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28 章
組織的感覺。 而大家聽了沈國祥帶回來的故事,心里對這個葛愛軍就更加敬佩了。 至于別的知青,因為葛愛軍的光芒太重,大家基本沒什么印象。 算上葛愛軍這一批,村里總共來了五批知青了。 人數(shù)不一,但是卻有加重的趨勢。 沈國祥最近很頭疼,村里來這么多知青,可沒有地方住啊。 之前的知青點早就住滿了,不用說加上這批,光是之前的都是人擠人了。 況且現(xiàn)在就算沈國祥能弄到蓋新房子的材料,可這新的地方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蓋好的。 他沒辦法,只能讓這些知青先住在老鄉(xiāng)家里。 等著地方蓋好了,就換! 至于收留知青的老鄉(xiāng),就適當(dāng)?shù)慕o一點補貼。 但是知青自己的伙食,還是由他們自己來解決。 反正知青基本都還在知青點吃飯。 村里一聽有補貼,立刻紛紛搶著要知青過來住。 其實補貼是次要的,別的才是關(guān)鍵。 現(xiàn)在這個知青一個個手里都有點東西,他們都是城里來的,家里人心疼,時不時還能郵點吃食布票過來。 要是這家里能住一個知青,那就意味著以后也能跟著改善一下伙食。 不過就算所有人都是爭著想要,那也要篩選。 像那種家里人多本來就住不開的就不能考慮了。 所以,剛蓋好房子,家里很空的沈國棟一家和鄒洪林一家就被第一個考慮到了。 他們兩家都是家里人口少,房子蓋的大。 這房間綽綽有余,完全能容納幾個知青。 消息一通知,鄒洪林家倒是沒什么,畢竟他們不是村里的人,外來人沒有根基,找你頭上,總不能拒絕。 再來他們也沒什么秘密,他家人少,來的知青完全可以安排在別的地方,大家互不影響。 反正連他們老兩口都不在家里吃飯,也就不用管什么知青了。 但是沈國棟家就有點犯難了。 之前的人參還有一些沒有處理掉,這個是肯定不能讓別人看到的,再來沈國棟也不想陳艷太辛苦,平時隔壁會帶著顧承來吃飯,現(xiàn)在又多了一個知青。 要說不讓她們跟著吃飯,又不太好,人家會說,能讓隔壁鄰居一起吃飯,為什么不讓家里的知青跟著吃,她們又不是給不起飯菜。 還有一點很重要,沈國棟平時出門干活,家里除了女人就是孩子,萬一住進來的知青喜歡鬧事,那豈不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所以沈國棟并不想讓別人住進來。 好在沈國祥負(fù)責(zé)安排這件事情,既然自家四弟不愿意,也就不勉強,反正搶著收留人的也很多,就不為難沈國棟一家。 就這樣,沈國棟家里沒有住進知青,反倒是隔壁住來了兩個。 其中一個還是赫赫有名的葛愛軍。 葛愛軍的搬入著實改變了不少。 也許是她聽說了這是兩個教授家里,所以一搬進來就非常的有禮貌。 不光是幫助鄒洪林和江美云打掃,還時不時的給做飯。 喂雞鋤地掃院子可是一樣都沒落下。 弄得兩個老人都有點不好意思。 小姑娘年紀(jì)也不是很大,卻起早貪黑的干活。 可是人家卻說,之前是國家錯怪了她們,那她現(xiàn)在就有義務(wù)幫助他們,照顧他們。 這話一點讓人反駁的地方都沒有。 鄒洪林知道葛愛軍應(yīng)該是從小就受到了這樣的教育,所以人已經(jīng)形成了這樣的模式,索xing也就由著她去了。 但是江美云卻很不好意思,年紀(jì)輕輕的小姑娘就應(yīng)該像隔壁一樣嬌養(yǎng)著,怎么能風(fēng)里來雨里去呢。 這個葛愛軍看著就比別的小姑娘黑的多,可見是多干了多少的活計。 所以她沒事就勸著對方不要做活,多休息一下。 可是江美云沒想到,她這樣還起到了反作用。 葛愛軍覺得,受到了人家這樣的關(guān)心,就更加出出力,多幫助多干活,才能對得起組織,對得起別人。 這就導(dǎo)致她每天起的更早,繼續(xù)風(fēng)里來雨里去。 讓江美云看了以后,徹底傻眼。 鐵姑娘的事情在村里流傳了好久,也有很多慕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