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伏擊
這一幕發(fā)生的太快。 快到南梁使臣都還沒有想好怎么反駁東鄉(xiāng)侯的話,護國公就已經人頭落地了。 南梁所有人都驚呆了,背脊寒流一陣接一陣的從腳底心涌到四肢百骸。 還有大齊的所有將士,甚至是砍了護國公腦袋的將士。 看著護國公的人頭,才反應過來他剛剛做了什么。 南安郡王他們目瞪口呆。 真的。 他們都以為東鄉(xiāng)侯砍了護國公一條胳膊,再坑南梁一百萬兩,十六年前飛虎軍被滅的事就算一筆勾銷了。 沒想到東鄉(xiāng)侯還是要了護國公的項尚人頭。 還有東鄉(xiāng)侯說的話—— 他們才知道東鄉(xiāng)侯無意間給護國公挖了個什么樣的坑。 總覺得整個軍營所有人的腦袋瓜加起來也不夠東鄉(xiāng)侯一個好使。 這世上應該沒有他想殺而殺不了的人吧? 把南梁的俘虜都叫來,還有南梁使臣也綁了,只為讓他們親耳聽見護國公為了喝水承認自己是大齊人。 邊關在戰(zhàn)亂時期是個很特殊的地方。 這些邊關百姓今兒可能是南梁人,明天隨著城池丟失,就成大齊人了,可能再過一段時間又是南梁人了。 城池屬于誰,在這座城池里生活的百姓就屬于誰。 護國公承認自己是大齊人,東鄉(xiāng)侯給他水喝,給他饅頭吃,就說明接納了這個南梁叛徒。 東鄉(xiāng)侯處置一個大齊人,南梁管不著。 南梁也沒臉為一個扛不住口渴就背棄南梁的叛徒找大齊對峙。 正如護國公說的,沒有人逼飛虎軍喝南梁的水。 大齊也沒有逼他為了喝口水背棄南梁。 護國公以為來橫的,東鄉(xiāng)侯就拿他沒輒了。 他到底是小瞧了一個靠著打劫朝廷就能重建飛虎軍的男人。 論謀略,至今還沒發(fā)現有誰比的過東鄉(xiāng)侯。 從聽到護國公說沒有人逼飛虎軍喝南梁的水后,東鄉(xiāng)侯就沒打算讓他活著離開大齊軍營了。 飛虎軍是東鄉(xiāng)侯的逆鱗。 護國公可以羞辱他,但不能羞辱飛虎軍! 就因為喝了南梁幾口水,就葬送了八千飛虎軍的命。 如果他不能替兄弟們報仇,他這么多年的隱忍又有什么意義? 雖然護國公沒有寫下供詞,但他被吊在那里,當眾承認了崇國公是同謀。 護國公死了,接下來就該輪到崇國公了! 東鄉(xiāng)侯眼底寒芒閃爍,瞥了南梁使臣們一眼。 南梁使臣們瑟瑟發(fā)抖。 東鄉(xiāng)侯道,“放他們走?!?/br> 將士們過去幫南梁使臣把繩索解開。 南梁使臣要帶走護國公的尸首。 南安郡王看著他們,雙手環(huán)胸道,“你們南梁人沒有立場帶走一個大齊人吧?” 南梁使臣,“……?!?/br> 南梁使臣內心憤怒。 可要說抗議還真說不出口。 是護國公自己承認自己是大齊人的,雖然是被大齊人激將的,但也得護國公自己為一口水折腰。 大齊不讓他們帶走護國公的尸體,他們也沒輒。 除非他們也承認自己是大齊人。 南梁使臣能承認嗎? 天知道承認了之后會不會和護國公一般下場! 顧不上替護國公收尸,南梁使臣和那些被俘虜的南梁將士趕緊離開大齊軍營。 護國公的尸體就擺在那里沒有人管。 處置了護國公,該輪到謝景川了。 王爺要殺了謝景川,東鄉(xiāng)侯沒同意。 他派蘇崇護送謝景川回京交給皇上處置。 謝景川幫南梁故技重施滅飛虎軍,哪怕謝景宸真的死了,王爺就只剩下謝景川一個兒子了,也沒人能保住他的命。 之所以交給皇上處置,是東鄉(xiāng)侯想借謝景川被押送回京這一路的招搖告訴大齊所有人,當年飛虎軍會全軍覆沒就是因為有崇國公和謝景川這樣的小人作祟。 沒有他們投敵叛國,飛虎軍絕不會輸! 這也是當初東鄉(xiāng)侯已經知道飛虎軍被滅的經過后,沒有直接返回軍營,而是繼續(xù)攻打南梁的原因。 這一仗是接著當年打下去的。 只有贏了,贏的漂亮,才能雪洗當年飛虎軍全軍覆沒的恥辱。 東鄉(xiāng)侯的決定,王爺不會反對,其他將士更不會。 只有蘇崇,他不想護送謝景川回京。 他要留在邊關。 只是他身為飛虎軍少將,先崇國公世子遺孤的身份,他去做這件事是最合適的。 第二天,蘇崇就帶著六百飛虎軍押送謝景川回京。 從出軍營起,一路上,不知道多少大齊百姓朝謝景川扔臭雞蛋爛菜葉。 …… 再說邊關,南梁使臣回南梁軍營后,也帶回了護國公被殺的消息。 這個消息實在把謝景宸和董承瑯他們震的不輕。 尤其是施大將軍,沒想到自己的勁敵就這么被除掉了。 護國公世子要攻打南梁,奪回他爹的尸體,施大將軍不同意。 貿然出戰(zhàn),只會無葬送無辜將士的性命。 護國公世子認定施大將軍這話是在譏諷他爹,指著施大將軍的鼻子罵,董承瑯沒差點和他打起來。 最后還是謝景宸提議,或許順著東鄉(xiāng)侯的話能帶回護國公的尸體。 護國公手下一副將帶著兩官兵去了大齊軍營。 大齊要他們承認是大齊人。 他們忍著屈辱承認了。 大齊將士沒有阻攔他,他們進軍營拉走了護國公的尸體。 倒也沒人管他把尸體拉到哪里去。 副將把護國公的尸體拉回了南梁軍營,護國公世子披麻戴孝,親自護送回京。 護國公世子走了,護國公那一堆手下群龍無首,施大將軍雖然還沒有正式投靠趙詡,卻也口頭承認了。 趙詡和大齊關系不錯,施大將軍也覺得這一場戰(zhàn)再打下去也沒有什么勝算,便借口需要養(yǎng)傷偃旗息鼓,等朝廷進一步指示。 護國公被殺的消息沒那么快傳到南梁京都,而且最先傳回去的是一百萬兩銀票被搶的消息。 沒錯。 護國公被大齊俘虜了,東鄉(xiāng)侯要十萬兩黃金才肯放人,南梁皇上雖然惱東鄉(xiāng)侯,但還得救護國公。 南梁朝廷出五十萬兩,護國公府掏五十萬兩。 幾乎是收到消息后半個時辰,護國公府護衛(wèi)就帶著一百萬兩銀票趕赴邊關贖人了。 只是半道上,一百萬兩被劫了。 沒有了銀票,大齊絕不會放人的。 護國公府護衛(wèi)沒有把握,也不敢耽擱,讓當地官府找到銀票,便快馬加鞭趕回京請罪外加湊錢。 南梁皇上發(fā)飆之際,護國公被殺的消息傳了回來。 嗯。 這一百萬兩是被趙詡的人劫走的。 十六年前飛虎軍被滅的真相查清楚了,東鄉(xiāng)侯也活捉了飛虎軍,施大將軍也暗中投靠趙詡了,也到了謝景宸結束臥底生活的時候了。 趙詡要給東臨王府伸冤,那是謝景宸的外祖家,他是大齊鎮(zhèn)北王世子,沒法明著幫趙詡,只能暗中相助。 這一百萬兩,就當是借花獻佛了。 謝景宸讓董承瑯派人給趙詡送信,讓他帶人在路上伏擊。 起兵推翻朝廷要兵力更要錢財,至于東鄉(xiāng)侯那兒,南梁能掏一百萬兩救護國公,就會再掏第二回。 錢只是晚點到東鄉(xiāng)侯手中而已,正好護國公多留在大齊軍營一段時間正好給東鄉(xiāng)侯消氣。 一箭雙雕之計。 只是謝景宸沒料到,東鄉(xiāng)侯寧愿不要錢也要護國公的命。 此時此刻,趙家得了那一百萬兩銀票是要多高興就有多高興。 趙詡去了北漠,至今未歸,伏擊護國公府護衛(wèi),搶奪銀票是趙相做的決定。 拿到銀票后,趙相覺得趙詡交董承瑯這個朋友果真是一點沒交錯,處處想著他。 再加上趙相在京都的時候,也見過董承瑯幾回,那會兒瞧著不大靠譜,沒想到在軍營里歷練一番,沉穩(wěn)了不少。 趙相正為女兒的親事?lián)鷳n,畢竟一旦起兵,可能三五年都不會成功,女兒大了,不能蹉跎三五年。 趙相和夫人一合計,相中董承瑯做女婿了。 謝景宸一直想讓董承瑯和他作伴,嘗嘗做駙馬的滋味兒,沒想到他還沒開始明著撮合,董承瑯就已經入了趙相的眼了…… 一百萬兩被劫,消息在傳回京的時候,也傳到了邊關。 董承瑯替趙詡高興,更覺得謝景宸這個兄弟沒白認。 如果不是謝景宸提醒,他哪里想的起來要給趙家送信,讓趙家半路打劫??? 雖然只是送個消息,可這個消息價值一百萬兩啊。 趙家能不承他這么一份大人情嗎? 幾天后,謝景宸覺得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臨走之前,和董承瑯還有施大少爺道別。 剛要開口,南梁軍營來了位不速之—— 南梁太子。 聽將士稟告,董承瑯和施大少爺眉頭齊齊一皺。 太子? 太子怎么突然來軍營了? 他不是還要準備迎娶北漠公主嗎? 就算“寵愛”北漠公主,也不至于迎接到邊關來吧? 兩人滿心疑惑,但太子駕到,得去軍營迎接。 走了幾步之后,董承瑯想起謝景宸找他,回頭望著謝景宸道,“李兄急著要和我說什么?” “沒什么,”謝景宸道。 “真的?”董承瑯不信。 “……只是覺得軍營待的無趣,想去附近的鎮(zhèn)子上轉轉?!?/br> “就這事啊?”董承瑯輕輕一笑。 “我還以為是什么大事呢,等見過太子,我陪你去鎮(zhèn)子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