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今年好不容易還完外債,這折子里還有母親盒子里的錢就是喬家全部家當,喬甜甜治腿要差不多一千,他治腿估計也少不了,都花完了,萬一家里有個什么事兒要花錢怎么辦? 喬奶奶卻堅持要他去看,“你先去看看,看看又花不了多少錢!” 喬奶奶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大夫都說了,腿傷越早治療越好。沒準今年能治,到了明年就治不了呢? 她也知道喬五是心疼錢,可前些年家里窮得叮當響,日子不照樣過起來了。更何況喬五治腿,也不一定會把錢全部花完。 第35章 治好腿傷的小村花 在喬奶奶的堅持下, 喬五還是和甜甜一起去了崔平的醫(yī)館。 “小崔大夫,我兒子這腳怎么樣了?”喬奶奶眼巴巴地望著崔平。 崔平按了按喬五腳上的筋骨,拿過毛巾擦了擦手, 搖了搖頭:“阿婆, 大哥這腿不太樂觀?!?/br> 他道:“骨頭傷得挺嚴重的, 剛受傷時沒有正確治療, 后來又錯誤施力,傷上加傷, 再加上拖了這么多年, 里頭經(jīng)脈肌rou壞死, 做了手術(shù)也不一定能好?!?/br> 崔平一說, 喬奶奶眼淚刷地掉了下來。 真是奇怪, 從前沒錢治時,看著難受, 可也沒現(xiàn)在這么難受。 喬五倒是坦然, 他早就接受了這個結(jié)果, 過來看也只是想讓母親安心。 他拍了拍喬奶奶的肩膀,安慰道:“媽,你別難受了。我這么多年都過來了, 也沒覺得有什么不適應的。” 她抹了抹眼睛, 問崔平:“真的一點都沒辦法了嗎?一點都不能恢復?” 喬五的腿比甜甜的嚴重多了,甜甜走得慢就看不太出來, 喬五就是慢慢走都是一瘸一拐的。 這兩年家里條件好了, 她想找人給喬五再說個媳婦, 人家一聽喬五是個瘸子,還帶著一個小瘸子姑娘,立刻就搖了頭。 崔平想了想道:“做完手術(shù)總比現(xiàn)在要好一點, 可能沒辦法全好,但也能減少他的痛苦?!?/br> 他問喬五:“大哥,你現(xiàn)在走路走多了,這傷處還會有非常尖銳的刺痛感吧?” “這是怎么回事?”喬奶奶愣了,急忙問道。 她沒想到喬五的腿還會疼。 崔平道:“大哥這腿雖然看著長好了,但里頭的骨頭是錯位的,平時還好,但只要用力多了,骨頭挪動,斷裂處就會戳到其他部位?!?/br> 不管是戳到rou還是戳到筋骨,都會痛。 喬五沒說話,喬奶奶看向他,知道這是默認的意思,立刻狠狠瞪了他一眼。 她背過身,揭開棉衣拉鏈,從里面拿出存折,遞給崔平,“小崔大夫啊,這是我們家的存折,你看看這錢夠不夠給他們兩做手術(shù),如果不夠你告訴我,我老婆子馬上湊過來?!?/br> 她就是厚著臉皮求,也要把這手術(shù)費求來。 崔平推了回去,“阿婆,這存折可不用給我。做手術(shù)的不是我。之前我和您說過,甜甜的手術(shù)費大概八百左右,大哥這個比她嚴重,手術(shù)估計會更復雜,可能要一千二左右?!?/br> “我說得是個大概的數(shù)字,也可能不要這么多,也可能更多,具體的我要問問那個醫(yī)生?!?/br> 崔平祖上是中醫(yī)世家,后來西醫(yī)傳到華國,家族中便有人去學了西醫(yī),到了現(xiàn)在,他爺爺這一脈是學中醫(yī),而大爺爺那一脈是學西醫(yī)。 他有個堂哥就是骨科醫(yī)生,七八年改革開放后,還去了國外留學,雖然不到四十,但也已經(jīng)是很厲害的骨科主任了。 喬奶奶立刻握住了崔平的手,“多謝,多謝你,小崔大夫!” 確定兩人都要治療后,崔平給他堂哥工作的醫(yī)院打去了電話,堂哥不在本地,但過幾天,就是他們家族祖祭,大家都會回來。 如果堂哥愿意出手,他會幫忙聯(lián)系本地的醫(yī)院,讓他們提供手術(shù)室,這樣他們就能在本地手術(shù),也省得跨省奔波。 至于說手術(shù)助手,姓崔的那么多,隨便拎兩個都行。就算沒人,他自己也能上。 “喂,老幺,什么事兒?”崔鶴接到老家的電話,還有些疑惑。他可是知道,崔平這老小,平時可不喜歡和他們打電話。 “鶴哥,是這樣的,我這里有兩個患者。都是骨傷,一個是受傷導致的骨骼錯位,一個是分娩骨折,過了六年了,想做手術(shù)矯正。小孩的我看了,問題不大,大人的比較麻煩,我想問下你愿不愿意接下,要是接的話,我就去聯(lián)系本地的醫(yī)院,把手術(shù)室空出來。” “你怎么突然這么熱心了?”崔鶴笑道,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雖然他們是醫(yī)生,但也不會做到這么貼心。 又是聯(lián)系醫(yī)生,又是聯(lián)系醫(yī)院的,這架勢對待丈母娘都差不多了。 “可能是醫(yī)者仁心?或者是眼緣?”崔平笑了笑,他也說不上來,為什么對這一家這么熱心。 等到以后崔平遇到事兒了,得到了喬家人真誠的回報和關懷,他才知道當初付出的那些善意,到底有多重要。 “行,既然你都開口了,我難道還能拒絕你?”崔鶴笑道,“我會提前請假回去,大概后天到咱們南山縣,你讓他們做好準備,這兩天好吃好喝,多養(yǎng)養(yǎng)?!?/br> 崔平打了個哆嗦,吐槽道:“你聽聽你這話說的,怎么感覺不像是做手術(shù),倒像養(yǎng)豬?” 他放下話筒,走向那邊不斷張望地喬家人,道:“阿婆,大哥,我哥已經(jīng)同意了,他會提前回來,你們回去多吃點有營養(yǎng)的東西,比如魚蝦rou類,東西做的清淡些,不要重油重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