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絞rou機計劃
“陛下,微臣以為,在大裁軍之前,應該先將吐蕃跟爪哇兩國解決,如此才能不留后患,安心裁軍?!辟Z詡說道。 “臣附議!” 杜如晦跟著點頭贊同,說道:“眼下非洲戰(zhàn)事停歇,中原一統(tǒng),美洲暫無動靜,正是抽出精力,徹底解決兩國的最佳時機?!?/br> 張良也參和進來,進諫說道:“天竺阿育王朝是帝國稱霸亞洲的最大障礙之一,此番更是悍然吞并吐蕃王朝,損我華夏之威。當此之時,帝國絕不能妥協(xié),必須以鐵腕兵鋒,給予堅決回擊,將阿育王朝趕出華夏領土,捍衛(wèi)華夏榮耀?!?/br> 歐陽朔默然,還是看向賈詡,“愛卿可是已有良計?” “正是?!?/br> 賈詡按捺住心中忐忑,將他命名的“絞rou機計劃”和盤托出。賈詡說完,整個御書房的空氣都為之一寒,直接降了十幾度。 “這……” 歐陽朔眉頭緊鎖,起身,在房間里來回走動。 張良跟杜如晦兩人,則是用既敬畏又驚疑不定的眼神,死死看著賈詡,誰也沒想到,賈詡竟如此之瘋狂。 阿育王朝強,強在其四百五十萬禁軍。 賈詡的“絞rou機計劃”,就是針鋒相對,建議將兩百萬四國軍隊悉數派往吐蕃戰(zhàn)場,在西北戰(zhàn)區(qū)的統(tǒng)一指揮來,來一場驚天消耗戰(zhàn)。 讓整個吐蕃王朝,變成一個巨大無邊的絞rou機。 “如此一來,既消耗了阿育王朝的禁軍,又解決了兩百萬大軍的安置問題,可謂一舉兩得。只有戰(zhàn)場上的幸存者,才有資格被編入大夏軍?!?/br> 賈詡如是說。 歐陽朔重新坐下,看向杜如晦,“克明,你怎么看?” “蜀地到吐蕃,道路艱難,需翻山越嶺。將大軍運往前線,已經是非常困難之事,更遑論提供兩百余萬大軍所耗之糧草物資,更是難如登天?!?/br> 杜如晦這是變相地不同意此計劃。 確實,如果要提供兩百萬大軍之消耗,僅憑蜀地行省是支撐不起來的。蜀地往吐蕃運輸物資是一難,其他行省向蜀地運輸物資又是一難。 就算是從臨近的荊楚行省將糧食運往吐蕃,路上的消耗也將非常之驚人。 “得不償失?!倍湃缁拚f道。 賈詡卻有不同看法,“我們難,阿育王朝一樣難。這種時候,比拼的就是雙方的意志跟決心,誰更狠,誰就能贏?!?/br> 杜如晦還是有些不同意,轉而說道:“能不能從河套行省出兵?有南疆都護府做后盾,從河套出兵的話,后勤保障能更順暢一些?!?/br> 賈詡搖頭,“從河套出兵,只能攻打孔雀王朝?!?/br> “那也沒什么不好啊?!?/br> 兩人這是杠上了,歐陽朔全程一言不發(fā),任憑兩人辯論。 賈詡道:“阿育王朝始終是帝國最大隱患。如果攻打孔雀王朝,就算得勝,占領之后,還是要面臨全盛時期的阿育王朝的威脅,說不定笈多王朝也會參與進來。一個不好,沒有守住,就是白白為阿育王朝做嫁衣?!?/br> “再者攻打孔雀王朝,也無法解決吐蕃問題。打蛇就要打七寸,既然認定阿育王朝是最大威脅,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其消耗掉?!?/br> 杜如晦反駁說道:“我們耗費巨資,不惜跟阿育王朝打消耗戰(zhàn),不是同樣也在為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做嫁衣嗎?” 賈詡就是一笑,“眼下的天竺區(qū)格局,是一強兩弱。在阿育王朝表現出極大的攻擊性之后,想必孔雀王跟笈多王都坐立難安?!?/br> “如果阿育王朝陷入吐蕃之戰(zhàn),依我看,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不僅不會相助,反而還會趁火打劫,在天竺本土對阿育王朝實施圍剿?!?/br> “因此,不管哪一方最終獲勝,削弱的都是天竺區(qū)的整體實力,為帝國將來攻打天竺,奠定堅實基礎。” 杜如晦啞然,他沒想到,賈詡思慮竟如此周全。 顯然,“絞rou機計劃”不是賈詡的臨時起意,而是經過很長時間的推演,才拿出來的成熟方案,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詭異的是,兩人在辯論中,絲毫沒提,將兩百萬大軍送到前線消耗,是否妥當與公平的問題。顯然在這一點上,兩人取得了默契,并不點破。 賈詡補充說道:“而且運送糧草物資,也不是真有看起來這般困難。除了從蜀地行省運輸,西海行省、云南行省以及南疆的河套行省,都跟吐蕃接壤,完全可以從四路挺進,源源不斷地向吐蕃運輸物資?!?/br> “在這一點上,我們其實比阿育王朝更具優(yōu)勢。而且第一季糧食已經收割完畢,正是難得的豐收季,正好可支撐起這一場消耗戰(zhàn)?!?/br> “此天佑帝國,必一戰(zhàn)而定之?!辟Z詡總結說道。 杜如晦再無話可說,轉身向歐陽朔行了一禮,“陛下,臣再無異議?!?/br> 歐陽朔默默點了點頭,最后看向張良,后者起身,同樣行了一禮,道:“陛下,千秋功業(yè),在此一舉。有的險,是必須要冒的?!?/br> “既如此,那就照此辦理吧!” 這一刻,歐陽朔語氣中不帶一絲感情,理智的讓人心寒。 此話一出,將影響兩百余萬大軍的命運,影響周圍十余個行省的勞役調配,影響帝國大半年的糧草物資儲備。 重若千鈞,歐陽朔卻已學會輕拿輕放。 “諾!” 張良、杜如晦以及賈詡三位大臣齊齊行了一禮,告辭離開。 ………… 七月下旬,在阿育王朝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大夏掀起了一場自建國以來,規(guī)模最大,波及范圍最廣的后勤大作戰(zhàn)。 在樞密院的統(tǒng)一調配下,在南疆都護府以及諸行省衙門的配合下,數以千萬計的糧草物資,如潮水一般,涌向西海、蜀地、云南以及河套四行省。 按朝廷統(tǒng)一要求,關西行省跟河東行省,對接西海行省,也是最北的一條運糧路線;荊楚行省跟湘南行省,對接蜀地行省。 川北行省跟川南行省,對接云南行省。 河內行省對接河套行省,也是最南面的一條運糧路線。 也就是說,為了籌劃吐蕃之戰(zhàn),大夏足足動員了十一個行省的資源,這不僅在大夏絕無僅有,就是放眼全球,也是絕無僅有。 為了這一戰(zhàn),大夏真是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