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編劇發(fā)家致富 第15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糟糠妻的傻閨女、古代錦繡生活日常、重生年代:炮灰長姐帶妹逆襲、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嚶嚶、教主有個黑月光、穿書后我和男主HE了、滄雪魔界、[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繼承皇位了、向你而行、山青花欲燃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樣的帝王比純粹的昏君更可怕。 因為昏君只是愚蠢罷了,而這種帝王的精明卻擺在不合適的地方。 常言道,兄弟失和,多是父母不公,天子為天下萬民之君,這樣的人物心中卻只有私欲,可以想象他對百姓會如何。 《王朝余暉》的第一個篇章,講的便是這位帝王挪軍費私用,以致邊境將士餓死的凍死無數(shù),邊境大片土地落于敵手,百姓遭侵略劫殺,臣子們入宮,求他下罪己詔,他卻道,定是宮殿修得不好,神明降罪,才致邊境有此慘案。 帝王輕飄飄描述將士與百姓的死時,神色可謂淡漠到了極點,仿佛將士和百姓與他無關。 而宮殿銀錢不夠,他逼著內宦與文臣們掏錢時,則又是另一副面孔。 “艸!這死皇帝,怎么是這種玩意當了皇帝?” “??!氣死??!這特么不是有病嗎?” “難怪這段故事編劇不愛寫,這是人干的事嗎?” “不是,這些文臣也不知道爭,皇帝要錢就給錢,前線將士的命就不是命了,活該滅亡??!” 扮演梁帝的演員往那兒一坐,一個冷酷無情的帝王形象便被勾勒了出來,加上劇情雖分幾條線講述了朝堂、邊境、文臣、百姓這幾種形象,每種形象卻并不分散,而是巧妙地串聯(lián)在了一起,如同一條線一般,將《王朝余暉》的內核擰住了。 觀眾們剛追《王朝余暉》的時候,想看的是這個皇帝究竟有多離譜,后來卻被劇集緊湊的節(jié)奏給吸引住了。 《王朝余暉》雖然是歷史劇,節(jié)奏卻并不慢,也沒有跳過大梁末期的幾個關鍵節(jié)點,而是有詳有略,將大梁朝帝王、眾臣工的面貌全部展現(xiàn)了出來。 后世有史學家分析過,說大梁朝不該這么早滅亡,只要末代帝王不那么天怒人怨,這個王朝其實是可以持續(xù)一段時間的。 因為此時的大梁朝并沒有太多天災,雖然有外敵,可外敵沒有強悍到足以將整個王朝覆滅的程度。 從某種程度上說,眼下的大梁朝是養(yǎng)寇為患——帝王所作所為令邊疆將士心寒,將士們不愿為這樣的帝王賣命,戰(zhàn)斗力自然越來越弱。 而朝堂之上,拍皇帝馬屁的jian臣不斷得到升遷,真正為國為民的好臣子卻得不到重用。 jian臣多了,便要從上到下搜刮,一層接一層,到了最底層,負重便到了百姓頭上。 大梁末期的年景一直不錯,不僅是雨水豐腴的江南,就算是北方,糧食也收得不錯,換成一位平庸一點的帝王在任上,不求勵精圖治,對百姓的盤剝沒這么厲害,老百姓就能活下去。 可眼下在皇位上坐著的這位,明明坐擁整個天下,卻依舊貪心覺得不夠,他刮臣子的財,刮稅收,jian臣們便去刮百姓,百姓收了一些糧,從上到下盤剝能有近九成,官員們也無心實務,只知溜須拍馬,政事無人問,何地遭了災,朝廷也無人管,那些用于救災、用于讓百姓活命的錢財,也一層層進入了帝王與jian臣們的口袋,用于建造宮殿,建造亭臺樓閣。 ??创蠼l(wèi)視的觀眾們發(fā)現(xiàn),這部《王朝余暉》讓他們打心眼里感到憤怒。 或許是因為這部劇被拍得太過真實——林濟所寫的劇本不全是史書上的內容,也有他自己的擴寫。 譬如,對百姓交糧這一段,史書上只有寥寥幾個字,林濟卻擴寫到了某個具體的百姓,寫他賣兒鬻女,寫他明明勞作一年,到了冬日,家中卻無米下鍋,沒錢整修屋子讓子女有處遮風避雨的地方,連給孩子添件衣裳的錢都沒有。 可就在距離村莊不遠處的縣衙里,官員們卻吃著滿桌豐盛的菜肴,因為日日過著這樣的生活,他們甚至覺得厭煩,有時候一桌子菜擺著,他們卻不愿意動筷,只喝兩口酒便結束了。 百姓們的申訴他們瞧不見,百姓的苦和恨他們瞧不見,在大梁末期,有這樣遭遇的百姓不是一戶兩戶,而是千戶萬戶,這樣的帝王,這樣的王朝,如何能得到擁護? 這些片段寫得細,演員的拍攝也很細膩,所以觀眾在看劇時,很輕易地便感同身受了。 “啊啊啊啊,我現(xiàn)在就希望大梁趕緊滅亡啊,氣死我了,狗皇帝居然還想投降,又讓狗皇帝多活了幾天?!?/br> “無語了……什么余暉,這種王朝有個毛線的余暉,趕緊死吧。” “我只能說,小林你很成功,你居然又氣到我了啊啊啊啊!” 《王朝余暉》剛播出時,收視率在2.5%——這是大江衛(wèi)視最近兩年的劇集剛播出時的平均收視。 一般情況下,劇集的收視率會逐漸漲到3%,再到3.5%,大結局時收視率到4%——這是在劇集質量不錯、同期也沒有特別厲害的競爭對手的情況下。 一旦星洲衛(wèi)視或者青藍衛(wèi)視出了爆劇,大江衛(wèi)視的4%就未必能保證了,星洲衛(wèi)視和青藍衛(wèi)視會分走一大批觀眾。 《王朝余暉》加了林濟的名字,但鑒于最近幾年的歷史劇成績一直一般,在章力純的預期中,《王朝余暉》收視率應該能夠超越4%,卻未必能夠超越5%。 可卻沒想?!锻醭鄷煛凡コ隽瞬贿^三分之一,收視率已經(jīng)超過了4%。 “這就是小林的恐怖之處嗎?” “不管怎么說,大江衛(wèi)視和小林的這次合作已經(jīng)成功了,最近幾年,歷史劇這個題材上,沒有哪部劇的走勢好過《王朝余暉》吧?” “不瞞大家說,我看這部劇等的就是結局,我要梁帝死?!?/br> “+1,他不死我難解心頭之恨。” “現(xiàn)在想想,我幸虧沒生活在他那個年代,如果遇上這種皇帝,誰想過好日子都過不了吧?” “只能說大梁朝氣數(shù)已盡,不然那么多孩子呢,怎么就偏偏選了這個玩意當皇帝?” “+1,一切偶然都有其必然?!?/br> “有些劇情我都不敢看,太慘了,雖然那是很久之前的故事,在歷史書上,普通百姓的遭遇只有寥寥幾筆,因為沒有人給他們寫起居注,沒有人給他們寫傳記,他們的哭喊,他們的苦痛,根本沒有人會在意?!?/br> “+1,不管是史書還是這些講歷史的劇集,最愛強調的都是帝王的昏聵,強調賢明臣子因此為jian人所害,可這些賢臣被害死被彈劾,有同僚為他們申冤,有史書為他們正名,百姓不過是其中一粒微小的塵埃罷了,不然怎么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呢。” “這也是《王朝余暉》吸引我的點,視角不止集中于高高在上的朝堂,也集中在百姓身上,但——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梁帝什么時候死?” “+1,賢臣被jian臣所害的時候我很共情,但是看著劇里老百姓的遭遇,我心里更難受?!?/br> 《王朝余暉》播出期間,作為一部歷史正劇,它的討論度卻遙遙領先。 不管是林濟將史書上的故事以劇本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還是梁朝末期的君臣百態(tài),都是觀眾們討論的熱點。 大江衛(wèi)視之前播出的歷史劇,雖然尊重史實,可細節(jié)的描摹不夠,給觀眾一種端著的感覺,而《王朝余暉》則將帝王、jian臣所作之惡具象化了,這些人有多壞,在朝堂可以看見,在民間也可以看見,觀眾們的感觸便更直接。 華泰和楚天舟都給林濟發(fā)信息,主要表達他們雖然是青藍衛(wèi)視和星洲衛(wèi)視的總監(jiān),卻還是不自覺間被《王朝余暉》吸引住了。 畢竟華泰和楚天舟年紀都不小了,青藍衛(wèi)視主推的偶像劇和狗血劇雖然利潤頗豐,華泰平時也會看,可他個人其實更偏愛有深度一點的劇集。 畢竟他早就過了看談情說愛的年紀。 《王朝余暉》雖然是正劇,卻并不沉悶,相反,劇里的一些描寫很容易讓人共情,不管是對帝王的憤恨,還是對百姓的同情。 對于一部劇集而言,讓觀眾共情無疑是最重要的——觀眾無法感受一部劇表達的情感,又如何被劇集的內容所吸引呢? 有些劇之所以讓觀眾覺得平淡,是因為它們確實無法勾起觀眾的情緒。 《淬火》和《好日子》包含的是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和奮斗的力量,是拼搏,《代號11》則讓觀眾看到了那些不為人知的犧牲,而這部《王朝余暉》,則是帝王統(tǒng)治下被剝奪一切的百姓。 在《后宮》里,女人被深宮吞噬,失去了純真與自我,而《王朝余暉》里,帝王的一舉一動,可以輕易剝奪一群人的生命。 第172章 番外八 【我去!《王朝余暉》收視率居然破6%了??!】 【可以說是神話傳說了?!?/br> 【看完《王朝余暉》,我就想看林濟寫一部男主穿越劇了,先把梁帝給剁了,再專心致志讓百姓過上好生活,和前朝幾個朝代相比,梁朝末年時局真的不差,遇到一個好皇帝能救回來的。】 【可惜就是沒有好皇帝,只有王八蛋啊?!?/br> 【這劇追得我好無語,但是也可以說明林濟功底厲害,哎,其實很多歷史劇不敢寫王朝末期的,畢竟一個王朝的滅亡必然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把這些因素放進同一個劇本里,難寫的程度絕對加倍?!?/br> 【他會切角度哎。】 【如果《王朝余暉》只是對史書的單純復刻,收視率不會這么高的。】 【+1,林濟加入了一點他自己的思考?!?/br> 【好強好強好強!超強的小林!】 【其實《王朝余暉》剛播的時候,我就覺得,還是小林的味道,看他的劇心里特別踏實,不會擔心中途崩盤,也不會擔心爛尾?!?/br> 【+1,好歹是拿了飛躍獎終身成就獎的編劇?!?/br> 【我是覺得,在《王朝余暉》這部劇里,正史該有的部分它一樣不缺,打動觀眾的部分也有,如果編劇只從帝王的角度考慮,或者作為旁觀者將史書的內容復制粘貼的話,觀眾是不可能貼近劇情的?!?/br> 【+1,只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fā),我為什么不去看紀錄片呢?】 【哈哈,大江衛(wèi)視應該會繼續(xù)發(fā)展歷史劇了,本歷史劇愛好者狂喜?!?/br> 【其實對比林濟和其他編劇的劇,一開始也不覺得林濟有多強,但是越往后,他的劇本打動觀眾的地方越多。仔細對比的話,同樣是歷史劇,其他劇該有的元素一點也不缺,可就是比林濟差了那么一點?!?/br> 【林濟的劇和其他劇的區(qū)別,我覺得對比《代號11》和《代號鷹隼》,還有《一劍三千里》和《刀劍情》就能看出來了?!?/br> 【主要還是腳踏實地+尊重觀眾?!?/br> 【笑死,我感覺林濟是各大衛(wèi)視的救火隊長,哪家衛(wèi)視遇上了問題都找他,他每次都能把問題處理得妥妥當當?!?/br> 【我感覺林濟這次退圈應該學到了不少東西,放在以前,他寫歷史劇應該沒有這么熟練。】 【在我心里,林濟是不需要去增加收入的,想想看,他連著寫了那么多部劇,收視率居然沒有一部是差的,這樣的編劇需要退圈嗎?】 【那么多混日子的編劇照樣在圈里賺得盆滿缽滿,林濟都退了,這群人也好意思賴著?!?/br> 【當編劇來錢可不慢?!?/br> 【《王朝余暉》真好看啊,剛剛樓上誰提議的,林濟下一部就寫男主穿越吧,放在大江衛(wèi)視播也ok,就寫《晚梁》或者《我在大梁當皇帝》?!?/br> 【小林:你寫還是我寫?】 【本no學家信徒表示,我寫了就等于小林寫了?!?/br> 【我沒有料到,林濟才回編劇圈就出了一部《王朝余暉》,感覺他又要被衛(wèi)視搶瘋了?!?/br> 【收起你的感覺,這就是事實。】 【附上照片一張,林濟回歸后第一次參加編劇圈的活動,和他握手的分別是青藍衛(wèi)視的華泰、大江衛(wèi)視的章力純和星洲衛(wèi)視的楚天舟?!?/br> 【樓上明顯拍少了,我這邊還有齊克視頻和超星tv,還有稻米視頻的負責人?!?/br> 【嗯……小林回歸之后,我感覺飛躍獎的最佳編劇獎又沒有懸念了?!?/br> 【只能說,和小林同時代的編劇可寫的題材變多了,創(chuàng)作面也變廣了,但是……拿獎好難?!?/br> 【好多編劇私下里都說,他們也想拿獎,問題是,就算主辦方拋開林濟把獎頒給他們,他們也不好意思接——看了林濟的劇,再看看自己的劇,誰好誰壞,難道分辨不出?】 【哎,不過作為觀眾,我倒是希望林濟可以長久保持這種旺盛的創(chuàng)作?!?/br> 【+1,林濟寫得越多,我越高興?!?/br> 【你們最近看新聞了嗎?演員們又開始追林濟了。《王朝余暉》帶動了歷史劇的熱度,劇里這批演員都不是流量,是老戲骨,卻因為《王朝余暉》收獲了一批粉絲,接戲多了幾倍,身價也漲了?!?/br> 【我現(xiàn)在是發(fā)現(xiàn)了,不管什么年紀的演員,演林濟的劇都絕對不虧,許沛乙的例子不是擺在那里嗎?】 【演員的際遇真的難講,演《無限危機》之前,給許沛乙的角色都是那些戲份很少的配角,現(xiàn)在人家已經(jīng)拿到電影界的最高獎了?!?/br> 【許沛乙以前也演過文藝片,但演的是那種比較有風情的角色,現(xiàn)在她演樸素的角色,影后一個接一個拿。】 【《王朝余暉》演梁帝的演員不也是這樣嗎?主攻話劇,在電視劇圈以小角色為主,可說紅就紅了,演員一旦紅了,不管什么年紀,總不缺角色演,演的角色越多,就越有紅的可能。】 【同意樓上,現(xiàn)在不也有很多無縫進組的小花嗎?打的就是拍多了總能紅的主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