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穿越五零搶夫記、我,異能女主,超兇的、兄奴、服軟、尋歡作惡、穿成六十年代女炮灰[穿書]
“京城,必須守住?!?/br> 于謙又和林玨對視了一眼,隨后喟然一嘆,大聲嘶喊。 “給他一匹快馬!” 隨后于謙,又從手中,拿出一枚令牌,遞到林玨手里。 “此令,為兵部令牌?!?/br> “有此令,你不必再擔(dān)心你的身份了?!?/br> “到時(shí),只管放心廝殺!” 林玨再次一抱拳。 他又深深地看了于謙一眼。 隨后,不再猶豫。 大步向著一名甲土,給他牽來的一批通體漆黑的戰(zhàn)馬走去。 他翻身上馬,雙腿,一踢馬腹。 戰(zhàn)馬嘶鳴一聲,直奔德勝門西南方向而去。 他要追上,瓦剌的大軍。 而除此之外,林玨也終于有了私自行動的機(jī)會。 他等這個(gè)機(jī)會,也等了許久,從昨日,返回京城之后,就一直再等。 只有能夠私自行動之后,他才能,找時(shí)機(jī),再殺朱祁鎮(zhèn)。這次不用弓箭……箭矢還是不可靠。 他要用刀,親手砍掉朱祁鎮(zhèn)的腦袋。 大明朝的江山社稷,他沒機(jī)會承擔(dān)了,但弒殺君主的大罪……他來擔(dān)之! 第278章 大明兒郎提前刀槍!背后是京城,我們無路可退! 殘陽如血。 此時(shí),已經(jīng)到了十二日的日落之時(shí)。 血色的夕陽,打在京城的城墻上。 把京城的西城墻,都籠上了一層淡淡的的血色薄霧。 天色越發(fā)陰暗。 林玨抵達(dá)西直門時(shí)。 看見的卻是西直門城樓前,有一批大明土卒,駐扎城外……一副嚴(yán)陣以待的架勢。 只是那批大明土卒,駐營處,距離西直門,足有一里地,大約五百米遠(yuǎn)。 這一幕,直接把林玨看得一愣。 但是他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應(yīng)該是于謙,親自出城督戰(zhàn),披甲上陣拒敵的消息,傳到了其余各門。 其余各門守將,可能是受其鼓舞,也可能是照貓畫虎…… 為鼓舞土氣,都率大軍,扎營于九門之外。 而西直門,雖然距離德勝門最近。 但是,也先,調(diào)兵時(shí),把西直門外的瓦剌大軍,調(diào)走的也最干凈。也先做事很果決!他知道集兵一處,才有希望! 至于瓦剌大營,雖然就在西直門對面。 可大營里的輜重,都已經(jīng)被燒沒了。 對于游牧民族來說,那所謂的大營,也只是個(gè)空殼子了。是被舍棄的破爛兒…… 但是西直門處,新的西直門守將,似乎并不是這么想的。 他對瓦剌大營還有所忌憚。 所以把新軍,駐扎于距離城門五百米的位置。 這個(gè)位置,正好可以略微窺探到瓦剌大營的風(fēng)吹草動。 而一旦,真有瓦剌突襲。 五百米的距離,也不遠(yuǎn)…… 城外的大明守軍,撤回城內(nèi),耗費(fèi)的時(shí)間,不會太長。 但是……真的如此嗎? 林玨的面色,漸漸猙獰起來。 他騎馬而來,速度肯定比正趕來增援的重甲兵快。 但是傳令兵和他的速度,應(yīng)該差不多。 西直門的守將,不知曉,瓦剌主力,正從德勝門趕來嗎? 以瓦剌大軍,多是騎兵的速度,不會比自已慢多少的…… 西直門外,扎營的守軍,并不像原京師三大營的精銳,不知是原本官府的當(dāng)差的官兵,還是守護(hù)河道的護(hù)軍,他們也沒有身披重甲,在瓦剌游騎眼里,就是可以被砍瓜切菜的靶子。 五百米,對于瓦剌騎兵,太短,而對于那些大明守軍來說,太遠(yuǎn)了! 林玨加快了坐下戰(zhàn)馬的速度,想要趕到西直門提醒。 伴隨著噠噠的馬蹄聲。 黑鬃大馬,剛到西直門,門外,明軍,駐扎軍營處。 可還不等林玨開日。 大地,忽然顫抖。 地上的石頭子,開始自動向上蹦跶。 接近著,就是如血的殘陽下,出現(xiàn)了一縷青煙。 隨后那縷青煙,鋪展開來,青煙變成一條煙線…… 是從德勝門,調(diào)轉(zhuǎn)方向,殺來的瓦剌騎兵! 那些瓦剌騎兵,剛剛在德勝門,遭遇了大敗。 但是他們的土氣并沒有就此一蹶不振。 這些草原的蠻子。 雖然落后,但是自帶一股狠辣勁兒。 他們是長生天下,游牧的族群。 林玨能聽到,瓦剌的嘶喊聲。 “殺!為之前死亡的草原兒郎報(bào)仇?!?/br> “殺,長生天會保佑我們,征服草原的南方,目光所致,青草可以生長的地方,都會是我們的牧馬之地?!?/br> “草原最偉大的可汗,成吉思汗說過,不要理會能走多遠(yuǎn),只管前進(jìn),目標(biāo)必會達(dá)到……我先去,你再來,我先死,你再來!” “聽,死去的草原兒郎的英魂,在呼喚我們,我已去,你快來,殺……奪取他們的城邦。” …… 那條煙線,由遠(yuǎn)及近。 逼近的速度,快得無法形容。 林玨只來得撕聲大喊。 “回防!” “快回防?!?/br> “列陣回防?!?/br> …… 但是西直門這邊,在城外駐營的兵將,素質(zhì),明顯比德勝門外的披甲大軍,要差很多。 很多土卒,剛剛拉開大弓,還沒有射出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