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jié)
說白了這些人以前都是juan骨頭。 就算現在她嫁的不太好,只嫁了個種地的,和她的舊相好沒法比,但劉老實知道心疼她,在劉家,她向來是說一不二的。 從他們結婚開始,她就沒有干過一點兒活兒,就是公社里要求每個人都得下地種田,她也只用裝模作樣的擺弄兩下,最后就是掙三個工分,兩個工分,劉老實也從不會說她。 要說日子過的舒坦,全大隊沒人能和她比。 每天的洗腳水都是劉老實給她端的。 現在她閨女嫁給了縣里的領導,以后的日子只會越過越好。 這些女的們就是嫉妒她日子過的好。 劉玉娟‘哼’了一聲:“你們不過是眼紅我家萬兒嫁得好,眼紅我家事兒,興兒有個當官的姐夫,將來前途無量?!?/br> “我呸,我眼紅你?就你這黑心爛肺的人,也不怕招報應。我原本還覺得你這個后媽就只是對劉老實原配留下的劉家,劉和兩兄弟惡毒,沒想你對自己閨女也下得了手。你十五六歲的黃花大閨女,嫁個四十多的,就為了那男的將來能幫襯你兒子。劉玉娟啊劉玉娟,你可真是個好娘。我看啊,只有劉老實那個蠢貨才覺得你是個好的,是個天仙是個寶?!?/br> 第6章 萬寶娘越說越氣,她和劉平安也就是劉老實的原配宋梅自小處得好,從感情上說和親姐妹也差不多。 宋梅在生第二個孩子時難產沒了,不管是宋家還是她都想著幫劉老實介紹個好的對象搭伙過日子。 劉家兩個孩子年紀小,總得有人幫著劉老實照顧宋梅留下的兩個兒子。 正好村里有個周寡婦,為人很是能干。 宋梅沒了的半年后,劉老實就娶了周寡婦。 周寡婦命雖不好但人品沒得說,領著一個十二歲的兒子,這兒子也懂事聽話。 可以說從四五年年中到四九年年初,這三年半小四年的時間劉老實的兩個兒子都是周寡婦照應的。 劉家從四歲到八歲,從劉和半歲到四歲。 可以說對這兩個孩子來說,周寡婦不是親娘勝似親娘。 不論是宋梅娘家宋家人還是萬寶娘,都覺得劉老實這是有福氣的人,二婚還能找到這么好一媳婦。 可誰想四九年年初,劉老實突然和劉玉娟扯了證,然后非說周寡婦是他請來照顧兩個兒子的,不是娶來當媳婦的,不承認周寡婦是他婆娘。 他這話一出,可是驚天大雷。 不少人都嘀咕劉老實這是不是鬼上身了。 劉平安從小就因為悶葫蘆一個,不吭不響總被人欺負,所以才會被人叫成劉老實。 可沒想老實人竟然也有這么不老實的時候。 一個人人都知道的慫蛋為了娶劉玉娟竟然會有這么大的膽子,這么厚的臉皮,簡直讓人驚訝。 當時誰都知道劉玉娟的爹是地主,是漢jian,他們寧城解放了,眼看著劉地主是要被清算的。 所有人都對劉玉娟一家避之不及,哪怕再色膽包天,也沒人敢要個漢jian當岳父。 再說劉玉娟標致是標致,可也不是黃花大閨女了,雖沒親眼見過,但無風不起浪,她十有八九是真給guo.min.dang的軍官當過小老婆。 gong.插n.dang得了天下,哪個不要命的敢把guo.min.dang的小妾弄回家啊。 劉老實竟然被色迷昏了頭,不僅把幫他把兩個兒子養(yǎng)活了好幾年的周寡婦攆出去,還和劉玉娟這樣身份的女人領了證。 大家伙兒都是偏向周寡婦的,周寡婦一家是外地逃難過來的,后來男人死了,只剩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周寡婦當劉家后娘這幾年,對劉家兩個孩子可以說是掏心掏肺,不比親娘差多少。 尤其是劉和,從出生就沒了娘,壓根兒沒見過親娘的面。是周寡婦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拉扯到懂事。 當時所有人都覺得劉老實這事兒做的不地道,甚至可以說有些缺心眼不要臉。 但也不好為周寡婦做主,一來是怕有什么閑言碎語,二來也是村里念過書有文化的人講,這夫妻還真不是辦了酒席就是夫妻了。 只有領了證兒的夫妻國家才認你這是夫妻,別說周寡婦了,就是劉老實前頭的宋梅,在村里人看來那是劉老實正正經經的原配,還給劉老實生了兩個兒子。 但宋梅和劉老實沒有結婚證,沒有登記過,從法律上來說劉老實就只有劉玉娟這么一個妻子。 要是村里人非逼著劉老實在已經和劉玉娟領證的情況下和周寡婦繼續(xù)過日子,那就是犯罪,是犯法的。 村里人都被這說法嚇著了,還真以為這就是gong.插n.dang的法律,他們都怕自己犯了罪進監(jiān)獄。 后來才知道這人根本就是胡扯,當時周寡婦這種雖然沒有結婚證明但真正在一起過了好幾年日子的國家是承認夫妻關系的。 只是那個故意夸大其詞的人收了劉玉娟的好處,劉玉娟想著讓他說的嚴重點,這樣村里哪怕是老村長都不敢給周寡婦做主。 等劉玉娟肚子大起來,她懷著劉老實的種,就更沒有人能奈何她了。 最后就如劉玉娟盤算的那樣,周寡婦離開了劉家。 后來等gong.插n.dang的干部過來,村里人把周寡婦的情況一打聽,才知道他們都被劉玉娟給算計了。 到了這個時候,周寡婦要是想討個公道,就得把劉老實給告了。 周寡婦對劉老實的做法很是心寒,但她和劉家劉和這兩個孩子是真處的和親母子似的,也不想害的他們兄弟兩個小小年紀爹就進監(jiān)獄了。 劉老實就這么和劉玉娟成了夫妻,到了四九年陽歷九月份,劉玉娟生下來一個閨女,這就是劉萬兒。 這明眼人都知道劉萬兒月份不對,哪有人正月里頭領證兒結婚,八月十五不到孩子就生出來的。 所以眾人猜測要么是劉玉娟見勢頭不對,想找個貧農成分的男人嫁了。 但是都這個時候了,誰都怕被牽連,沒娶老婆的后生們都被家里爹娘盯著,不允許和劉玉娟接觸。 劉玉娟沒有辦法,就勾搭上了劉老實。 先是有了孩子,然后劉玉娟念過書,有文化,知道結婚證的重要性,就攛掇著劉老實去領了結婚證。 或者就是劉玉娟和別的相好有了孩子,人家不娶她,她只能嫁給劉老實。 畢竟隨著劉萬兒年歲越大,就越和劉老實不相像。 反正不管怎么說,劉玉娟在婚前不檢點懷了孕這是不爭的事實。 對于劉玉娟這個人,沈寒露也有了解。 她本身不是愛八卦的性格,都能對劉玉娟的‘事跡’略有耳聞,可見這位大嬸子多么不低調。 據沈寒露所知,劉玉娟比她娘小五六歲,她娘總念叨說小時候從記事兒起,第一回 吃上rou是在劉地主家閨女出生大擺三天的流水席上。小時候她天天就盼著劉地主可以再生一個閨女,這樣她就能再吃上一回rou了。 后來就是村子里大媽大嬸閑談,說劉玉娟這個后媽對前頭的兩個孩子多么不好。 或者說劉玉娟和大隊里哪個男的勾勾搭搭。 沈寒露對后者的真實性不做評價,她不了解。 對前者她是知道不少的,劉玉娟的丈夫也是個有意思的人,不知道是真傻還是假傻,給五個孩子取的名字是‘家和萬事興’。 沈寒露覺得劉老頭這心愿這輩子估計都實現不了。 劉家老大,劉家,小時候想念書,劉老實不給錢,還是他親姥爺家給出的學費和口糧。 念到初中,學費貴了,他也到了能吃的年紀,他姥爺家就舍不得出這份錢了,劉老實也想兒子回家種地。 還是劉家劉和的大哥,也就是周寡婦那個親生兒子魏敬安給這個便宜弟弟出的錢。 他不僅出錢讓劉家念了初中高中,還讓劉和也念了小學初中高中。 劉老實說沒有給兒子念書的錢,可劉玉娟的新衣服一年三套,珍珠霜香皂這些洋氣物件兒更是從沒斷過。 甚至因為劉家劉和兩兄弟念書的事兒,劉老實沒少打這兩個兒子。 因為這兩個兒子如果不念書,就能在家里照顧后頭劉玉娟生的弟弟meimei,這樣劉玉娟就能歇著不用管孩子了。 聽說從劉和四五歲,劉萬兒出生,就是劉和照顧這個meimei的,但凡他沒看好劉萬兒,劉萬兒一哭鬧,那等待劉和的就是一頓打。 劉萬兒是四九年出生的,緊接著劉事,劉興一個五零年,一個五一年。 都是白天劉和照顧,晚上劉家念書回來,就劉家照顧。 村里人都說劉家劉和兩兄弟心眼好,對著后媽生的弟妹都沒趁機欺負欺負。 后來隨著劉家,劉和都考上了高中,這話就變成劉家兩個兄弟打小機靈,知道看眼色。 劉和到了八歲也去念小學了,劉玉娟就讓劉萬兒照看后頭的兩個弟弟。 劉家去縣里念初中高中都是住校,劉和會念書,從一年級直接跳到三年級,從三年級又跳到五年級。 等劉和也去了縣里住校念初中后,家里沒了‘保姆,’劉玉娟就更不可能讓劉萬兒去念書了。 對劉家劉和兩兄弟沈寒露了解不多,只見過幾面。 但是和沈寒露同歲的劉萬兒,她可以說是了解頗深。 從小時候起,劉萬兒就很會裝可憐挑撥人。 沈寒露不止一次聽她說過她上頭兩個哥哥的不好,說兩個哥哥不孝順她爹,說兩個哥哥把她念書識字的機會搶了去。 和沈寒露差不多大的同齡人聽了劉萬兒的話都覺得劉萬兒可憐,覺得劉家劉和兩兄弟不是好人。 可以說從很小的時候,劉萬兒就對劉家劉和充滿了恨意。 沈寒露小時候不知道她為什么恨自己的哥哥,明明誰都知道劉家劉和念書的錢,口糧都是魏敬安出的。魏敬安和劉家可沒什么關系。 再說是劉萬兒爹娘不同意她念書,與別人何干呢。 長大了沈寒露才想明白,劉萬兒恨的是劉家劉和沒有繼續(xù)給他們當保姆,當老媽子。 劉事劉興也上了小學,劉萬兒卻留在家里洗衣做飯。 不過她每天得去大隊里的學校接兩個弟弟。 別人對劉萬兒嫁的丈夫不了解,沈寒露可是知道的。 在初中的時候,劉事比沈寒露低一屆。 劉事是那種很會拍人馬屁的性格,在念小學時,和劉事處的最好的是大隊長家孫子,記分員家兒子。 去了縣里念初中,和劉事處的最好的就成了縣里供銷社主任的兒子和縣水泥廠副廠長的兒子。 而劉萬兒嫁的那個男的,就是那縣水泥廠的副廠長。 沈寒露和他家這閨女是一屆還是同班,記得五月份的時候劉萬兒突然和這副廠長結婚,那女孩兒還叫著同學去把劉事打了一頓。 私下聽那女同學議論,好像劉萬兒是有了肚子然后賴上了她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