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八零小媳婦、寂寞的鯨魚、網(wǎng)游之修仙煉道、精靈外掛、六零喜當(dāng)媽后我選擇離婚、我的男朋友是只小泰迪、危險關(guān)系【百合ABO】、美人嬌(穿書)、后宮三千愛上她(雙O)、炮灰丑女:重生之逆襲
程六出心中嗤笑,為了他這個便宜世子,晏侯爺?shù)故巧岬没狻?/br> 今夜他又目送一波侯府侍衛(wèi)離開,心中盤算著煙霧彈放得差不多了,他也是時候出發(fā)了。他回憶在府中看過的輿圖,準(zhǔn)備取道銃州,繞道而行。 他沉浸在思量中,起身之時,卻聽到身后傳來草木窸窣聲。他猛地轉(zhuǎn)身,一把刻著暗紋的刀鞘移到他的脖頸處。 他心下一沉,慢慢抬眼望去。 黑暗中,響起一道古井無波的男聲:“世子,侯爺還在等你,回去吧?!?/br> - 馬車在寧遠(yuǎn)侯府門前停下。晏立勇掀開車簾,程六出坐在其中,手被縛在身后,一雙閃著寒光的丹鳳眼冷冷地看著他。 看著那雙熟悉的眼睛,晏立勇微愣,隨即轉(zhuǎn)過身去,命人將他帶進侯府。 程六出左右身側(cè)貼著兩個仆從,如臨大敵一般緊緊握著他的手臂,仿佛稍不注意他又要逃離此地。府中氣氛凝重,往來的路上一個人影都見不到。可侯府上下越是嚴(yán)陣以待,他越是抑制不住地有些想笑。 繞過一重重茂林修竹,走到一處古樸的大門前,仆從們停下腳步,松開他的手站到一旁。 他抬頭望去,大門緩緩打開,一座高高的匾額懸掛堂內(nèi),筆力遒勁的幾個燙金大字寫著“晏氏宗祠”。匾額下方,整齊排列著滿墻牌位,每座牌位旁都燃著一盞長明燈,旁邊三面墻上,密密麻麻地刻滿了晏家先祖的功績,一派莊嚴(yán)肅穆。 “進來,跪下?!标袒椽毩⑻孟?,語氣森然。 程六出被晏立勇帶進殿中,一雙手不由分說地壓在他的肩頭。他努力反抗,還是跪倒在地。 “你可知錯?”晏淮逆光站在程六出身前,高大的影子從上而下罩住程六出,他的眼瞳清晰地映出他的身影。 “我是程六出,我不愿做晏決明,這便是錯嗎?”程六出不卑不亢道。 分明是仰視的姿態(tài),卻看不出絲毫的怯意。 晏淮居高臨下地凝視眼前的少年,他的眼神像只荒野中長大的幼狼,足夠銳利、足夠兇狠,初出茅廬就敢挑釁成狼。 同時又足夠聰慧、足夠膽大,身子剛?cè)湍芾@開所有人逃出侯府,還將一波又一波侍衛(wèi)耍得團團轉(zhuǎn)。 這樣的苗子,有朝一日或許真的能成長為林中的狼王。 可是晏家不需要一只時刻準(zhǔn)備著亡命天涯、自起爐灶的野狼王。 晏家需要的是忠于這累世家業(yè)、世代權(quán)勢的頭狼。 若是此時不修剪他鋒利的爪牙,等他長成,便是他徹底拋下晏家的時候。 晏淮轉(zhuǎn)過身,對著滿墻先祖牌位深深作揖。 “晏氏宗親在上,今有不肖子孫晏決明,狂妄自大,目無尊長,頂撞尊親,屢教不改。然淮念其身世坎坷,長于鄉(xiāng)野,未曾承聽圣恩,亦或受晏家祖訓(xùn)教誨,今特請家法,望祖宗在上,保佑晏氏子孫改過遷善,以正其道?!?/br> 他直起身,從仆從手中接過小兒掌根粗的藤條棍,不帶分毫猶豫,猛地抽向程六出的后背! 第一下,藤條狠狠抽打在程六出后背的舊傷上,他咬緊牙關(guān),縛在身后的手用力握拳,才勉強將痛呼咽進喉嚨。 第二下,他的指尖深深陷進手心,前額后背無法抑制地冒出汗滴,他死死挺著背,不愿倒下。 第三下,痛感從后背漫向全身,他的四肢都在隱隱發(fā)抖,血腥味慢慢彌散開來,他的眼前也仿佛一片血霧。 第四下、第五下、第六下。 程六出終于支撐不住,撲倒在地。冰冷的石磚帶給他片刻的清明,他咬住舌尖,不允許自己就此告饒。 第七下、第八下、第九下。 程六出的思緒在規(guī)律的鞭笞聲中逐漸恍惚。靈魂好像要比身體慢半拍,在痛感沒來得及傳遞的時間差里,他眼前浮現(xiàn)出兒時的場景,他和一個乞兒在冰天雪地里打得你死我活,就為了搶一個別人好心施舍的冷包子。 又一道棍聲,眼前的畫面迅速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三伏天,他在鐵匠鋪幫人拉箱燒爐,高溫逐漸吞噬他的理智,他搖搖晃晃地摔倒在爐子上,手臂被燙得掉了一層皮。 藤條一棍又一棍抽打在身上,疼痛仿佛都麻木了,洶涌的恨意與絕望像是烈火,燒得他周身發(fā)燙。那些旁人的惡意、命運的嘲弄仿若無邊苦海,他在其中掙扎沉浮,一瞬想就此死在這里,一瞬又想毀滅這一切。 昏昏沉沉之間,無數(shù)個畫面在腦海中飛馳而去,最終定格在他和程荀相遇的那個上元夜。 他像是溺水之人終于抓住了那根救命稻草,程荀明亮的眼睛突然喚回了他的神志,他眨眨眼,恍若隔世。 對了,我在晏家宗祠。 他后知后覺地想。 我不能死,阿荀還在等我。 身后的鞭打終于停下,晏淮神色復(fù)雜地看著地上蜷縮著的少年。 十三歲,有的人家已經(jīng)在相看婚事,有的還一團孩子氣,在母親膝下撒嬌賣癡。而十三歲的晏決明,母親早逝,在外漂泊流浪數(shù)年,沒過過幾天正經(jīng)的好日子。 晏淮深吸一口氣,移開視線。 他告訴自己,晏決明不一樣。他是晏家的嫡長子,他是要承擔(dān)起晏家上下三代人未來的人。他沒有行差踏錯的機會。 這是晏決明的命。 晏淮將藤條交給仆從,離開前冷靜地吩咐眾人,讓他好好在祖宗面前認(rèn)錯,什么時候認(rèn)清楚他到底是誰,什么時候再送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