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 第5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冥府賣能源、救命索(年上 強制 調教 H)、想分手的第327天、高門庶女的生存指南、腳踏三條船(1v3)、太子妃的八零創(chuàng)業(yè)路、退場、得寸進尺、奪性食者(黑道強娶豪奪)、你有一筆新的喂了么訂單(產(chǎn)乳,校園H)
做早課的時候更是磕頭打盹,仿佛一不留神就再次躺下了一般。 靈青見狀也沒辦法,只好讓張哲再次補了個回籠覺。 至于朱光,一把涼水潑醒。 他可是要提早去廚房幫工的,沒得時間睡嘍。 經(jīng)歷了上次大殿宴仙之后,大家熱情高漲,紛紛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去面對自己的工作。 只盼望師傅能看在眼里,認可大家的努力,好早日傳大家修仙的法門。 靈青也不例外,在確保能夠兼顧到那株地煞樹之后,不再只追求最低要求。 而是盡全力去做到最好。 就連已經(jīng)準備放棄的王生都是如此,每天認真砍樹擔柴,不再三心二意的偷懶。 也不再嫌棄所學的武功粗鄙,開始向圍著他的天賦者們虛心請教,勤學苦練。 然而可惜的是,那些天賦者也大都將注意力放到了自己的工作上,生怕讓師傅認為自己不能吃苦。 以至于王生竟然有些求教無門,雖然憑借自身的天賦,進步不小,但也大大消耗了他的熱情。 果然也沒出乎大家的預料,又過了月余時間,陸續(xù)的有人被師兄們傳授了修煉法門。 但并不是按照入山門的先后順序,反而有種機緣已至的意思。 靈青相熟的人當中,先是李立被傳了功法,同時砍樹打柴的時間被免了一半。 只需自由選擇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等什么時候功法入了門就再恢復原樣。 而后是朱光,他和李立同樣都是都廚張師兄傳的功法。 這兩人之中,李立一直以來就勤勤懇懇的勞作,且不發(fā)半點怨言。 朱光由于不和大家一起勞作,干的如何不得而知,但他一直以來就被張師兄看重。 他被張師兄選中也在意料之中。 再接著田瑩也被一名劍眉星目,颯氣十足的師兄帶走了。 這位師兄是個女子,據(jù)說正是與教田瑩煉劍法門的女劍仙相熟的那位師兄。 這個帶走就是指的什么勞作都不需要做,只需要一心煉劍,甚至連住處都搬到了那位師兄的別院。 而在田瑩的請求下,田勇也被這位師兄傳了法門。 不過由于他是個男的,只是每天去和田瑩一同學法,然后晚上再回到宿舍。 當學完了之后,就直接被攆走了。 至此一行人就只有靈青、張哲和李青三人還沒有任何動靜。 這使得三人陷入了一陣患得患失之中。 李青和張哲兩人且不說,單說靈青。 他本身有著德魯伊的傳承,雖然現(xiàn)在只獲得了其中自然之道的傳承。 還有一本功法完整,且等級頗高的拘靈化神法。 其中自然之道需要感悟大自然,并在梳理自然的同時,獲得自然的饋贈,來提升自身的實力。 而拘靈化神法同樣需要感悟天地之靈,從而引導利用它們,甚至將其拘納至一器之內。 再以凝神法凝聚成神敕、神格之類的東西,以通達cao控天地規(guī)則的道理。 這兩種道路的相性非常高,最為看重的都是感知屬性。 其中包羅萬象,實是不可多得的無上道路、法門。 但他們都有一個缺點,或者不能說是缺點,只是側重不同而已。 兩種法門都只是讓人信馬由韁的去感悟自然天地。 卻缺少一個固定的基石來約束自身的感知,來以此錨定自己想要感知的范圍。 第六十六章 王生下山 德魯伊的自然之道可不僅僅是森林之道。 而是包括極地、沙漠、灰暗、森林、叢林、山地、平原、沼澤等十余個分支。 不過靈青的主觀意識中會下意識的將森林當做自然。 并不是說他不明白自然之道涵蓋這些,而是無法踐行而已。 正所謂知易行難。 只有做到身體力行、知行合一才能從自然中獲得反饋。 就像有一個名為城鎮(zhèn)德魯伊的分支,會生活在遠離大自然的城鎮(zhèn)之中。 放棄了法術與動物伙伴,而選擇了魅惑、團隊、知識、天氣等領域作為他自然紐帶的連結。 靈青并不是沒有接收到這個分支的傳承,而是這個分支與他的相性并不相合。 若是他硬要選擇的話,很可能會因為不適,在進行相關職業(yè)行為的時候。 由于得到的反饋太少,而拖慢職業(yè)等級和相關能力的提升。 不過德魯伊的傳承相對來說倒還好些,畢竟德魯伊之心能夠承載靈青所感知到的所有自然知識。 他選擇了森林分支后還縮小了范圍,當有了足夠的感悟之后自然可以產(chǎn)生質變。 而拘靈化神法,則是在拘靈的時候只要自身感悟得到,并能牽引,都可以拘納。 但這玩意就像是抽卡一樣,感悟拘納而來的天地精靈就是卡牌碎片。 想要從中湊出一個完整的神職權柄出來,若是沒個氣運,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 畢竟他不像土地公,土地公本身就擁有土地神的神職權柄。 這樣一來他在修習拘靈化神法的時候,就如同獲得了一個權限,可以縮小卡池范疇。 能夠自主的選擇社稷、陰司、大地等一類的規(guī)則權柄。 而現(xiàn)在靈青就是缺少一個能夠幫他縮小卡池的引子。 所以當其他人陸續(xù)的獲得傳法之后,他才有些患得患失。 不過有了上次的特殊狀態(tài)【天人合一·偽】的洗禮之后,他對于自身情緒的掌握又強了一些。 很快他就調整好了自身的情緒,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照顧地煞樹、抄經(jīng)讀經(jīng)之中。 先把握住眼前的東西再說。 在他的影響下,李青和張哲兩人也紛紛按捺下心思,更加刻苦。 既為提升自身的同時,也為轉移注意力,省的胡思亂想,擾亂心神。 但那王生就不同了,剛開始的十余天爆發(fā)了前所未有的熱情,每日認真砍柴擔柴,孜孜不倦。 那股勤奮勁就連初上山時都有所不如。 但好景不長,隨著天賦者們對他的忽略,再加上,陸續(xù)的有人被傳法,而他不見有人問津。 整日里患得患失,越發(fā)的感覺山上的清苦難以忍受。 再次動了下山的念頭。 于是,當某天早晨,大家就發(fā)現(xiàn)王生不見了。 再一打聽,好像一如《嶗山道士》中所述,求了一門穿墻術下山去了。 此時此刻,靈青一直不見動靜的副本信息有了變化。 名稱后面多了一個兩年的倒計時,且標注著隨時可以退出副本。 也就意味著自己最多還能在副本中呆兩年的時間,而且已經(jīng)隨時可以退出了。 看到這個信息,靈青仔細算了一下,才恍然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在山上呆了十一個月了。 同時,算上上山前的月余時間,他來到這個副本也已有了一年的時間。 這讓他有些恍然,好像不知不覺就過來了。 不過認真想想,卻覺得每一天都沒有虛度,都有所得,過的十分充實。 靈青得了具體的提示,天賦者們心中自然也隱隱有了感覺。 于是,隨著王生的下山,山上的天賦者們產(chǎn)生了巨大的分歧。 這其中分為得傳法門和未得傳的。 得傳了法門的好辦,去留自在,畢竟已經(jīng)得了好處了。 直接退出的話,無非是少了兩年的副本時間,但卻可以免去山上的清苦。 而未得傳的,有心灰意冷之下,不愿意繼續(xù)在這個副本耗下去的就直接退出了。 剩下的人,一如剛上山的時候,一部分人認為應該堅持下去。 總有一日能夠以誠信感動師傅,得傳仙法。 一部分人認為要趁著還有時間,下山自己謀求一份機緣。 同時也期望著在下山的時候,能不能如同王生一般,在師傅那里求個法門。 但令他們失望的是,他們并不是王生,師傅并沒有傳甚法術的意思。 任憑去留隨意而不加干涉。 其中有原本打定主意下山的猶猶豫豫的留了下來,也有原本愿意留下的,認為沒了希望,轉而想要下山的。 靈青沒有參與這些,以致偶然一天,他才發(fā)現(xiàn),原本熱鬧的院舍突然空蕩了許多。 一問之下,才知道,愿意留在山上的已然沒有多少人了。 又是一年春三月。 繼王生下山,田勇等人獲師兄傳法之后又過了半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