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離(二)
書迷正在閱讀:農(nóng)家小飯桌[美食]、拯救男配的特殊方法[快穿]、一吻成癮,前夫難招架、做夢通靈,綜藝暴富、快穿之炮灰補(bǔ)天系統(tǒng)、帝國玩具、每次輪回都在兇案現(xiàn)場、獸醫(yī)白無常、逆天修神之無限化身、七零之咸魚養(yǎng)娃
安邑侯?姜晞眼珠緩慢地轉(zhuǎn)了轉(zhuǎn),覺得還挺巧。 “問他們有什么話說,沒有就別擋道?!?/br> 話音剛落,一道嬌懶的聲音就從懷里傳出:“常聽人說岑給事這對子女如玉樹芝蘭,貌美聰慧,陛下也頗是欣賞。今日既這般湊巧能碰上,他們也有誠心拜見,您何必拒絕?” 姬衍抓著她肩膀把她從懷里撕下來打量一番,這人還是一副要睡不睡的困倦模樣。 他沒有說什么,只敲了三下車廂木板向侍衛(wèi)改了諭令:“把他們帶過來吧。” 岑鶴鳴走近了再看這駕馬車,是前幾次天子出宮時他所見過的相同的制式。徹底確認(rèn)車內(nèi)人的身份后他向岑靜姝使了個眼色兩人對著緊闔的車簾跪禮問安。 “草民安邑侯之子岑鶴鳴,攜家妹岑靜姝,叩問陛下圣安,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郊外土路的污泥輕易便染臟了兩人身上的綢衣,可為臣民面圣時是考慮不到也不配考慮這么多的。 “起?!?/br> 車內(nèi)人并未露臉,從車廂里傳出的聲音聽起來令他們感覺遙遠(yuǎn)。 “謝陛下。” “今日倒巧,讓朕碰上你們。這條路只通銅駝寺,你們是要去禮佛么?” “回陛下的話,家中幼弟向來體弱,祖母總是為此擔(dān)憂,曾特來銅駝寺請愿希望佛祖慈悲庇佑幼弟。而上月時幼弟弱癥見了好轉(zhuǎn),祖母喜不自勝本想親自還愿,奈何近年來腿腳不便,只能由我二人前來?!?/br> 雖未見天顏,二人仍不敢懈怠禮節(jié),岑鶴鳴垂首肅立恭敬回答,而岑靜姝雖站姿相同,頭卻忍不住偷偷抬起一些。 他……真的不打算露面嗎? 大周是來自草原的政權(quán),自家祖上也是部族子民,虛禮拘束并不似漢人那般多,所以她偶爾和兄長外出踏青禮佛,參加廟會家里也是允許的。 可再開放,閨閣女子也不能隨意與外男搭話,何況那是天子,一個不慎就是御前失儀的罪名,怎么論來都輪不到她開口。 岑靜姝還記得那日和兄長出游皇城郊外,她不知何時將團(tuán)扇脫了手,因著上頭的扇面是自己于一日午后聽雨有感而繪,得成后心里自滿這妙手偶得的作品,去哪都帶在身邊。 沿著小河往回仔細(xì)尋找時卻見幾個身著錦袍的男子站在一處,看起來最長的也不過二十來歲。 而被簇?fù)碓谥醒氲?,顯是為首之人的那位看似與她年紀(jì)相仿,而手上拿的正是自己落下的團(tuán)扇。 他身邊穿著藍(lán)衣服的人開口:“這扇面筆觸柔婉清麗,不知所作之人是不是與之相似的美人兒呢。” 岑靜姝聽聞頓有種被輕薄的惱怒,正想讓侍女去把扇子取回,卻聽得他道:“王叔慎言。女子重清名,即便未于人前,也不可出言輕佻?!?/br> 王叔……?他身邊的人是親王?那他能讓親王拱繞,豈不是…… “臣失言?!?/br> 岑靜姝聽罷已想逃走,這群人她冒犯不起,這扇子便當(dāng)丟了罷了。 “朕倒覺得上面的題字雖看似娟秀,但折提頓駐間卻帶著些風(fēng)骨,或許是個如林下幽蘭般有性子的姑娘。” 她不料這位與她年紀(jì)相仿的天子會這樣評價她,愣神時已被那群人察覺。 “民女安邑侯之女岑靜姝,拜見陛下?!?/br> 岑靜姝第一次面圣,僵硬地被他的侍從請過去又行了禮,站在原地垂著頭沒有半分平日里的神采。 “靜姝……靜女其姝,說懌女美,呵,倒是名副其實?!?/br> 她聽罷,以為自己錯看了他,即使是國君也不掩垂涎美色的膚淺男子本相! 只是她冒著沖撞圣駕的風(fēng)險抬頭時,卻看他眼神有些奇怪,并沒有以往那些登徒子看她時的曖昧、垂涎和貪婪,倒像是從她身上看到了什么認(rèn)識的人,回憶起了什么往事。 他不發(fā)話也沒人敢妄言,直到她的腳越發(fā)僵硬要站不住的時候他才回過神般將扇子交給身邊的侍從,再由侍從轉(zhuǎn)交給她的侍女。 “岑給事教養(yǎng)有方,一雙兒女具是才貌雙全。好了,今日看了美景,也見著了美人,天色已晚,朕也累了。擺駕回宮?!?/br> 她莫名其妙得了金口玉言的稱贊,一下成為皇都里美名傳播最響的貴女。 許多人都以為陛下這般認(rèn)可,怕是很快就要納她為妃,連岑家,甚至岑靜姝也心里惴惴地想著這件事。 雖然此前太后已在京中取過一輪貴女的畫像資料,想從中給小皇帝挑些高位嬪妃填充后宮,她的也被父親呈了上去,可這事兒至今沒有下文。 聽聞天子如今后宮不及一手之?dāng)?shù),想必不是貪戀酒色的荒yin昏君,前些日子一見神態(tài)隨和卻不失威儀,還能看得懂她的字畫…… 她出身世家,天生麗質(zhì),更通曉詩書禮樂被長公主稱贊過言止有大家之風(fēng),這樣好的條件,除了天底下最至高無上的那個人誰配得起? 若能與君上相伴相知,成就一段明君賢妃的佳話,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那她這輩子也算了無遺憾了。 直到兩個多月的時間流過,秋去冬來,皇帝太后都去行宮逛了一圈回程了,仍不見有宮里的人前來宣旨,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或許想得太多,沒入宮就已經(jīng)計劃好怎么和君上相處了。 更讓她感覺自己像個笑話的是,這幾天傳來了城南鄭家的小女兒被冊封為嬪的消息,皇宮不是不納新妃,只是不納她。 在皇都同齡貴女里,論才華,她自覺不輸任何一位,包括即將入宮的出身漢人門閥的鄭元兒,論美貌,也只有已經(jīng)入宮的姜二娘能與她并肩。 為什么只有她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