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 師生
見謝笙兩人打定了主意要去書院,沈平安也就不再勸,只是放慢了自己的步子,與二人同行。路上也有一些蜀州書院學(xué)子從一旁經(jīng)過,都是帶著笑和沈平安打招呼的,可見趙青云故意針對沈平安,也并沒起到多大的作用。 沈平安下意識的遠離周老爺子,走在謝笙身邊,看著謝笙在經(jīng)過溪的時候,沒像他們一樣一步一步的走,而是蹦蹦跳跳的踩著石頭過,不由感嘆了一句:“我方才還覺得你不說話成熟,如今看來,也還是個孩子?!?/br> “我在外面說話的方式都是和我爹和老師學(xué)的,”謝笙都這么過了三年了,早就不會因為別人說他幼稚而不好意思,畢竟他才三歲,偶爾成熟還能說是學(xué)著大人說話,一直成熟就說不過去了。 謝笙吐了吐舌頭,看了周老爺子一眼,又招手把沈平安叫到自己身邊,對他耳語道,“我教你個法子,若是以后再有像那個趙青云一樣的人,他學(xué)他的老師,你就不會學(xué)你爹、你老師嗎,跟誰沒個師傅似的?!?/br> 沈平安在心里默念一回,也發(fā)現(xiàn)這個辦法極好,誰時候沒有學(xué)過家里大人說話做事啊。對于沈平安這樣的大孩子來說,模仿大人,更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只是因為之后有了蒙師,再進學(xué)念書,也就慢慢忘了時候的那些樂趣。 “好兄弟,你還沒有告訴我你叫什么呢,你給我出了個這么好的主意,我一定得好好謝謝你才行,”沈平安想了許久,也沒能想到謝禮,“你家缺錢嗎,我挺會賺錢的,你要是愿意,可以入股啊?!?/br> 聽了這話,倒是謝笙自己驚訝了,連著周老爺子也不自覺得將視線放到了沈平安身上:“你學(xué)了這么久,不準備考科舉?” 周老爺子一開口,就像是課上的師長,而周老爺子斷句的方式,和謝笙剛剛和趙青云說話有異曲同工之妙。沈平安一聽就知道,謝笙剛剛給自己說辦法,不是空口白牙,而是他自己用著的確好用的。 沈平安下意識的拿出了平時自己老師的姿態(tài)來,可面對著周老爺子,沈平安從氣勢上就弱了:“可本就出身商家,自精于此道,還尚未想過科舉之事?!?/br> 看著面前幾乎變了一個人的沈平安,周老爺子好笑的看了謝笙一眼,卻沒有對沈平安的想法做任何評價。 “你若已經(jīng)有了想法,大可與你父母商議,但若要走科舉一路,便莫要沾染商道,”周老爺子這話,倒是真心實意。 沈平安既然能被蜀州書院的山長收為弟子,資質(zhì)定然不差,若是浪費了實在可惜。可周老爺子更明白,這世上的路有千千萬,唯有自己親自選擇的才不能后悔。只是這樣的好苗子,若是以后決意走科舉,卻被人舉報說行商與民爭利而隕落,就太過可惜了。 之后的路途,并沒人再說話,幾人一道行至山門前,沈平安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老師和其他幾位在書院中德高望重的大儒都靜靜的等在門外,他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老師,這兩位是我方才遇上,也想到書院來的,您別看這個孩子,他可聰明了……” 看著面前滔滔不絕的沈平安,在場的大儒心里都浮現(xiàn)出一句話,傻人有傻福。 “閉嘴,”蜀州書院山長喝止了沈平安,這才領(lǐng)著眾人行到了周老爺子面前。山長激動得直接跪到了周老爺子面前,生生磕了個頭,“學(xué)生鄭才見過老師。” 場面一時寂靜下來,這個鄭山長做成這樣,那他身后的大儒是跪好呢還是不跪好呢。其實這幾位大儒都蠢蠢欲動,可關(guān)鍵是人家是座師和學(xué)子的關(guān)系,你平白無故的磕個頭,也沒人要啊。 謝笙見狀,忙故作聲道:“老師,您不是說您只給我找了一個師兄嗎,怎么這里又來一個?!?/br> 謝笙一開口,相當于把全場的視線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周老爺子也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去扶鄭才:“鄭山長快快請起,老師萬不敢當,三人同行,達者為師,余不過癡長了些閱歷罷了?!?/br> 周老爺子手上用了幾分力氣,鄭才無法,只得從地上起來。 后頭沈平安看得目瞪口呆,自己老師竟然也會有這么不要臉面的時候?這兩人到底是什么人??! “周大人過謙了,”另一名不知名字的大儒上前,“周大人主持幾屆科舉,堪稱桃李滿天下,且個個都是我朝棟梁之才。鄭山長曾拜周大人為座師,自然是應(yīng)當稱一句老師的?!?/br> 那人說的冠冕堂皇,也滿心以為周老爺子會就此認下,沒想到周老爺子卻道:“如今只有周庶人,可萬萬沒有什么周大人。鄭山長既然拜了周大人為座師,就自去尋周大人去,余此生只收了兩名弟子,一人尚在京中,一人便是這才進了師門的黃口兒,可再沒有第三人了?!?/br> 周老爺子這話說得,把方才謝笙拉過去的視線全都又拉到了自己身上。一句黃口兒,自己直言謝笙年少無知,也讓旁的人無話可說了。 這些個大儒平日里都是千里挑一,能言善辯的人才,如今面對著周老爺子,竟都覺得自己嘴笨舌拙,不堪造就了。 要細細說來,其實也是因為周老爺子之前乃當朝尚書,更是皇帝寧愿違背了太尉的意思,將他送往蜀州的,從身份和德行上來說,周老爺子對于這些人完全能稱得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何況蜀州雖然偏僻了些,卻大都是擁護皇帝的?;庶h。 這些大儒商論許久,皆以為皇帝這是要借著蜀州的忠皇之勢來保全周老爺子。只沒想到他們正想等周老爺子到了蜀州,就悄悄把人迎回來呢,就聽到消息,周老爺子早在一個月之前就進了蜀州,而且是被謝侯一家子親自迎去了定邊侯府。 這些人擔(dān)憂謝侯身為太尉子侄,會對謝侯不利,便寫了那封信。因這些人一面想要給周老爺子做臉,讓謝侯投鼠忌器,一面也是真心尊重周老爺子,這才有了方才鄭山長那一跪。 知道真相之后的謝笙心里只想告訴自己在山那邊的親爹,您身上背了這么重的黑鍋,您自己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