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種田養(yǎng)娃日常 第17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佛系林夫人、八零大美人她不掙扎了、反派師尊又雙叒死了、和聯(lián)姻老公上密室綜藝了、我表哥有病、海棠男主重生后、鳳鳴宮闕、地主家的小娘子、穿書男主向我表白了、快穿之拯救反派美人
沈烈搖頭,想起這幾日的牽念來,試探著問桑蘿:“后天準(zhǔn)備去新地方,你想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嗎?” 桑蘿一邊把東西往層架上放,一邊隨口就應(yīng)道:“行啊,再問問看阿寧想不想出去?!?/br> 去年秋天小姑娘就很盼著跟她進(jìn)山,只是那時兄妹倆褲腿都短,腳脖子都遮不住,家里又沒門鎖,初時想進(jìn)一趟山可是盼了好久。 沈烈聽她應(yīng)了,唇角就翹了起來,“好,那一會兒問問?!?/br> …… “真帶我去???”沈?qū)師o疑是想去的,眼睛都亮了。 沈烈看她這樣,笑了:“帶你去,正好和你大嫂有伴?!?/br> 桑蘿倒是多添了一句,道:“外邊比山谷里要吃苦頭,吃還行,住怕是住不好,怕不怕?” 轉(zhuǎn)頭問沈烈:“幾天都是住外頭吧?” 畢竟再往外拓,已經(jīng)離山谷挺遠(yuǎn)了,一來一回都夠嗆,這就是為什么她提議建中轉(zhuǎn)安全點的原因。 沈烈點頭:“是,因為要圍曬場,如果沒有像周家那樣適合防御、近處又有水源的山洞的話,只能找平地圍一片,再搭簡易棚?!?/br> 說到這個沈安最是興奮,跟自家大嫂和meimei說道:“木頭搭的棚子,里邊再用木頭或者石塊鋪床,割些干草軟軟的墊上,再鋪獸皮,外邊還燃篝火,也可有意思了,就是晚上時不時就能聽到狼嚎,還有些認(rèn)不出來的野獸的叫聲,一開始是有點害怕的,不過也沒真出過什么事,有一次大哥和大山哥說有熊靠近了,不過木圍欄堅固,又燃著火堆,咱們?nèi)诉€多,那熊沒一會兒就走了。” 他說得眉飛色舞,沈?qū)幝牭眯亩伎旄w走了,兄妹倆個完全拿出去采集當(dāng)露營了,桑蘿看得直想笑。 不過也是,這樣的體驗確實特別,沒有沈烈?guī)兹说脑挘齻冞@些人,終其一生,誰有機(jī)會體驗一把這種半夜在深山老林里露營的生活啊。 沈?qū)幝犕昃蛦柹蛄遥骸按蟾?,那咱是哪天走??/br> 恨不能馬上收拾包袱了。 沈烈笑:“歇一天,后天一早走,這次走得遠(yuǎn),歇腳的地方回來前已經(jīng)先探過了?!?/br> …… 有一天時間可以做準(zhǔn)備,桑蘿這回不止帶鹽、瓦罐和獸皮,還挖了些姜塊,帶了花椒、茱萸,臘rou要做得好吃,這些東西多多少少要用點的,除了鹽要控制住量,花椒和茱萸眼下山谷里都有種,倒都供得上。 為了方便切rou,把菜刀也帶上了,至于鑿子斧鋸之類的,沈烈和陳有田他們都有經(jīng)驗了,都會帶上。 家里沒菜刀也不打緊,左右只剩個沈安在家了,讓他自帶食材上沈金家搭伙去。 離家前要處理野柿子,其實比較好的一個方法是曬柿餅,但桑蘿有些私心,大乾朝還沒有柿餅這種東西,人們對柿子的處理要么是鮮吃,要么用鹽開水浸泡一刻鐘,瀝干切塊再曬個六七天,日后再要吃,火焙脫澀。 原身記憶里是有這種吃食的,和柿餅是不一樣的口感,賣相自然更不用提,完全不同。 這山谷太小了,無遮無蔽,要通過晾曬做的東西很難藏住方子,到底要在這個時空生活一輩子的,這種不教也不至于就讓山谷里的人餓著的,方子該藏的自然也要藏。桑蘿索性也不做什么柿餅了,只照著這邊的法子曬柿子干。 休息一日,家里一應(yīng)事宜都交給沈安,她和沈?qū)幨帐笆帐熬透蛄乙恍腥顺霭l(fā)了,照例山谷外的地要照管的,沈?qū)幰彩堑竭@時候才知道自家在山谷外還有個小山洞的。 不過像沈安和沈金這樣出來過的,都會被囑咐一句,回谷不提外邊山洞的事。 為什么不提,別看這兩個一個九歲一個十歲,都機(jī)靈著,沈烈不說他們自己一琢磨也知道了。 沈烈又給里邊送了些柴和青草,外邊掃好尾,這才是真正出發(fā)。 到了周家接周癩子父子的時候,桑蘿免不得就多留意幾分,看到周葛也送出來,確實是送她父兄,但目光偶然也會不經(jīng)意落在陳大山身上一瞬。 別人許是沒注意,陳大山卻精準(zhǔn)捕捉到了,周葛又忙垂下眼。 桑蘿看得彎了眼,忙也收回目光不再打量,只心里知道,過了這個秋有田嬸子怕是就要張羅請人來幫著說親了。 別了周家,往前行了又一個多時辰,桑蘿看到了沈安說的安全區(qū),安全區(qū)里面的小棚。 不大的一塊地,除了中間的好幾個曬架,周邊一圈六七個小棚子,棚子門面向木圍墻方向,離門口不遠(yuǎn)就點著篝火,想是夜里火光能透過木圍墻的縫隙透出去,起驅(qū)逐和嚇退野獸的作用,白日里也能熏rou煮食。 幾個青壯把曬席一卷,曬架拆一拆用藤條一綁,一人扛一部分,東西就都搬走了,到新的地方只需圍墻搭棚,卻是省了打架子編席了,這棚子不拆,一是或許以后可以再用,二則,往后外邊的人真得避到這內(nèi)圍里來,也算有個地方遮風(fēng)擋雨暫避走獸,權(quán)當(dāng)行善積德了,三則,這樣的地方多了,他們村外村的山洞把門鎖一去,也不算醒目了。 這些東西是不會讓沈烈、周大山和盧二郎扛的,因為他們?nèi)齻€人其實才是防衛(wèi)的主戰(zhàn)力。 山底和林緣的道并不算難走,但自從離了周家一定范圍后,沈烈他們明顯要警惕不少,顯然,雖之前掃蕩過,但只來過一次,呆了七天,離全部蕩平肯定還不知有多遠(yuǎn),何況她還記得沈安說過那頭盯上了他們又離開了的熊。 落腳的地方正向沈烈說的,之前就已經(jīng)探過,他們這一行人是直奔那一處去的,桑蘿到了才知道,哪只探過啊,這是連樹都伐倒一片了,他們今天過來直接筑木墻就成。 沈烈他們筑墻,桑蘿、沈?qū)幒褪┒上眿D也沒閑著,東西放下后就幫著除一些長得特別高的雜草和灌木,只是沒砍多少,叫桑蘿看到個好東西。 她用柴刀把那一片灌木往自己身前勾了勾,把那掛著果子的藤條拉到眼前,只看了那果、那藤、那葉,笑了。 缺什么來什么。 沈?qū)帨愡^去:“大嫂,這是野果?” 桑蘿笑彎了眼:“這可比野果好,好太多了,這是口糧?!?/br> “這片地先不清,往旁邊挪一挪?!?/br> 說著就喚沈烈。 第186章 薯蕷/生變 沈烈過來,看到桑蘿手里的東西時輕咦了一聲:“有這東西?” 桑蘿看他:“你識得嗎?” 沈烈卻是搖頭,“去年回來的路上在山里看到過,當(dāng)時在深山里很久了,沒有糧食,全靠打獵和山貨裹腹,就烤了幾個喂給陷阱里獵到的野豬仔吃了,觀察了兩天野豬沒事,我們摘了好些,那段時間沒少吃,味道還不錯的,沒想咱們祁陽一帶也有?!?/br> 大家離得原本就近,聽到兩人對話知道是找到什么新吃食了,紛紛湊了過來。 陳大山和盧二郎一看到桑蘿手上的東西,樂了:“這東西好吃,咱這也有?” 說著就往桑蘿身后的那片灌木看去。 許掌柜問:“桑娘子認(rèn)得這個?” 桑蘿點頭,脫口想說山藥豆,想起來山藥原是后世的說法,改口道:“零余子,一種藥材,可藥用也可食用的,是好東西,不過最好的可不是這個,這東西收貨在根莖?!?/br> 一句話給沈烈?guī)兹硕颊f懵了。 “和芋頭一樣長在土里?” 不是,長在土里的,上面怎么還掛果啊?那他們?nèi)ツ晔遣皇怯悬c兒傻,白瞎了多少吃食。 桑蘿只看三人表情就猜到了,笑道:“是,不過這會兒還不成,你們認(rèn)認(rèn)這藤吧,零余子可以先摘了,這東西摘了土里的薯蕷才能長得好,大概再過月余才好采挖。” 大乾朝還真有山藥,但沒有普及種植,是被當(dāng)野生藥材采挖的,富貴人家也拿這個做藥膳以做食補(bǔ),原身記憶里是知道薯蕷的,見過端上餐桌的,但不知道零余子。 一聽桑蘿說薯蕷,許掌柜一臉驚奇地拉過身旁藤蔓細(xì)瞧:“這就是薯蕷?” 他們東福樓也有藥膳的啊,但許掌柜光見過總號那邊給送過來的薯蕷,還真不知道這東西種在地里時長什么樣兒,而且他在祁陽縣甚至都沒收到過山民來賣這個,大多還是靠東福樓總號給送一些。 桑蘿一點頭,許掌柜樂了,“這山里要是有薯蕷,那咱們今年可能省不少口糧了。” 陳有田是種地的,最關(guān)心就是這個,湊過去問許掌柜:“這東西收成很高?” 眼睛不由就往那藤蔓的根瞧去。 許掌柜也不大清楚,不過還是道:“應(yīng)該還可以吧,我們東福樓每年能得總號那邊送一些過來,這東西挺長一根,大的能有半人高?!?/br> 一句話把大伙兒眼睛都說亮了,這里可都是正經(jīng)靠刨地過活的。 桑蘿聽著半人高,想想現(xiàn)代的可不止啊,不過那都不知經(jīng)過多少代的培育了,野生的,半人高沒準(zhǔn)已經(jīng)是品相好的了,便道:“到時候挖挖看就知道了,其實這東西山地林下都能長,明年開春咱們也能找地方試著種種,也不用特意開地,就咱們住的那山里種點兒?!?/br> 知道有能頂口糧的山貨,還高產(chǎn),能種,大家干勁都不知高了多少,陳有田激動得直搓手,平時話并不多的人,難得跟桑蘿商量:“阿蘿,這以后出來找山貨,要不你多跟出來幾趟吧,我覺著你認(rèn)得的東西多。今天擱我們,要么把那薯、薯蕷是吧?當(dāng)柴砍了,要么頂多摘上邊幾個果子就走了,哪知道地底下的根塊才是能吃的啊?!?/br> 讀書是真好,他準(zhǔn)備回去好好敲打老二了,不,連大山也得一起,家里要說認(rèn)字積極的,就小丫兒,大的兩個差得多了。 陳大山還不知道自己很快得跟沈烈作伴一起抱著《千字文》啃了,還傻樂,他是識得那零余子藤蔓長什么樣的,也沒多看,已經(jīng)跑回去繼續(xù)干活了,木樁子打得哐哐的。 許掌柜聽陳有田這么一說,也應(yīng)和:“是,桑娘子在這方面確實懂得多?!?/br> 去年那短短幾個月,折騰出好些個吃食來,除了東西市賣的豆腐醬干,和他們合作的素毛肚,和縣里其他鋪子應(yīng)該也有合作。 從前不清楚沈家情況已經(jīng)覺得她很本事,現(xiàn)在對沈家之前的境況清清楚楚,那桑蘿之前做了送到縣城里賣的東西是怎么來的? 除了那豆腐有跡可循,大概知道原料應(yīng)該是黃豆,其他的可都猜不出來,像那素毛肚,他至今想不出是什么做的。 “行啊?!?/br> 原以為是和以往一樣,再尋常不過一次出來采集,桑蘿本身也愛往外走,能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往外跑跑能改善家里的條件又能散一散,多好的事,隨口就應(yīng)了下來。 孰料在第六天,桑蘿、沈?qū)幒褪┒上眿D正曬著這一趟出來的另一大驚喜板栗呢,才出去一個多時辰的沈烈一行人匆匆趕了回來,臉色十分凝重。 “內(nèi)圍進(jìn)人了,十多人?!?/br> 桑蘿有些詫異,有本事進(jìn)來的先前應(yīng)該就可以往里走了,怎么會是這個時間點?內(nèi)圍山里有的東西,外圍應(yīng)該也不缺,那只有一個可能。 “外邊又生什么亂子了?” 沈烈搖頭:“不知道,我們倒是想問,當(dāng)時在山上遠(yuǎn)遠(yuǎn)看到了,等下山已經(jīng)找不到人了,只能先回來跟你們匯合?!?/br> 只是防動物的話有個圍墻還行,要防人的話,桑蘿她們這里留的青壯不夠。 周癩子原是留守的,聽說內(nèi)圍進(jìn)了人,心下已經(jīng)急了,他家里只妻兒在家,真正能護(hù)著家里人的也就長子。 不止周癩子急,這里誰沒有牽掛啊。 沈烈和陳大山這一行人早在外邊就商量過了,馬上折返,左右這幾天收獲也不錯,每家板栗去了外邊的刺苞應(yīng)該都能有半麻袋多,再加上熏rou、零余子和其它山貨,帶來的袋子和背簍雖未全滿,也不差什么了。 “都收拾收拾吧,這就往回走。” 大多數(shù)已經(jīng)曬好的東西都是裝了袋的,只有眼下還在曬的那些,收拾起來也快,不到兩刻鐘就整裝出去,把木圍欄的門帶上,一行人往回趕。 從扎營點到周家有近三個時辰的路程,只走了一個多時辰,他們就遇見了兩批人,第一批看到他們就避了,而另一批只十余口人的,有老有少,其中有兩三人帶傷,看著像是被猛獸撕咬的,因有傷員,行動不快,迎面遇上沈烈他們避之不及,被陳有田和周癩子叫住打聽情況。 看沈烈他們這一幫人身上都挑著不少東西,人群中又有女子和小孩兒,對方面上的戒備倒是松了松,為首一老者道:“祁陽縣沒了,聽說是朝廷有什么平亂的大軍過來,一路殺了不少叛匪,之前占了祁陽縣那一幫盜匪把愿意要的人帶走,不愿要的殺了,一把火把祁陽縣給燒了。也有不少之前從匪的人逃進(jìn)了山里,現(xiàn)在外邊太亂了,搶糧都是輕的,我們這樣的是不敢呆了,只能往這里邊來,這不,昨夜里遇上狼了,青壯沒了兩個傷了三個?!?/br> 老者說到這里環(huán)顧大山,話音凄涼,“我們這些人扎進(jìn)這深山里,能活幾天,能有幾個人全乎活下去也不知道?!?/br> 沈烈一行人聽說祁陽縣被一把火給燒了也久久回不過神來,尤其是許掌柜,他手底下多少老伙計都在縣城啊,賬房、大廚、伙計…… 他甚至不敢深想,他們是被帶走的那群,還是被屠殺的那群?怔怔說不出話來。 陳有田倒是看那老者眼里隱有淚光,又見他們老弱不少,沒受傷的青壯沒剩幾個了,心下不忍,想著離上回建的那個安全點不算遠(yuǎn)了,轉(zhuǎn)頭低聲問沈烈和陳大山意思。 路上遇見了,伸手扶一把,兩人都是沒意見的,都點了點頭。 陳有田便問那老者:“老丈這是往哪去,還往深走嗎?” 他看那三個傷著的年輕人,情況并不太好。 老者也猶疑,道:“天黑前找個山洞落腳吧?!?/br> 陳有田:“老丈要是信得過我們,往回走一程我們有個平日里打獵時休息的地方,先往那里歇一歇,我們筑了木圍墻,要更安全的話你們再用石塊圍一圍也行,好歹讓那幾個后生把傷養(yǎng)一養(yǎn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