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節(jié)
小心翼翼的將王妃請進(jìn)去,他才對另一侍衛(wèi)道,“方才我進(jìn)去差點(diǎn)被王爺當(dāng)場砍了,幸好我及時提了王妃,才保下一命,真是嚇?biāo)牢伊?。?/br> 另一人也是唏噓不已,王妃還真是受寵。 宋靜是硬著頭皮將手中的雞湯端到王爺桌前的,她實(shí)在不知道書房里有這么多人,早知道雞湯晚些喝也罷。 “參見王妃?!币姷剿?,書房眾人都起身,對她行禮。 這樣的陣勢讓宋靜有些手足無措。 趙弘安撫的對她笑笑,吩咐眾人坐下,又十分給面子的端起雞湯喝了一口,“很好喝,本王很喜歡,王妃有心了?!?/br> 宋靜被他這絲毫不遮掩的話和繾綣的眼神,給看得臉上羞紅,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王爺喜歡就好,只是再忙也要顧著自己的身體,燙已經(jīng)送到,王爺多喝些,我就先出去了。”宋靜小小聲道,不想打擾他們議事便要出去。 趙弘?yún)s拉住她,“王妃便在此處陪陪我,等我喝完再走也不遲?!?/br> 宋靜有些遲疑,不過想著到時候也不用麻煩再進(jìn)來,將碗一起端走也好。 便有人為她搬來椅子,宋靜坐在趙弘身邊。 趙弘眸中含笑,仿佛方才面色陰沉要?dú)⑷说牟⒉皇撬话恪?/br> 他這樣的態(tài)度,讓下面不少人看了都目光閃動,心思浮動。 “繼續(xù)?!壁w弘完全沒有因?yàn)樗戊o在場,就有意避嫌。 底下的人都有些遲疑,畢竟他們密謀的可是砍頭大事,少一個外人知道當(dāng)然更好。 趙弘臉上露出不悅來,還是程亮出來帶頭,絲毫不避諱。 他這樣的做法,更讓趙弘高看她一眼。 宋靜不知道其中的暗濤洶涌,只接下來她聽到的事情,讓她恨不得自己立刻失聰失明,從沒來過書房。 宋靜的雙手放在膝上,牙齒緊咬,僵直著身子,不讓自己泄露任何一點(diǎn)其他的情緒來。 實(shí)則這時她心中已是驚濤駭浪,不能平靜,似是感受到她所想,趙宏伸手將她的一只手包裹住。 感受到手上的溫暖,宋靜怔然抬頭,看到趙弘臉上的笑,她心里忽然安定了。 雖然接下來的時間,宋靜都有些心不在焉,但也沒有剛才那般害怕了。 說是等趙弘雞湯喝完,實(shí)則一直等到了事情商議結(jié)束,書房里其他的人都走光了,宋靜還被趙弘拉著。 最后一個出屋的程亮十分識趣的將房門關(guān)上,書房里只留他們二人。 宋靜幾次開口,都不知道要說什么。 趙弘看得好笑,執(zhí)起她的雙手握于掌中,眸子亮亮看向宋靜,“你可信我?” 他這話問的認(rèn)真,宋靜微愣,想到了剛才自己聽到的一切,就知他在問什么。 這話要她怎么答,宋靜實(shí)在不知,這樣的事情有多危險,就算宋靜再無知,也知曉其中的險境。 不成功便成仁,萬一失敗了,那這樣安穩(wěn)的日子便不再有了。 宋靜其實(shí)不知道為什么現(xiàn)在過得如此快活,王爺如今都成了王爺了,他們可以不在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地,豈不是更自在,還不用為國事煩心。 趙弘聽了她的話,卻是愛憐的撫撫她的發(fā)絲,“這也并非我愿,若是我不動,待來日大哥登基,豈有我容身之地?!?/br> 這些年來他和大皇子表面安然無恙,實(shí)則早就開始了爭斗,一嫡一長,對皇位都有覬覦。 不到最后,鹿死誰手,還未得知。 這是趙弘第一次在宋靜面前展望自己的野心,讓宋靜心驚的同時,竟隱隱覺得他就該登上那皇位,成為天底下最厲害的男人,萬人之上的存在。 有了這個念頭,宋靜的心尖都在發(fā)抖,這是心悸的感覺,她忽然不想勸了,不想打破他,大不了敗了她從始至終都會陪在他身邊就是。 做了這個決定,宋靜之后的日子雖會心緒難安,但知道夫君在謀劃什么,也盡可能的不去打擾他。 京中有什么宴會,也會極力避開,以免惹出什么禍?zhǔn)隆?/br> 京中的氣氛不知何時開始緊張起來,走在街道上都是與以往不同的緊張感。 朝中正如之前所言,變成了大皇子的一家獨(dú)大,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榮王的三皇子,離皇上規(guī)定他離京前往封地不過三日的時間了。 三皇子一派系本就在極力爭取讓三皇子留在京城,其中以禮部尚書張文山最甚。 朝中誰都知張文山的嫡次女嫁給了三皇子,他如此這般也是為了自己。 之前知曉太后賜婚三皇子和禮部尚書的嫡次女,背后對張文山讓女兒攀龍附鳳不恥的同時,更是羨慕他。 現(xiàn)在三皇子一朝失勢,更多人則是看起了笑話。 表現(xiàn)最甚的就是,京中閨女每月一次的賞花宴,都沒有請尚書府的女眷,也許是為了避嫌,也許是為了其他,而且張文山身為禮部尚書,卻在朝堂跳的這么厲害,為了與自己無關(guān)的事,早就擾的皇帝厭煩不已。 許多人都猜,是榮王先離京,還是禮部尚書先丟了官帽。 更有那無趣之人還暗自設(shè)了毒盤,且這場賭局還火了。 就連身處侯府后宅的唐梨花都聽到了風(fēng)聲,看著這些日子收集過來的情報,唐梨花眸子一閃,也讓人拿了一千兩銀子去做了注。 她賭莊家贏。 趙弘因?yàn)槭种写笫?,更為?jǐn)慎,侯府的探子是再不能近身,只知榮王行事嚴(yán)密,其他的根本探聽不到絲毫。 不過唐梨花只根據(jù)一些事情,再結(jié)合劇情中男主的性格特征就知他正在密謀什么。 造反二字,直接出現(xiàn)在腦中。 第182章 榮王要造反,這并不難猜,趙弘難道不知道有時候防備過頭了,更會讓人猜疑。 你這么防著,生怕別人不知道你要準(zhǔn)備干壞事嗎? 且侯府的探子雖然不能接近趙弘,但是宋靜的一舉一動還是能表明的。 宋靜一開始聽了圣旨都在收拾家當(dāng),準(zhǔn)備前往封地。 只一次端了雞湯進(jìn)書房,還待了很長時間才出來,之后的日子經(jīng)常焦躁不安。 這樣你告訴別人,王爺當(dāng)時就是拉著王妃和那些幕僚在書房談?wù)撛娫~歌畫,王妃之后之所以心緒不定,是因?yàn)樘吲d了,誰能信?誰又會去信? 再加上京城里的蠢蠢欲動,真當(dāng)當(dāng)今皇上是傻子嗎? 唐梨花覺得可笑,站在上帝視角來看,男主趙弘的所作所為,他自以為的精妙策劃,看著就像是在開玩笑。 皇帝在位幾十余載,對京城的掌控不說固若金湯,但要隨便一人就能奪了他的皇位,造反成功,他這個皇帝早就沒了。 明明在小說劇情里,趙弘還是挺正常的一人啊,心有成算,且成了皇帝后,也沒出什么大錯。 怎么只要有一點(diǎn)蝴蝶翅膀,讓他路沒有之前順了。 沒有太后的看重,又讓皇帝徹底失望,他便昏了頭。 這時候你無論是什么想法,都該老老實(shí)實(shí)的回自己的封地,再韜光養(yǎng)晦,慢慢壯大自己的勢力,到時候皇位上的不管是現(xiàn)在的皇帝還是新帝,慢慢謀劃,也可拼一拼。 現(xiàn)在你早就上了皇上的小本本,皇上知道你不老實(shí),肯定不會覺得你要去封地了,就放心了。 反而這時候該是監(jiān)視的更嚴(yán)的時候,什么叫暗渡成倉都不知曉,這場謀反,基本沒有懸念。 唐梨花漠不關(guān)心,但她大概能猜到趙弘會用那幾方勢力,首先是與唐梨花有書信往來的禮部尚書張文山。 別看張文山只是禮部尚書,但他的女婿卻是禁衛(wèi)軍統(tǒng)領(lǐng),整個京城都在他的管轄之下。 張文山得知自己二女兒真正死因的那封信,就是唐梨花傳給他的。 其實(shí)趙弘這么心狠,唐梨花是沒有預(yù)料到的,等她知道的時候,趙弘已經(jīng)給那可憐的姑娘下了毒藥,唐梨花也回天乏術(shù)。 本來不想只想看戲的唐梨花,頭一次起了不想讓趙弘好過的念頭。 所以唐梨花傳了那封信,目的很簡單,只是想看看禮部尚書的態(tài)度,若是他們不疼女兒,那唐梨花做再多也無用。 但結(jié)果唐梨花還是滿意的,在接下來的幾次試探后,張文山以為唐梨花是大皇子的人,只謹(jǐn)慎小心的透露自己會為女兒報仇,只讓大皇子大業(yè)得逞,允他告老還鄉(xiāng)。 之后張文山在朝廷作為三皇子黨沖在最前頭,是唐梨花的授意。 這樣是為了獲取三皇子的信任,打入內(nèi)層。 再不經(jīng)意提醒三皇子,他女婿是禁衛(wèi)軍首領(lǐng)。 時間緊迫,三皇子要謀反就需要人手,而禁衛(wèi)軍無疑是最好的人選,若是禁衛(wèi)軍真能為他所用,那這次事情至少增強(qiáng)了幾層的勝率。 張文山適時的露出自己的貪婪,表示自己有所求,他要張家永遠(yuǎn)是王妃的母族。 趙弘同意了,并不覺得不滿,反而是十分滿意。 若是他能登基,宋靜必為皇后,皇后的母族,雖沒有親緣,他也會提拔,只為了皇后的顏面。 張文山取得了趙弘的信任,但是此等大事,趙弘不可能什么都告訴張文山,連何時動手什么計劃都沒說,只讓張文山等信號。 這是張文山的這邊布置,還有就是趙弘自己的護(hù)衛(wèi)軍,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親王,可以光明正大的招攬自己的護(hù)衛(wèi)軍,雖不可超過五十人,但這五十人在重要時刻,還是有些用的。 特別是這五十人都換作了自己養(yǎng)的死士。 榮王離京最后一日,宮中皇后提出要去太廟祭祖,本就到了每年去太廟祭祖的日子,皇后又在太后處哭訴,榮王這一去封地又不知何時才能回來。 如今他已成家,該是讓□□們瞧瞧。 太后本以往就對三皇子疼愛,如此一說更是心中不忍,便同意了皇后的話,當(dāng)夜便告訴了皇帝。 皇帝口諭到榮王府,讓榮王在京多留幾日,待到太廟祭祖完再去封地。 榮王接旨,隔日帶著王妃在白玉樓買了好些東西,樣子十分閑適,倒真像了一個閑散王爺。 太廟是在京城外的武夷山上,祭祖可是一眾主子一同出行,皇帝皇帝還有蕭貴妃,幾位皇子一同陪行。 只是臨出行前,太后的頭疼又犯了,只能在宮里養(yǎng)著,缺席了這次太廟之行。 一行浩浩蕩蕩的隊伍往京城外去了,除了皇室更有朝廷命官陪同,寧遠(yuǎn)侯亦在此列。 皇帝出行,文武百官隨行,京中也有人把守。 皇帝不放心榮王,也同樣不放心對皇位野心勃勃的大兒子。 所以走之前,留了不起眼的五皇子坐鎮(zhèn)皇城,而有太后在,皇帝也是放心的。 自皇帝倚仗出了京城,唐梨花便下令侯府封府,一干人等都不許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