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能得罪的都得罪了
書迷正在閱讀:通幽大圣、我和先生鬧離婚、重生圈叉特種兵、糖二代(娛樂圈)、我不是死了么、網(wǎng)游之洪荒戰(zhàn)紀、極限數(shù)據(jù)推塔成神、靈異怪談、逆行諸天萬界、我只可能喜歡你[娛樂圈]
天寶十五年六月十日,長安。 一大早,唐玄宗李隆基頒布了皇帝任上最后一道圣旨,大意如下: “今有逆賊安祿山、史思明辜負皇恩,以下犯上,以至天下大亂,生靈涂炭,天理難容。朕垂垂老矣,有心殺賊,奈何無力凝聚天下百姓。” “為了社稷的延續(xù),為了天下蒼生的福祉,帝國需要一位更堅定、更有力量的皇帝。太子李享年富力強,德才兼?zhèn)?,可繼大統(tǒng)。就在今天,朕自愿禪讓帝位于太子李享,欽此!” 隨圣旨一道頒布的,還有一道討剿叛軍的檄文。即日起,禪位圣旨就將跟討剿檄文一道,傳至天下州縣,號令全國軍隊向長安聚集,共同勤王討逆。 如此,天下輿論為之一變。 不獨長安百姓,天下億萬百姓都看到朝廷征討逆賊的決心,如此群情激奮,上下一心,何愁不除逆賊。 當天,在文武百官的擁護下,李享正式登基稱帝,改年號為至德,推尊唐玄宗為太上皇,潛居興慶宮,等于被幽禁起來。 登基之后,李享立即下旨,封異人歐陽朔為夏王,任兵馬大元帥,轄制全國兵馬,征討叛逆。封郭子儀為副元帥,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時兼任朔方節(jié)度使。 為了理清上下關(guān)系,不至讓節(jié)度使互相掣肘,旨意還明確規(guī)定,北方之兵馬,包括安西節(jié)度使、北庭節(jié)度使、河西節(jié)度使以及隴右節(jié)度使兵馬,再算上朔方節(jié)度使兵馬,凡可抽調(diào)者,合計十五萬大軍,悉數(shù)劃歸郭子儀臨時轄制。 僅此一條,就讓天下振奮。 ………… 洛陽。 帝塵等人剛準備率部啟程前往潼關(guān),就得到急報,長安有變,帝位更迭。 “不愧是老狐貍,竟然想到這樣一招?!钡蹓m不無感慨。 雄霸道:“這么看,老狐貍真是鐵了心要在長安跟我們決一死戰(zhàn)了。這樣也好,一戰(zhàn)定勝負,省得多費周折?!?/br> “話雖這么說,眼下卻不能就這么急著出兵了。長安是座雄城,又有十五萬大軍鎮(zhèn)守,還真沒那么容易拿下,最起碼,攻城器械得再好好準備一下?!?/br> “那就再等幾天吧!”雄霸無奈。 春申君插嘴說道:“既然情況有變,我們也別傻的孤軍奮戰(zhàn),得將安祿山的部隊全部拉上,共同攻打長安。” “說的不錯?!?/br> “對長安,我們兩眼一抹黑,還得有安祿山那樣的人做向?qū)Р判?。聽說安祿山在長安城安插了大量眼線,也不能浪費了?!?/br> 大家討論來討論去,發(fā)現(xiàn)安祿山陣營還是大占上風,心里頓時有底。 ………… 帝塵等人忙著備戰(zhàn),歐陽朔自然也沒閑著。 楊國忠的死看似無聲無息,實則在長安達官貴人階層早已掀起驚濤駭浪,跟楊國忠走的近的大臣們,更是感到脖子涼颼颼的。 很自然的,大家都認為楊國忠雖然是異人部隊殺死的,可幕后授意之人一定是剛剛登基的皇帝陛下。 兩人不和,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跟楊國忠走的近的達官貴人自然擔心遭到清算,他們又哪里知道,眼下長安真正的主人不是坐在龍椅上的那位,而是歐陽朔。 歐陽朔不是殺人狂魔,殺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干掉楊國忠之后,歐陽朔就以兵馬大元帥的名義,在長安發(fā)起征兵。 安史之亂剛開始時,封常清已經(jīng)在長安跟洛陽征過一次兵,征召的市井子弟大都葬送在潼關(guān)一役,因此第二次征兵是難上加難。 歐陽朔將征兵目標瞄準了達官貴人的護院以及將軍門第豢養(yǎng)的私兵,這些人的戰(zhàn)斗力可比市井子弟強了不止一籌。 當初封常清不敢動這些人,是不敢得罪這些達官顯貴。 歐陽朔卻無此顧慮,哪怕他現(xiàn)在將長安捅出一個大窟窿,也絲毫影響不到主位面,戰(zhàn)役結(jié)束,拍拍屁股走人就是。 這一下,長安立即雞飛狗跳。 歐陽朔不是粗魯之人,自然懂得先禮后兵的道理,他先是以兵馬大元帥的名義向各家發(fā)起公文,請他們自愿獻出護院與私兵,共擊強敵。 時間限定為一天。 一天之后,山蠻戰(zhàn)士將挨家挨戶盤查,但凡發(fā)現(xiàn)有藏私者,對不起,輕者加征“戰(zhàn)爭稅”,重者抄家滅族。 該心狠手辣時,歐陽朔是一點都不會心慈手軟。 諾大的長安城,藏龍臥虎,真要將這些護院與私兵聚攏到一起,怕是不下五六萬人,配齊裝備,稍加訓練,就是一支合格的部隊。 長安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兵器鎧甲,各大武庫之中,堆積如山的長弓、唐刀、長槍、長矛以及各類鎧甲一度亮瞎了歐陽朔的雙眼。 不愧是開元盛世,真是富的流油。 如此資源怎能浪費? 歐陽朔再生一計,告示全城青壯年,只要參軍,立即賞錢五貫,相當于五十石大米,抵得上一位四品大員的月俸。 殺敵建功的,還另有獎賞。 反正花的是大唐國庫的錢,歐陽朔一點都不心疼。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如此豐厚的賞賜,又值此亂世,僅僅一天就有兩萬青壯年報名。 歐陽朔自然不指望這些新兵上陣殺敵,將他們召集起來,稍加訓練,用來搬運守城物資、救治傷員、打掃戰(zhàn)場等雜事還是能做的。 除了征兵,還有一事讓歐陽朔頗為上心,就是加固城防。 大唐承平太久,城墻雖然大抵完好無缺,但是儲存的守城物資就大大不如預期,必須在短時間內(nèi)補齊。 就算依歐陽朔之計,到時在城墻上也有一番惡戰(zhàn)。 干這活自然就要動員城中百姓了,不管男女老幼,但凡使得上力氣的,統(tǒng)統(tǒng)都要服役,協(xié)助大軍鞏固城防。 為了不激起民怨,歐陽朔大筆一揮,朝廷管飯,頓頓有rou。 不獨是添加守城物資,歐陽朔還準備在城外開挖壕溝,這才是最大的一項工程。時間緊,任務重,歐陽朔沒辦法,只能用人海堆了。 除了征召長安百姓,歐陽朔還派出騎兵,到周圍村落去征調(diào)勞役。 可以說,能調(diào)動的資源,歐陽朔基本上都調(diào)動起來,表面上看,是真的準備在長安城跟叛軍決一死戰(zhàn)了。 忙碌中,長安城也在發(fā)生一些不為人察覺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