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jié)
對于信陵君魏無忌這個層次上的人物,君莫問是劍圣不敢說全部都知道,可應(yīng)該知曉的都知曉了。 而在如今巔峰武力低迷的三晉之地,劍圣的實力足以解決任何難題,包括改朝換代的大事件。 魏無忌殷勤地布下珍饈美味招待君莫問用膳,舉杯相賀后,魏無忌道:“君先生能駕臨三晉,是我們韓趙魏三國的榮幸,希望先生能喜歡上大梁的風(fēng)光?!?/br> 接著他又慨嘆道:“晉國,天下莫強也,一直以來都是諸侯中的霸主??墒亲詮娜种?,東敗于齊國,西面又被秦國攻占河西之地,連年割地。三晉志士無不為此蹉嘆恥辱,深刻希望可以重拾晉文公的霸業(yè)。所以在無忌當(dāng)年領(lǐng)軍攻秦時,平原君和韓相邀無忌制定了三晉合一的計劃,可惜大業(yè)未成,中道崩殂,平原君和韓相國竟已壽終,只剩無忌一人仍未放棄,可惜勢單力孤,眼看垂暮將至,三晉統(tǒng)一大業(yè)未成?!?/br> 魏無忌情緒激動,沉默半晌才平復(fù)道:“可惜了如此時機,卻無人和無忌一起努力。長平一戰(zhàn),人人都看到趙國由強轉(zhuǎn)弱,卻很少人覺察到其實秦人在此戰(zhàn)亦傷亡慘重,兼之其后秦昭王迫死白起,罷相范睢,秦勢大弱,又被我國攻陷陶郡,若我估料不錯,秦人于二十年內(nèi)休想恢復(fù)元氣。” 君莫問微微一笑,魏無忌對天下大事的洞若觀火,為人雄才大略、慷慨激昂,令智者名士驚嘆,無怪乎士人盡投為食客,絕對是當(dāng)世第一流人主之姿。 但這些與君莫問有何關(guān)系,世俗的一切早已不被他放于眼中,憑手中之劍,十步之內(nèi),縱然是秦始皇,生死亦不過他探掌之間,人皇都可殺,天下還有什么事做不到。 武道稱雄的世界,政治家們往往很悲哀,因為天下志士很可能會因一個高手的出手立時發(fā)生劇烈變化,就如元末明初,若非龐斑退隱,朱元璋之輩至少要晚上二十年才能建國。 一個劍圣可以興國,一個劍圣同樣可以亡國,說是劍圣統(tǒng)治著這個世界,真的不是虛言。 “三晉合一,當(dāng)此時也。無忌有志于天下,懇請君先生相助,不知以為如何?!蔽簾o忌說了這么多,當(dāng)然要看看君莫問的想法。 “對我來說,世上的一切都是等價交換,有付出才會有回報,趙王與本人有知遇之恩,所以我給予他應(yīng)有的報答?!本獑柕?。 “無忌明白了?!毙帕昃冻隽巳恢?。每個劍圣都是有著自己的道,并且秉道而行的人,世俗的觀念和約定俗成的習(xí)慣根本不被這種存在放在心上。 以此言觀之,君莫問的道就是等價交換,你付出多少,就可以收獲多少,在這個爾虞我詐的亂世之中,他卻是一個信守公平交易理念的誠信之士。 魏無忌和君莫問一個久歷事故,觀人入微,一個心靈圓慧,事事通明,雖然只有幾句話的交流,卻已經(jīng)了解了彼此性情。 然后,信陵君說出了交心之語:“當(dāng)年先王擇世子之位時,安厘武學(xué)天賦超人,而無忌精于政事,本來先王意屬無忌繼承王位,但是安厘卻使計將先王賜予他的《晉書》交予無忌保管,又在先王面前進言,最后他即位為王,而無忌得到了《晉書》?!?/br> 信陵君喝了一口酒,接著道:“明明我才是王位的最好繼承人,必定能使魏國成為七國之霸。卻被安厘的詭計所惑,失去了王位?!?/br> 他目光注視君莫問道:“只要君先生殺死安厘,我的人便可以控制大梁,那時我登上王位,又有君先生的劍圣之力為助,趁秦國無力東侵的良機,統(tǒng)一三晉,齊桓公和管仲的前事就是你我的現(xiàn)在。統(tǒng)一天下,制霸七國的偉業(yè)就在當(dāng)前。” 君莫問微笑不語,魏無忌一愣,馬上露出了然之色,道:“等價交換,請先生暫坐,無忌去去就來?!?/br> 魏無忌離開后,空室內(nèi)只于君莫問一人,此時他方顯沉思之色。 到底是否要刺殺魏安厘王,這是一個問題。項少龍做不到的事,對他來說卻只是做不做的選擇。項少龍的未來和君莫問的過去位于同一時間線,在這里做的事其實早被后世記載了。 不過君莫問不是沒有注意過史書上關(guān)于這段歷史的記述,不過他心中忽然升起一個禁不住的想法。 如果信陵君成了魏王,能不能統(tǒng)一三晉,建立起一個阻止秦國東向的強國。如此七國一統(tǒng)的進程豈不變得很有趣,東方六國中唯一曾使秦國折戟沉沙的君主魏無忌,能否阻止秦國并吞六國的未來。這是一場天命和人事的較量。 不到喝完一杯茶的功夫,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茶這種東西。信陵君拿了本書冊回來,神色欣然地遞給君莫問。 真是《晉書》一卷,本來以為有些難辦的任務(wù),剛進大梁城就完成了,世事有時就是如此如人意,任誰都想不到。 君莫問信手粗略一翻,第一頁和趙國的那卷一樣,只有一句話“武學(xué)之道,首重精神意志”。暗暗思忖:“聽說《武典》開篇第一句話亦是,‘武學(xué)之道,首重精神意志’。已然窺探到此世武道的本質(zhì)即在于精神境界的修行。齊桓公之后的霸主們從編武典是同樣將這句話作為武學(xué)總綱”?!?/br> 魏無忌神色復(fù)雜,感嘆道:“這本書我握在手里近十年,可惜不是練武的材料,明珠蒙塵。我那位王兄倒是個武學(xué)奇才,可是他卻奪取了本屬于我的王位,既然他放棄了《晉書》,我又怎么會還給他,供其研習(xí)。朱亥這些王室外人我亦不會吝嗇一部《晉書》,但卻會讓他得到。”說道最后語氣森然酷烈又隱含一種復(fù)雜心緒。 君莫問在旁聽著,不由暗暗搖頭,世事就是如此令人嗟嘆,安厘武學(xué)天賦超然凡人,治國之才不足,卻為了王位放棄了武道,而魏無忌王者才能卓越,武學(xué)天賦則不足,卻因得到了劍圣都要羨慕的武典《晉書》而失去了王位。 不過,對于用《晉書》來收買他效力,君莫問總有種不知如何言說的郁悶。 《武典》雖其所欲,但他更欣賞美人計?!盀槭裁炊加梦涞烂丶召I我,不知道我更喜歡美女嗎?” 似乎聽到了君莫問的心聲一般,魏無忌忽然一拍手道:“對了,差點忘了,明日在雅湖小筑紀嫣然聚會談?wù)摃r勢,特別邀請了莫問赴會?!?/br> “哦!”君莫問故作淡然,奇怪道:“我今日初至大梁,紀嫣然就得到了消息,它轉(zhuǎn)播速度未免太快了?” 魏無忌哈哈一笑,曖昧道:“在莫問未到大梁之前,嫣然小姐就對你青睞已久了,一直探聽你的消息,你一入城,紀才女就第一時間就得知消息,請我代為出面發(fā)出邀請。”這兩人不知道的是,紀嫣然除了對君莫問消息在意外,對韓非的到來同樣很重視。 魏無忌又道:“紀嫣然對莫問很是青眼,說不定莫問能如秦國天才劍圣娶琴清一般,將這絕代才女收入房中?!?/br> “承君上貴言了,莫問對‘石才女’紀嫣然之名亦是仰慕已久?!本獑柟恍?。 魏無忌臉色出現(xiàn)一瞬間呆滯,一閃而逝,他對紀嫣然不是沒有野心,但是在江山和美人之間,無疑選擇了后者。略帶吹捧之嫌的說道:“以君先生劍圣的修為氣度,紀嫣然怎能躲出閣下的手心?!?/br> “這要見一見才知道了。”君莫問淡淡道。心中暗自思忖,這里的紀嫣然會是怎樣的女性,秦夢瑤式的仙子,還是谷姿仙模樣的知性美女,倒是要仔細看一看。 次日,魏無忌親自帶君莫問乘馬車前往雅湖小筑。 劍圣出手,刺殺魏王的事宜甚至可以說已經(jīng)提前成功了,魏無忌顯然心情極佳,路上殷勤介紹道:“我們現(xiàn)在去的地方可是大梁所有男人都想去的‘雅湖小筑’,那里固然是風(fēng)光迷人,不過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女主人紀嫣然小姐不但有傾國傾城之色,更以才藝震驚天下,與秦國的寡婦清并稱當(dāng)代雙絕……” 君莫問淡然一笑:“聽君上訴說,莫問都想馬上飛身而去了?!?/br> 魏無忌親切笑道:“以莫問媲美百家諸子的學(xué)識武功,到時和紀嫣然談文論武,必能使這石才女心神蕩漾,芳心暗許?!?/br> 說話間,信陵君的車隊已駛?cè)朐郝淅铩?/br> 這里既然被稱作“雅湖小筑”,自然是有湖有房。林木掩映中,只見一個小湖展現(xiàn)眼前,湖心有片小州,縱橫數(shù)畝,上面有幾座雅致精巧的小樓房舍,一道長橋連接州岸,有若仙人隱居的福地。 眾人走下馬車,立時一名清秀美婢由樓內(nèi)盈盈出現(xiàn),向魏無忌施禮道:“小姐正作午間小睡,君上和諸位先請在客廳小候片刻,小姐醒來后將會很快相見?!?/br> 魏無忌絲亳不以為忤,似乎已經(jīng)習(xí)慣這種情景一般,欣然領(lǐng)著君莫問步入小樓下層的客廳。 第二十七章 韓非子 紀嫣然的這座樓房是以白石建成,掩于花叢草樹之間,形式古雅,仿佛仙境中的蓬萊樓閣,而里面住的是飄渺清雅的仙子。步上登樓的石階,門內(nèi)有個供客人擺放衣物和兵器的精致玄關(guān),兩名美婢早恭候于此,侍奉服侍。 魏無忌對君莫問道:“紀才女不喜歡有人帶劍進入她的辯論聚會?!?/br> 君莫問點點頭,其實這并非傲慢,而是一種古禮,代表在這里的爭論只會論言,不得訴諸兵事,算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舉個反面例子就是,后世朝廷中若有人步履上殿,仗劍不拜,一定是違背朝堂法規(guī)的權(quán)臣,日后篡朝奪位是必然的。 不過,君莫問并不打算放下自己的劍,并非劍圣的尊嚴,只因他的劍不是死物,而是有靈性的,不論其他,只是憑這一絲靈性就有資格參加探討天理人事的聚會。 其中一個美婢忽然上前道:“可是君莫問,君先生,小姐曾經(jīng)吩咐過,若是君先生到來想要仗劍入內(nèi),不可阻攔?!?/br> “……先生請進?!边@俏丫鬟本想為君莫問拂拭衣服上的塵灰,清潔服飾,但到跟前卻發(fā)現(xiàn)他身上竟是一塵不染,清新怡人,一時呆了,回過神后忙請君莫問入內(nèi),心中暗道,不愧是小姐特別吩咐的人,不是一般人。 魏無忌在旁道:“看來紀才女果然對你另眼相待,你可是第一個可以佩劍入內(nèi)的人。” 君莫問淡淡道:“只不過那些棄劍的武者都不是真正的劍客而已,沒有什么可驕傲的?!?/br> 兩人步入門里,在鸚鵡一把“貴客來了!貴客來了!”的嘹亮響脆聲中踏入大廳。 大廳里裝飾得高雅優(yōu)美,最具特色處是不設(shè)地席,代以幾組方幾矮榻,有著漢朝之后的特色,廳內(nèi)放滿各式奇秀的盤栽,就像在園林暢論聚會一般。 廳內(nèi)的四組幾榻上已有三組坐了人,左方靠窗一組的四個人,都是武士裝束,其中一位身形雄偉,有著叢林蠻獸氣質(zhì)的大漢,應(yīng)該就是囂魏牟了。 囂魏牟對面的右方那組是六個文士打扮的人物,其中一人身體高頎,面容清奇,兩眼深邃,閃動著智者的光芒,恍若神仙中人。 最后一組只有兩個人,由服飾看來,可知非是魏國人,卻不知何等人物。 在信陵君進來后,在座眾人都連忙起身相迎。魏無忌先向右邊那組的六位文士打招呼,將那位相貌清奇介紹給君莫問,說道:“這位是稷下學(xué)宮的的鄒衍先生,精通天人感應(yīng)術(shù)?!?/br> “哦?沒有圣者的精神意境,竟然敢妄稱精通天人感應(yīng)之術(shù)!”君莫問言語帶刺。 他起了論道的興趣。紀嫣然的會場可稱得上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了,與會者皆是劍宗之上,甚至半步劍圣,如眼前的這位鄒衍夫子。這些人雖非百家諸子級別,卻也堪堪可與他論道了。 魏無忌連忙介紹君莫問道:“這君莫問先生,是一位當(dāng)世劍圣……” 鄒衍雖然養(yǎng)氣深厚,輕易不動怒,但曹秋道的剛硬性格對都他禮待有加,此時不由心中不悅道“天地之道,既簡也繁,并非只有能和上蒼對話的圣者才能感悟。只要細心觀察,大道莫不在平常之中?!?/br> 君莫問淡然道:“說得好,你這老頭有些見識,只要不被曹秋道殺了,日后成為諸子般的人物不是夢想。” 君莫問的話居高臨下,令鄒衍眉頭大皺,可是劍圣都是對天地之道有各自獨到見解,得到了天地認可的存在,連天道都承認了他們的道理,凡人如何能夠反對。一句我可以用我的道cao縱天地,你的道可以嗎?如何回答。 這已經(jīng)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戰(zhàn)! 鄒衍才學(xué)可算是當(dāng)世第一流的人物,僅以玄學(xué)來論絕不會輸給劍圣分毫,但他遇到君莫問,就如孟子對辯孔子一般,即使才學(xué)不輸對方,至圣和亞圣的地位差距卻讓人無法抗衡。 魏無忌見氣氛有些僵硬,連忙轉(zhuǎn)移話題,介紹到最后一組,對其中一位中等身材,長相平凡,眼睛卻深邃無底的人問道:“這位先生是……?” 其旁一個魏國文士介紹道:“這位是韓國的韓非公子,今次叨了他的光,因為紀小姐看了韓非公子的《說難》后,贊不絕口,使人傳話要見公子,在下才作陪客領(lǐng)韓公子來此見小姐了?!?/br> 魏無忌還未接話,君莫問踏前一步道:“不意竟在此得見韓非公子,莫問拜讀過公子大作,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其中尤以‘法’、‘術(shù)’、‘勢’相結(jié)合的治國之論,提出‘世異則事異,事異必須變法’的看法,確實切中時弊,發(fā)人深省?!?/br> 隨后的魏無忌等人一齊動容,不止想不到竟遇到集法家大成、文采風(fēng)流的韓非,更是想不到是君莫問剛剛還一副傲慢姿態(tài),天下無可與其論道者模樣,此時卻放低姿態(tài),表示對韓非的敬重。 鄒衍這時感嘆道:“君先生能以劍道入圣,果非傲然自大之人,對有道之人同樣很是敬重啊!” 君莫問卻似乎不領(lǐng)情,下一句話更是傷了這位玄學(xué)大家的心,只聽他道:“鄒先生的‘五德始終說’固然深有見地,可在我看來,和韓非公子的成就卻如螢火與日月之別?!?/br> 頓了頓他又道:“千代之后,法家當(dāng)以韓非公子為尊。” 君莫問一語,包括韓非在內(nèi)的所有人都是一驚,繼而心中不信。此時的韓非雖然聞名當(dāng)世,但比起是為魏國變法,使其稱霸諸侯的李理,在秦國變法,使之成為東方六國大敵的商鞅,仍是稍顯不足。 前面兩位法家高人都是令一國成為諸侯大敵的真正絕頂級人物,而韓非雖然著書立說,流傳后世,但其在韓,“能任卻不能用”,其在秦,卻又“能用卻不能任”,最后除了一事無成外,只有學(xué)說流傳后世。 也許當(dāng)代的韓非卻是不怎么樣,但千古功績來說,韓非對數(shù)千年法理執(zhí)事都有巨大貢獻,以后諸代皇朝,那家的法律不是依據(jù)韓非留下的學(xué)說理論! 而且君莫問對諸人的觀察,已經(jīng)超脫的形色的局限,從精神角度進行區(qū)分。在精神世界中,這大廳里面可是群星耀眼,閃光奪目,只有韓非的光華內(nèi)斂不放,稍顯黯淡,竟讓他看之不透,這代表了什么?代表韓非的精神修為已經(jīng)是圣階了。 劍圣當(dāng)然有強弱,但是即使其中一人可以反手間殺掉令一人,卻絕對看不透對方的修為,一切都要到真正戰(zhàn)斗時才能知道。劍圣天人合一,但其既可是輝耀宇宙的光輝,亦可靈識內(nèi)斂,非機緣不可能觀得。不過這里的韓非卻是一種特殊境況,他不具備修為內(nèi)力,卻又有著一步入神的機緣。 相傳齊桓公的時候,魯國任用孔子為相。齊桓、管仲,九合諸侯,大敵也!為拒齊桓公鋒芒,孔子遂一夜之間貫通天地元氣,立地成圣。隨后與齊國合議時,凌然浩瀚之氣,使得齊桓公和管仲都避讓而退。 若是韓非可以立地成圣,以其法家集大成者的思想,其成就雖超不過過前者,亦不可小視。這是一個真正的同級人物,值得君莫問平等相對。 以君莫問的境界地位,一般人他根本懶得理會,能冷眼冷言幾句,那已經(jīng)是認可了,而面對同一境界的存在,即便在其下,他也只會仰視而絕不俯視。 怎么說呢?這是君莫問在這個世界親眼見到地第一位劍圣級存在,需要隆重對待! 第二十八章 越之絕色 君莫問對韓非很看重,恨不得馬上暢談一番,直如和龐斑大江三戰(zhàn)一般,論述己道,辯天論地??上н@名傳千古的韓非是個結(jié)巴,更是不善辭令,雖想對君莫問的敬重回禮,卻只能拙拙的笑了笑,躬身致謝。 反倒鄒衍夫子好像被打擊的習(xí)慣了,和顏悅色地與君莫問暢談起來。除了韓非,在座能和他論道的亦只剩這一位了。 “也罷,談?wù)務(wù)撜摽偤眠^陪那些世俗之輩鉆營紅塵俗事”君莫問暗道。 魏無忌看到君莫問對韓非另眼相加,心中一動,待眾人都坐下后,向韓非問道:“韓公子今次到我國來,有什么事要辦,無忌力所能及之處絕不推辭?!睂τ隈R上就能當(dāng)上魏王的魏無忌來說,魏國還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到的。 韓非道:“今次……咳,今次韓非是奉我王之……之命,到……到貴國來借糧的?!?/br> 一句三斷,聽得旁邊君莫問立刻心中一暗,他面對現(xiàn)實了,世上沒有奇跡,韓非果然的是啞巴。也許真的是天妒英杰,使韓非有無窮才華卻只能訴諸筆端。 心中傳起一個想法,如果助韓非入劍圣之境,這有千古第一法家創(chuàng)出的武學(xué)將是如何驚世駭俗,與其論劍,已可說是和春秋諸大家,管子,孔子,墨子等對決一般。 君莫問想與韓非論劍,并不是這韓國公子天賦多高,而是名人效應(yīng),真論武學(xué)之道,先秦諸子雖強,術(shù)業(yè)專攻之下,絕對勝不過龐斑和浪翻云。 可是能與武道世界的諸子名人戰(zhàn)斗,對君莫問而言,甚至超過和劇情美女的互動。 韓非的言辭正好和他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筆墨正反比,他文章能使有道之士欲罷不能,但生硬的言辭卻令人大皺眉頭。 其實一般來說,與結(jié)巴的人對話雖然有些厭悶,習(xí)慣了也就沒什么了。但將韓非的言辭和他的文章比較起來,巨大的反差卻加大了厭惡感。人類追求完美的事物卻并不拒絕平凡,可一件本該完美的事物出現(xiàn)了瑕疵,在完美襯托下的瑕疵卻無端放大了,同時亦將人物對瑕疵的厭惡感放大了。 魏無忌果然皺起眉頭道:“原來如此,不知韓非公子要借多少糧呢?” 韓非的聲音冷硬,不知是本身性格,還是結(jié)巴的原因,道:“一萬一萬石!”之后竟再無言語,既無陳述利害,亦毫無誠意可言。 讀韓非子之書如飲甘泉,與韓非子對話如同嚼蠟。魏無忌心中一嘆,就當(dāng)給君莫問面子,口中從容道:“好,無忌必上奏王上為韓非公子接得糧食?!?/br> 韓非似乎不為所動,語氣仍是冷硬地道:“謝謝君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