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重生黑化后,被團寵小公主萌翻了! 第30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把宿敵當真愛、穿成年代文失憶男配的早死妻子、重生八零之嬌妻如雪、王爺,能不能不撩我!、清穿之溫僖皇后、真·百合天堂、【獵人】血統(tǒng)(里)(H)、春嵐朝霧【古言骨科】、征服
盛明麟安靜聽著。 他確定了,江明月對珠珠就是有敵意! 她暗示珠珠的祥瑞其實是端王爺為她造勢,就是為了博得圣寵。 她還想攛掇他借神虎弄些輿論,好讓珠珠失去神虎,說不定還想借機挑撥皇家和端王府、謝大將軍府的關系。 盛明麟忽然道:“何行舟受傷是你出手?” 孫引璋嚇了一跳,連忙道:“不是不是,我沒有,何行舟不過是一個小官之子,我何必在他身上臟了手?!?/br> 盛明麟:“……???” 他頗為無語。 他明顯已經(jīng)不冷靜了,脫口而出,所以說的才是真心話。 他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自視極高,可自己明明并沒有亮眼的本事。 怎么著,你還指望自己站在那兒啥也沒干,上位者就哭著喊著求你出山,把你捧上高位?是不是以為上位者都是傻子? 明熙帝看他問完了,直接道:“滾吧!” 孫引璋當時就急了:“陛下!你也是我的皇舅舅?。¤皟赫娴牟皇枪室獾?!求皇舅舅饒了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他悲從中來,淚如雨下:“娘親去世之后,我與爹爹相依為命,嘗夠了人情冷暖,連進獵場都要費盡心機,無心閑聊都能動輒得咎,皇舅舅坐擁四海,就不能稍微照拂外甥幾分嗎?真要看著外甥死嗎?皇舅舅,求求你拉我一把,你拉我一把啊……” 他哭得涕泗橫流。 第469章 熊也是一樁難事 盛明麟都無語了。 大小伙子說哭就哭的,你以為你是珠珠??? 這人是真的蠢。 你究竟明不明白,你面前的人是帝王?。?/br> 跟帝王要東西,是需要技巧、手段、時機、演技種種種種的,是需要千般籌劃多番預演的,你心情一來說哭就哭,不會是指望帝王心軟吧? 不會吧不會吧??你誰?。?/br> 要知道,就算明熙帝這么寵弟弟,端王爺在兄長面前,也不可能真的隨心所欲的。 端王爺?shù)男埽貘P章的活潑,多少帶著三分演;盛明麟的溫雅,四皇子的剛直,也要帶著三分克制。 這世上沒有人能無條件的愛你,父母也不行。 父母愛乖孩子嗎?也愛的。 但父母最愛的是什么?是會撒嬌的熊孩子??! 如果這個熊孩子貼心又有用,就會更加愛逾性命。 所以才會有那句俗語,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但是呢,熊這種事情,比乖可難多了,真不是什么人都能把握的。 話再說回來, 連父母的愛都是有條件的,你一個一年見不了一回的親戚,真沒有在明熙帝面前犯熊的面子。 如今你就是一個路人,還敢在帝王面前當熊孩子,話里的怨懟不遮不掩,你還指望能得什么好? 明熙帝倒沒生氣,他被蠢笑了。 盛明麟就等著他哭完一段兒,好上前打個岔,結果他哭個沒完。 珠珠忍了半天,還是沒忍住,小聲道:“你,你不系大人嗎?你寄幾起不來嗎?” 她緊緊地抱著明熙帝的手,被惡心地直閉眼:“你別哭哭啦,你寄幾起來吧,皇伯伯不能拉你呀!你鼻鼻太多啦,會弄臟皇伯伯的手手。” 明熙帝:“……” 他頓時也被惡心到了,也不看他,趕緊叫人:“把他拖出去!” 瞬間上來幾個侍衛(wèi)來拖他,侍衛(wèi)迅速有素,一彎腰的同時,就直接捂住了嘴。 端王爺站起來,沖著他的背影道:“又是怨這個又是怨那個,你自己廢物你是半句不提??!我現(xiàn)在告訴你,你過得不好,是你自己廢物沒本事,腦子還不清醒,不關你娘的事兒!你娘是造了什么孽,早早地去世了還要背著后代子孫不成器的鍋??就你這樣的,別說舅舅了,就算是你親爹親祖宗,也沒辦法把爛泥扶上墻啊?。 ?/br> 端王爺說這話,當然不是為了點醒他,腦子不清醒的人,點不醒。 他說這話,是為了讓大家傳出去,好讓大家知道發(fā)生了啥事兒的。 明熙帝看他說完了,直接跟鄭忠順道:“叫人去護國寺給長山點一盞長明燈,是明麟孝順他姑姑的?!?/br> 鄭忠順連忙應下了。 明熙帝并不怎么在乎名聲,更不可能為了名聲捏著鼻子惡心自己,所以他的意思很明顯,我沒不管我meimei,但我看不上你。 吩咐完了,還忍不住吐槽:“這是個什么玩意兒?。??還引璋?。拷羞@種名字!也不怕人笑話!咋不直接叫招弟?” 端王爺頗為幸災樂禍地笑道:“你忘了,他爹也是個腦子不清醒的,進士最后一名,時常被人笑,笑了兩年也沒怎么,尚了主之后忽然變得有脾氣了,憤而棄文從武,大話放出去,也沒折騰出個啥來,到現(xiàn)在也只是個從六品小官兒?!?/br> 明熙帝想了起來:“哦,他啊,咱都忘了?!?/br> 他想起來,又跟他道:“就那個小姑娘,生辰和大哥祭日一樣的那個,我叫人查了查,拿過來看看?!?/br> 鄭忠順趕緊過來,把查到的消息送上。 盛明麟也湊著他爹的手在看。 大面上的消息,跟他們知道的差不多,只多了一些小細節(jié)。 譬如,江明月被送出去之后,認了一個女道士當干娘,那女道士,道號叫白藕,在當?shù)厥钟忻?,?jù)說很會算命,因為長年住在山洞里,被當?shù)厝朔Q之為洞中仙,所以又叫她白藕仙姑。 據(jù)說接江明月回來的時候,也把白藕仙姑一起請了回來,如今就在京城外頭住著,江明月還時常去拜見。 盛明麟忍不住吐槽:“洞中仙,那她能不能讓樹上長鹽碗里生酒?” 他說的是《太平廣記》里頭的洞仙。 但看下去,這白藕仙姑似乎確實有點本事,她眼睛是瞎的,做事卻不受影響,而且算命確實準,所以連武安伯夫人都拿她當貴賓待。 明熙帝道:“當時咱看了之后,還想起來一件事。” 太祖爺對前太子,那是真愛,太祖爺其實對孩子都挺不錯,但怎么也比不上對前太子。 所以,前太子死后,太祖爺是真的傷心極了。 在意外遇到江明月之后,太祖爺還夢到了前太子,當時還跟明熙帝說,覺得這小姑娘跟皇家有緣。 其實太祖爺?shù)囊馑?,就是讓她嫁入皇家?/br> 明熙帝對前太子并沒有什么嫉恨什么的,但是呢,恰好年齡不合適,四皇子比她大五歲,太大,五皇子卻又小了,正好卡到中間。 明熙帝這么說了之后,太祖爺居然說,把她收為義女。 明熙帝覺得十分奇怪。 因為他和他爹,都屬于那種非常務實的人,務實這種事情,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比如說摳門兒,摳門兒,和摳門兒。 這又不是前太子,只是一個路人,好處他兒子/大哥又拿不到,卻要把好處給一個路人? 多一個公主不就得多出一份嫁妝?多造一個公主府?多花一份錢? 她又啥也不能干?這不劃算啊! 當時他就覺得他爹是老糊涂了,就給他算了這筆帳,一邊還很感性地說了一句話:“大哥離開的時候,回頭看著黃泉路上,這么多人趕赴人間,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太祖爺當時就感同身受了。 于是瞬間就覺得,這小姑娘跟他兒子死同時不是好緣份還很膈應了。 可是郡主已經(jīng)封了,又不能朝令夕改,于是啥也沒再給,就一個空名兒,連衣裳首飾都沒有賞過。 只是一件小事兒,明熙帝自己都忘了,查到這兒,才想了起來。 幾人吐槽了幾句,盛明麟道:“看來如果有什么,關鍵就是這個白藕仙姑了?!?/br> 明熙帝道:“嗯?!?/br> 盛明麟就沒再多說,準備回去找長目飛耳樓的人也幫著查查。 端王爺忽然抖了抖那張紙,道:“這個查得不夠細,關鍵的沒查到啊?!?/br> 第470章 可憐的四皇子 盛明麟也正在想這個問題,正想說話,就聽端王爺自己道:“要查查她平素跟什么人來往!細查!查清楚!” 孫引璋長相平平,無財無勢,江明月肯定是看不上的,可她攛掇的如此熟練大膽,明顯不是第一次干這種事兒……所以,她認識的少年郎應該不止孫引璋一個,所以查一查倒也可以。 但是,盛明麟問:“這很關鍵嗎?” “所以就說,你還太年輕,”端王爺當場就嘚瑟起來了,拍了拍他的肩,背著手道:“你怎么連這個也不懂?他們搞這種玄之又玄的事兒,肯定不能以常理來推斷?。〗髟乱姷教鏍?,就憑一顆痣,混了一個郡主當,你們不會以為這是巧合吧?我覺得這肯定是算出來的,或者用了什么奇怪的手段!” “所以,對付這種人,一定要細心!什么生辰八字??!佩在身上的飾物??!還有她平常接觸的人的生辰八字啊,住的地方的風水啊,甚至祖墳的風水什么的,全都非常關鍵!必須得好生查!” 四皇子和盛明麟都不由得嚴肅點頭,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然后明熙帝淡定拆他臺:“明麟,你回家去你爹的書房找找,角落里有個書架子,上頭全是話本子,你多看幾本,說的比他還唬人。” 盛明麟:“……” 端王爺不服:“四哥,你這么說就不對了,話本子也是人寫的,寫話本子的也有和尚道士,寫出這些手段,也是為了警醒世人!比起一些高僧出言含而不露,有時候通過話本子來了解,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br> 明熙帝不以為然,笑著跟盛明麟道:“你爹年輕時,就愛看話本子,還專愛看這種神神鬼鬼的,在宮里,你們皇爺爺不叫看,去了咱那兒沒白沒黑的看,看得晚上害怕睡不著,叫我陪他睡,我陪了兩晚上不想陪了,晚上他就把四郎抱去了?!?/br> 端王爺一點不覺得不好意思,哈哈地笑道:“說真的,仁兒雖然大一點兒,但抱著真不如理兒壯膽,我抱了仁兒去,我們兩個只能抱在一起瑟瑟發(fā)抖,但抱了理兒去,他那會兒好像才六七歲?小小人兒,一本正經(jīng)地坐在被子里,翻著書,然后問我:‘那道士之前明明說只是訂親還不算他家的人,為何祖墳出事,那姑娘也要受連累?’” 他隨說隨笑:“我記得特別清楚,總之他就一邊翻,一邊一條一條地提出不對之處,最后拍拍我的被子,跟我說,五叔,別怕,這都是假的。我就會覺得自己很傻哈哈哈哈,但,明知道是假的,我還是挺害怕,就緊緊抱著他,理兒也不掙扎,就‘唉!’一聲,嘆口氣,就跟個小大人一樣……哈哈哈哈你還記得不?” 四皇子被他說得也有點兒好笑:“記得,有一個屬名葉道人的,似乎寫得還不錯,沒有自相矛盾的地方?!?/br> “對對!”端王爺笑道:“他寫得新奇但不怎么嚇人,但如今好像不寫了?!?/br> 幾人說個不停,團子最愛聽大人說事兒,縮在皇伯伯膝上,大眼撲閃撲閃地偷聽,終于忍不住小聲問:“那,四鍋鍋,你不怕怕嗎?” “不怕,”四皇子搖了搖頭:“明知是假的,為何要怕?就算不是假的,怕又沒用,為何要怕?” 團子爭辯:“可系怕怕,跟別的系情又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