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25 章
暫住的地方搜集了不少新書舊書,還有鄠縣當?shù)氐目h志,他們閉門謝客也不會沒事可做。 當年蕭何靠著秦朝的圖書典籍幫劉邦治理好天下,他們也該好好讀讀鄠縣的地方記錄,不能全靠許敬宗讓人給他們說的經(jīng)驗——前面他們就是太相信別人的經(jīng)驗了,才會一直被人牽著鼻子走,一舉一動都被人掌握得清清楚楚! 論讀書,武媚最有一套,她很快把該看書的分門別類地理出來,分門別類地給每個人分任務(wù)。幾個人都有一雪前恥的心思,轉(zhuǎn)眼就從閉門謝客狀態(tài)切換成閉門讀書狀態(tài),等著長安那邊把這事處置了再一展拳腳! …… 若是以前,許敬宗的法子可能能奏效。但是不幸的是,去年長安剛起過一場大風波,直接把李泰給刮到封地去了?;始抑g的那點齟齬沒人會傻到到處宣揚,許敬宗早前又在外地熬日子,更沒機會打聽到李泰是怎么被送到封地去了。 照許敬宗看來,一個縣城到長安去賣貨的貨郎傳點當?shù)匦迈r事不是挺正常嗎? 所以許敬宗就干了,不僅干了,還讓人多留兩天好好煽風點火。結(jié)果流言確實愈演愈烈,但是他派去的人也很快被人抓走了,還不是抓去一般地方,而是大理寺。 那地方是一般人能去的嗎?那簡直是全國最高審判機關(guān),進去就沒小事!負責傳話的人當場就嚇傻了,哭著說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傳那些話都是一時糊涂,以為沒什么大不了。再問誰指使的,他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說是許敬宗讓他來的,素材也是許敬宗給的,據(jù)下去辦差的衙役說是真的!所以,他不是流言的創(chuàng)作者,只是流言的搬運工而已! 至于許敬宗為什么要這么做,他也不曉得啊,上頭怎么吩咐他就怎么做,哪有做事還問為什么的? 大理寺這邊審問完,見實在掏不出更多消息了,便把結(jié)果遞給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面上無喜無怒,誰也看不出他對這個結(jié)果滿不滿意,只問了句鄠縣縣令是誰。 來回稟的人明白了,這是要查許敬宗了,當即毫不猶豫地把許敬宗的名字報上去。 李二陛下果然說:“徹查?!?/br> 大理寺的人領(lǐng)命退下,心中暗道許敬宗也太倒霉了,使的手段是魏王使過的,雖然反著來用,但也一樣會讓李二陛下想到被踹去封地的魏王?。?/br> 你玩什么不好,居然揀魏王玩過的來玩!你又不是圣人的愛子!現(xiàn)在好了,等著死吧! 官場上就沒有多少人是干凈的,李二陛下還在查面前加了個“徹”字,許敬宗這回看來可以死得透透的,再不用掙扎了! 大理寺的官員剛走,唐儉又一臉難色地求見李二陛下。見李二陛下心情不太好,唐儉面色也挺苦,只要是,李元嬰給他扔了個燙手山芋。這廝明明是魏征的準孫女婿,偏就是不往李元嬰那邊遞證據(jù),非往戶部遞! 再不濟,你直接呈給李二陛下不行嗎?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位滕王殿下也是鬼精鬼精的,知道讓別人去趟雷。 唐儉帶著呈到戶部來的殷家隱戶隱田證據(jù)和李元嬰親自寫的案情陳述遞到御前。 這要是沒送到他面前就罷了,他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李元嬰顯然不是個喜歡息事寧人的,到時事情鬧大了,跑李二陛下跟前一對質(zhì),那小子能當場說他攔著不上送! 為了不惹上一身腥,唐儉親自跑了一趟,給李二陛下看看他弟弟在鄠縣捅了什么馬蜂窩。 真要徹查隱戶隱田那就不是一家兩家的事了,那可能會把所有世家大族得罪個遍!像李元嬰這樣先派人登門套近乎,轉(zhuǎn)頭又把套來的話當證據(jù)往上送,保不準會被所有世家大族列為拒絕往來戶! 李二陛下看完唐儉遞上來的證據(jù),面上仍是無喜無怒。要是沒隱田隱戶的情況,他去年也不會下令讓各地浮游無籍之人前來歸附。 等看完李元嬰寫的案情,李二陛下的神色才有了點變化,李元嬰把自己如何遇上吳志遠、如何問明原委、如何引各方行動寫得清清楚楚。 李二陛下看完才曉得,原來流言的源頭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