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三界都以為我倆有一腿、失戀旅人、入海氣旋、被雙重人格太子纏上后、暴躁校霸好像在對他撒嬌、傅少的替身情人、冰山大佬又給小寶貝氪金了、病嬌美人的替身文學(xué)、一婚難求、宿敵掉馬后逐漸瘋批
“他們對此也有自己的見地和想法,若是我對他們的態(tài)度不夠和善,或者是不打算用他們的話,他們也好另謀出路。 “剛才我的應(yīng)對姑且算是過得去,這會他們就打算謹(jǐn)遵少總鏢頭號令了。” 楊小云聞言嘆了口氣:“也是難為他們了,鏢局營生半生歲月,忽然之間有此一變,難免人心浮動?!?/br> “所以,當(dāng)前這狀況,無非就是以穩(wěn)定人心為主。 “這事還不能你來出面,你現(xiàn)如今正應(yīng)該是精神恍惚的時候,不過你素來要強,有個兩三天也得振奮起來。 “到了那會,這事也就差不多塵埃落定,你再出面收拾人心,重整旗鼓,正是順理成章之事,此后,便是等待‘楊伯伯’的尸身回返了?!?/br> 蘇陌一口氣說到這里了,倒了兩杯茶遞給了楊小云一杯: “這一場戲,最難唱的地方,基本上已經(jīng)唱完了?!?/br> 此后數(shù)日之間,也就如同蘇陌所說的那般,鐵血鏢局之內(nèi)浮動的人心,在張李以及其他幾位鏢頭的合作之下,逐漸穩(wěn)定了下來。 楊小云經(jīng)過了三天的‘喪父之痛’也重整旗鼓,召集鏢局里從上到下的鏢頭鏢師趟子手,于演武場上開了個大會。 主要是在于收拾人心,穩(wěn)定大局。 至此,姑且算是將這鐵血鏢局可能存在的變故,徹底的穩(wěn)定了下來。 這之中也有零散的幾人,想要脫離鐵血鏢局另謀高就。 楊小云親自過去說項,無奈這幾個人去意已決,最終也只好讓他們離去。 不過這樣的人并不多,走了反而是一件好事。 余下來的日子,鐵血鏢局和紫陽鏢局都停下了營生買賣,就等著吳道憂帶著楊易之的‘尸體’回來。 而這個過程之中,蘇陌則寫了兩封信。 一封是給魏紫衣的,另外一封卻是送到了紫陽門。 魏紫衣的那封倒是不用多提,主要是關(guān)于紫陽門的這一封信比較重要。 蘇陌想要拜訪紫陽門,終究不能師出無名。 紫陽鏢局跟紫陽門之間的聯(lián)系已經(jīng)斷了很多年了,蘇陌想要重新拜訪紫陽門,也得找個合適的由頭。 前往東城押鏢,順路拜訪一類的,其實也就是一說,真要如此,反而顯得不夠鄭重。 提前送信一封,闡明心意,只要紫陽門那邊的回信到了,就可以正式出發(fā)。 到了這,該做的事情基本上就已經(jīng)做完了。 如此又等了幾日之后,吳道憂終于是回到了落霞城。 只不過讓蘇陌和楊小云未曾想到的是,這一趟跟著一起來的,竟然還有一位不速之客…… …… …… 這一日,鐵血鏢局內(nèi)設(shè)靈堂,掛喪幡。 蘇陌和楊小云披麻戴孝,跪于靈堂之前。 整個落霞城內(nèi),有頭有臉的人物,或者是跟鐵血鏢局有過合作的商號,盡數(shù)過來吊唁。 道一聲‘節(jié)哀順變’,嘆一聲‘江湖無?!?。 此后由蘇陌出面主持,請來者吃雞蛋,設(shè)宴款待。 這些七零八碎的瑣事,著實是折騰了好一陣子。 楊小云本來知道這棺材里躺著的,并非是楊易之,只是被這氣氛感染,卻也真的有些心情低落。 只是偶爾抬頭,看向了那靈堂之外充當(dāng)看客的白衣公子,表情也還是有些古怪。 此人便是那懸壺亭的小司徒。 卻不知道為何,這一趟竟然也跟著一起來到了落霞城。 因為有楊易之先前對于懸壺亭的種種描述,蘇陌也好,楊小云也罷,對這懸壺亭多少都有些好奇和期待。 只不過……小司徒給人的感覺,就是全然沒有見過世面。 家中錦衣玉食,生活的太好,驟然出了江湖之后,看啥都覺得好奇。 這會功夫,他就坐在他那也不知道是軟轎,還是椅子的東西上,目光好奇的看著周圍來吊唁的人。 手里拿著一個雞蛋,早就剩下了雞蛋殼。 知道不好隨手亂扔,索性反扣在掌中,也不覺得累贅。 吊唁之人誰不知道這人是誰,卻也不求甚解。 吊唁之后,該走的也都走了,就剩下吳道憂從城外金法寺請來的高僧大德,還在這靈堂之中念經(jīng)超度。 楊小云作為女兒,自然也不能離開,便在這邊上陪著。 至于那小司徒,看完了熱鬧之后,就端著一個盆,里面放著大rou包子。 端著盆,吃著包子,被蘇陌送到了廂房休息。 小司徒邊上的四個姑娘,仍舊是清清冷冷,雖然是給小司徒抬轎子的,卻又好像是管著這小司徒的。 倒也難說,這兩者之間到底是個什么關(guān)系。 從這一日開始,接連幾日,蘇陌和楊小云都沒怎么休息了。 白天黑夜的守在棺材旁邊,七日做齋之后,便得訂棺下葬,真正的入土為安。 卻說這一夜,蘇陌‘總算是將’楊小云給‘勸’回去休息。 靈堂之中,就只剩下了金法寺來的高僧仍舊在念誦經(jīng)文。 倏然之間,不知道從何處吹來了一股陰風(fēng),席卷靈堂白燭獵獵作響。 年歲大的和尚固然是見慣不怪,雙眼半睜半閉的繼續(xù)念誦經(jīng)文。 身后一些年齡小的則不免有些疑神疑鬼,下意識的左顧右盼。 老和尚不用回頭,聽到身后經(jīng)文斷續(xù),便知道問題所在,當(dāng)即一聲佛號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