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 給我一個理由
隨著前線硝煙彌漫,烽火連天,大周后方終于壓不住了。 過去的一個冬天,生活在苦難中的大周百姓,將對世家的憤怒與怨恨,一點一點積攢在心里,如涓涓細流,匯聚成火山,隨時準備噴發(fā),毀滅一切。 戰(zhàn)爭,讓這座火山終于尋覓到爆發(fā)點。 五月十日,猛將秦瓊率領虎賁軍第四軍團,經過連番廝殺,由西面率先突破丹陽軍防線,殺進魯東行省腹地。 缺口一旦被打開,就再也堵不住。 接下來幾天,紅鷹率領的第二軍團以及趙奢率領的第三軍團,從東面突破魯東行省防線,跟著殺進腹地。 左右兩翼相繼建功,讓孫臏心中大定,沉穩(wěn)指揮第一軍團跟第五軍團,坐鎮(zhèn)中路,拖住丹陽軍主力,互相對峙。 按孫臏的計劃,是安排左右兩翼包抄彭城,再配合中軍對丹陽軍合圍,進而漸漸將敵軍蠶食,逼入絕境。 丹陽軍雖占地利之便,統(tǒng)領田單也是一員名將,奈何實力不濟,更關鍵的是,軍中糧草匱乏,不可持久。 孫臏正是窺準敵軍這一弱點,這才采取圍困戰(zhàn)術。對峙的時間一長,等到彭城僅有的一點糧草消耗殆盡,丹陽軍只有投降。 但是接下來發(fā)生的事,徹底改變了戰(zhàn)爭走向。 兩翼大軍突破防線之后,做了兩件事。一是繼續(xù)擴大戰(zhàn)果,內外配合,將打開的口子不斷擴大,進而將敵軍整段防御工事徹底摧毀,以解后顧之憂。 二是派出先鋒部隊,攻占彭城周圍城池,建立據點。 五月十三日,虎賁軍第四軍團第一師團作為左翼先鋒部隊,奉命來到下邳城,準備攻克該城,作為左翼前進基地。 下邳城位于彭城西北角,是通往彭城的必經之地,雖然只是一座縣城,但城池堅固,而且城內有六千丹陽軍駐扎,不是那么容易攻下。 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上午九時,第一師團對下邳城發(fā)起進攻。 震天的廝殺從城頭,一直傳到城內,勾起了城內百姓本就躁動的情緒。 接近中午時分,就在兩軍交戰(zhàn)正酣時,一群“暴民”突然沖進縣衙,打傷衙役,扣押縣令,舉起了反抗大周的旗幟。 受此影響,整個下邳城亂成一團。 突如其來的暴亂,以縣衙為中心,迅速向四周蔓延,眼見縣衙淪陷,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暴亂行列之中,打開糧倉,洗劫商鋪。 隨著暴亂蔓延至城墻附近區(qū)域,丹陽守軍一下慌了神,他們不知道,是先鎮(zhèn)壓暴亂,還是先守住城頭。 見此,大夏軍發(fā)起更猛烈的進攻。 丹陽軍在沒有后勤支援的情況下,損失慘重,雙方激戰(zhàn)至下午三時,幸存的丹陽守軍被逼無奈,只能投降。 下邳城,一天就被大夏攻克,最大的功臣便是一開始的那群暴民,大周王朝終于為他們的殘酷統(tǒng)治,付出代價,嘗到惡果。 而這,還只是剛剛開始。 下邳之亂,就像一個小火苗,徹底點燃了大周百姓積攢了一個冬天的怒火,受此激勵,魯東行省境內,一天之內就發(fā)生十余起暴亂。 受此影響,大夏軍所到之處,諸城池無不望風而降。 得到消息,孫臏當機立斷,傳令左右兩翼大軍,不必圍困彭城,而是立即揮師北上,利用難得的“民心”,轉而攻克魯東全境。 不得不說,孫臏的決策非常英明。 接下來的一周,虎賁軍左右兩翼大軍就像兩條巨龍,猛地扎進魯東行省腹地,響應各地暴亂,攻克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暴亂為大夏軍攻城提供幫助,大夏軍的到來又激勵了暴亂,震懾了郡縣衙門以及當地駐軍,兩者互相促進,就像滾雪球一樣,以一天數城的速度,迅速攻克魯東大半領土。 到了后面,鑒于戰(zhàn)爭形勢大好,左右兩翼大軍再次分兵,以師團為單位,迅速向北推進,攻城速度大增。 到了五月二十日,除彭城周邊,整個魯東行省已經盡歸大夏。 劇變來的太突然,春申君嚇的臉色蒼白,一咬牙,干脆下令,讓丹陽軍主力撤進彭城之內。 跟著,春申君就主動聯系上歐陽朔,請求歸附大夏。 望著視頻中的春申君,歐陽朔神情復雜,那個曾經心高氣傲,視他為死對頭的春申君,剩下的只有恭敬。 商人本性,讓春申君能很快放下心中的驕傲。 此次通話,不僅關乎春申君的命運,更關乎整個家族的命運,如果歐陽朔執(zhí)意不接受春申君歸附,對他們家族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 他們六年的努力,將全部化作泡影。 “給我一個接受你歸附的理由?!睔W陽朔淡淡說道。 春申君心中就是一顫,強笑說道:“丹陽軍主力猶存,如果我們死守彭城,大夏也要付出巨大代價,兩敗俱傷,這是您不愿看到的吧?” 歐陽朔一笑,“這個未必,不知彭城之糧夠幾日之需,十天,還是五天?” “這……” 春申君又是一滯,知道此時不能示弱,否則唯一的籌碼就沒了,咽了一下口水,鎮(zhèn)定說道:“只要死守,總是會有辦法的?!?/br> “這個理由不夠?!睔W陽朔直接搖頭。 春申君無奈,知道現在沒有跟歐陽朔討價還價的資本,歐陽朔說不夠,那就不夠,想了一下,跟著說道:“只要彭城不破,就不能排除秦、唐以及宋三國,支援邯鄲的可能。接受我的歸附,大周之戰(zhàn)將再無變數?!?/br> 歐陽朔聽了,這才點了點頭。 虎賁軍在魯東戰(zhàn)場勢如破竹,河東軍過了北疆軍在京都行省的推進,卻是非常謹慎,至今還在邊境周圍跟大周御林軍周旋。 理由有二。 其一,京都行省畢竟的大周根基之地,福利相對較好,民心穩(wěn)定。就算魯東行省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暴亂,京都行省已然非常平靜。 其二,正是擔心三國聯軍增援邯鄲。 為了不落入敵軍圈套,兩路大軍只能穩(wěn)扎穩(wěn)打,絕不敢迅速推進。 正如春申君所言,一旦丹陽軍投降,魯東行省歸附大夏,那么虎賁軍北上,秦、唐以及宋三國,絕不會再蹚這趟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