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喬甜甜算來算去發(fā)現自己能用來開發(fā)英語課程的時間就只有周日下午。讀書交流會不能停,強國說過,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至關重要。 周六下午的準備也不能少,養(yǎng)殖牲畜的多是爺爺奶奶那輩人,他們基本沒有讀書過,教他們時照本宣科肯定不行——大家聽不懂。 所以她要根據自己平日的觀察,將書本的內容與觀察結合起來,以一種大家能聽懂的方式講解。 而周日的下午,寫完作業(yè)后的三四個小時,如果只用來回答大家那些比如忘記詞義,忘記讀音等沒什么太大意義的疑問,那就太浪費了。 喬甜甜想了許久,相處一個主意——做個錯題集! 讓大家拿個小本子隨身帶著,把自己從書里看到的生詞,不認識的字,或者學過但又不是十分熟練的字詞都記下來,然后查字典。 查完字典,將讀音和釋義及組詞都記好,再時不時拿出來看一看,復習復習。 為了讓大家養(yǎng)成查字典的習慣,喬甜甜還特意在每天下午舉行查字典比賽,找一篇大家都沒看過的文章,看誰能在十分鐘內,查到盡可能多的單詞。 獲勝者將能贏得小甜甜學習班的小紅花,一個月內獲取小紅花最多的小朋友,將能得到由喬萍萍親筆繪畫,喬甜甜親自題名的獎狀。 得到獎狀的家伙們,能憑借獎狀,得到一次和父母平等對話的機會。 這個機會是喬甜甜親自和小伙伴們的家長商量,并且認真簽訂了協議,友好善良,有合同效應! 還別說,就沖著這和大人平等交流的機會,二蛋和皮皮別提多努力了——他們打算多攢下獎狀,等父母都回來了,和他們好好說一說,好的父母,是不會以蠻力,以威嚴欺壓小朋友的。 第74章 改變命運 時間過得飛快, 轉眼半個學期過去了。 期中考試后,大妹喜滋滋地拿著成績單回家。 她這次考了全班也是全校三年級第二名——當然準確的說是第八名,因為她之前, 有七個人并列第一,語文數學雙滿分! 不過大妹是不會在乎那些的, 管它什么并列不并列,反正她是第二名! 她讀書這兩年半,這還是她第一次擺脫倒數,考到前幾名。拿著成績單讓喬大軍簽名的時,大妹興奮地腳都不占地。 喬大軍爽快地給大妹簽了名字, 回到房間馬上開始挑衣服,期中之后學校就要舉辦家長會了。他姑娘考得這樣好,全校第二, 他這個做爹的, 可不得穿得體體面面,得得體體? 不過其他小朋友就沒有大妹這么幸運了。 從前考第一第二的,一下子掉到了班上中游。三年級全班三十個人, 考個第九、十名,可不就是中游了嗎? 老教師也是驚呆了! 他是知道這幾個小孩是跳級來的, 但他沒想到跳級的,會比這些個一步一步踏實學上來的孩子,考得還好! 難道說現在神童那么不值錢了? 不然怎么一出出一窩?而且,這一窩人, 還都是姓喬的? 很快,這些還無憂無慮的小朋友們就發(fā)現,生活終于對著他們這些無辜可憐的小孩子們下手了。 以后他們面對的不只是別人家的孩子,還有別人村的孩子?。?! 張家村曹家村李家村的人羨慕南山村的孩子, 南山村其他孩子的父母羨慕小甜甜學習班的孩子! 誰能想到,一個沒上過學的小朋友,胡亂搞的學習基地,能發(fā)展到這個程度呢? 原本家里老人周末雷打不動地去喬家上課,他們就覺得好笑,等開完家長會就發(fā)現,自家孩子和這幾個小孩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 就比如說上臺發(fā)言,平時在家嘴上就像裝了個小喇叭,噼里啪啦說個不停。這個時候就成了啞巴,扭扭捏捏,結結巴巴。 而那七個孩子卻是落落大方,就算校長來了,也沒見他們怯場。 說起學習方法來,那是一套一套的!最典型的就是,上學放學路上都要用來背書。 還有那些個談吐見識,一聽就不一樣。細問之下才知道這些孩子,每周都要閱讀課外書,并且在周六互相分享交流讀書心得。 寫作業(yè)從來不拖沓,因為他們相信,盡早將作業(yè)完成,之后才能盡情地玩耍。但作業(yè)完成之后,他們卻會選擇去做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幫家里長輩做家務,閱讀或者鍛煉。 這種規(guī)律而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讓他們的精神面貌一看就與尋常孩子不一樣。 老教師開完家長會,立刻就去找了李老師。 李老師剛應付完一年級那群小屁孩,聽到老教師的疑問,頓時滿臉幽怨。 “我要帶一年級,本來是想著有這么七個聰明娃兒,結果一年級是帶了,聰明娃卻跑了!” “真這么聰明?” 李老師點了點頭:“老老師,你不是都見到了嗎?他們準確地說不是聰明,而是有了一個好的領導者,引著他們慢慢變好?!?/br> 他說起自個兒知道的那些事情,最后嘆口氣:“我是真的很想和那位老教授見一見,想聽聽他到底是怎么做的,才能把這些孩子培養(yǎng)的這么好?!?/br> “自律、聰明又善良?!?/br> 老教師聽完,卻覺得,“或許我們不必非要去見那位老教授,人家既然不愿意出世,咱們又何必非要把他抓出來,為難人家?”