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69 章
識日短的尋無影。當初,她暫居御史府不曾有流言蜚語,入了宮竟……” 他越說越輕,仿佛在獨自凝思揣測。 言者狀似無心,聽者實則有意。劉賢易心中微動,恰在此時,內(nèi)侍來稟:華左相求見。 不待劉賢易開口,江玄之搶先請求道:“臣儀容不整,請求回避?!?/br> 話落,眉鋒越發(fā)緊蹙地隱忍著痛苦,身子搖搖晃晃幾乎要倒地。 劉賢易雖未明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但也猜個七七八八:“左浪,扶著去內(nèi)室的軟榻上暫憩?!?/br> 兩人的身影剛隱入內(nèi)室,華廷大步流星踏進來,行完臣子禮,鏗鏘有力道:“臣要參江御史穢亂宮闈。” 劉賢易眸底流光一閃,平靜的心湖仿佛被擲落一顆石子,濺起一丈水花,室內(nèi)一陣尷尬的沉默。他緩緩踱著步子回到案幾前,屈膝坐下,頗有深意道:“華卿,江玄之位列上卿,你要參他,可得有確鑿的證據(jù)?!?/br> “臣親眼所見,錯不了。”華廷并未體會劉賢易的良苦用心,胸有成竹地道出了所謂的證據(jù),“江御史衣衫不整,摟著尋無影進了蘭林殿?!?/br> 劉賢易瞇了瞇眼,寒聲道:“蘭林殿屬內(nèi)宮,外臣未經(jīng)傳召不得入內(nèi),華卿為何在呢?” 華廷早已想好了說辭,不緊不慢道:“陛下,皇后殿下念叨著家鄉(xiāng)的梨子,托臣帶了一些進宮。” 華廷兄妹生于炎朝東海岸的魯國,那里盛產(chǎn)梨子,這時節(jié)梨子正熟。 皇后宣召,合情合理,但這顯然是他的托詞。一筐梨子罷了,隨便遣個宮女便能送了,何勞他堂堂左相親自送入內(nèi)宮。再者,這時機也忒巧了,不早不晚地撞見了江玄之。 劉賢易洞若觀火,一聲不吭地瞧著他。 華廷一時摸不準他的心思,心如擂鼓。他心中焦急,好不容易逮住了江玄之的錯處,機不可失,急忙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陛下若不信,大可親自前去蘭林殿,定能捉住那穢亂宮闈之人?!?/br> 劉賢易仍是默然,既無贊成之色,也無反駁之意,雙目微斂似在沉思,余光瞥見趙同邁著小步子進來:“陛下,醫(yī)正到了。” 好端端的醫(yī)正怎么來了?華廷心頭驀然不安,語帶關(guān)切道:“陛下可是身子抱恙?” 他滿臉的關(guān)切之色,劉賢易心頭一暖,忍不住動了動唇,腦中滑過江玄之那憤然不屈之狀,低低嘆息道:“去內(nèi)室替江御史診治。” 華廷身軀一震,江玄之在內(nèi)室?他這邊慷慨激昂的參劾,據(jù)理力爭,而被參之人躲在內(nèi)室旁觀,簡直是笑話。 陛下明知原委,卻配合江玄之演這一出戲,莫非江玄之已然呈上了他以權(quán)謀私聚斂財物的證據(jù)?可昨夜他明明截住了送信之人,就算江玄之有所察覺,也絕不可能這么快。 他行伍出身,不諳官場之道,憑借開國之功躋身丞相之位。早些年看不慣宋不疑那文人氣度,但宋不疑為人圓滑,素來不與他計較,兩方一直相安無事。 可江玄之與宋不疑不同。 他雖通曉官場之道,極善揣度人心,平和起來八面玲瓏,游刃有余,然而他終是少年,骨子里藏著風發(fā)的意氣,銳利起來如寶刀出鞘,所向披靡。他任博士之時,甚少發(fā)言議政,但每有發(fā)言必一陣見血,觸及根本,讓陛下醍醐灌頂,政令即出。 兩年前,江玄之上書陛下禁止民間私鑄錢幣,陛下被他諫書的文采所折,大為贊賞。此事涉及到他華家的鑄幣產(chǎn)業(yè),他便聯(lián)合一眾官員極力反對,導(dǎo)致陛下留中不發(fā)??墒且淮吻镅?,陛下也不知被他灌了什么迷魂湯,竟然果斷允準了。 從那時起,他再也不曾給過江玄之好臉色,那樣的人讓他嫉妒又惱恨,還有些忌憚。因為這溫和沉靜的少年目光掃向他之時,讓他生出被人看穿的錯覺。 鑄幣案和華昌中du之后,他更是將一肚子怨恨掛在臉上,絲毫不加掩飾。朝政上,他屢屢針對江玄之,不問緣由,有時候連自己也覺得無理取鬧了,但他就是咽不下那口氣。 不過,他從未耍過yin險手段,一來是他不擅長,二來他也不屑。 他們暗查彼此的底細,可他發(fā)現(xiàn)江玄之這人身世清白宛如一張白紙,不貪錢財,不慕權(quán)位,不好女色,竟讓他找不出一個可以利用的污點。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