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廣宗
劉宏漠然的聲音在宣政殿里響起,殿中很多人眼中都閃過一絲駭然,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開口說什么。 朝廷過去對董卓的打壓在場的很多人都清楚。然而,現(xiàn)在劉宏卻寧愿放開對董卓的束縛也不愿意解除黨錮,其態(tài)度已經很明顯了。 這一次,劉宏已經不準備妥協(xié)了,這一次漢天子和天下世家的較量,必須有一方徹底倒下方能結束。 這就是劉宏的態(tài)度。 正因為如此,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劉宏放開對董卓的兵權限制之后的隱患,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開口反對。 董卓,一介武夫而已。就算是再怎么樣,最多不過是在西涼一隅之地作威作福,而他們和劉宏所要爭奪的,則是整個天下的主導權??!和這個相比,董卓又算什么? 于是,在無一人反對的詭異情況下,劉宏的旨意很快就傳到了西涼。 涼州刺史府中,李儒看著手中的圣旨,臉上盡是不屑的冷笑。 有時候,只要找準機會,原本苦苦追求的東西到手就是這么簡單。 不過,有了這道圣旨之后,很多東西就可以放到明面上來發(fā)展了。至于羌人那邊,三個大部聚集了那些小部落的羌族之后似乎有些膨脹了,那就讓稚然他們再去敲打一下吧。 李儒淡然的想到。 ………… 雖然西北羌人的叛亂在洛陽城中引起了不小的風波,但是也僅僅是引起了一時的風波罷了。和天下黃巾的局勢相比,羌人如何只能說是小事。 而在廣宗,盧植率領麾下的以一萬北軍為核心加上各郡縣駐軍組建而成的五萬漢軍已經和張角率領的北方黃巾主力對上了。 盧植雖然是天下有名的大儒,但是在這個讀書人提劍上馬就能上陣殺敵的時代,盧植雖然是儒家子弟,但是同樣精通兵法戰(zhàn)陣,而且甚至都有了一身真氣化罡境界的修為。 要知道,這個時期君子六藝中的射可不只是說說而已。強漢的讀書人遠沒有后世明清那些所謂的讀書人那般孱弱,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雖然或許說的有些過,但這卻正是強漢讀書人的真實寫照。 所以,在強漢的歷史上你經常會看到一個文官突然就轉職武將了,然后還在戰(zhàn)場上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那種…… 班超就是最好的例子。 盧植在軍事上也許沒有班超那般天縱之資,但是亦足以稱為一名合格的統(tǒng)帥。因此,在率領大軍來到廣宗城外,面對著張角麾下聲勢浩大的黃巾大軍,盧植并沒有那種對面都是烏合之眾的錯覺。 畢竟,冀州,兗州兩地黃巾主力盡數(shù)匯聚于張角麾下,僅僅在廣宗一地張角就聚集了二三十萬的黃巾,而他麾下也不過只有五萬人而已。 當然,如果他麾下是五萬北軍精銳的話,那么你讓盧植強攻廣宗城他都敢,可問題是他麾下這五萬大軍之中只有一萬北軍精銳,剩下的幾萬都只是普通的地方兵而已。 因此,盧植領兵來到廣宗之后,并沒有那種我要盡快平定黃巾的急迫感,反而是穩(wěn)扎穩(wěn)打的在廣宗城外建起了大營,頗有一種要和張角打持久戰(zhàn)的意思。 甚至于,就算是在盧植搭建大營的時候張角派兵前來sao擾,盧植都是只守不攻,頗有一分不動如山的意味。 盧植這邊很淡定,但是看到盧植這么淡定,張角卻是有些不淡定了。 其實按照張角最初的想法,是不會這么倉促的發(fā)動起義的。起碼先要等馬元義把司隸的準備做好。 到時候他在北方統(tǒng)領冀州,兗州,青州三州黃巾主力南下,張寶還有張梁則是前往南方率領荊州,揚州,徐州三州黃巾北上,然后馬元義率領司隸黃巾作為內應,里應外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拿下洛陽,然后再慢慢鎮(zhèn)壓漢室還有天下世家的反撲。 這才是張角心目中最理想的計劃。 問題是,現(xiàn)在雖然起義了,外地的黃巾主力沒有出現(xiàn)問題,但是本來應該作為內應的馬元義卻出事了。 雖然說傳出來的消息是唐周出賣了太平道,但是張角卻是不信的。 他自己的弟子他自己清楚,或許唐周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對于太平道的忠心唐周卻是絕對不會比任何人差。 但是,不管是不是唐周的問題,馬元義被捕身死,整個洛陽,乃至司隸的黃巾也都受到波及已經成為了事實,里應外合一舉拿下洛陽的計劃也隨之成了泡影——太平道已經不可能短時間內就奠定勝局了。 而既然不能短時間內奠定勝局,那么張角就必須考慮該如何為黃巾打下根基,從而讓黃巾可以長時間的和大漢朝對峙下去——雖然太平道乃是從天下百姓之中發(fā)展起來的,但是卻還真沒有什么根基可言。至少,目前為止黃巾基本各方面的物資都要靠搶,而單單只靠搶,是不可能持久下去的。 黃巾必須要有自己的產糧地,產馬地。 只要有糧,一切都好說。而戰(zhàn)馬,則是加強黃巾戰(zhàn)斗力的關鍵。天下黃巾雖多,但是卻連一支騎兵都沒有。 這方面,張角盯上了青州還有幽州。 青州乃是大漢十三州里有數(shù)的產糧大州,而幽州燕趙之地的騎士自古有名。只要能夠徹底占據(jù)了這兩州之地,那么黃巾就有了根基。 至于冀州,兗州雖好,但是這兩州的地理位置已經注定了會受到大漢的強力反撲,所以張角并沒有把目光放在這兩州。 只是,張角雖然心中有了規(guī)劃,但是卻還沒來得及實施,盧植就已經大軍壓境了。 因此,心系黃巾未來的張角一心只想著盡快打退盧植,然后為黃巾打下根基,自然不會有盧植那般淡定。 但是,雖然恨不得立刻就能擊敗盧植,但是面對現(xiàn)在擺明了要穩(wěn)扎穩(wěn)打的盧植,張角一時還真沒有什么好辦法。 畢竟,盧植五萬大軍擺在那里。 這五萬大軍就如同一柄懸在頭頂上的劍,隨時都有可能給黃巾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