應(yīng)該是小班的孩子們。 溫潤認(rèn)識的都沒幾個了:“當(dāng)年那些孩子們,都考出去了吧?” “考出去了,早就考出去了,這些都是咱們村兒,后來的娃娃們。”吳山長看著自己的成果,十分的自豪,跟溫潤顯擺:“還有一些人,聽聞咱們蓮花私塾教得好,就來了咱們這兒上學(xué),咱們這兒,如今都是進士授課,不止有文,還有武術(shù)!多少老卒,那都有絕招的呢,我就收了,不過這地方可是不太夠用了。” 溫潤看了看四周:“我就想開個私塾,你把這里都快搞成了書院,縣城那里的書院能高興嗎?” “那是公家的書院,咱們這是私塾,跟他們不一樣?!眳巧介L給他們介紹了一下,這些學(xué)子們齊刷刷的行了一禮:“見過溫雅士?!?/br> “好,好!”溫潤點了點頭,這群人看他的眼神,炙熱得很。 這可是他們蓮花私塾的創(chuàng)辦人,這些年,蓮花私塾名氣大漲。 不只是溫潤成了溫雅士,更因為蓮花私塾教的好,秀才和舉人,甚至是進士,都有所出,比縣城的書院都厲害。 而且他們舉子進京趕考,都有人照顧,哪怕一次考不中,還能等三年,再考一次。 這兩次機會,不容易啊。 他們?nèi)ミ^京城的人回來都說,大將軍府很好,大將軍跟溫雅士也很照顧他們,他們在京城考試的時候,什么都不用cao心,只管讀書,只管溫習(xí)。 說句不好聽的,就差有人給他們洗內(nèi)褲了,吃飯就差喂到嘴里了。 不過也不是一味的讓他們讀書,而是讓他們勞逸結(jié)合,平時還帶人跑步打拳什么的,或者是出門參加個文會,甚至因為他們學(xué)了新的記賬方式,以及阿拉伯?dāng)?shù)字,他們進士之后,都被派發(fā)了官職,有的人甚至還受到了皇帝的接見。 而他們的這種新式記賬的方式,正在默默的推廣,這樣的記賬方式,還沒人能作假。 因為這個原因,從這邊去的人,一個個都算是上頭的心腹,官途不說一片坦蕩,但也絕對是前途遠(yuǎn)大啊。 對于農(nóng)家出身的寒門學(xué)子而言,足夠他們感恩戴德了。 你說他們能不激動嗎? 見過了他們之后,一行人浩浩蕩蕩的直奔老王家祖宅來了。 老王家的宅子不夠大,可周圍有的是人家,有空房子給他們?nèi)胱 ?/br> 這么多人塞進來,還真讓蓮花坳接待下了。 溫潤甚至還看到了,有那么幾排房子,好像是單獨建起來的:“這些房子是?” “專門建造的,來來回回的,有人帶著親兵,家里住不下,就在這里住,你是不知道,咱們蓮花坳,不少孩子都出息了,在軍中的都有了親兵,美的很!”楊大叔笑著告訴他:“還有一些老卒,也跟珺小子那個時候一樣,在咱們蓮花坳安了家,還有人不習(xí)慣,就去了前頭的……嗨,我說這個干什么?大家的日子好過了,來往的人多了,就蓋了這幾排房子,放心吧,不是什么壞地方?!?/br> 溫潤一點都不介意:“那好,讓人安頓下來,這次來的人,比較多。” “早就知道了。”楊大叔笑著比劃了一下:“全村的人都動了起來。” 果然是全村的人都動了起來,蓮花坳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在忙,各個都在自家門口那里擺開了流水席:“吃飯,吃飯!” 溫潤他們是回到了老宅,之后就洗漱更衣,等他們安頓好了,換好了輕便的衣服出來,溫潤看到大家伙兒就笑了起來。 原來他們的打扮,跟離家之前,差不多。 溫潤的一身輕便的七分袖九分褲,草拖鞋。 王珺的一身短打扮,他也是趿拉著一雙草拖鞋。 頭上什么都沒戴,只挽了個發(fā)髻,那些頭冠啊,金冠的,都沒要了,頭上輕松了很多,也舒爽了很多,坐在一起,要吃午飯了。 “還是老家舒坦啊!”溫潤摸了摸自己的頭,很少有白天的時候,他能摸到自己的發(fā)髻了,因為白天要么戴個帽子,要么要戴烏紗。 只有在家才會舒坦的不戴,可在家也要衣著整齊,畢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有事情找上門來。 溫潤也不能太放松了。 還是在老家舒坦?。?/br> “那就在老家多待幾日。”張大爺看他那舒坦的樣子,就笑的露出來牙齒:“正好,要秋收了,這么多人手,咱們蓮花坳今年不缺人啦!” 其實平時也沒缺人。 不過這么多人在蓮花坳,蓮花坳熱鬧了啊。 “秋收的時候,我們一起搭把手?!碧拥钕伦谀抢镆膊幌#骸拔覀兌寄芟碌亍!?/br> “你可拉倒吧,跟著你的都什么人?”王珺卻道:“別的不說,你那些貼身侍衛(wèi),可沒干過什么農(nóng)活兒?!?/br> “那我跟我的伴讀們都干過?!碧拥钕挛牡溃骸拔夷芨桑 ?/br> 可不是么,他也想顯擺顯擺,自己不是一個什么都不會的少爺。 雖然他是全天下,第一的少爺。 “好,到時候讓你們下地,這么大了,也該干點活兒了。”老村長有點糊涂了,還當(dāng)太子殿下是當(dāng)年那個小娃娃呢。 “張大爺,你說什么呢?這是太子殿下。”楊大叔哭笑不得的道:“不是咱們村兒的那群臭小子。” 自打家里三個孩子都有了功名,楊大叔這村長當(dāng)?shù)目捎凶逃形独病?/br> 同樣的,他也覺得,這上頭人的圈子,不是他們這小老百姓能過的,幸好三個兒子都出息,上頭有人罩著,要不然,農(nóng)家貧戶出來的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 也怕在某些事情上,吃虧還找不到地方說理去。 “太子殿下也是人,也是我的學(xué)生,不用擔(dān)心,讓他們?nèi)?,在京城也沒少干活兒?!睖貪檯s道:“收割就不用了,但是讓他們來回運送,還有,種秋菜的時候,讓他們跟著去?!?/br> 他們這里秋收之后,還有一段時間,可以補種一茬秋菜,一般都是蘿卜啊,白菜之類的秋菜,可以腌制,也可以儲存。 “行!”他們還是習(xí)慣性的聽溫舉人的話。 這都習(xí)慣了,哪怕王珺現(xiàn)在是大將軍了,也是他們看著長大的珺小子。 可溫潤不同,這可是有學(xué)問的人。 而且他們的孩子,也都是溫潤給教育出來的,所以在他們的心目中,哪怕溫潤只是舉人,那也是學(xué)問最好的舉人。 “吃飯,吃飯!”溫潤自己夾了一道江南紅燒rou:“紅燒rou,香!” 這里的紅燒rou,沒有地道江南紅燒rou那么甜,但是絕對夠咸,是偏北方口味的那種。 一群人吃飯也沒閑著,大家都是老家的人,聊得話題都十分輕松,誰家老卒又得了個兒子,誰家的生了個女兒,兩家有意結(jié)個娃娃親。 “娃娃親要不得,萬一孩子長大了,只有兄妹之情而無戀愛之意,可怎么辦?還無法解決了,婚姻大事,大家都要慎重考慮?!睖貪櫡磳@種娃娃親,這幫孩子都要一起長大的,萬一都處出來感情了,可怎么辦? 都兄弟姐妹,要真的結(jié)為夫妻,那感情也不對啊。 一坑就坑了兩個人。 “是啊,別人也這么說,他們后來就沒辦成娃娃親?!睏畲笫宓溃骸斑€有一些孩子在縣城上學(xué),其實他們更多的是想外出看看,要說教學(xué),還是咱們村兒的好。” “對了,陸通神醫(yī)他們家的大女婿要來看你,消息已經(jīng)送來了,估計這幾天就到?!睆埓鬆敻嬖V溫潤:“這些年啊,多虧了陸通神醫(yī)在這邊,我們這群老東西,才能活的這么滋潤。” “沒事兒,我也想見一見我這個義兄?!睖貪欉€記得,自己用了南宮易的令牌,才保住了所有人的命,更拖延了時間,最后得救。 就是他比較可惜的是,此事牽連到了南宮易,可能讓他在道上的名譽,受到了損失。 他是知道的,南宮易如今正在漂白自家,南宮家橫跨黑白兩道,正是轉(zhuǎn)型的時候,溫潤要不是迫不得已,也不會用他給的令牌。 現(xiàn)在還不知道南宮易怎么樣了呢。 吃過了飯之后,好多人都沒有離開,而是坐在一起,品茶,聊天,仿佛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事兒。 溫潤也盡量打聽老家的情況,希望最快了解老家的一些人事。 楊大叔家的三個小子都成親了,孫子都上了學(xué)堂:“如今我家是沒遺憾了,要說你嬸子的心愿啊,就是想有幾個孫女兒,三個兒媳婦給生的都是孫子?!?/br> 老楊家陽盛陰衰,楊大嬸子就想要個貼心的孫女兒,還說誰給她生個孫女兒,就給孫女兒包辦嫁妝。 “孫子都有了,孫女兒也會有的嘛!”溫潤呲了呲牙。 另外又有老倪家,他們家是除了老王家之外,最早當(dāng)了小武官的人家,如今他們家的幾個孩子,不是考了舉人進士,就是在大營里頭擔(dān)任了重要的職位。 “如今老倪家可了不得了,原來他們家窮的嘎嘎響,老倪家的老三一直沒成家,沒錢說媳婦兒啊,后來家里起來了,倪老三都快三十了,想找個年紀(jì)大點的寡婦,成個家也能讓老倪家另外的哥倆兒安心,結(jié)果老倪家起來的太快了,后來那個老倪家的孩子,不是當(dāng)了個大官兒嗎?特意在軍中,找了個同袍的姑姑,給他三叔牽線搭橋,最后還真成了,原來那同袍的姑姑,因為守孝的關(guān)系,耽誤了青春,都二十五了還沒找人家,正好跟倪老三年紀(jì)差不多,還是個黃花大閨女呢。” “老倪家占了大便宜,老倪家的大小子,特意給他三叔置辦的宅院,下的聘禮,哎呦喂,比親兒子都孝順!” “還有那老劉家,以前做豆腐的那家,現(xiàn)在蓋了個豆腐坊,咱們這兒的豆腐,還是他們家提供,大把大把的賺錢,以前還出去賣豆腐,現(xiàn)在么,就在家賣,什么時候去,都有豆腐可以買,咱們這兒的人多,消耗的也多?!?/br> “聽說老張家的大閨女,被府城來的一個學(xué)子看上了,這幾天正在積極地準(zhǔn)備提親,也不知道老張家能不能答應(yīng)。” “老張家的閨女,不是跟老金家的三小子看對了眼兒嗎?怎么會答應(yīng)府城的學(xué)子?” “不是啊,我聽說老張家的大閨女,誰都沒看上,聽說是想找個當(dāng)官的,直接當(dāng)官太太。” 溫潤還記得老張家的大閨女,那個孩子在上女學(xué)堂的時候,就很愛學(xué)習(xí),后來也的確是學(xué)得不錯,管家理賬都有一手,主要是她身體不錯,長得偏胖一些,是老人家眼中的好孩子,宜生養(yǎng)的那種。 “老金家的二閨女,跟府城華家油坊的大少爺定了親,據(jù)說華家油坊可是給了一千兩銀子的聘禮呢,更有很多好東西。老金家的二閨女,就是喜歡錢,聽說談好了,要是進了門,就先管家,說的也是,華家油坊的那位大少爺,不是個管賬的人,他只需要好好讀書就可以了,將來啊,就算不當(dāng)官,當(dāng)個名人雅士也行啊!” 溫潤聽得悠然心安,蓮花坳發(fā)展的不錯,不只是日子,還有孩子們的親事,老金家他知道,一起那也是個窮人家,他們家三個閨女,兩個兒子,大概是家里窮苦過,所以老金家的二閨女,在意的是錢財,就沒找個未來才有出息的人,而是找了個如今身家豐厚的商人家。 華家油坊經(jīng)營了三代之久,好不容這一代,只有一個獨苗苗,那就是華大少爺,還是一個讀書的種子。 所以華家要找一個善于經(jīng)營的女主人。 老金家的二閨女正合適,出身好,蓮花坳如今的未婚男女可值錢了,不少人家愿意跟他們結(jié)親,畢竟蓮花坳今時不同往日啦。 說起來,這些少年男女,都算是溫潤的學(xué)生,再攀高一點兒,都是太子殿下的學(xué)長學(xué)姐。 作者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