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鏖戰(zhàn)桂平關
十一月二十二日,清晨,桂平關。 借著晨光,趟著露水,八萬聯(lián)軍在起伏的山道上,迤邐前行。 桂平關前,是一條狹長的山道,蜿蜒曲折,百轉千回。八萬大軍,成一字縱隊排列,足足延綿數十里,一眼望不到盡頭,黑壓壓的讓人心慌。 堅定前行的大軍,猶如一條黑色巨龍,蜿蜒盤旋在群山綠水之中。 乍一看去,竟是有一種異樣的美感。 誰又知道,這是一支擇人而噬的虎狼之師,一群意志堅定的冷血殺手。 走在大軍最前方的,正是清一色的刀盾兵方陣,他們將是攻打關隘的主力部隊。其后,則是一排排的弓箭手方陣和弩手方陣。 因為山道崎嶇,聯(lián)軍無法攜帶大型的攻城器械,只是抬著一排排簡易的云梯。間或的,還有幾具沉重的巨型撞木。 大軍的最后,才是一萬余精銳騎兵。 騎兵方陣中間,有一員中年大將,尤其顯眼,劍眉星目,神情堅毅,身披紅袍銀甲,配戴鎏金頭盔,胯下的戰(zhàn)馬,一看就是不同尋常。 此位中年大將,正是此次負責攻打桂平關的聯(lián)軍統(tǒng)帥,也是二十萬聯(lián)軍的統(tǒng)兵大將——戰(zhàn)國名將李牧。 李牧,戰(zhàn)國時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和廉頗并稱“戰(zhàn)國四大名將”。長平之戰(zhàn)時,李牧還只是趙國北部邊境的一員良將。 直到戰(zhàn)國末期,李牧才大放異彩。 李牧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后以抵御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zhàn)重創(chuàng)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二二九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后將李牧殺害。 而離間計的設計者,正是四大名將中的王翦。 無需贅言,李牧實在是一員不可小覷的名將。 隨著李牧的現(xiàn)身,戰(zhàn)國四大名將終于全部現(xiàn)身荒野。白起效力于山海城,王翦在秦始皇麾下,廉頗在帝塵麾下,至于李牧的主公,暫時還是一個謎團。 只知道,是聯(lián)軍中的某一位領主。 聯(lián)軍當中有如此大將,也就難怪,他們能夠在短短三天之內,就攻占過半的桂林郡,幾乎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阻礙。 要知道即便是要馳騁桂林郡全境,怕也是要三四天的時間。這還是因為,桂林郡東西狹長,南北狹窄的緣故。 李牧遙遙注視著遠方的要塞,若有所思。 眼前的情景,顯然有些出乎李牧的預料。 一則,李牧沒想到,關隘之內竟然駐扎著大量的軍隊。按理來說,太平天國已降,無論是太平軍還是山海城大軍,都沒有理由停在關隘才是。 真要有大軍,又為何不進入桂林郡內? 一切,都是一個謎團。 畢竟,歐陽朔的“良苦用心”,怕是沒有幾人能夠知曉。 二則,李牧更沒想到,敵人似乎早已知道他們的存在。 山海城的情報體系,還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由此,李牧還聯(lián)想到一點:既然要塞守軍已經得到消息,那么潯州郡的山海城駐軍,此時怕也已經得到消息了吧? 說不定,山海城的援軍,已經在趕來增援的路上。 由此推之,攻陷桂平關,刻不容緩。因為一旦山海城的援軍趕到,以桂平關的險要,李牧還真沒信心,能夠一舉將此關隘拿下。 “軍師的謀劃,看來出現(xiàn)了變數啊?!?/br> 李牧喃喃自語,眼神卻是越發(fā)的堅定,任何的變數,都不能阻止聯(lián)軍實現(xiàn)其戰(zhàn)略目標的決心:桂平關,必須拿下! 雖然李牧最擅長的是騎兵戰(zhàn),但是對于攻城拔寨也是毫不含糊。 狹路相逢,唯有勇者勝。 *********** 要塞之內,城墻之上。 當來勢洶洶的八萬聯(lián)軍,出現(xiàn)在桂平關前的山路上的時候,面對的將是一支嚴陣以待,誓死守衛(wèi)關隘的鐵血之師。 在這一刻,山蠻體內的血脈,突然沸騰起來。 此役,他們將為新的【蠻王】而戰(zhàn),證明其忠誠和勇猛。 一切的失敗和恥辱,都將用敵人的鮮血,得到洗滌。 戰(zhàn)功,永遠是戰(zhàn)士最大的榮耀。 老臣裴矩站在城頭中央,注視著遠處的大軍,卻是神情凝重。敵軍的數量,有些超乎他的預料啊。 整整十倍的軍隊,能夠堅守到何時呢? 除了桂平關,裴矩所慮者,還有另外一座關卡——宣武關。 但是對宣武關,他已是愛莫能助。 事實上,兩座關隘并不在一起,中間隔著數百里路。 因此,裴矩能做的,就是盡量保住桂平關這座主關隘。對宣武關,裴矩也沒有完全放棄,并未抽調走駐扎在宣武關的五千山蠻戰(zhàn)士。 畢竟,如果宣武關沒有駐守一兵一卒,敵軍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宣武關的話,甚至可以直接繞道潯州郡,打桂平關一個措手不及。 因此,無論是桂平關,還是宣武關,其實都不能輕易失守。這兩座關隘,可謂是山海領此時北面的兩座重要門戶。 門戶一旦洞開,就是大衰敗之氣象也。 “嗚~~~” 伴隨著低沉的號角聲,大戰(zhàn)沒有任何征兆的,突然開啟。 雙方沒有陣前挑釁,沒有互相的指責和罵戰(zhàn)。 兩路大軍,自打一開始,就進入最激烈,也是最慘烈的攻防戰(zhàn)。 裴矩守住桂平關的底氣,一則是山蠻戰(zhàn)士的強悍,二則就是關卡狹窄,不利于聯(lián)軍大面積的展開攻擊。 因此,聯(lián)軍空有浩浩大軍,單位時間內能夠投入的兵力卻是有限的。 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 雄關峻卡,又豈是說說而已。 現(xiàn)在要考驗的,就是八千山蠻的意志和戰(zhàn)力了。他們必須在敵人連綿不絕的攻擊下,支撐下來,不能有任何的泄氣。 一旦山蠻出現(xiàn)疲勞,防線就會露出破綻,給敵人以可乘之機。 沉悶的殺喊之聲,在寂靜的山嶺中回蕩。 每時每刻,都有人葬身沙場。 一批接一批的聯(lián)軍,被李牧送上前線,又一批接一批地倒下。 山蠻戰(zhàn)士的強悍,讓所有聯(lián)軍士卒為之側目。 八千山蠻組建的防線,冒著聯(lián)軍連綿不斷的箭雨,猶如死神一般,高效而有序地在收割著聯(lián)軍將士的生命。 戰(zhàn)士們神情冷酷,眼神狂熱。 山蠻統(tǒng)帥石虎,身先士卒,殺敵也是最為勇猛。 這群山蠻,似乎就是為戰(zhàn)爭而生,任何的敵人,都不會讓他們退卻一步。 整整一個上午,聯(lián)軍前后發(fā)起五波猛攻,都是敗下陣來。桂平關城墻腳下,已是壘起一米高的皚皚尸骨。 同樣的,在箭雨的洗禮下,城墻上的山蠻戰(zhàn)士也是損失慘重。 山蠻強則強矣,就是太過勇猛,不知變通。殺敵之時,根本就不懂得保護自己,被漫天的箭雨,一一擊殺。 一千余山蠻戰(zhàn)士,永遠地長眠于桂平關。 眼看已至午時,李牧根本不想給山蠻留下任何的喘息之機。 養(yǎng)精蓄銳的大軍,換下傷痕累累的殘部,不間斷地對桂平關發(fā)起猛攻。 前后部隊切換速度之快,讓人嘆為觀止。 城墻之上的山蠻戰(zhàn)士,只來得及喝口水,吞下一個冷冰冰的饅頭,密密麻麻的敵軍,就通過一架架云梯,再次涌上城頭。 “兄弟們,殺!” 石虎吞下最后一口饅頭,提前唐刀,轉身一揮,將一名聯(lián)軍士卒的頭顱砍下,在空中灑過長長的血線。 鮮血濺到山蠻戰(zhàn)士手中的饅頭上,戰(zhàn)士們絲毫不以為意,連擦都不擦,直接帶血吞入腹中。 蚩尤時代種下的血腥做派,又豈會輕易抹去? 眼見如此,聯(lián)軍士卒無不駭然。 眼前的敵人,與其說是人,不如說是一群來自地獄的惡鬼。 未戰(zhàn),先怯。 奈何,進攻的號角連綿不絕。 聯(lián)軍士卒只能咬著牙,跟這群“惡鬼”廝殺在一起。 這一場廝殺,讓天地都為之色變。 桂平關上空的紅云,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緩緩轉動。無窮無盡的血氣和殺氣,匯入血色漩渦當中,甚是駭人。 這一戰(zhàn),既是時間競速,也是雙方意志的比拼。 面對無窮無盡的攻擊,山蠻戰(zhàn)士猶如不死的戰(zhàn)神一般,體內充滿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毫無疲態(tài)。 眼見晚霞已是在遠方的天際升起,李牧的神情,也是越發(fā)的凝重。 敵軍的頑強,超乎了他的意料。 由此,李牧甚至想起他此前的老對手,強大的大秦悍卒。 彼時的秦軍,也是如此的勇猛。 “沒想到,荒野之中,竟有如此鐵血之軍?!?/br> 李牧一聲嘆息,下令撤兵,準備明日再戰(zhàn)。 經過一天的攻擊,雖然聯(lián)軍損失慘重,足足折損了兩萬五千余人,但是據李牧估算,要塞的駐軍怕是已經傷亡過半。 剩下的四千殘部,看他們明日如何面對聯(lián)軍的強攻。 一切順利的話,明日午時,便可拿下桂平關。 李牧的意志,從來沒有如此的堅定。 軍師說的對,山海城是一條即將騰飛的巨龍,他們必須在這條巨龍騰飛之前,給予其致命一擊。 否則的話,未來的西南地區(qū),將再無其他領地存活的空間。 “即便你是條龍,也得給我盤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