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通過監(jiān)控發(fā)現,卡車撞飛菲奧娜汽車之后大約十秒,一個戴著帆布太陽帽,身穿格子襯衫的男子從中型卡車駕駛座下來。他戴著口罩和墨鏡,在大家注意車禍現場時,不緊不慢的棄車走到旁邊的人行街道上,混入看熱鬧的人群中,朝南移動,很快消失在攝像頭中。 車輛是被盜車輛,很顯然這是一次跟蹤攻擊行動,目標就是菲奧娜。因為是菲奧娜的車,菲奧娜開的車,不存在誤會。對方撞擊時非常果斷,離開時非常冷靜,顯然是一名專業(yè)老手。 梁襲去了醫(yī)院,但沒有進去醫(yī)院,他單獨去了醫(yī)院側面的一棟寫字樓。他拿著望遠鏡監(jiān)視著急救中心入口處。很多謀殺案中發(fā)現,兇手會回到作案現場查看情況。梁襲認為兇手攻擊菲奧娜,應該會想辦法第一時間獲知菲奧娜生死的消息。 從貝克描述看,兇徒是一個專業(yè)老手,有可能是被雇傭的。會不會有雇主到醫(yī)院打聽菲奧娜的生死呢?現在是下午兩點,菲奧娜已經進入手術室四個小時。從羅伯特口中得知,菲奧娜的老爸是一只大boss,是英國國防陸軍副參謀長,還是某軍事學校的副校長,是一名圈內非常有威望的實權人物。 因為菲奧娜老爸的身份,本案已經被國防警察部接手,由他們負責調查與緝兇。刀鋒協助調查,暫時不能排除菲奧娜被恐份報復襲擊的可能。 還有十天第二屆網紅節(jié)就要開始,警方已經準備許久,沒想到不僅圣旗來湊熱鬧,還發(fā)生了探員遇襲的事。菲奧娜是刀鋒的唯一一名駭客,或許攻擊菲奧娜是要削弱刀鋒的實力。刀鋒也許沒有驚人的成績,但刀鋒遏制了恐份的猖獗。 梁襲沒有準確的看法,唯一成熟的推理:兇手可能是敲山震虎,兇手的目標應該是菲奧娜身邊的人或者團體。這點是基于兇手采用的攻擊方式做出的推理,從兇手的撤離行為可以看出,兇手壓根就不關心菲奧娜的死活。 …… 第二天早上,卡琳打來電話告知梁襲,菲奧娜已經脫離生命危險。詳細描述很慘烈,多處骨頭突體而出,雙腿和腰部嚴重受傷。就卡琳專業(yè)判斷,術后預期良好,不至于落在嚴重殘疾。但菲奧娜恐怕無法再展現滑板的高難度動作。 根據卡琳在刀鋒處獲知的信息,國防警察已經有重點懷疑對象,目前前線警務部加強對碼頭、機場和公路交通要道的盤查。至于懷疑對象是誰,卡琳只知道是一名五十歲左右的銀發(fā)男子。 梁襲心疼卡琳讓她去休息,聊了兩句后,卡琳告訴梁襲,導師對昨天她的手術很滿意。導師說卡琳的表現比她一坨屎的論文強一些。 梁襲:“新論文?” 卡琳:“嗯。” 梁襲:“這是夸獎?” 卡琳反道:“你認為呢?” 這不是疑問句,這是反問句,梁襲立刻道:“當然是夸獎?!?/br> “哈哈!”卡琳道:“不和你說了,我要去休息?!?/br> 梁襲:“好,我也得去上班了。” 卡琳道:“見到溫迪替我向她問好。” 梁襲:“我明白你的感覺了。”導師難得表揚卡琳,即使是很輕微的表揚。如同偵探社的生意,難得有顧客上門。 卡琳安慰梁襲:“寶貝,我不是那意思?!?/br> 梁襲委屈道:“你就是?!?/br> 卡琳帶著笑意道:“下次吃飯我請客?!?/br> 梁襲回答:“就這么定了?!?/br> 卡琳:“你的紳士風度呢?” 梁襲回答:“你幾時發(fā)現我有紳士風度?” 原本再見去休息了,因為多說了一句話,兩人又聊了十分鐘。聊天沒有內容沒有營養(yǎng),情話實則就是廢話。當兩人在一起時間足夠久后,終究有一方不耐煩再說這些廢話,也不想再聽對方說廢話,熱戀因此就慢慢的冷了下去。 …… 梁襲到了偵探社,先燒水,再花費十幾分鐘對偵探社進行整理和清潔。泡上一杯茶,拿起一本書,準備在壁爐前的搖椅上過上愜意的一個早上。這時候電話來了。 梁襲看號碼:“哪位?” “錘石?!?/br> “臥槽,你又來了英國?”梁襲不爽問:“能不能麻煩你滾回去?” 錘石抓狂:“喂,什么態(tài)度?我是來給你送禮物的?!?/br> 梁襲:“不要?!?/br> 錘石:“你一定有興趣?!?/br> 梁襲掛斷電話。 20秒后,錘石電話又打來,這次沒有廢話,直接開口道:“愛德華藏寶圖?!?/br> 梁襲不認識愛德華,但是藏寶圖讓他沒有掛斷電話。 錘石很得意,道:“二戰(zhàn)期間,法國被德國占領后,海峽一邊的英國被德國轟炸十幾個月……” 梁襲打斷:“你tm說正題?!?/br> 錘石大怒:“你以為我不敢掛電話?” 梁襲:“你不敢?!?/br> “法……克……”錘石問:“剛才說到哪?” 梁襲道:“你不敢掛電話。” 錘石道:“之前的?!?/br> 梁襲道:“轟炸?!?/br> 錘石道:“對了,轟炸。轟炸開始后,大英博物館將大量物品轉移到地下。在1940年舉辦了一次名為自殺性展覽會。當天來了很多人,也受到轟炸,當天三萬多份19世紀的報紙全部被燒毀,多人死亡,其中就有博物館的一位叫愛德華的管理員?!?/br> 愛德華是第一批轉移文物小組的負責人,當時轟炸還未開始,愛德華將第一批也是非常貴重,易于保存的文物轉移進入地下。一周之后,博物館130名工作人員應征入伍,基本都戰(zhàn)死。為防備滲透的德國劍蝶,當時愛德華小組一共只有6個人,其中5個人應征入伍后在1939年戰(zhàn)死。1940年愛德華的死亡導致沒有人知道第一批文物的具體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