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陪影后師姐去抓鬼、反派大佬讓我重生后救他、穿成炮灰女配后成了萬人迷、穿成炮灰霸總的小白花[娛樂圈]、曾經(jīng)的真愛、成精后,大佬們搶著跟我談戀愛!、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小福星她五歲半[七零]、漫威之超神科技系統(tǒng)、重生后,被倒追很正常吧
快到飯點了,兩人從書房出來,經(jīng)過此處時,正好聽見他們仨人的對話,就駐足聽了一會。 高緒皺著一張小臉道,“可是,如果以表叔爺為奮斗目標(biāo)的話,我怕我這一輩子都追趕不上他的,更別提超越他了?!?/br> 他的話讓眾人一愣,“難道你崇拜陳安和,是打算有朝一日超越他打敗他?” 小孩一昂首,“當(dāng)然!” 她外祖父聞言,大笑,“哈哈哈。好,有志氣!” 沈繁花有些哭笑不得,原來在小家伙這里,偶像,就是用來打敗和超越的。 接下來就是午飯時間,午飯的時候,她大舅從衙里回來了。 她大舅個性溫和端方,飯前和她聊了幾句,見她一切都好,便放了心。 午飯很豐盛。都是一家子骨rou,他們也沒有男女分開坐什么的,而是大家都上了桌。 這回,沈繁花帶來了不少豆制品,并附上了做法,甚至帶了一個廚房同行。所以今天的午飯都是新式菜肴為主,另外還有幾道是高家自己的菜譜做出來的拿手菜,滿滿地擺了一桌。 對桌子上的菜,每個人都各有喜好。比如高緒酷愛那道上湯魚丸,她外祖父外祖母則對兩道豆腐菜贊不絕口,她三舅則是對豆鼓魚情有獨衷…… 那道酸菜魚深得胖子表弟的喜愛,這一大盆酸菜魚有一大半入了他的口。 看著吃得滿頭大汗的他,沈繁花朝她外祖母看去,肥胖會影響那方面發(fā)育的事她已經(jīng)私底下和她提了,只見此時她外祖母看著胖子表弟笑得一臉慈祥。 沈繁花頓時覺得胖子表弟有點可憐了,忍不住拿公筷給他夾了一只魚丸。 “謝謝姐,姐你也吃啊,別客氣?!迸肿颖淼苌胁蛔灾谋瘧K日子已經(jīng)預(yù)定發(fā)貨了,見他表姐給他夾菜,還笑得傻呼呼的。 沈繁花暗算搖頭。 造吧,甩開膀子造吧,明天開始你就沒法那么恣意了。希望下次再見時,她見到的是一個瘦瘦的精神小伙。 飯后,沈繁花去她的院子里歇了一覺,醒來后又陪著外祖母等人聊了一會,吃了個下午茶。 傍晚左右,她就歸家了。 看著她三舅媽給的兩車回禮,沈繁花總結(jié)了此次走親戚的表現(xiàn),那就是完美。 第三十一章 和離第九天。 就在沈繁花和她外祖父透露景熙帝會拿豆制品做點事之后沒多久, 京城東南西北四個城區(qū)就各開了一間豆腐坊,專賣豆?jié){、豆花、豆腐、豆干、豆皮等新鮮吃食,其他新品陸續(xù)在增添。 這等吃食, 還未見過, 倒讓京城的百姓們瞧了個新鮮。而且皇城根兒的老百姓,不說手頭寬松與否, 那都不是虧待自己的主兒,都打算買點兒嘗嘗鮮。況且東西不算太貴, 可用錢買, 也可以拿食糧來換, 每種換法都有規(guī)定。 這回官府辦事也老練, 四店開張的時候,直接開了一席, 這一席上座的都是京城有名的老饕,席上的菜肴自不必說,所取食材, 全部都是來自店里。 嫩豆腐燉魚湯,老豆干炒rou, 豆皮炒三鮮或者豆豉蒸魚等等十來個菜, 都是極為美味的菜肴。吃得這些老饕滿嘴留油, 個個都是腆著肚子走的, 逢人便夸這菜肴好吃。 老百姓們眼睛也不瞎, 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 吃得都走不動路了, 說他們是托誰信啊,這也太賣力吆喝了吧? 老百姓們發(fā)現(xiàn),豆腐坊里有賣未加工原材料的, 也用賣熟食的,端看個人選擇。 官府給出的說法里,香濃帶甜的豆?jié){營養(yǎng)高便于吸收,對孩子長身體有好處,非常適合孩子。豆腐腦嬌嫩軟滑,根據(jù)各人口味不同,可做甜口可做咸口,無論哪種口味都非常美味。大醬用法多多,可拌面,可炒rou,可……總之用處多多。還有醬油,自打出世以來,就沒有不好賣的。 不用說,豆腐坊的生意那叫一個好,每天豆腐坊外排隊的人絡(luò)繹不絕。 豆?jié){豆腐豆干等物,深受京城工薪家庭的喜愛,而底層老百姓則更偏愛豆豉、大醬等物,因為它們真的很下飯啊。 不管是豆豉還是大醬,放點兒辣椒、大蒜,和薄荷或者紫蘇一炒,那味道老霸道了,有rou的話,再擱一點,那滋味兒真是太美啦。 程城是京城人士,家住四里胡同,家里經(jīng)營著一家布莊,算小有資產(chǎn)。他打小是他祖父帶大的,他對他祖父很依賴。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今年他祖父邁入八十大關(guān),對經(jīng)歷了二十多年的動亂的老百姓而言,算得上是人瑞了。 在程城看來,祖父長命百歲那才叫好呢。 只是他近來又掉了僅剩的兩顆牙,只剩下光禿禿的牙床,吃啥啥都不行,所有食物都嚼不動,每天只能喝點rou湯稀飯??赏瑯拥氖澄锍远嗔艘矔佄兜难剑沂澄餆醯锰洜€又失了原來的味道。這不,這兩天他家老爺子正鬧脾氣不肯吃東西,這可將他們一家子人急死了。 正巧,官府經(jīng)營的豆腐坊開業(yè)了,嘗過鮮的一位朋友告訴他新出現(xiàn)的豆腐特別適合他祖父這樣牙口不好的老人吃,讓他去換了一些回來燉老爺子試試。 程城聽了,二話不說,拿了錢就直奔離他家最近的豆腐坊。 聽說豆?jié){營養(yǎng)好,買:看到豆腐腦兒不錯,買:鹵豆腐顫顫巍巍,看著如膏狀一般入口即化,買:熟食區(qū)那叫豆豉的吃食,味道太霸道了,買! 一路買買買下來,等他回過神,發(fā)現(xiàn)他幾乎將豆腐坊的新鮮玩意兒都買了個遍,當(dāng)下汗都出來了,趕緊捂著錢兜子離開。 而這些新鮮吃食也不負重望,深得他家老爺子的喜愛。 京城里,像程城這樣的人很多,豆制品也逐漸走上京城百姓們的餐桌,成為他們的日常飲食之一。 今年需要應(yīng)付冬季,國庫財政緊缺, 等來年國家沒那么困難時,這些豆制品的作法會一一免費教給老百姓們的。 有利于提升百姓們對大周的認同感, 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暫時不能公開。 暫時不能公開,也就是說,將來會公開咯? 豆豉 鐵柱是距離京城十里地外白云村的人,他打小命苦,父母兄弟都死于戰(zhàn)亂,他可以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他這二三十年沒過過一天好日子,只覺得這日子沒啥盼頭,苦悶得很。 以前亂世,活命難,吃飯難,過的都是今天不知明天的日子。 這兩年新帝統(tǒng)一了天下,倒好過一些了,他也在隔房長輩的張羅之下,娶了一房妻子。但日子嘛,也就那樣。而且今年聽說很多地方發(fā)生干旱,糧食欠收,他們這地兒,收成也不如以前。 秋收剛過,官府將稅糧一收,缺糧的情況就初見端倪,村民們看著交完稅后為數(shù)不多的糧食都開始勒緊褲腰帶,每頓只吃個半飽。然后進城打短工的漢子也多了,他也是其中之一。這樣一來能得些銀錢,二來也能給家里省點口糧。 他是幸運的,剛進城就遇到沈家的玻璃作坊招工,管吃管住,每個月一兩銀子。每個招工進去的人,都得簽下啥保密協(xié)議,不會寫字的,就讓人給念一遍,然后還愿意留下干活的就按手印。 這些都不算什么,他們賣力干活,主家給飯吃給工錢,對他們來說就是頂頂好的了,哪會去泄秘做一些對主家不利的事呢。 在此之前,鐵柱他從來不覺得吃飯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他不是沒吃飽過,但,也就那樣吧。 可來了沈家的玻璃作坊后,比在家里好一點,至少頓頓管飽。但是后來不一樣了。不僅粗糧饅頭餅子,糙米飯管夠,一勺青菜不變,多了半勺子大醬,有時大醬會換成豆豉,他們偶爾能從里面吃到一點rou沫。那大醬和豆豉的滋味咸香辣俱全,真是太下飯了。而且每頓飯還有幾個大桶裝的紫菜蛋花湯,這湯隨便喝。 他們非常期待每一頓飯,覺得在沈家作坊干活的日子是神仙的日子,只希望這工期不要那么早結(jié)束才好。 關(guān)于大醬和豆豉,他們中有人偷偷問了個小管事,對方說這是官府折騰出來的新鮮吃食,價格不貴,如果他們需要,等結(jié)了工錢,自己就能去買一些。 至于他們每天吃的那些,是他們主子做主給他們加餐的。 鐵柱他們聽了,都很感動。干活也變得非常賣力,不吝嗇力氣。 豆制品的爆賣,沈繁花略知一二。 看到豆制品為人們所喜愛,府中的人都與有榮焉,要知道,這玩意還是他們主子折騰出來的呢。 這代表著景熙帝的收糧行動在穩(wěn)步地進行著,一切都是為了今年的寒冬做準(zhǔn)備。這樣挺不錯的,人們對華服美食的喜愛,只有手頭寬松的人才會去豆腐坊消費,這么做也算某種程度的劫富濟貧吧。 這日,玻璃作坊那邊給她送來了一件成品——一片玻璃,她要的鏡子還沒影。 沈繁花看著,雖然成品還很粗糙,但透明度已經(jīng)勉強足夠用于大棚蔬菜的種植了。目前琉璃作坊就建在她那大莊子邊上,到時搬運起來也方便。 看著這玻璃,她不免想到了景熙帝,她想起之前在長公主的品秋宴上答應(yīng)過要送他一件禮物的。雖然說,當(dāng)日她送禮物的由頭已經(jīng)消失了。 許君哲調(diào)離京城,他先前負責(zé)的拍賣會自然流產(chǎn)了。 京城的閨秀夫人們現(xiàn)在都怕和他扯上關(guān)系,寧愿拿真金白銀自贖,也不愿意讓自己的畫作或者首飾等物落在許君哲手里。 如此一來,這個一開始聲勢浩蕩的拍賣會就夭折了,連換人接手都沒必要。 但是呢答應(yīng)過的事還是做到的。她沈繁花雖不是君子,卻也不是那等言而無信之人。 于是她給景熙帝寫了一封信,邀請他一起到她的莊子上參觀玻璃作坊去。信送出去之后,沈繁花托著香腮,不無奢望地想,希望她送上的玻璃能讓他消消氣吧。 皇宮 “皇上,皇上,沈主子給你來信了。”拿著信,魏大志臉上笑開了花。 沈繁花一直都知道她身邊有景熙帝的人。她覺得,如果對方只是在暗處保護她的話,功能太單一,利用率也太低了,價值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fā)。這對對人才而言,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而浪費是可恥的,于是她便將通信的任務(wù)給安排上了。 看著手里的信,景熙帝先是一愣,等拆開看完,便感到心一暖。在他有限的認知里,他以為他那天拂袖而去之后,她定然是無所適從,或者恃寵而驕,等著他去哄的。沒想到她會主動給他來信,還要實現(xiàn)當(dāng)初給自己送禮的承諾。 這段日子他忙得很,根本沒時間去想那個讓他堵心的丫頭,也不是沒想起,躺在龍榻上的時候,難免會想起。 一開始只覺得棘手,她那想法,荒誕不經(jīng)。雖然這些年,因為戰(zhàn)亂,百姓們于男女一事上的想法開放很多,能接受寡婦再嫁,也有女戶招婿,但她的想法,太茍且了。傳出去,于她于沈家名聲有礙。 最初的時候,一想到這,他就頭疼。頭疼的同時,又擔(dān)心那膽大妄為的小家伙指定轉(zhuǎn)頭就給他找了個男人抬進府。所以就示意魏大志讓那邊的人盯著,所幸這段時間她還算乖巧。 事緩則圓,或許那丫頭說得對,這事又不急,他們完全可以慢慢來。景熙帝當(dāng)時緩緩地吐出一口氣后就投入了忙碌之中。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空閑的時候他也想了很多。 這些年他一心撲在政事上,于男女□□上清心寡欲了很多。一般的女子很難撩得動他起那心思了。 但那丫頭吧,以前對她憐惜為主,更多是一種責(zé)任,后來不知什么時候起就變了,不知不覺中將她當(dāng)成一個女子來看,對她動了那方面的心思。 一想到他拒絕之后,會有下一個男人,有可能像許君哲那樣薄待她甚至苛刻她,他的心里就很不舒服。 再思及,會有下一個男人,對她做盡親密之事,他就更不舒服了。 瞧,她過得好,他開心又不開心,她過得不好,他更不虞。 如此矛盾,還不簡單明了么?說白了,就是她的幸福和悲劇,都是由別的男人所給。 他介意的,也只是這一點吧。他當(dāng)然是希望她苦盡甘來,一直幸福。卻又忍受不了另一個男人與她親密無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終的結(jié)論,便是唯有將她納入他的羽翼之下,他才會安心吧。 看著手中的信,景熙帝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水鴨上。或許他應(yīng)該想開點,宮里也不是什么極樂窩,甚至連太平都做不到,沒必要將她拘于此地。 景熙帝十幾年的戎馬生涯,經(jīng)歷了太多的生死離別,本就不是優(yōu)柔寡斷之人,將利弊衡量清楚,便在心中有了決斷。既然放不下,那就不放手了。 她想要個孩子,那就給她,她不想進宮,那就不進。 他一介帝王,總能護她個周全。 本來這江山,就有他們沈家的功勞,她合該一生喜樂的。 第三十二章 和離第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