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
對于下一步的戰(zhàn)略,舅侄倆自然是有討論的。 而討論的先決條件是,在一切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正式出兵搞事情的時候該怎么打? 說起來,舅侄倆偏偏就在這個問題上有了很大的分歧,按照黃小剛的意思,肯定要搞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子,走現成的路子,先插旗建立根據地,以蘆山為中心點,然后一步步往外蠶食,具體一點按照遠近可以先攻克觀陽(直線距離最近)、黃縣(次近)、昌陽、文登,把膠東半島的東北突出部完全搞到手,然后再進一步拿下盧鄉(xiāng)、膠水、即墨,穩(wěn)固半島中部,最后在出兵攻占高密,以泰山、膠水為天然界線,將整個膠東半島拿下,然后就可以建立政權跟隋朝官府分庭抗禮,等著天下群雄并起把楊廣逼死在江都,然后自相殘殺打得頭破血流的時候,再出兵直奔東都洛陽拿下隋朝舊都建國立號,進而以洛陽連通膠東半島形成問鼎天下的格局。 可是,黃娜卻是提出了一個與黃小剛所想完全不一樣的戰(zhàn)略,她認為一開始就應該搞什么蛙跳戰(zhàn)術,以閃電戰(zhàn)的方式直接從蘆山出兵攻打高密,拿下高密以后就立即封鎖膠水并四面開花,兵出三路,一路直出泰山威脅泰山郡(治所新泰縣),一路向北出兵青州,一路向南出兵瑯琊郡(治所臨沂),至于膠東半島,只要拿下高密封鎖了膠水,也就是囊中之物,到時候如黃縣、觀陽、文登這樣的縣城根本不需要攻打,直接派人策反也就是了,而山野之中的村莊百姓則讓呂氏和曹氏派人出面聯絡,用招兵和招工的借口把人招來也就成了。 甚至,黃娜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就是在高密身后的膠東平原上建設一座大城,爭取在五年內搞出軍事現代化弄出什么飛機大炮坦克車,然后就一波流平推天下。 按說以神機箭、梨花槍還有最近已經研制成功的加強版散花天女的威力,用五百人打下高密這座郡城倒也不難,可聽著黃娜居然腦洞大開的在打下高密之后又是兵分三路,又是修建大城的,黃小剛也是納悶,這他完全做不到啊! 對此,黃娜表示:“老舅你是不是傻?你看看人家隨便什么左孝友、盧明月,還有王須拔什么的,只要一起事就能在數月間號稱擁兵十余萬人,他們是怎么干的,不就是裹挾群眾么,咱們怎么就不行呢?” 黃小剛聽了覺得腦門上一股子白毛汗,答道:“群眾沒有戰(zhàn)斗力??!” 黃娜理所當然的道:“咱們有?。《胰罕姷闹饕饔镁褪菗u旗吶喊撐場面,再說還可以改造??!” 黃小剛搓搓下巴,反問:“武器裝備呢?糧食被服呢?” “揭竿而起?。∫裁醇Z食被服、武器裝備?你看人家搞農民起義誰會裝備那么多東西,還不就是一路攻打縣城,然后搞開倉放糧,歷史書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黃小剛一想,倒也的確如此,反正他讀的高中歷史上的確介紹了不少農民起義,從陳勝吳廣起義的大澤鄉(xiāng)起義,到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起義,都有詳細的介紹,似乎黃娜一點都沒說錯。 不過黃小剛想了想,還是撓著后腦勺問道:“可我怎么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 對此,黃娜的說法是:“因為老舅你從沒造過反,所以覺得造反就跟你開裝修公司一樣,什么都要腳踏實地,你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尤其是隋末這一塊,提到都是苛政、民不聊生、苛捐雜稅、食不果腹這些關鍵詞,所以農民起義風起云涌,四面開花,幾乎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振臂一呼便揭竿而起,百姓聞聲云從……” 黃娜這么一說,道理還當真沒錯,這隋朝末年因為征斂無度,民夫轉輸不息,徭役無期,士卒多列溝壑,骸骨遍及平野。黃河之北,千里無煙;江淮之間,則成蒿萊。 加之災年饑饉,百姓困苦,凍餒交加,在無法生存的情況下,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在大業(yè)十年(614年)到大業(yè)十三年(617年)間,農民起義的風暴已席卷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先后在全國各地興起的起義軍大小不下一百余支,參加的人數更是達到達數百上千萬人。 大業(yè)五年(609年),長白山(今山東章丘東北)有“狂寇”數萬(王薄起義)。六年,北方的雁門(今山西代縣)和東都洛陽,先后發(fā)生暴動,雖不久都被鎮(zhèn)壓,但卻是全國性農民起義的先兆。 隨后楊廣卻是不管不顧,繼續(xù)營建東都、修繕長城、開鑿大運河,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還遭遇天災(小冰期)的夾擊,而大業(yè)八年,蛋疼的楊廣又下令進攻高句麗,在全國征兵百余萬人向涿郡(今北京)集中,又強征上百萬的民夫轉運糧械。 期間車牛往者不返,士卒死亡過半,耕稼失時,田疇多荒,給人民帶來巨大災禍,這一帶農民紛紛起義反抗。 隨后,平原(今山東陵縣)劉霸道、鄃縣(今山東夏津)張金稱、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孫安祖和竇建德、渤海(今山東濱州市陽信西南)高士達、韋城(今河南滑縣東南)翟讓、章丘(今山東章丘西北)杜伏威等相繼起兵,其余反隋小股武裝不可勝數,這數年間起義軍主要起于今山東、河北、河南間,聚保山林川澤,主力則是逃避征役的貧苦農民。 然而無視人民的憤怒與反抗,大業(yè)九年、十年又兩次悍然發(fā)兵攻打高麗,促使起義進一步發(fā)展。 這幾年間,見諸史籍記載的大型起義軍就有二十一支,其中山東十四支、江淮四支、河南、關中和河西各一支。起義的地區(qū)擴大,重點仍在河北、山東,起義的群眾基礎也擴大了,大多數是貧苦農民,也有牧子(身份不自由的牧民)和下層僧侶。 在起義迅速擴大的同時,隋統(tǒng)治集團內部發(fā)生分裂,大業(yè)九年楊廣發(fā)動第二次對高麗戰(zhàn)爭,大貴族楊素之子禮部尚書楊玄感,乘楊廣在遼東之機,聯合一批貴族子弟起兵黎陽(今河南??h北),進逼東都。 而楊廣與玄感之間的廝殺,抵消了統(tǒng)治階級的實力,義軍乘機發(fā)展,到大業(yè)十年第三次對高麗戰(zhàn)爭時,義軍其實處處皆是,道路隔絕,官軍已經無法按期集中。 以至于,如今這都是大業(yè)十一年了,外面的天下實際上早已經亂得夠可以了,只是黃小剛躲在蘆山埋頭腳踏實地,不肯睜開眼睛罷了! 最終,黃娜還是說服了黃小剛,同意讓她嘗試一把蛙跳戰(zhàn)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