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獨寵夫郎在線閱讀 - 獨寵夫郎 第426節(jié)

獨寵夫郎 第426節(jié)

    ……

    接下來幾日,盛鴻在為這幾件事忙活,他也顧不上養(yǎng)生了,和黎蕎一樣從睜眼忙到天黑。

    進入九月,氣溫驟降到了零下,但沒下雪。

    如此冷了幾日之后,氣溫慢慢回升。

    這下子不需要盛鴻下水軍了,百姓們自發(fā)開始準(zhǔn)備過冬物資。

    中旬,當(dāng)五萬大軍前往邊城前,盛鴻對此次蝗災(zāi)的最終賞罰結(jié)果出來了。

    史總督不僅被降為知府,還被追責(zé)罰了五萬兩銀子。

    被擼了官職的人都被追責(zé),得繳納數(shù)目不一的罰銀。

    盛鴻甚至連村長都沒放過,若是沒銀子,那就罰田地。

    這還不算最慘的,最慘的蹲大牢。

    一些滅蝗不出力的,比如說東山省一個同知,在蝗災(zāi)來臨時喝酒,沒為蝗災(zāi)出一點力氣,于是不僅被擼了官職,罰了銀子,還蹲了大牢。

    和重罰比起來,獎賞也依舊矚目。

    像是俞知府,直接飛升為三省總督。

    一個原本身上沒有官職的舉子,在蝗災(zāi)中積極組織鄉(xiāng)鄰滅蝗,直接被調(diào)去了外地當(dāng)知縣。

    黎蕎雖然不想要獎賞,但盛鴻還是口頭表揚了他,覺得他在這次的蝗災(zāi)中也出力氣了。

    不過,田知府雖然表現(xiàn)不錯,但知府以上的官職現(xiàn)在都滿著,無人挪動,再加上盛鴻更希望這種人才好好鎮(zhèn)守地方,于是田知府就原地不動。

    盛鴻讓他先領(lǐng)三品俸祿,等以后有合適的位置了,肯定會讓他升上去。

    和田知府類似的有好幾位,這些人才盛鴻更希望他們留在地方守護當(dāng)?shù)匕傩?,于是就讓他們原地踏步,只讓他們領(lǐng)高品級的俸祿。

    還有河西府的全體百姓,盛鴻也口頭夸贊了一番,并且免去河西府明年春季的賦稅——不是盛鴻不大方,實在是最近形勢不好,他大方不起來。

    ……

    盛鴻這份獎罰圣旨一出,滿朝震驚。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盛鴻這是什么意思。

    第230章 滿朝文武的反應(yīng),辛知自請外放 黎糧回村,黎小蘭心有所屬

    盛鴻的這個賞罰結(jié)果, 滿朝文武都覺得太夸張了,就連七皇子也覺得史總督這是遭了無妄之災(zāi)。

    史總督太倒霉了,也太無辜了。

    蝗災(zāi)這種事情誰能預(yù)料?

    而且古往今來解決蝗災(zāi)的辦法就那么幾樣。

    不, 準(zhǔn)確來說,沒有解決蝗災(zāi)的辦法,當(dāng)蝗災(zāi)真的來臨,人類的掙扎根本無濟于事,不值一提。

    人類只能受著, 任由蝗災(zāi)肆虐。

    所以這場蝗災(zāi)怎么能怪到史總督頭上?

    史總督盡力了呀。

    他又不是啥都沒干。

    怎么追究起史總督的責(zé)任了?

    現(xiàn)在直接將人從三省總督降為一府的知府,還罰了五萬兩銀子, 這落差, 說句實話,有些恐怖了。

    史總督個人的心情,旁人能想象的到, 顏面掃地, 羞憤難當(dāng),若地上有縫隙, 史總督肯定會鉆進去。

    但史總督的心情不是重點。

    重點是盛鴻這道圣旨透露出來的信號。

    因為大盛疆域遼闊,所以在整個大盛范圍內(nèi),每年都會出現(xiàn)大大小小的天災(zāi), 不是東邊有洪澇就是西邊有干旱, 不是北邊有蝗災(zāi)就是那邊有泥石流。

    反正每年總會出點兒事情。

    按照盛鴻此次的賞罰, 那今后人人自危啊。

    誰治下若是發(fā)生了天災(zāi),那就自求多福吧, 哪怕盡力救災(zāi)了, 也有可能會被追責(zé)。

    今后誰還能睡的安穩(wěn)?

    人人都得燒香拜佛, 祈求老天爺保佑自己治下風(fēng)調(diào)雨順百姓安寧。

    此前盛鴻將消息捂的嚴(yán)實, 只有盛鈞黎蕎以及吏部尚書盧良懋知道此事,現(xiàn)在圣旨公布,余下的幾位大學(xué)士先是找了盧良懋,詢問圣上為何會有此重罰。

    其實盧良懋也是一頭霧水,他雖是吏部尚書,但大盛官員的升降調(diào)任一直牢牢握在盛鈞盛鴻父子倆手中,盛鴻告訴他此事時是告知,不是與他商議。

    他當(dāng)時也覺得這懲罰有些重了,因為史總督平日里的表現(xiàn)還行,此次蝗災(zāi)也盡了力。

    但盛鴻就是要下此決定,他能怎么辦?

    他只能乖乖聽令。

    幾位大學(xué)士聽得盧良懋這一番解釋,猶豫兩天,忍住了求見盛鴻的沖動。

    罷了,盛鈞在位之時,這大盛就是盛家的一言堂。

    后來盛鴻繼位,出現(xiàn)了如英國公、彭家這樣的刺頭,但將這兩個刺頭收拾了之后,連帶廢了兩位皇子,文武百官以及一大幫勛貴哪里還敢和盛鴻對著干。

    就算是一些張狂的,也都收斂了起來,夾著尾巴做人。

    既然盛鴻有此旨意,那肯定有盛鴻的道理。

    幾位大學(xué)士顧慮多,沒有求見盛鴻,但七皇子和四皇子都去找了盛鴻。

    這是不是太過了?

    他們也不是為史總督求情,他們只是覺得若是這個口子一開,那今后大盛的官員日日都要陷入恐懼之中。

    人力終有窮,人類在天災(zāi)跟前太被動了,這樣的重罰實在是不妥當(dāng)。

    這么一來,盛鴻仁君、明君的名聲要大大的受影響。

    面對著兩個兒子的疑惑,盛鴻心平氣和的與他們解釋。

    他此次就是要殺雞儆猴,好讓天下官員今后都兢兢業(yè)業(yè)的給他守護一方安寧。

    況且,史總督此次的確不如俞知府做的好,此前俞知府募捐御寒物資,史總督就口頭過問了幾句,沒付出什么實際行動。

    此次滅蝗,俞知府自掏腰包設(shè)下獎金刺激百姓滅蝗,史總督卻是下令號召全體官員百姓一起捕捉蝗蟲。

    兩相對比,史總督憑什么繼續(xù)占據(jù)總督之位?

    真以為一個月幾千兩銀子的俸祿是好拿的?

    拿了他的血汗錢,那就主動、積極的給百姓辦事,給他守護大盛的江山,而不是事到臨頭了追著天災(zāi)的屁股跑。

    史總督此次被罰,一點兒都不冤枉。

    他怎么不去罰明總督?

    人家明總督接到蝗災(zāi)的消息,立馬研究蝗蟲大軍的路線,然后從首府趕往大澤府。

    其實明總督的行為是有些冒險的,因為明總督很可能會撲空,蝗蟲大軍完全不可控,路線也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言。

    但收到消息之后,明總督還是千里迢迢趕往了原河省和東山省的邊界。

    明總督寧肯白跑一趟,也不愿意坐在首府焦急的、被動的等待消息。

    若史總督跟明總督一樣,接到蝗災(zāi)的消息之后,立馬趕赴災(zāi)區(qū),積極組織百姓救災(zāi),而不是坐在總督府發(fā)布一道道的命令,那他何至于將這位三省總督的臉面給丟到地上摩擦?

    史總督被降職,這是史總督自己找的!

    還有,他此次又不是只罰人不賞人,干嘛只記著史總督不看看俞知府?

    除了俞知府,還有田知府以及好幾位地方知縣,這些人將來都是要升官的。

    怎么不看看這些人的飛升???

    他也表揚了明總督,賞了明總督三個月俸祿——這種品級的大官,他也只能賞金銀了。

    只瞧得見史總督跌跟頭,看不見俞知府等人的飛升,這心態(tài)很有問題啊。

    是不是在心虛?

    若不是心虛,那心里害怕什么?

    他又不是真的不講道理。

    只要真心治災(zāi)救民,他肯定會獎賞的。

    以他看來,大盛官員的日子太舒服了,拿著高俸祿,掌握著一地大權(quán),過的比他這個皇帝都滋潤。

    他一大把年紀(jì)了,每日還從睜眼忙到天黑呢,地方官憑什么比他過的舒坦?

    怎么著,他宵衣旰食、夙興夜寐的處理政務(wù),費盡心思充盈私庫,其實是在為這幫官員打工?

    他身為皇帝累出病來,這幫官員卻是舒舒服服的在地方當(dāng)土皇帝?

    想得美!

    今后就該出臺一項專門針對各級官員的追責(zé)制度,好叫這幫官員把心思都放在做官上。

    不想為官,那可以給他遞辭呈,他保證一個都不挽留。

    天下想做官、能做官的人才多的是,不想干那就麻溜滾蛋。

    盛鴻這一番話語,讓七皇子和四皇子有些羞愧,兩人趕緊認(rèn)錯。

    他們只擔(dān)心天下官員今后會惶惶不安,卻忽視了他們老父親的付出,是他們錯了。

    恰好當(dāng)時黎蕎坐在屏風(fēng)之后批閱奏折,將盛鴻這番話聽入耳中,他無比想為盛鴻點贊。

    是這個理兒,盛鴻貴為皇帝,本該享盡人間富貴,結(jié)果盛鴻累死累活維護大盛江山,還高薪養(yǎng)廉,但很多官員卻是不辦實事拿著盛鴻的銀子吃吃喝喝,盛鴻完全就是冤大頭嘛。

    若是在太平年間,那盛鴻或許忍了。

    但今后十余年可是天災(zāi)不斷。

    唯有這樣的重罰,才能讓各地的地方官都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